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吉林省南部早奥陶世头足类生物地层单元可建立9个化石带,代表了华北地体型早奥陶世鹦鹉螺生物群。通过与其它含早奥陶世鹦鹉螺生物群地体的对比,结合有关古地磁资料,提出识辨这些地体的移置、增生及聚合的历史。  相似文献   

2.
新疆南天山库尔干南阿尔腾柯斯组硅质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保存良好的放射虫化石,共计21属34种,11个未定种,1个未定种属。研究表明,两个样品的放射虫组合时代分别为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中—晚泥盆世放射虫组合的发现,丰富了库车地区泥盆纪放射虫生物群组合,为确定阿尔腾柯斯组的时代奠定了生物化石依据。结合前人对该组生物化石的研究,该组为跨时代岩石地层单元,应予解体。而具有早泥盆世—晚石炭世放射虫硅质岩的深水海相沉积地层为古南天山洋盆的演化过程提供了地层学证据。  相似文献   

3.
新疆南天山库尔干南阿尔腾柯斯组硅质岩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保存良好的放射虫化石,共计21属34种,11个未定种,1个未定种属。研究表明,两个样品的放射虫组合时代分别为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中-晚泥盆世放射虫组合的发现,丰富了库车地区泥盆纪放射虫生物群组合,为确定阿尔腾柯斯组的时代奠定了生物化石依据。结合前人对该组生物化石的研究,该组为跨时代岩石地层单元,应予解体。而具有早泥盆世-晚石炭世放射虫硅质岩的深水海相沉积地层为古南天山洋盆的演化过程提供了地层学证据。  相似文献   

4.
藏北羌塘南部发现早古生代地层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藏北羌塘南部地区沿龙木错-双湖缝合带南侧发育大面积的变质岩系, 此前统称为阿木岗群.由于没有发现古生物化石, 时代归属争议很大.有人依缝合带以北查桑地区有未变质的含古生物化石泥盆系出露为据, 将该套变质岩系时代归属前泥盆纪, 多数人是根据所测同位素年龄值, 确定其时代为前震旦系.2003—2004年我们在玛依岗日一带变质岩系上部采获大量鹦鹉螺类和笔石类化石, 经研究确定时代属中、晚奥陶世-志留纪.在羌塘南部地区发现有可靠化石依据的早古生代地层存在尚属首次.为该岩系的时代归属、地层划分及与邻区对比提供了古生物证据, 也为研究该区岩相古地理、大地构造格局提供了可靠资料.   相似文献   

5.
浙江早古生代孢粉型化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西北部早寒武世荷塘组、晚寒武世华严寺组、早奥陶世宁国组、晚奥陶世长坞组和文昌组、早志留世霞乡组、河沥溪组和康山组、中志留世唐家坞组中发现孢粉型化石,孢粉型化石包括疑源类,隐花(陆生)植物孢子类型等,计66属、112种、31未定种。同时讨论了这9个层位孢粉型化石的组合特征、地质时代及其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6.
前人曾经报道过湖北宜昌庙坡组的鹦鹉螺化石,但鹦鹉螺动物群的详细面貌特征仍鲜为人知。湖北远安真金剖面庙坡组产丰富的笔石、少量的腕足类、三叶虫、鹦鹉螺化石等,时代为中奥陶世末期至晚奥陶世桑比早期,在该组中新发现许多保存较完好的鹦鹉螺化石,多以立体黄铁矿化形式保存,少量以炭质薄膜的方式保存。经鉴定有4属5种,包括Lituites ningkiangense Lai,Lituites sp.,Ancistroceras sp.,Michelinoceras sp.和Cyclolituites sp.,其中以Lituites居多,可与国内外同期地层所产出的Lituites进行对比。在晚奥陶世全球古地理复原图的基础上重建Lituites的地理分布,显示该属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热带海洋,并局限于冈瓦纳大陆东北边缘块体和瑞克洋东西两侧。  相似文献   

7.
贵阳乌当中奥陶世的古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阳乌当中奥陶世地层,最早由乐森(王寻)研究,1959年发表了该地的剖面及一个珊瑚化石。1960年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在乌当黄花冲“宝塔组”中发现了一些扬子区同层位中的罕见的珊瑚化石,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林宝玉研究,属中奥陶统,其剖面和化石资科发表于1965年。在“宝塔组”之下是一套产Yangtzeella kweiyangensis的青灰色中至厚层泥质条带状灰岩和泥灰岩,贵州地层古生物工作队地层组(1977)及贵州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编图组(1982)把这一套地层命名为“十字铺组”,时代为中奥陶世,而穆恩之等(1979),杨绳武等(1980)将这套地层命名为牯牛潭组,时代为早奥陶世晚期,其上的地层称为黄花冲组,时代延续为整个中奥陶世至晚奥陶世早期,赖才根等(1982)“中国的奥陶系”中黔南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首次在大兴安岭中南段侏罗系火山-沉积地层中发现的木化石。化石产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中旗地区满克头鄂博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中,经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张武研究员详细鉴定,有5属3个已知种和2个未定种。对新发现木化石的主要特征进行了描述,讨论了木化石的时代。综合分析所发现化石的组合特征,认为其时代属中晚侏罗世。这些木化石新材料为大兴安岭地区上侏罗统地层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古生物资料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广东西部德庆地区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晚奥陶世动物群,包括化石产出层位、生物组合类群及其科学意义。该动物群产自原划分为中奥陶世东冲组的地层内,化石产出层位岩性为泥质粉砂岩,动物类群以三叶虫为主,伴生有腕足动物、棘皮动物及少量短剑类化石,化石保存多较破碎,仅少部分保存较好,分布非常集中,结合野外露头与沉积相特征,其沉积环境为正常浪基面至风暴浪基面间的高能滨浅海环境。该动物群的发现,不仅厘定了这套地层时代,而且丰富了粤西地区晚奥陶世的生物组合面貌,为该地区奥陶系的划分对比和区域地质演化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1.
清河镇动物群各类化石的地史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炯飞 《地质论评》1993,39(1):44-51
清河镇动物群分布于华北地台北缘。建立清河镇动物群时,认为清河镇动物群包括管状化石、壳瓣状化石、球状壳化石、针状化石和近骨状类化石五个类型,并认为清河镇动物群的时代与梅树村动物群的时代相当。本文通过对清河镇动物群各类化石的分布规律和对所产化石地层的地质年代学和地层学的研究,认为不宜把针状化石和壳瓣状化石归入清河镇动物群;近骨状化石分布局限,其地史分布难以确定;管状化石出现于中元古代,至震旦纪和寒武纪大量产出,延续到奥陶纪;球状壳化石出现于寒武纪早期,至奥陶纪仍有。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昆仑山中泥盆世四射珊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昆仑山中泥盆世四射珊瑚较为丰富.本文只描述Atelophyllum sp.,Cyatho-phyllum sp.,Disphylloides philomena,Disphyllum carinatum(sp.nov.),Xystriphyllumkunlunense(sp.nov.)等5属3种,其中有二个新种.其共生的有床板珊瑚、层孔虫、及腕足类等.它们均产于中泥盆统布拉克巴什群.可与新疆北部、内蒙、甘肃、陕西、贵州等地的同期地层对比.  相似文献   

13.
西藏措勤地区侏罗系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藏措勤地区一直被认为有被分别称为达雄群和接奴群的中上侏罗统,然而在1:25万《措勤县幅》区调工作中,在该区的接奴群、达雄群中发现了较丰富的双壳、腹足、海胆、菊石及植物化石,这些化石组合具早白垩世生物群面貌。根据这些化石组合及地层对比,研究区内的接奴群和达雄群应划归下白垩统则弄群上部。  相似文献   

14.
述描述了采自内蒙古大青山地区以断块状分布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 3个属、2个种和 2个未定种。即LuaspideslingyuanensisDuan ,L .sp .,Manohuriellamacar(Walcott)和Pseudasaphussp .。虽然它们均是已知属种 ,但在该地区是首次发现。由此可以确定这套以角度不整合覆盖于古老变质岩之上的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的沉积地层其层位属下古生界 ,时代最晚为毛庄期开始沉积。该发现解决了该套地层时代的归属问题 ,同时对于区内古生界和元古界划分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西藏岗巴晚白垩世有孔虫动物群与海平面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藏南部岗巴地区上白垩统的有孔虫动物群十分丰富,经鉴定共有52属130种。根据岩性,该地区上白垩统可以划分出三个最基本的岩石地层单位:冷青热组、岗巴村口组及宗山组。依据其中有孔虫的形态结构、生态环境、系统演化及地史分布等特征,可以划分出五个主要的有孔虫动物群,Rotalipora动物群,Whiteinella-Helvetoglobotruncana动物群,Dicarinella-Marginotruncana动物群,Globotruncana-Globotuncanita动物群及Orbitoides-Omphalocyclus动物群。这五个有孔虫动物在晚白垩世相继绝灭,其绝灭与古水深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主要是受海平面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鄂南蒲圻、通山、崇阳等地晚二叠世地层发育,含(竹蜓)类化石9个属40个种,其中新种8个,未定种7个,根据它们的地层分布位置,可分两个带、两个亚带,即吴家坪阶Codonofusiella带,长兴阶Palaeofusulina带;后者,下部为Palaeofusulina-Reichelina亚带,上部为Nankinella-Staffella亚带。Codonofusiella及Palaeofusulina混生现象只限于长兴组下部。代表区内长兴阶最高层位不是palaeofusulina,而是新建立的Nankinella-Staffella组合化石亚带。笔者认为,我国南部各地域内都以Palaeofusulina来确定二叠系和三叠系的界线是困难的。   相似文献   

17.
大青山地区发育一套以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和少量石英砂岩为主的地层。以往由于缺少生物化石依据,对其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一直存在不同意见。通过工作,在该套地层中采到了三叶虫、笔石、头足、腹足和腕足类等多门类生物化石,经鉴定有相当部门属种是华北地区寒武-奥陶系常见的标准化石主要组成分子,为解决磁地层的划分对比及时代归属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徐州地区二叠纪地层连续,孢粉化石保存较好,依据孢粉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四个组合带,即A、B、C、D组合带,虽然其中的孢粉属种相对单凋,但可与华北大部分地区及邻区对比;此次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首次利用微体古生物方法划定研究区上石盒子组与石千峰组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从总结陆相侏罗-白垩纪地层界线的研究成果和工作方法,结合国际地层委员会“修订准则”和国际地层指南的规定,论述了建立“陆相层型”的紧迫性、理论和方法。我国陆相地层极为发育,但研究明显滞后于海相地层,主要问题是缺乏划分对比标准。目前以海相地层研究建立的层型尚不能应用于陆相地层,况且一些地质断代还未建立层型。陆相地层研究要先建立自己的标准。与海相地层比较,陆相地层在同位素测年、磁性地层划分和事件地层学研究方面具备建立层型的优势,同样可以找到分布广泛和利于大范围地层对比的化石门类。建立陆相层型的关键是找到沉积连续、化石丰富和暴露完全的剖面。陆相层型可以“单位层型”与“界线层型”建立并举,有条件的地质断代还是要重视建立“界线层型”。生物地层学研究一定要以恢复演化谱系或发生序列为基础,界线化石标志应该选在其“首现”层位。“陆相层型”的建立应强调多学科、多门类、多方法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20.
非海相白垩系年代学和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00年代初最早确定的白垩系定义起,白垩系就包括了海相和非海相白垩纪的地层和化石。白垩纪是一个全球性气候温暖、海平面高、构造和火山活动强烈的世界。此时,多块大陆分解,几乎所有海洋都已打开,形成了与现代相近的海陆分布的地理图案。这一变革导致了全球生物群的区域化,给全球对比带来了困难。白垩纪的全球年代地层表是主要依据菊石和微体生物(有孔虫和钙质超微浮游生物)化石,并与已完整建立的全球极性倒转年表和很多放射性同位素年龄相结合的产物。从孢粉到恐龙等各类非海相化石均已用于白垩纪生物地层学。此期专刊的特色是聚焦于区域或全球的孢粉(包括沟鞭藻)、大植物、甲壳类(包括叶肢介和介形类)、软体动物(包括腹足类和双壳类)和脊椎动物(包括硬躯体和足印)非海相白垩纪生物地层学和生物年代学。这些研究大大扩展了非海相白垩系对比的内容,并强调了将能取得更多进展的研究方向。非海相地层和化石群中直接夹有海相地层和化石的剖面/地区的非海相生物地层学更精确的研究,高分辨率的微体化石,特别是既出现于非海相又见于海相地层中的微体化石的微体生物地层学的进展,更多的直接与非海相生物地层学相关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古地磁年龄的测试,非海相地层的高分辨率层序和旋回地层学分析及与非海相生物地层学对比的化学地层学的发展等,均将促进全球非海相白垩纪地层时代和对比,甚至以国际地质时标为准绳的全球非海相白垩纪地层对比框架表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