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 矿体形态 206矿区矽卡岩白鎢矿矿床主要分布在甲区和乙区兩个地段,如图1。矿体呈层狀、条帶状、扁豆狀产出。所谓矿体不仅有矽卡岩而且也包括了矽卡岩上、下圑岩(石灰岩、角頁岩和板岩)的工业矿化部分。矿体产状与矽卡岩体基本一致,矽卡岩化則又与岩层产狀一致。矿体走向在甲区大致为北东30~35°,傾向南东,倾角由30°至35°;在乙区略偏东而为北东60°左右。倾向亦为南东,傾角由35°~40°。本区矿体在产狀上較为特殊的是:这种接触交代式的矿床并不产于与侵入岩体的接触帶上,而却产于石灰岩与砂岩的接触帶中(这是主要的),或者产于  相似文献   

2.
某区内生矿化作用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区小侵入体发育,碳酸盐岩石分布較广,矽卡岩化强烈,是我国矽卡岩型銅矿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試从隐蔽基底断裂和盖层构造的綜合控制成矿作用,提供一些資料,并对本区矿产分布規律和矿床的原生分带特征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类矽卡岩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弓长岭铁矿床二矿区是我国最重要的鞍山式沉积变质型富铁矿床.不同于鞍山-本溪地区其他贫铁矿床,弓长岭铁矿二矿区富铁矿体的附近分布有大量的类矽卡岩,这些类矽卡岩与富铁矿体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本文在野外和岩相学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弓长岭二矿区类矽卡岩的岩相学、矿物学、矿物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类矽卡岩可分为石榴石岩、绿泥石岩、含石榴石绿泥石岩、含磁铁矿阳起石岩四种类型;类矽卡岩矿物中石榴石端员组分以铁铝榴石为主,角闪石属于钙角闪石系列中的透闪石,绿泥石属于蠕绿泥石.类矽卡岩和富铁矿是由热液交代改造磁铁贫矿形成的,二者是同一期热液活动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本矿床位于长白山,系老岭背斜中一个二級背斜西端的南翼。矿区由前震旦紀辽河系千枚岩和夹于其中的大理岩构成。在千枚岩之上下整合复盖着震旦系釣魚台石英岩,两系岩层间的不整合带,是由10—30公尺厚的礫岩组成,礫岩的礫石主要为千枚岩、石英与赤铁矿。在辽河系千枚岩之下(背斜軸部)为侵入接触的中生代白堊杞(?)花崗岩类。构成矿床的矿体,主要是赤鉄矿与磁鉄矿。赤鉄矿分佈在东山区,形状規則,多呈似层状,产状与圍岩略一致,除构造影响外,一般延伸較大。这种矿体一股与大理岩有着密切关系,大理岩常为矿体的下盘围岩。赤铁矿矿体中的脈石,以碳酸盐类矿物为  相似文献   

5.
根据辽宁省內已勘探的几个小型矽卡岩矿床的資料,这类矿床一般具有如下的特点。 (1)矿床賦存于震旦紀前——寒武紀灰岩与中生代火成岩侵入体的接触部。岩性为中一酸性的閃长岩、花崗閃长岩,花崗岩之类的岩石。岩相变化甚大,且有极为发育的酸性岩脉沿一定方向侵入。 (2)矿床沿接触带发育,形成由矿体及矽卡岩构成的矿带。矿体常在距接触綫的一定范围內、(300~500米)出露。矿带延长常自500米~几千米。其突出的特点是深度甚大,常为300~6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6.
三板桥白钨矿床位于上扬子古陆块都龙变质核杂岩穹窿核部,目前矿区已发现白钨矿体4条,矿体呈层状或脉状产出,均赋存于矽卡岩带中,属岩浆矽卡岩型矿床。该矿床特征与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区的层控矽卡岩型矿床相类似。  相似文献   

7.
西藏甲玛斑岩矿床系统地质、蚀变、矿化的三维地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攀 《地质与勘探》2016,52(1):115-127
甲玛矿床位于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东段,是公益性与商业性勘查结合取得的重要成果。目前已累计探明和控制铜资源量超过700万吨,共伴生钼、铅锌、金、银资源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本文在充分收集、整理甲玛矿床最新勘查资料、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MICROMINE软件三维建模及可视化技术,遵循点→线→面→体的构建原则,进行人机交互分析,构建了甲玛矿床地质、蚀变、矿体三维实体模型,并根据不同矿体品位分布变化的实际情况,对矿体模块模型进行克里格法或距离反比加权法品位插值,构建各种元素的矿化模型。并综合国内外对斑岩、矽卡岩矿床的研究新趋向对模型进行了地质解译,认为甲玛斑岩矿床是由斑岩钼铜矿体、矽卡岩铜多金属矿体、角岩铜钼矿体以及破碎带中独立金矿体构成的"四位一体"典型斑岩成矿系统产物,其中矽卡岩主要有接触带近端矽卡岩、层间构造中的远端矽卡岩以及受控于推滑覆构造产出的矽卡岩三种产出型式,由岩浆热液沿层间构造和推滑覆构造扩散交代大理岩和角岩形成;研究认为甲玛斑岩矿床具有典型的斑岩矿床蚀变系统,但蚀变分带有所差异,钾化带与青磐岩化带是在相对碱性条件下形成,而绢英岩化带与泥化带趋向于在相对酸性条件下形成。此外,大规模的角岩、矽卡岩对寻找深部斑岩矿体具有指示意义,甲玛斑岩矿体、角岩矿体仍具巨大的找矿潜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甲玛三维模型直观地展示了矿区地层、岩体、构造分布情况、赋矿层位、矿化品位分布规律以及蚀变分带特征,为甲玛矿床的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找矿勘查、矿山生成开发等综合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是試图对适用于較复杂的稀有金屬矿床,特別是汞矿床的放寬勘探网度問題予以分析。为此,选擇了两个研究較为詳細的万山类型汞矿床——黑洞子和杉木洞的資料作为此項分析工作的依据。一、万山类型汞矿床的矿体形态及其局部賦存条件万山矿田各矿床地質构造的基本特征在刊物中已不只一次地闡述过。因此,这里仅介紹矿体局部賦存条件的特征,因为只有矿体的形状和規模才能够最終确定出勘探方法和勘探网的密度。本文只对具有工  相似文献   

9.
云南麻栗坡南秧田白钨矿床层控似矽卡岩成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南秧田白钨矿床是中国滇东南地区一个罕见的似层状白钨矿床,矿体赋存在元古界南秧田岩组层状似矽卡岩中。最新的勘查资料表明,该矿床已达超大型矿床规模。笔者通过详细的矿区实地考察,结合室内岩、矿石地球化学分析及国内外典型矿床对比研究,对该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进行了恢复,得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的原岩为海底火山喷发沉积(或热水沉积岩)夹杂部分的陆源碎屑沉积岩,对南秧田层控白钨矿床似矽卡岩进行了成因探讨,认为南秧田白钨矿床似矽卡岩为沉积变质成因矽卡岩,属类矽卡岩系列。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铜多金属矿床模型   总被引:63,自引:10,他引:53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系统考察和对前人资料的阅读和研究,聚焦铜陵矿集区,初步提出了一个可以涵盖不同类型矿床的矿床模型.该模型表达为:在早白垩世高钾钙碱性花岗岩侵位过程中,通过岩浆的分馏演化,在岩体隆起部位及其内外接触带形成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由于广泛发育石炭纪至三叠纪碳酸盐岩.钙质和镁质矽卡岩型矿床是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作为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系统的一部分,在斑岩-矽卡岩铜金钼矿床外围分布有矽卡岩铜金矿床、脉状金矿床以及脉状铅锌银矿床.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三叠纪曾作为大别-苏鲁造山带的前陆盆地,在后碰撞时期出现了大量滑覆构造和扩容空间,它们在不整合界面处十分发育.因此,在成矿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像新桥那样的厚大矿体,而且在位于不整合界面附近的矽卡岩往往退化蚀变成为具有典型层纹状和曲卷状构造的退化蚀变岩和矿石,甚至沿一些层位交代形成了层控矽卡岩型或Manto型矿体.此外,还提出了运用该模型开展勘查评价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对安徽新桥矿床进行系统的野外地质调查和矿相学研究发现,层状矿体中的胶状黄铁矿交代矽卡岩磁铁矿矿体,为探讨层状硫化物矿床是早期沉积成因还是岩浆热液成因提供了新的地质约束。对铜陵矿集区内的新桥矿床层状菱铁矿矿体和凤凰山矽卡岩型矿体中的菱铁矿开展了Fe同位素组成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新桥矿床菱铁矿与典型低温热液脉型矿床和沉积铁矿中的菱铁矿在Fe同位素组成特征上有所不同,而与凤凰山矽卡岩型矿床中的菱铁矿更为接近;新桥矿床中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相对于磁铁矿富集Fe的轻同位素,表明磁铁矿不是过去认为的由胶状黄铁矿和菱铁矿矿胚层经热液改造形成,而是与典型的岩浆热液有关。新桥矿区层状硫化物矿体和矽卡岩型矿体中,近岩体矽卡岩和最早形成的金属矿物磁铁矿比岩体更为富集Fe的轻同位素,而赋矿围岩比岩体更为富集Fe的重同位素。同时,不同矿化阶段形成的含铁矿物和不同空间位置的硫化物中的Fe同位素组成呈现出时空分带现象,Fe同位素组成的时空演化特征与流体出溶、流体演化非常一致,并且符合同位素分馏的基本理论,表明层状硫化物矿体和矽卡岩型矿体具有相同的成矿物质来源,为同一流体体系演化的产物。新桥矿区岩相学的研究结果和Fe同位素组成特征均表明,新桥层状硫化物矿床不是海西期喷流沉积成矿作用的产物,而是燕山期热液成矿作用的产物,为一个典型的热液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12.
董想平 《地质与勘探》2021,57(2):281-293
青海群力铁矿床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中西段的祁漫塔格结合带的祁漫塔格-都兰华力西期铁、钴、铋、铅、锌、铜、银成矿带野马泉矿集区内,是青海省著名的铁多金属矿成矿富集区之一。前人对该区基础地质和成矿特征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提出该区成矿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热液型,其次为斑岩型,成矿与晚古生代-早中生代中酸性侵入体关系密切,但一些铁矿的成因尚不明确。笔者通过对群力铁矿矿床地质特征、混合岩化特征、矽卡岩特征、矿体赋存特征、矿床成矿类型和成因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群力铁矿不是中酸性侵入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交代成矿,而是赋存于古元古代金水口岩群混合岩化片麻岩夹大理岩系透辉石透闪石矽卡岩中,是片麻岩在混合岩化作用叠加热液交代作用下形成的层状矽卡岩成矿,其矿体规模与层状含矿矽卡岩规模呈正相关,与围岩界线较明显,具有远离岩体矿化富集、靠近岩体贫化的特征,形成的矿体多为盲矿体,向西侧伏特征明显,向更深部仍有含矿矽卡岩分布,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3.
芦子园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成矿带"南段保山—镇康地块,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沙河厂组第二、三段(∈3s2、∈3s3)中的一套碳酸盐岩系中,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脉状,严格受构造控制,矿体及其周围发育大量的矽卡岩矿物。通过各类岩(矿)石主量元素特征分析,并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该矿床为赋存于碳酸盐岩地层中明显受构造控制的热液充填交代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大宝山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南侧,为多因复成矿床,包括喷流沉积型Cu-Pb-Zn矿床和叠加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系统的野外考察发现,喷流沉积型Cu-Pb-Zn矿床主要以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和角砾状矿体赋存于中泥盆统棋梓桥组,具有典型喷流沉积型矿床特征;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主要以斑岩型和矽卡岩型矿体围绕大宝山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产出或叠加在喷流沉积形成的层状-似层状矿体之上。对矿区内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中辉钼矿和喷流沉积型Cu-Pb-Zn矿床中炭质泥岩进行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表明,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为163.6?1.0 Ma(MSWD=0.58),代表了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形成年龄;炭质泥岩Re-Os等时线年龄为387.6?9.9 Ma(MSWD=56),代表同沉积矿床即喷流沉积矿床形成年龄。这反映大宝山多金属矿床至少存在两期重要的成矿事件:斑岩-矽卡岩型W-Mo矿床形成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相关,层状-似层状Cu-Pb-Zn矿床形成与海西期海底热液喷流沉积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国矽卡岩矿床基本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中国是世界上矽卡岩矿床最发育的国家之一,矿种包括Fe、Cu、Pb、Zn、W、Sn、Mo、Bi、Au、U、TR、稀有元素和非金属等。矿床常成群成带分布,主要产于地台活化区和褶皱带的拗陷区,成矿时代以燕山期为主。 与侵入体有成因联系的矿床具有明显的岩浆岩和交代岩成矿专属性。矽卡岩矿床的形成大多经历了接触变质作用(部分矿床有岩浆期镁矽卡岩阶段)、岩浆期后矽卡岩阶段和酸性淋滤作用,分别形成各类矽卡岩和交代岩,矿化主要形成于矽卡岩晚期和酸性淋滤阶段,各类含矿交代岩常围绕侵入体呈带状分布,但互有成因联系,在一定地区组成一定的交代系列。在矿床形成过程中碱质和挥发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长泉山铁矿床位于南天山东段,矿体赋存于碳酸盐岩与岩体接触带矽卡岩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近矿围岩蚀变强烈,形成透辉石矽卡岩、透辉石榴矽卡岩、石榴石绿帘石矽卡岩等镁质矽卡岩。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物学及矿石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认为,矿石经过一个热液交代作用过程,表明长泉山铁矿的形成与岩浆热液交代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7.
西藏玉龙铜矿床——鼻状构造圈闭控制的特大型矿床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文章研究了背斜圈闭构造控制玉龙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的形成和矿体的分布。通过对成矿体系中各矿体的产出和形态特征、矿床地球化学原生晕分布特征、圈闭构造的古构造应力场恢复等的研究,认为玉龙铜矿的斑岩型(Ⅰ号矿体)、矽卡岩型(Ⅱ、Ⅴ号似层状原生矿体、Ⅴ号矿体上层矿体)、矽卡岩-次生氧化富集型(Ⅱ、Ⅴ号似层状次生氧化矿体)、角岩型(接触带角岩中硫化物矿体)、隐爆角砾岩型等矿体的分布受甘龙拉背斜的南段倾伏端的构造圈闭控制。因此,超大型玉龙铜(钼)矿床的形成与良好的背斜圈闭构造有关。  相似文献   

18.
小卧龙锡铁钨多金属矿床产于下古生界奥陶-志留系滩涧山群与酸性侵入岩之间的矽卡岩接触带中,含矿矽卡岩带总体呈NE向展布。矿床由38条铁矿体和29条锡多金属矿体组成。锡铁钨多金属矿可划分为矽卡岩期、石英-硫化物和表生期三个成矿期。矿体具有上铁下锡,东铁西锡的分布特征。根据矿床特征和矿体的空间分布规律预测深部岩体锡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良好,围岩中注意寻找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锡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9.
铜山岭“层间矽卡岩型”多金属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臻 《矿床地质》1986,5(2):36-43,13
铜山岭多金属矿床是一富银的铜铅锌矿床,过去一直将其归为接触交代型(即矽卡岩型)矿床,并按矿体产出形式划分为接触带矽卡岩型、外接触带层间矽卡岩型和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其中以层间矽卡岩型最为重要。本文讨论对象为外接触带层问矽卡岩型(及伴随的石英硫化物脉型)矿体,笔者认为它们不同于接触带矽卡岩型矿体,应属层控-热液再造成因型矿床。为方便起见,本文在叙述中仍沿用层间矽卡岩型之名称,并辅之以引号相区别。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黄岗锡铁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成矿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周振华  王挨顺  李涛 《矿床地质》2011,30(5):867-889
黄岗锡铁矿床是大兴安岭南段多金属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的矽卡岩型矿床.下二叠统大石寨组及黄岗梁组是矿区的主体含矿层位,矿体总体顺层分布,空间上与矽卡岩密切相关.矿床的形成经历了矽卡盐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对不同成矿阶段的石榴子石、绿帘石、角闪石、石英、方解石和萤石中流体包裹体所进行的岩相学和显微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