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川滇地区重力场特征与地壳变形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川滇地区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地壳厚度分布及变形特征。总体上,研究区内地壳厚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川滇菱形块体中内部出现了广泛的地壳增厚现象,并可能一直延伸至菱形块体的最南端。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在重力场特征上表现为龙门山断裂带向西南的延伸,其东侧主体构造走向等特征与扬子地块一致,推测丽江-小金河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红河断裂带一起构成了扬子地块的西边界。滇西地区布格重力一阶导数与现今地壳变形格局总体一致,主体构造方向为北北西-近南北向,代表了“新”构造主体构造线的方向;上延至45km后,主体构造上转变为以近东西向为主。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基底特征,利用2016年在该地区获取的1∶5万高精度航磁资料和已有的1∶20万重力资料,推断了地壳断裂1条、基底断裂11条及中央古隆起的南部范围。采用重磁联合反演,大致了解了区内基底和盖层的埋深和厚度。应用欧拉反褶积和场源参数成像,分别用重力数据和航磁数据提取了区内奥陶系顶面的埋深信息和基底的埋深信息。研究表明: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结合重力资料能够相对有效地识别基底特征。  相似文献   

3.
青藏高原东部壳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青藏高原东部地球动力学问题中,笔者在文中主要考虑与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和地幔变形场有关的问题,它涉及当前流行的下地壳流动模型和壳-幔的耦合-解耦模型。在2000年完成的穿过川西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深地震测深剖面,揭示了川西高原的地壳结构具有地壳增厚(主要是下地壳增厚)、地壳平均速度低等特点,显示地壳的缩短与增厚的碰撞变形特征。根据川西高原上设置各爆炸点的记录截面图共同呈现PmP(莫霍界面反射波)弱能量的特点,推断在川西高原的下地壳介质具有强衰减(Qp=100~300)的性质,支持存在下地壳流动的模型。青藏高原东部和川滇西部地区的上地幔各向异性(SKS波快波偏振方向和快慢波延迟时间)的初步结果表明,这两个地区的壳-幔变形特征是不同的,尽管它们在地理位置上属于同一个板块碰撞带。在青藏高原内部的壳幔变形属于垂直连贯变形,它以缩短为主,而高原外部的地壳(或岩石圈)则相对于其下方地幔运动。在高原内部和外部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的地幔变形过渡带。然而,高原内部的垂直连贯变形与高原内部存在大范围下地壳流动的模型不一致。笔者在该地区开展了近两年的宽频带流动地震观测,试图从地震记录中确定过渡带的位置和探讨它的流变性质。文中扼要回顾已经取得的结果,并介绍正在进行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利用屯溪地区重磁、地质和矿产资料,阐述了屯溪地区航磁、重力异常特征,并结合物性特征,分析了航磁、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地质构造和矿产的反映。屯溪地区重磁异常特征十分清晰,反映了屯溪盆地地基底、盖层和侵入岩分布规律,标明屯溪盆地是古生代基底,这一认识大大扩展了屯溪地区找矿空间,说明在红层盆地古生代基底中有寻找朱溪式超大型矽卡岩钨铜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冀东地区1∶2.5万高精度航空磁测资料及收集的地面重力资料,阐述了冷口断裂及其两侧航磁、重力异常特征,并结合物性特征,分析了航磁、重力异常的地质成因及其对地质构造和矿产的控制作用。冷口断裂两侧航磁、重力异常特征差别十分明显,反映了两侧结晶基底、盖层和侵入岩分布规律差异较大,认为该断裂不仅控制了地质构造分布,也间接控制了矿产分布,可为地学研究和矿产勘查提供必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6.
亚洲大陆岩石圈多层构造模型和塑性流动网络   总被引:38,自引:2,他引:38  
王绳祖 《地质学报》1993,67(1):1-18
中、东部亚洲大陆的广大地区存在着由两族大型地震带共轭相交而成的统一地震网络;位于中、上地壳的这种地震网络,实际上是岩石圈下层(含下地壳和岩石圈地幔)塑性流动网络的一种响应。统一塑性流动网络系统的存在,证实了板内构造变形的驱动力源主要来自印度板块的碰撞推挤,而作用力的远程传递主要借助于网络状塑性流动。塑性流动网络对板内构造变形起着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向东挤出的变形响应及南北地震带构造组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家声  李燕  韩竹均 《地学前缘》2003,10(Z1):168-175
受青藏高原物质在南北挤压下向东逸出的影响 ,四川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川滇地块和滇西地块均发生了不同性质的变形响应。根据航磁异常揭示的四川、鄂尔多斯盆地基底构造样式和滇西地区的地质构造研究结果 ,在主要由变质褶皱基底组成的四川地块发生平行龙门山断层的逆冲推覆 ,基底岩石发生递进褶皱缩短的同时 ,由华北变质结晶基底组成的鄂尔多斯地块在前期逆冲推覆构造的基础上 ,结晶基底沿一系列近东西向左行走滑断层向东错移。滇西和川滇地块则分别沿金沙江—红河断裂 (2 0Ma前后 )和鲜水河—小江断裂 (5Ma前后 )发生了大规模的左行位移。发生在滇西、川滇、四川和鄂尔多斯地块上的最新构造变动叠加或改造了先存构造 ,并且表现为从南向北、由盖层向基底发展的趋势 ,变形程度自西向东减弱 ,反映了青藏高原持续同构造伸展作用的边缘和远程效应。青藏高原东缘多层次、多阶段的现今构造变动引发的地震活动组成了宏观的南北地震带。  相似文献   

8.
由航磁异常判断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张季生  洪大卫  王涛 《地球学报》2004,25(4):473-478
笔者分析了前人对准噶尔盆地基底性质进行地球物理研究的看法和依据 ,认为在准噶尔盆地下存在太古代或早元古代陆壳。文中研究了剩余磁化强度对准噶尔盆地航磁异常的影响 ,提出准噶尔地区以感应磁化强度影响为主。利用小波变换技术对航磁异常进行了分离 ,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华北地台太古代陆壳的磁化强度值模拟了位于地壳深部的古老结晶基底的形态与产状。模拟结果表明 ,古老结晶基底为薄板状体 ,赋存于下地壳中。  相似文献   

9.
板块构造基本理论(特别是其刚性块体假设)能否应用于大陆,是大陆动力学研究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不同的理论模型给出不同的回答。缺乏完整、可靠的构造变形运动学图像使得无法对不同的理论模型给予约束和检验,以至于无法回答上述基本问题。本文以中国大陆及其周边近年来的1350个GPS观测资料为主,结合活动断裂和地震活动性资料,研究中国大陆现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中国大陆的现今构造变形既有刚性地块的运动,如塔里木、鄂尔多斯、华南等地块;又有非刚性的连续变形,如青藏高原和天山。在大陆构造变形过程中,由于岩石圈性质的不同而造成变形的分区差异和上部脆性地壳的分块运动,不仅有整体性好的刚性地块运动,也有刚性很差的连续变形。以粘塑性流变为特征的下地壳和上地幔在周边板块作用下发生连续流动,从底部驱动着上覆脆性地块的运动,而不同活动地块本身的性质决定着地块的整体性和变形方式,中国大陆的现今构造变形可以用耦合的地块运动和连续变形模式来描述。  相似文献   

10.
刘建生 《江苏地质》2014,38(1):72-78
以江苏南部1∶50万航磁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区内岩矿石磁性特征的归纳与分析,对区内航磁异常形成的地质因素作了讨论,并对区内航磁异常进行了分类、分区及地质解释。通过进一步对区内航磁资料的数据处理,对区内深变质磁性基底面的埋深、形态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作了讨论,对区内构造岩基带平面分布及垂向分布特征,特别是对长江断裂带也一并作了推断解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南海东沙以南海域陆坡航磁异常特征的分析研究,指出引起各类磁异常的地质原因,认为本区陆坡地壳结构和陆壳相同,属于由陆壳到洋壳的过渡型地壳。同时,圈出东沙南磁性基底拗陷,推测该拗陷是一个很有希望的含油气盆地,并对该拗隐沉积层厚度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2.
李德威 《地学前缘》2010,17(5):179-192
青藏高原东北部东昆仑、汶川、玉树等强震的同震地表破裂不对称发育,伴随余震有规律地分别向东、南东和北北东方向迁移,很可能是源于恒河盆地流经亚东、当雄、安多、库赛湖、治多、玉树、甘孜、汶川的弧形下地壳“热河”的流速和流向变化形成的,下地壳热流物质正在向云南及邻区汇聚形成下地壳“热海”,导致长时间跨季度构造热干旱,其影响超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地表破裂不一定受断层控制,震源也不在断层面上,下地壳流动导致中地壳发震并进一步影响上地壳形成同震脆性破裂系统。大陆板内盆山过渡带地震密集,大陆板内地震是在下地壳层流的热动力作用下导致活动地壳分层变形的产物。在大陆盆山耦合、圈层耦合的非线性开放系统中,从大洋底部的软流圈层流进入大陆底部使得地幔软流圈加厚,底辟上升为大陆下地壳流动,为地震活动提供了巨量热能;热软化的下地壳缓慢的韧性流动孕育了大陆板内地震;中地壳韧 脆性剪切带易于积累能量,发生热能与应变能的转化,产生地震,形成震源层;上地壳脆性断层活动和地表破裂是地震释放深部能量的载体和方式之一。地壳稳定性评价的依据应当是地壳的活动性而不是断层的活动性。大陆活动构造区地震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实际上是下地壳地震能量的聚散过程,体现在下地壳热主导的韧性流动构造与上地壳应力主导的脆性破裂构造之间的相互作用。下地壳热软化物质流动过程中流速、流向等突然改变触发地震,并产生共振波。大陆下地壳流层在厚度、温度、粘度、流速、流向上的变化产生一定程度的温度异常、流体异常及与其相关的大气层、电场、磁场、重力场、地球化学场、应力场、应变场、生物场等异常。合理布置天空网、地面网、地下网,综合立体监测有效的地震前兆,系统地开展长期、中期和短临地震预测,能够不断地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东昆仑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以深地震测深剖面资料揭示的地壳结构形态为切入点 ,探讨东昆仑 8.1级大地震的深部构造背景。沱沱河—小柴旦长 5 0 0km的剖面范围内发现两处大的莫霍面错断 ,分别位于东昆仑 柴达木结合带之下和金沙江断裂之下。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壳厚度 6 1~ 75km :莫霍面具有一致南倾 ,逐步加深的产状及弱反射性特征 ;下地壳明显增厚 ,但速度未见明显降低 ;上地壳发育逆冲、走滑断裂 ;地壳中部存在低速层。北邻的柴达木盆地地壳相对刚性 ,厚 5 2± 2km。东昆仑及邻区的壳幔结构有利于强地震孕育。在印度板块向北推挤和柴达木地块的向南插入的区域挤压应力场中 ,青藏高原北部较弱的下地壳缩短增厚 ,变形过程中的蠕滑引起地壳浅部的应力放大。但NE向主压应力的作用不是大地震形成的唯一要素 ,与青藏高原北部各地体侧向运动有关。侧向运动速率和幅度的差异使应力在各地体的边界断裂积累并使其复活。而低速层对形成孕育大地震需要的“立交桥式”的局部应力环境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青藏高原造山带的某些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炳蔚  王彦斌 《地球学报》1994,15(Z1):45-53
以昆仑中央断裂为界,青藏高原可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的造山带是在刚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造山前期是裂陷槽发展阶段,并以简间的碰合褶皱成山。造山期后构造变形也简单,以逆冲、叠覆构造为主。南部的造山带是在柔性基底地壳上发育起来的。它的特点是活动性强,经我旋回开、合造山前期出现有连贯性较好的洋盆及两侧广阔的陆缘沉积,造山期后变形复杂,除逆冲、叠覆构造外,出现大量平移断层。这一部的构造格局形成了青藏高原造山带一系列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王志  王剑  付修根 《地质论评》2021,67(1):1-12
青藏高原东缘和扬子西缘的构造带是中国特提斯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构造域受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陆—陆碰撞、高原隆升、块体裂解或拼接挤压等强烈构造活动的影响,记录和保存了多期次的特提斯构造演化历史痕迹。同时,该研究区域也是中国西部地区地壳形变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其浅表形变特征与深部构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和制约机制是目前国际地球科学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依据作者十多年来持续在该区域开展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通过深部地球物理多参数结构成像、沉积盆地分析、地壳形变和强震孕育机制等综合对比分析,发现在青藏高原东缘的下地壳存在低速和高泊松比异常带,该异常体与来自青藏高原上涌的软流圈热物质汇聚,导致从扬子西缘到青藏高原的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深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沿着龙门山断裂带,中、下地壳存在交叠相间的低速(高泊松比)和高速(低泊松比)区域,这些深部结构分布特征与地表形变及前陆盆地隆坳格局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基于上述认识,提出了青藏高原东缘—扬子板块的深部接触模式及其相应的盆山耦合关系,阐明了板块碰撞—耦合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对剧烈地壳形变、盆地隆坳格局和强震诱发的制约关系。本研究成果将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东缘高原急剧隆升、盆地基底结构与隆拗格局,以及强烈地壳形变的深部动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6.
A generalised crustal structure of Fiordland is proposed.Detailed mapping in part of Western Fiordland has led to the recognition of a basement granulite facies lower crustal material, probably Precambrian in age) separated by a regional thrust zone from a cover sequence (amphibolite facies gneisses, of Lower Paleozoic age). With the recognition of the basement—cover relationship and the aid of aeromagnetic anomalies Fiordland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ur, generally north-northeast trending, regions. The Western Fiordland region is composed chiefly of basement rocks. The Central Fiordland and Southwestern Fiordland regions are made up predominantly of amphibolite and greenschist-facies metasediments and gneissic granodiorites of the cover sequence, which in Central Fiordland have a regional dip to the east, off the basement. The Eastern Fiordland region is characterised by a series of basic, intermediate and acid intrusive rocks. The more prominent magnetic anomalies in Eastern Fiordland, Southwestern Fiordland, and a large anomaly off the coast of Western Fiordland, are all considered to be caused by intrusive bodies. The presence of a positive gravity anomaly over Western Fiordland, coupled with a gravity low offshore,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ower crust being uplifted and exposed in this area. Continuing shallow and intermediate-depth seismic activity beneath Fiordland, as well as the large size of the gravity anomaly, suggest that tectonic forces are currently acting to maintain Western Fiordland at its unusually high level.Fiordland thus displays a cross-section of continental crust: Precambrian(?) metaigneous granulites in the lower crust; Lower Paleozoic metasedimentary amphibolitefacies gneisses and melted equivalents in the middle crust; Mesozoic intrusives, and overlying Cretaceous and Tertiary sediments in the upper crust.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布格重力异常特征和地壳密度结构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聪 《地球学报》2005,26(5):417-422
本文是以地学断面、反射/折射地震和宽频地震资料为地壳密度模型初始约束条件,沿西藏噶尔—新疆布尔津、西藏亚东—内蒙古额济纳旗、新疆阿尔泰—四川成都等3条剖面做布格重力异常反演计算,模拟出中国西部地壳密度结构。中国西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在南北方向存在巨大差异。以西昆仑一阿尔金一祁连山近EW向重力梯度带为界,地壳密度结构可分为南北两个大的密度结构单元,南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为低密度、厚地壳;北部地壳密度结构特征为高密度、薄地壳;中国西部地壳处于地壳均衡状态。地壳上地幔密度不均匀性特征在纵向和横向上都是很明显的。青藏高原内部软流圈具有低密度特征,低密度软流圈产生向上的浮力是青藏高原重要的隆升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New deep reflection seismic, bathymetry, gravity and magnetic data have been acquired in a marine geophysical survey of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including the Dangerous Grounds, Northwest Borneo Trough and the Central Luconia Platform. The seismic and bathymetry data map the topography of shallow density interfaces, allowing the application of gravity modeling to delineate the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deeper crustal layers. Many of the strongest gravity anomalies across the area are accounted for by the basement topography mapped in the seismic data, with substantial basement relief associated with major rift development. The total crustal thickness is however quite constant, with variations only between 25 and 30 km across the Central Luconia Platform and Dangerous Grounds. The Northwest Borneo Trough is underlain by thinned crust (25–20 km total crustal thickness) consistent with the substantial water depths. There is no evidence of any crustal suture associated with the trough, nor any evidence of relict oceanic crust beneath the trough. The crustal thinning also does not extend along the complete length of the trough, with crustal thicknesses of 25 km and more modeled on the most easterly lines to cross the trough. Modeled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are also consistent with the study area being underlain by continental crust, with the magnetic field variations well explained by irregular magnetisations consistent with inhomogeneous continental crust, terminating at the basement unconformity as mapped from the seismic data.  相似文献   

19.
海原-六盘山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大型边界断裂带,是中国大陆典型的地震危险区。地壳构造加载特征的定量研究有助于分析区域孕震环境,参考青藏高原东北缘GPS形变和岩石圈精细结构等资料,本文建立海原-六盘山断裂带周缘的三维岩石圈分层模型,分析现今构造加载作用下区域地壳形变和应力演化特征。数值计算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现今处于以北东-南西向的水平挤压为主导和北西-南东向的水平引张的变形特征。青藏高原东北缘中-下地壳流变性质影响上覆脆性地壳应力环境,中地壳较低粘滞系数对应的模型地壳应力计算值与研究区实际地壳应力场相近。海原断裂中-西段构造加载作用显著,具有相对较高的库仑应力积累和最大剪应力分布;而六盘山断裂周缘地壳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小于海原断裂带。构造应力积累的空间分布差异说明六盘山断裂具有较弱的构造孕震环境,而研究区走滑型断裂的孕震加载作用显著。尽管六盘山处于较低的应力状态,但仍不能轻易忽视其长期存在的强震空区所暗示的发震潜力。  相似文献   

20.
费琪 《地学前缘》2009,16(3):282-293
根据2-180阶与2-360阶的数字全球模型恢复的卫星重力场数据,主要源于地下18~36 km深处的密度变化,多数大地震的震源也正是位于该层段。 因此卫星重力场资料对于地震研究有很大的意义。笔者详细分析了中国汶川、墨脱、仲巴、伽师和台湾等地的卫星重力资料(这些地区在近几十年来均发生过6级以上的大地震),惊奇地发现,在这些地区,卫星重力场的样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它们表现在:(1)卫星重力场的正负异常值成对出现;(2)震中通常位于重力场峰值间的陡梯度带;(3)由低阶到高阶的重力场正异常的峰值增大而宽度变窄;(4)正、负峰值间的距离随所处的大地构造背景而变; (5)不同应力场壳幔物质底辟的样式不同,从地质上看,高密度壳幔物质的流变底辟作用,可以合理地解释这种独特的样式变化。文中提出高密度生长指数的概念,用以度量密度由深部到浅部的增加。岩石圈断裂带、深大断裂带及多层次滑脱层是壳幔高密度塑性物质底辟活动的优势通道。壳幔物质的非均质性反映了大陆板块构造动力学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