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是“数字福建”的一个组成内容。该文结合福建省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建设工作 ,探讨了地理信息系统与防震减灾数值模型的集成方法 ,论述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的结构、内容、功能和组织方式 ,分析了地震风险评估、建筑物易损性评价、生命与财产损失估算、救援与救灾管理调度等模型的集成方法 ,设计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勘测单位计算机应用已从孤立地处理单项工程走向管理和决策,以大型关系数据库为核心的信息管理和决策支持已经成为大型勘测单位设计地质信息系统的新命题。本文介绍了地质信息系统的特点及大型关系数据库在城市地质信息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提供全程支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主流程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出发,依据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规范,制定了统一的数据库标准,对城市环境地质调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框架进行了设计,分析了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信息系统组成、功能及应用模式,重点研制了为调查评价各过程服务的相应计算机分析处理系统,并得到了实际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INFO的地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主要研究了基于GIS技术和数据融合技术的地学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采用国际先进的硬件、软件作为开发平台,建立了一个比较完善的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学信息系统。系统功能除常规空间信息查询外,还包括缓冲区分析、叠置分析、地质成图等各种复杂的分析功能。它为湖南省国土资源地学信息管理提供了一个重要手段,为区域地质找矿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阐明了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分析了系统结构设计和主要层面设计以及运行环境,该系统既可为开展城市防震减灾研究工作的工具,又可作为城市防震减灾日常管理工作的工具,及面向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的演播系统。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防震减灾中心楼作为省政府的地震应急指挥场所 ,必须确保地震时大楼内呼项功能和技术系统能够正常运转和工作 ,采用隔震技术将对此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 4月 2 9日 ,省建设厅在福州召开防震减灾中心楼隔震技术论证会 ,就防震减灾中心楼地下室柱顶设橡胶隔震垫的隔震设计方案进行了评审。根据评审专家组的意见和有关隔震设计的规范要求 ,省建设厅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完善。 5月 1 2日 ,防震减灾中心大楼设计单位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再次邀请了国内隔震专家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并对设计图纸进行了再次修改防震减灾中心楼完成…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城市环保信息系统建设的现状,基于SuperMap对城市环保信息系统进行系统设计,分析系统的体系结构,设计环保系统的主要功能,在Supermap平台上实现了大气污染扩散、水污染扩散分析等高级功能,为环境保护工程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及其总体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一种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先进工具。当前我国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发展中应注意框架结构和建设顺序、标准化与规范化等问题。采用原型法对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主要包括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子系统设计,并从技术和经济两大方面对所设计的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功能和消息评定。  相似文献   

9.
典型黄土由于其特殊的大孔隙架空结构特征,在强震作用下具有强烈的震陷性。陕西富平县地处渭河盆地和鄂尔多斯地台的连接带,区内地震构造背景复杂,黄土分布广泛,黄土场地的震陷危险性较高。文章以富平县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和富阎新区规划范围为研究区,通过资料收集、野外调研、室内试验和理论分析等方法,确定研究区的地震工程地质条件,采用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确定研究区不同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参数,基于大量黄土动三轴试验确定区内不同地貌单元及不同地层黄土的震陷特性。在此基础上,对富平县强震作用下黄土场地的震陷进行评价,50年超越概率10%条件下,研究区内轻微、中等震陷区分布于浮塬和渭河二级阶地。50年超越概率2%条件下,研究区内轻微及中等黄土震陷区主要分布在石川河三—四级阶地、浮塬和渭河二级阶地。严重震陷区主要分布在渭河二级阶地、石川河三—四级阶地和浮塬。根据震陷等级给出了研究区50年超越概率10%和2%水平下的黄土震陷小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富平县的防震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利用GIS技术有效地管理城市地下管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长刚  魏建平 《安徽地质》2001,11(4):241-244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城区内的各类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地扩建和改造,为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以及最大限度地降低各种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城市基础设施损害。采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手段。利用GIS技术管理城市地下管线,正受到城市规划和建设部门的普遍重视。介绍了舍肥测绘设计研究院利用CIS技术建立舍肥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中的一些技术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是一种寻求更加合理有效的地质灾害减灾防灾的理念和模式。随着山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和人口在城市的相对聚集,加之强烈地震活动,使得山区城市面临风险不断地提高。研究强震城市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城市防灾减灾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该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内容应该包括(1)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结构与风险量化分析,(2)城市地震地质灾害风险判据研究与风险准则建立,(3)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管制的途径和方法研究,(4)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管制的效能监控机制研究,(5)强震区城市地质灾害风险管制的模式与规范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12.
Wang  Zhaohua  Wang  Chen  Yin  Jianhua 《Natural Hazards》2014,73(2):303-315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is regarded as an integrated systematic engineering.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is made up of all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activities. The concept and composition of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periphery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system periphery theory. A seismic risk-control mechanism model of system periphery was deduced using exchange rate of periphery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and an observability–controllability model of system periphery was established and crystallized in its application to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practice problem. The input sets of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re determined as the maximum earthquake magnitude happened in or around the city, the measurable earthquake frequency, population density and fixed assets density. The inside state sets of urban earthquak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are determined as disaster resistant ability of buildings, disaster resistant ability of lifelines and investment dynamics in disaster prevention per urban built-up area. The system output is urban seismic risk. The calculative results show the model presented in this study can analyze the influence of system periphery intensity and inside state on seismic risk and can control urban seismic risk by adjusting the parameters of system periphery, the system inside state and human influence intensity.  相似文献   

13.
A significant proportion of the urban areas in Turkey is subject to high seismic risk. An important step for seismic risk mitigation is to define the hazard and damage after an earthquake.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ntegrated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processes for Turkey.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utilizes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in its seismic assessment component that provides fast results for assessment. First, image process methodology by using satellite images was implemented in the seismic assessment process for fast evaluation right after an earthquake. Second, the seismic assessment process was integrated with disaster management process. As a result, through integrated seismic hazard evaluation and disaster management procedure, an effective, fast and dependable estimation of loss for Turkey was planned.  相似文献   

14.
Effective seismic damage simulation is an important task in improvi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safety of dense urban areas. There exist two significant technical challenges for realizing such a simulation: accurate prediction and realistic display. A high-fidelity structural model is proposed herein to accurately predict the seismic damage that was inflicted on a large number of buildings in an urban area via time-history analysis, with which the local damage to different building stories is also explicitly obtained. The accuracy and efficiency of the proposed model are validated by a refine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a typical building. A physics engine-based algorithm is also proposed that realistically displays building collapse, thus overcoming the limitations of the high-fidelity structural model. Furthermore, a visualization system integrating the proposed model and collapse simulation is developed so as to completely display the seismic damage in detail. Finally, the simulated seismic damage of a real medium-sized Chinese city is evaluated to demonst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techniques, which can provide critically important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urban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相似文献   

15.
城市泥石流灾害预警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川 《地球科学进展》2008,23(5):546-552
随着城市灾害日益加剧,城市安全引起更广泛的关注,加强防御、控制城市泥石流灾害,增强城市综合减灾抗灾能力是泥石流减灾工作的重点。近几十年来,泥石流预警减灾的作用已得到了高度重视,探讨现代预警技术方法目的在于为城市减灾提供可靠的应急防灾对策。指出改进目前城市泥石流监测预警状况可以大大减轻泥石流暴发带来的损失。在分析国内外泥石流预警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城市泥石流防灾研究中应重视开展预警工作,注重将泥石流预警与形成机制、新技术方法和减灾决策系统等相结合,其中要特别加强城市数字减灾系统、城市防灾预案,以及城市风险管理和损失评估系统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馆藏地质资料进行梳理、分析,提供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能源资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防灾减灾、生态环境和资料管理等地质信息和工作程度,结合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对地质矿产的需求,探索地质调查工作发展新方向,服务地方政府进行地质勘查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引导矿产资源产业走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发展道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空间信息技术即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以及数字地球在内的地球空间信息科学。随着计算机和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已逐渐应用于防震减灾领域。本文通过实际震例分别对目前基于GIS、RS技术的地震灾害监测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总结了其优越性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数字地球平台可视化展示了综合多源数据空间信息技术方法进行的震害评估效果。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为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构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平台,是防灾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本文探讨了基于网络技术、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并结合地质环境专业知识,建立集数据发布、管理、查询、共享等为一体的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数据网络发布与共享平台的设计过程,并以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发育特征、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巡查与监测信息为数据源,实现了天津市突发性地质灾害信息网络发布平台的建设,进而为政府、社会公众等进行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搬迁避让和应急处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承灾体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樊运晓  罗云  陈庆寿 《现代地质》2001,15(1):113-116
灾害所造成的后果是由致灾环境的危险性和承灾体的脆弱性决定的。承灾体的脆弱性对区域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承灾体脆弱性指标体系的建立则成为区域脆弱性评价的关键。文章确定了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功能及建立原则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综合反推法、信息量法等多种方法确定了基于灾前评判的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