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南海全新世大暖期海表水的高酸性证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正热电离质谱高精度测定了南海化石珊瑚样品的δ11B 比值,定量地重建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海海表水的pH值。结果显示南海海表水pH值并不像预先设想的那样稳定。其中古海水pH值最低为6100aB.P.前的7.91;   最高为4300aB.P.前和1200aB.P.前的8.29。南海海表水pH值从全新世大暖期开始,整体上呈缓慢增加趋势,而到现代以后明显下降。珊瑚δ11B记录表明南海海表水在中晚全新世有两个高酸性的时期,一个发生在全新世大暖期,一个为现代。全新世大暖期时南海出现的高海平面、偏强的东亚夏季风和偏弱的冬季风可能是导致其海表水出现高酸性的原因。现代南海海表水pH值显著偏低,背离了中晚全新世以来南海海表水pH值逐渐增加的趋势,这很可能说明人类大量排放的CO2确实改变了南海海表水自然变化的规律,南海在变酸。  相似文献   

2.
高精度热电离质谱(TIMS)铀系法测定洞穴沉积物的年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精度质谱技术通过测定铀系标样和洞穴钙质结层的年龄,初步建立了TIMS铀系测年方法。3个样品的测定结果复现性很好,U含量、同位素比值及年龄值均与标准值吻合,数据的精度提高数倍,显示了TIMS铀系法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热电离质谱(TIMS)U-Th年龄测定及其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尝试了用热电离质谱方法测定南海第四纪珊瑚的U-Th年龄,并利用国家铀系年龄标准物质GBW04413来监测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结果显示,GBW04413的TIMS年龄与作为推荐值的α记数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反映出其可靠性;而年龄在1ka左右的珊瑚样品的TIMS年龄与14C年龄一致,>5ka样品的TIMS年龄老于14C年龄,体现两种方法的系统差别  相似文献   

4.
重建全新世以来南海气候环境演变记录对了解我国乃至东亚地区气候环境的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造礁珊瑚在热带海洋气候环境演变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最近二十年来,基于珊瑚地球化学记录的全新世南海气候环境演变研究取得了大量成果。本文对在季节-年际-年代际-千年际尺度的气候变化、海水pH、生态演化和人类活动等研究方面获得的代表性成果进行了总结,提出传统的珊瑚古气候研究需要从重建气候环境记录、探讨气候变化问题上升到研究珊瑚对气候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演变机制、珊瑚礁生态系统和气候环境协同演化过程,以适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岩石学报》2002,18(3)
20 0 2年 6月 2日 ,在我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第四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评选委员会主任欧阳自远院士的主持下 ,顺利进行了第九届侯德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的评选。本次共评选出 6名获奖人。现将评选结果公告如下 (以姓氏笔划为序 )。韦刚健 男 ,1968年 6月生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博士 ;请奖项目 :海洋地球化学及其气候环境演变记录研究获奖人主要学术成就 :1)率先在国内开展高分辨率珊瑚古气候重建的研究 ,首先成功建立了高精度的热电离质谱 (TIMS) U-Th定年方法。该方法的建立 ,使得…  相似文献   

6.
利用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光谱(ICPAES)的分析方法精确分析了南海珊瑚的SrCa和MgCa比值,结合实测表层海水温度(SST),标定了海南岛南部三亚海域和西沙海域两个滨珊瑚的SrCa和MgCa温度计。在此基础上,尝试对两个南海北部全新世时期的珊瑚进行SST记录重建。结果显示约540aB.P.(小冰期)西沙海域夏季月均SST较现代低约1℃,而约6500aB.P.(大暖期)海南岛三亚海域夏季月均SST则高出现代1.0~1.5℃。  相似文献   

7.
近10年来国际上用热电离质谱代替α谱仪测定不平衡铀系样品的年龄,在造礁珊瑚、洞穴堆积物、年轻火山岩和湖泊沉积物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技术有明显的优点,如样品用量少,测试时间短,测量精度高,测年范围宽,是中更新世至全新世以来有效的测年方法之一,可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年龄谱,展示了热电离质谱技术如同加速器质谱技术一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曾用MAT-262质谱仪对国内石笋标样(GBW04412,GBW04413)和国际珊瑚标样(RKM-4)进行过测试,取得了与标准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彭子成 《第四纪研究》1997,17(3):258-264
近10年来国际上用热电离质谱代替α谱仪测定不平衡铀系样品的年龄,在造礁珊瑚、洞穴堆积物、年轻火山岩和湖泊沉积物等领域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该技术有明显的优点,如样品用量少,测试时间短,测量精度高,测年范围宽,是中更新世至全新世以来有效的测年方法之一,可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年龄谱,展示了热电离质谱技术如同加速器质谱技术一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曾用MAT-262质谱仪对国内石笋标样(GBW04412,GBW04413)和国际珊瑚标样(RKM-4)进行过测试,取得了与标准值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南海曾母暗沙点礁的形成和发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金森 《中国岩溶》1989,8(1):70-75
根据珊瑚礁类型,南海曾母暗沙实际上是一水深21m的点礁。点礁作NNW—SSE展布,长2385m,宽1380m,其围区(邻近)陆架为碳酸盐陆架。曾母暗沙地处南挤北张的聚敛型的南海南部陆缘。全新世礁的成长率(造礁率)为4.5—8m/yr,造礁珊瑚有34种。笔者认为南海古点礁具有很好的含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天池火山晚更新世以来的喷发活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高精度铀系不平衡TIMS法测定了吉林长白山天池火山岩锥体中上部的11个熔岩、浮岩样品的年龄,并据此划分出晚更新世、全新世以来6个喷发活动期次,分别为:>350ka、70ka、18-25ka、10ka、4-5ka和1-0.75ka。此外,还介绍了铀系不平衡法火山岩年代学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流程,讨论了样品封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大陆地壳演化时间维的确定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陆地壳演化研究中,时间维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讨论了应用最广泛的U-Pb法和等时线法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对U-Pb年龄研究过程中需要加强成因矿物学研究,而对等时线年龄必须根据基本原理对等时线进行合理性判别,以决定样品的取舍。以Sm-Nd法为代表,讨论了Sm-Nd等时线年龄和U-Pb年龄所代表的地质内涵。最后对新疆近年来同位素年代学所取得的进展做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2.
黄俊华  胡超勇  路元良 《地球学报》1997,18(Z1):242-244
本文讨论了鸡笼山铜矿区地下水中T(氚)分布特征。用数学模型计算了地下水的氚年龄,分析了夹溪湖水与岩溶水之间的补给与排泄关系。  相似文献   

13.
The mountains of western and northwestern Burma consist chiefly of colossal accumulations of Palaeocene to Eocene (Arakan and Chin Hills) or Senonian to Eocene (Naga Hills) Flysch of varying, including “exotic”, facies.

The main frontal thrust zone of the Alpino‐Himalayan Tectogene lies along and within the easternmost ranges of this Indoburman system, not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Shan Scarp) of the Sinoburman Highlands. Some of the highest mountains in the Naga Hills are “Klippen” of metamorphics lying on Flysch.

The Flysch ranges arose during the Oligocene but along the Arakan Coast there is ample evidence of an equally important earlier orogenic phase (latest Cretaceous) now almost totally buried beneath the western half of the Indoburman system and the post‐Oligocene “Argille Scagliose” and “Macigno” on‐lapping eastwards from the Bengal‐Assam embayment.

The lowlands of Central and Lower Burma do not represent a foreland feature, but an intramontane Molasse‐filled basin to which the sea retained access because of a general southerly plunge of the Alpine Tectogene. Geotec‐tonically, it is analogous to the Tibetan Plateau, not the Indo‐Gangetic lowlands.  相似文献   

14.
太白山第四纪冰碛物特征与冰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晚更新世早期(Q_3~1)和晚期(Q_8~3),太白山主峰八仙台先后发生过两次冰川作用,即三爷海冰期和太白冰期。其中太白冰期又可划分为早太白和晚太白两个副冰期。经人工剖面证实的三道不同时期的侧碛垄分别与上述冰期相对应。各种冰蚀地貌都受到该区构造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邹平火山岩盆地是山东省重要的铜多金属矿区之一,区内含有1套多旋回多期次的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已发现的铜矿床、矿化点均与晚期侵入杂岩体及次火山岩有关。为了查明矿区的成岩成矿作用时代,采用SHRIMP同位素测定技术,对区内与铜多金属矿化有关的侵入岩中的锆石进行了U-Th-Pb同位素测定,获得王家庄铜矿床的赋矿围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的侵位年龄为(128.8±0.8)Ma,盆地中部裂隙充填交代型铜金矿床的赋矿围岩环状二长岩岩墙的侵位年龄为(122.9±0.5)Ma;对王家庄铜矿中的5件辉钼矿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分析,获得的等时线年龄为(126.7±4)Ma及模式年龄加权平均值(128.2±0.8)Ma,代表了辉钼矿在流体中沉淀的时间。所获年龄数据准确地厘定了区内晚期岩浆活动及其矿化时限,表明王家庄杂岩体的侵位时间早于环状二长岩岩墙,其多金属矿化时间与成岩时间接近,岩体与矿化关系密切;而裂隙充填交代型铜矿的形成时间晚于环状二长岩岩墙,具有明显的构造控矿特征。所获得的年龄数据对于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和指导找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测定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的华北板块北缘、兴蒙造山系及扬子板块-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等构造单元系统具有明显不同的形成与演化历史。华北板块北缘锆石年龄平均值为1 837 Ma,最强烈的岩浆活动出现于2 200~1 800 Ma,该期锆石约占全部的40%;次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在2 800~2 200 Ma,其众数在全部锆石中约占30%;1 500~1 200 Ma、500~100 Ma这两个阶段形成的锆石在全区所占比例各约为15%。华北板块北缘最突出的特征是基本不含1 000~700 Ma期间形成的锆石,>3 000 Ma的锆石在全区分布极为有限。锆石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表明华北板块北缘平均值为2.55 Ga,较U-Pb平均年龄老,说明2 200~1 800 Ma期间形成的锆石含有较多的古老地壳再循环组分。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最强峰值约为2.8 Ga,与全岩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的峰值相一致,Hf模式年龄为3.0~2.25 Ga的颗粒占全部的近95%,证明华北板块北缘的地壳增生主要在太古宙至古元古代期间。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3.0 Ga的锆石颗粒所占比例不到0.1%,另外近5%锆石的模式年龄分布于中元古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所形成的锆石均是先存地壳组分,尤其是中元古代增生地壳的熔融作用形成。兴蒙造山系中锆石U-Pb年龄平均值为497 Ma,最强峰分布于石炭纪(约320 Ma),石炭纪-二叠纪末(350~250 Ma)形成的锆石所占比例达30%以上。新元古代至早古生代(600~440 Ma)形成的锆石占全部锆石的55%以上,而中元古代末-新元古代期间(1 200~600 Ma)形成的锆石在全区仅占4%。中元古代以前形成的锆石非常有限,说明该区最早形成的地壳组分在兴蒙造山系的形成过程中较充分地参与到后期的岩浆作用过程中。兴蒙造山系中锆石相应的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平均为1.13 Ga,明显较相应的U-Pb年龄老,最强峰值出现于约0.6 Ga。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为0.7~0.28 Ga的颗粒在兴蒙造山系所占比例达57%,证明该区最强烈的地壳增生发生于新元古代至古生代期间。Hf同位素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分布于1.5~0.7 Ga的锆石在全区约占38%,说明此期间也是该区地壳较强烈的增生期。Hf亏损地幔模式年龄大于1.5 Ga的锆石所占比例不到5%,古生代以后兴蒙造山系也基本没有明显的地壳增生。扬子与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构造单元中的锆石U-Pb年龄平均为799 Ma,年龄为1 300~750 Ma的锆石在全部锆石中约占70%。晚古生代-燕山期形成的锆石约占20%。年龄在3 500~2 650 Ma、2 118~1 680 Ma的锆石在该区各约占5%。结合扬子与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平均为1.56 Ga的Nd亏损地幔模式年龄特征,说明1 300~750 Ma期间该区较强烈的岩浆作用事件中有较多的古老地壳组分加入其中。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均说明鄂尔多斯盆地周缘各构造单元具有不同的形成演化历史。地壳是幕式增长的,但各构造单元每幕发生的时间、强度存在明显差别。因此,由盆地中不同时代地层中碎屑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及全岩Nd同位素特征的系统研究可反演盆地物源供给与周围构造单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浙江中生代火山岩的时代长期以来存在不同意见,主要分岐为浙江磨石山群和浙西建德群时代窨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抑或晚白垩世。Lapierre等(1997)的一文中据两条Rb-Sr等时线年龄,给出了如下论断;浙西火山活动(建德群)时代为124Ma,划归为第一幕第一次岩浆事件;浙东(磨石山群)时代为97Ma,划归为第一幕第二次岩浆事件,而第二幕岩浆事件(指永康群)时代〈97Ma,本文就Lapierre等文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北东向构造-岩浆岩带中发育有多个燕山期酸性岩体,目前已发现的多金属及贵金属矿床与燕山期岩体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对分布于大河南岩体北西侧的高家庄多金属矿床采用硫化物Rb-Sr法进行了同位素定年,(144.5±1.4)Ma等时线测年结果与采用锆石U-Pb法确定的大河南岩体形成时代接近;此外,矿床硫化物的初始锶同位素比值为0.7122~0.7123,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以壳源为主。这与大河南岩体主要为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认识相一致,即高家庄多金属矿床在成矿物质来源上与大河南岩体的形成与演化之间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大河南岩体的形成时限与区内多金属矿床形成时限与中国东部第二次大规模成矿期一致,此时区内地球动力学环境正处于主应力场由近南北向转换到近东西向的构造体制大转折时期。在此独特的成矿背景下,深熔作用形成的花岗质岩浆沿NNE向与原EW向断裂交汇处侵位。花岗质岩浆高侵位但未发生喷发作用,使挥发组分和成矿元素得以保存,从而为大规模成矿作用提供了必须的热、流体、挥发组分和成矿元素。  相似文献   

19.
In north-central Brazil, a number of granite plutons, which intrude Paleoproterozoic gneiss-granulite terrains of the Goiás Massif, crop out along a thermal axis parallel to the Transbrasiliano Lineament. Single zircon lead evaporation ages from three granitic bodies span between 552 and 545 Ma. Sm–Nd model ages (TDM) vary between 2.1 and 1.7 Ga and negative εNd(0.55 Ga) values between −10 and −13 show that Paleoproterozoic crust was involved in the genesis of these granites. These plutons, which form the Lajeado Intrusive Suite are part of an important Ediacaran magmatic event in central-northern of the Tocantins Tectonic Province, composed of metaluminous to slightly peraluminous granites wit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imilar to A-type granites, whose crystallization occurred under low water activity during magmatic emplacement. The granitic intrusive bodies are related to a crustal extensional/transtensional tectonic event at the end of the Neoproterozoic. They may have connection with the granitic plutons of similar age (0.56–0.52 Ga) in northwestern Ceará state,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Paleozoic Parnaíba Basin in northwest of Borborema Province, along the Transbrasiliano Lineament.  相似文献   

20.
松辽盆地西缘发育大型的北北东走向韧性断裂带,该韧性断裂带的性质、活动时限一直存在争议,制约了对松辽盆地构造成因的认识以及松辽盆地西缘油气勘探开发的进展。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是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的代表性出露区,主体岩石组合为条带状花岗质糜棱岩、眼球状花岗质糜棱岩等。腾克、金星及嘎拉山地区发育一组糜棱面理和线理,其中面理为110°~135°∠45°~65°、线理为倾伏向10°~25°,倾伏角10°~35°;其运动性质均显示左行走滑特征。确定韧性断裂带活动时限的样品采自构造带内花岗质糜棱岩的锆石和同变形云母,其中锆石SHRIMP谐和年龄为296.9~299.4 Ma;黑云母40Ar-39Ar年龄为(123.0±0.7)Ma,白云母的40Ar-39Ar年龄为(124.4±0.9)Ma。松辽盆地西缘韧性断裂带应该属于嫩江断裂带的北段。年龄结果表明该韧性断裂带中花岗岩侵位于晚石炭世,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构造变形发生于早白垩世。腾克金星嘎拉山剪切带控制松辽盆地西缘,同时表明松辽盆地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走滑挤压盆地演化阶段,这种大型北北东向韧性断裂带的形成可能与当时西太平洋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发生转向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