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系统聚类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罗贞礼 《湖南地质》2002,21(4):252-254
生态安全研究是目前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前沿课题.本文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以湖南省14个地州市为样本,从1999年社会经济和土地生态环境压力、土地生态环境质量、土地生态环境保护和整治能力等多方面的运行数据中选取人口密度、城镇化水平、人均耕地、人均GDP、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等24个指标,对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作了系统聚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对土地生态安全及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将土地资源生态安全作为评价目标层,从土地自然生态安全、土地经济生态安全、土地社会生态安全3个因素层着手,根据PSR概念模型选取了18项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有重要影响的指标,建立起符合区域特征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采用相关数学方法计算出杭州市2000~2006年各评价指标的安全指数,结合综合评价法对杭州市2003~2009年间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状况予以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系统模型,分别从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22个评价指标,建立了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的综合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表明: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值介于0.478~0.633,可持续利用水平为基本可持续,准则层以影响评价值最高,其次是状态、压力、驱动力和响应。通过实际调研可得,评价结果与流域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近年来,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逐渐提高,但未来仍需通过加大政府水利投入、增强人民环境保护观念等措施,提高沂河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以烟台市为例,从生态环境协调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接受性等方面,构建了2004年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特尔斐等方法计算了其可持续利用度。结果表明,烟台城市土地利用目前仍处于可持续利用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系统地探讨了江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县(市)域为基本单元,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确定各主要生态环境评价因子的权重,进而对全省各县(市)进行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确定生态环境类型,为江西省有关部门制定生态经济建设宏观规划、对生态环境问题辨证施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客观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遥感与GIS技术支持下的湖北省生态环境综合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湖北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得出了湖北省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图。在定义生态环境背景指数和土地资源利用程度指数的基础上,通过生成生态环境背景图和土地利用程度图,分析了生态环境背景与土地利用程度的关系,通过相关分析证明土地资源利用程度与生态环境背景有着明显的相关关系,生态环境的好坏决定了土地资源利用程度的高低。同时,对湖北省生态环境演变机制及其驱动因子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SRP模型的四川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对其进行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析,有利于全省及下游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研究以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生态压力度(SRP)模型为框架,从气象、地形、生态景观等方面选取14个评价指标,利用空间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对四川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全省生态环境状况总体良好,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度脆弱以下水平;生态脆弱度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选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禀赋潜力、生态环境潜力、开采利用潜力3个方面,11项指标,39个参数进行评价,根据定量化评定结果评价了国家能源集团补连塔煤矿煤炭资源开发潜力,为补连塔煤矿建设现代化、智能化、国际先进水平的绿色特大型矿井提供有力的综合评价依据,有利于优质资源的合理利用,保障资源战略安全,促进煤矿可持续绿色开采。  相似文献   

9.
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以广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鹏  丘萍 《中国岩溶》2014,33(4):483-489
岩溶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根据岩溶地区旅游发展的特点,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同时从生态安全的概念出发,涵盖生态风险、生态健康和生态足迹指标,建立了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调整的主要指标包括:土地压力指标、旅游经济密度、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雨量指标、旅游空间密度、游客密度指数、旅游收入指标等。采用综合指数法和熵权法,分别引入2012年和2007年两年的数据,对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变化趋势的内在原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从现状评价看,2007、2012年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水平总体较低,处于安全级别的城市主要位于广西中部区域,其他城市则处于不安全级别;(2)从影响指标看,经济状态和旅游生态状态对当地的旅游生态安全影响较大;(3)从变化趋势看,广西岩溶地区旅游生态安全状态逐渐好转,广西中部地区保持安全状态,紧邻广西中部地区的地市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梧州和贵港两个位于广西东部的城市同样处于持续危险区域,但是旅游生态安全综合指数呈小幅下降趋势;(4)旅游生态安全状态和趋势与岩溶分布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0.
李湘姣  王先甲 《水文》2005,25(6):12-17
按照复合系统理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是一个由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复合系统.且各子系统包含多个要素。由此,本文构建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层次结构多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客观地反映了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在评价结果的基础上,对珠江三角洲各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基础,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泰州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全面分析了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地质资源本底、地质环境安全、生态敏感性和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构建了适用于泰州城市规划区的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将影响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的指标分为限制性和非限制性两大类,开展了泰州市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综合评价,并与城市空间格局规划进行比对分析,提出城镇空间和农业空间不同适宜区的差异化管控措施。结果表明,城市空间格局优化必须建立在地质资源保障和地质环境安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开展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对城市地质调查成果的进一步凝练和提升,是城市地质调查服务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旭东 《湖南地质》2002,21(3):168-172
在分析论述了湖南省土地资源的特点与利用条件和湖南省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耕地数量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不合理、土地利用效量低下、土地质量下降等问题及其主要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湖南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耕地步源,加强土地资产化管理,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因土制宜,合理布局和使用农用土地,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提高土地质量,健全和完善土地法规和政策等。  相似文献   

13.
利用遥感、DEM、基础地理信息、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社会经济统计等各类数据和专题图件,以平江县为例,构建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综合评估体系,对平江县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计算各个元指标障碍度。结果表明,平江土地生态质量总体较好,大部分地区表现为优良状态,土地生态质量空间差异性较大,在空间上呈现北低南高、西低东高的趋势。影响平江县和各个乡镇土地生态状况的主要障碍因子为湿地比例、林地年退化率、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性指数、耕地比例、植被覆盖度,个别乡镇的主要障碍因子还包括水面比例和人口密度。通过对平江县土地生态状况进行综合评估与分析,寻找影响其土地生态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提出相关建议,以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为湖南典型贫困区土地生态状况评估提供科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矿区土地治理与再利用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由于多年的矿产开采,导致矿区的大面积土地破坏和废弃,土壤及地下水污染,从而形成了矿区棕地并造成大量的土地价值损失,加剧了矿区的人地矛盾。因此,研究棕地这一类特殊土地的再利用对于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国内外矿区棕地研究相关理论与方法,结合我国矿区棕地的现状,探讨了矿区棕地综合治理的方案和措施。建议我国矿区棕地治理和再利用方案框架可划分为调查评价、生态修复和土地复垦与景观再造3个阶段:调查评价阶段主要包括棕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与可持续利用评价;生态修复阶段可选择适宜的技术方法进行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土地复垦与景观再造阶段是根据矿区棕地类型及分布特点,因地制宜,进行棕地复垦和综合治理利用。同时讨论了每个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和措施,比较了不同修复技术方法的优劣,给出了我国矿区棕地复垦和综合利用的模式建议。   相似文献   

15.
Early warning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measure for regional water security management. To establish operable and quantitative forewarning model, in this paper, a new forewarning model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based on BP neural network and set pair analysis (named BPSPA-FM for short) was established. In the proposed approach, the accelerating genetic algorithm–based 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suggest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s of evaluation indexes, back-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updating model was used to predict the values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and the set pair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function values of relative membership in variable fuzzy set of the samples. BPSPA-FM was applied to early warning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regional water resources of Yuanyang Hani terrace in Yunnan Province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tes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in this system were near the critical value between nonalarm and slight alarm from 1990 to 2000, the states of the system fell into slight alarm and were rapidly close to intermediate alarm from 2001 to 2004, and the states of the system were predicted to be near the critical value between slight alarm and intermediate alarm from 2005 to 2010. The main alarm indexes of the system were utilization ratio of water in agriculture, control ratio of surface water, per capita water supply, per unit area irrigation water and per capita water consumption. BPSPA-FM can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changing informa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es in adjacent period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amples and the criterion grades. The results of BPSPA-FM are reasonable with high accuracy. BPSPA-FM is general and can be applied to early warning problems of different natural hazards systems such as drought disaster.  相似文献   

16.
Coastal area is the region with the highest degree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argest ecological stress in current China, where the proportions and the spatial patterns of developed coast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are determined by projects planning.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is the necessary prerequisite for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protect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ensure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project planning. Based on the pressure types of projects planning 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and contents of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were redefined for enhancing the practical value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search progress and advances related with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were reviewed, which included habitat suitability evaluation, suitability assessment of construction land development, reclamation suitability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 of sea water environmental capacity. The conclusion noted that domestic research of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needs to build a complete system of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methodology based on extensive reference to foreign research results,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nd spatial visualization research related with coastal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rocess of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oustal areas.  相似文献   

17.
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生态环境修复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金山荒漠化防治生态功能区是甘肃西部、新疆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对阿尔金山东端北部区域为代表的西土沟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构想和因势治洪-以洪治沙-自然净化-综合利用的区域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和以“水害”治“沙害”、变害为利的区域生态环境、沙漠治理模式。国内外学者对本区域荒漠化防治、草地生态安全评价有部分研究,但对沙漠区洪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比较罕见,在沙漠地区洪水资源化利用方面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为阿尔金山保护区的规范管理和可持续对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对同类地区生态环境修复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8.
湖南洛塔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水土流失是一个全球性的灾害问题,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导致侵蚀区土壤退化、土地资源遭到破坏、岩溶石山区石漠化,而且还会通过淤积河道、污染水质等过程来破坏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本文根据湖南洛塔岩溶山区不同生态环境水土流失监测成果,对岩溶山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湖南湘西及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治理与生态建设,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实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