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表明,平原地区地下水脆弱性主控因素为地下水位埋深、包气带土层及其特征,而包气带粘性土层的截污性能及其厚度则又是脆弱性主要的影响因子。试验研究结果显示,粘性土的截污容量大小可以通过模拟淋滤实验测试得出,有效阻隔足额厚度也可计算得出。根据不同粘性土层的截污容量、有效阻隔厚度等,可以评判土层的污染防护能力,并可据此评价平原区地下水的脆弱性。  相似文献   

2.
李跃亭 《安徽地质》2013,(4):304-306,310
以铁矿为代表的金属矿山在选矿与生产过程中会形成含有多种重金属的污废水,一经泄漏,首先对包气带形成污染;而庐枞丘陵地区第四系松散层较薄,包气带防污能力较弱;因此,以包气带污染预测为基础,开展包气带防污能力的研究,对后期地下水污染的防治与保护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安徽省丘陵地区某铁矿为例,通过渗水试验评价包气带防污性能,并采用数值法分别进行饱水与非饱水渗透条件下的污染预测评价,为其它类似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方法和理论。  相似文献   

3.
包气带水入渗过程中水化学组分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利用多功能观测竖井,通过采集、测试包气带水溶液中的水化学组分,研究了包气带水在入渗过程中水化学组分的运移转化规律,利用氯质量平衡法分析了包气带水中化学组分变化机理。结果表明:(1)包气带水入渗过程可导致不同深度的包气带水化学组分浓度发生变化;(2)粘性土层对包气带水入渗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但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包气带水仍然可以穿过粘性土层,水中的化学组分亦随之下移;(3)包气带水向下运移过程发生了水化学组分的混合。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钟佐燊 《地学前缘》2005,12(Z1):3-13
地下水防污性能评价是环境规划和决策的有用工具,国外已有许多研究,也提出了各种计算防污性能指数模型。文中着重介绍使用最广泛的DRASTIC模型,并指出其不足之处。根据中国情况,提出用DRTA模型评价潜水的防污性能,用DLCT模型评价承压含水层的防污性能。DRTA模型包含有地下水埋深、包气带评分介质、包气带评分介质的厚度和含水层厚度4 个因子;DLCT模型包含有承压含水层埋深、隔水层岩性、隔水层的连续性和隔水层厚度4个因子。  相似文献   

5.
地下水污染研究中要讨论的问题很多。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关于地下水污染含义的各种观点,并提出作者的看法;综合归纳包气带中污染物的各种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并介绍监测包气带污染物迁移的各种方法;最后讨论地下水资源区域防护及局部防护的问题,并提出含水层防污性能的分类及地下水供水水源地防护带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浅析包气带土壤水分势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锋 《地下水》1998,20(1):33-34,16
研究大气水、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四水转化过程,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开发利用水资源必不可少的一步。包气带土壤水分运动是这一过程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阐明包气带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土壤水分入渗、蒸发机理,确定入渗、蒸发量及其影响最大深度,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土水势。本文对包气带土壤水分势能动态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利用土柱模拟农田污灌下的包气带环境,对人工微生物在包气带中反硝化作用除氮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脱氮机理、脱氮效果及环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污染组分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秀花  朱锁  李海明 《地下水》2008,30(3):37-40
通过室内土柱实验,研究了垃圾渗滤液的特征污染组分氮、COD在包气带不同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实验结果表明,岩性不同的包气带介质是影响氮素、COD迁移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介质对氮、COD的净化能力不同;渗滤液对地下水不会造成氮素污染,但会造成有机污染。  相似文献   

9.
包气带人工微生物反硝化除氮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土核模拟农田污灌下的包气带环境,对人工微生物在包气带中反硝化作用除氮进行了研究。并讨论了脱氮机理、脱氮效果及环境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曹友杰 《探矿工程》2010,37(11):42-44
在基坑工程施工中,潜水和承压水往往是工程降水的主要对象,而包气带水往往被忽视。实践证明,包气带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也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少粘性土地区包气带水对基坑工程的影响,提出用改进的轻型井点降水法疏干包气带中的上层滞水,这种处理方法成本低,见效快,效果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工程粘性土胀缩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TW型生态土壤稳定剂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STW型土壤稳定剂可以有效地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土颗粒粒径的大小、稳定剂的掺量对改良粘性土的胀缩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平均粒径为0.75mm时,改良土和素土的无荷膨胀率均达到最低值;改良土的胀缩性随着稳定剂掺量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2.
离子类土壤固化剂对高温冻土工程性质改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离子类土壤固化剂对青藏高原高温冻土工程性质的改良效果,分别选用酸性和碱性离子类土壤固化剂对冻结青藏粉质黏土进行了改良测试。塑性指数测试表明,两种固化剂的最优含量为0.2%。固化剂含量小于0.3%时,冻结温度相对原状土样没有明显的下降。对不同含量碱性和酸性固化土力学性质进行了测试,无侧限单轴抗压强度相对原状土样整体增大,碱性和酸性固化土抗压强度最大分别提高了78.7%和46.6%,最优配比(0.2%)的碱性和酸性固化土体积压缩系数随养护龄期增大而减小,两种固化土的体积压缩系数相对原状土样最大分别下降了80.0%和38.5%,固化效果明显。碱性固化土力学性质变化更显著,说明其更适合对青藏黏土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室内试验验证了深层搅拌桩施工可以引起周围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的变化.其影响机理为高灵敏度粘土的触变性,土体劈裂,化学加固剂的侵入与渗透,胶结作用及固结压密.室内模型试验证明搅拌桩施工可以在周围土体引起约2倍桩径的土性变化领域.在此领域内含水量降低,pH值上升.此领域内先是强度下降,但7天内强度恢复,28天后强度增加3成.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地气测量方法在南方红壤区的应用效果和影响因素,对广西德保铜矿床进行了地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南方红壤区,潮湿季节,地气测量没有效果,干旱季节,虽然地气测量具有一定效果,但地气中金属元素绝对含量较低,可能受到了深部碳酸盐地层和土壤的黏土性质的影响,需要进一步改进地气测量方法,使其能有效应用于南方红壤区隐伏矿勘查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合徐高速公路南段膨胀土矿物成分及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运用X—射线衍射、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以及化学全量分析等方法,对合徐高速公路南段膨胀土的矿物组分及微结构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探明其特殊的工程性质不仅与膨胀土的矿物组分、阳离子交换量有关,更与其微结构密切相关,特别是其结构联结特征;膨胀土的胀缩特性随着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大,特别是蒙脱石、阳离子交换量能力的增强而增强;土的微结构是控制膨胀土胀缩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粘土基质中的卷曲片状物质的增多而增强,而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膨胀土粘土颗粒之间的结合连接程度。  相似文献   

16.
金宗川  王雪晴  乌效鸣  彭赟 《岩土力学》2022,43(5):1335-1340
热性质是岩土体基本的物理性质之一,用以评价热量在其中的保持、传导和分布状况,以导热系数、比热容和热扩散系数最为常见,这些参数也是地热能管理与开发、工程冷冻开挖、寒区工程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参数。已有研究表明,土壤热参数与土质、来源、含水率、密度等因素有关。通过广东湛江某工地粉质黏土和黏土的热参数测试结果分析发现:随含水率的增大,粉质黏土导热系数和热扩散系数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至最大值,然后减小,而比热容基本呈线性增大。干密度对粉质黏土导热系数的影响与含水率大小有关,当含水率不超过20.0%时,其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而当含水率超过27.5%后,其随干密度的增加有减小趋势;当含水率在24.5%(液限)左右时,基本没有规律可循。干密度对粉质黏土热扩散系数影响规律不明显。黏土的导热系数和比热容都随含水率和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大;热扩散系数随含水率的升高整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加至稳定,在低含水率下干密度的影响不明显,在较高含水率下随干密度的增加热扩散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较大颗粒的存在导致粉质黏土的导热性较黏土复杂。  相似文献   

17.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clay soil is of critical importance in many applications, such as industrial waste containment, hydraulic barriers, road embankments, and agricultural operations.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cracking are known qualitatively, but it is not clear how to predict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cracks. This study presents a discrete element approach to modeling desiccation cracking in thin clay layers, considering material property changes. First, an aggregate shrinkage model based on the aggregate structure of clay was proposed, and the drying shrinkage of clay soil was modeled by imposing drying shrinkage kinetics for each aggregate at the micro-scale. Second, the clay soil was represented by an assembly of aggregates linked by bonds, and desiccation cracking of the clay layer was modeled using a three-dimensional discrete element code (PFC3D), with the aid of the embedded programming language FISH. When the clay layer is sufficiently thin, the water content gradient along the section can be neglected; thus, the shrinkage kinetics are the same for all of the grains of clay. In the model based on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the bond strength and contact stiffness changed during drying. Their changes were determined by matching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ird, the DEM approach was validated by reproducing experimental desiccation tests performed on a thin clay layer in a disk shape. The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surface cracks were quantified using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and were compared with 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Fourth, some factors of influence, such as the sample thickness, the properties of the soil–base interface, micro-mechanical parameters, and shrinkage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EM model.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DEM analyse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prior research in this field of study. The approach used in this study is very promising for simulating desiccation cracking in thin clay soil because the model captures the initiation and propagation mechanism of desiccation cracks. Although this study was carried out on surface cracking in a thin clay layer, the extension of this methodology is of potential benefit not only for predicting three-dimensional desiccation cracking in real clay liners but also for modeling cracking in other materials with properties that vary with water content or temperature, such as concrete and rock.  相似文献   

18.
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的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浦东国际机场飞行区跑道地基强夯工程(三标)实测的不同时间的静力触探资料,讨论以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强度增长的时效现象,得出:粘性土为主的地基,强夯的加艇具有滞后特性。  相似文献   

19.
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方法探讨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陈善雄  余颂  孔令伟  郭爱国  刘观仕 《岩土力学》2005,26(12):1895-1899
膨胀土的胀缩等级评判是进行膨胀土处治的首要任务,开展膨胀土的判别与分类方法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对现有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方法进行了评价,对反映和表征膨胀土胀缩机理和特性的指标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能充分反映和表征膨胀土胀缩机理和特性的液限、塑性指数、自由膨胀率、小于0.005mm颗粒含量、胀缩总率等5个指标作为膨胀土的判别指标,建立了一种新的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方法,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新的膨胀土判别与分类方法具有准确度高、易操作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粘土矿物的"水敏效应"是引起砂岩储层伤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应用自由膨胀比试验的新方法,测定了胜利油区27个砂岩储层岩心样品,并通过X衍射对样品中粘土矿物含量的测定,建立了储层自由膨胀比与蒙脱石含量之间良好的正相关模型.该方法可以更直观、准确地描述出油气储层中粘土矿物的自由膨胀行为,并定量地反映出粘土矿物水敏性导致的储层潜在伤害,也可以用于油田防膨剂的研制,因此在油气田开发中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