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浙江儒岙镇幅(H51E016004) 1∶50 000区域地质图数据库是按照《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DD 2006—06)和地质行业的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在充分搜集和利用1∶200 000、1∶250 000等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成果资料以及遥感解译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 (DGSS)进行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实测剖面和数据库建设。重点对本图幅内火山岩、沉积岩、侵入岩和构造形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查明了工作区中—新生代火山岩火山机构类型与范围、火山岩相及火山岩性特征,划分出3个Ⅰ级火山构造、4个Ⅱ级火山构造、13个Ⅲ级火山构造,识别出9种不同类型的火山岩相。图幅数据库的数据内容包含有14个非正式填图单位、8个正式地层单位,以及155件各类样品,数据量为181 MB。该图是运用“火山机构—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维一体填图方法在中国东南沿海陆相火山岩区的示范,同时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在陆相火山岩区开展智能化区域地质调查的试点图幅,反映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最新示范性成果,对后续该区域的地质调查与研究工作也具有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傅树超  卢清地 《地质通报》2010,29(11):1640-1648
近10年来,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试验,特别是对福安市幅等4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与总结,取得了重要进展,将火山岩区"火山地层-岩相(岩性)"双重填图法发展完善成为"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位一体的填图方法。将该填图方法作一简单的总结,以求共同提高新一轮区调填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陆相火山岩区调查工作普遍采用"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位一体的思路与工作方法。以浙江嵊州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例,探讨了该方法在大面积新生代玄武岩区中的应用。系统的野外调查及研究显示,在新生代玄武岩区,遥感技术及新的影像图是火山岩区填图的关键,图像解译-野外验证的反复实践,是提高填图效果和质量的有效方法。在野外,特殊的地貌、爆发相的集块角砾岩及火山颈相的玄武玢岩往往指示了火山机构的中心;火山岩相、喷发间断是划分火山旋回的关键。火山机构、火山岩相、火山岩性的时间-空间变化是恢复古火山喷发历史的关键手段。  相似文献   

4.
傅树超  卢清地 《地质通报》2010,29(10):1640-1648
近10年来,福建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对陆相火山岩区填图方法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试验,特别是对福安市幅等4幅1∶50000区域地质调查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与总结,取得了重要进展,将火山岩区“火山地层-岩相(岩性)”双重填图法发展完善成为“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三位一体的填图方法。将该填图方法作一简单的总结,以求共同提高新一轮区调填图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区别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中国陆相火山岩区地质调查工作普遍采用"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火山岩性"三位一体的思路与工作方法,并取得重要进展。以西藏松多地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例,探讨该方法在高原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中的应用。结合遥感影像与剖面测制,通过野外地质观察与镜下岩性特征分析,对火山机构进行相带划分,从而恢复古火山的基本格架、重溯火山作用过程。同时,松多地区新生代火山机构的建立,为冈底斯岩浆带发育的林子宗火山岩与下伏地层的区域性不整合提供了新的证据,进一步限定了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起始时间。  相似文献   

6.
薛怀民  曹光跃  刘哲 《地质通报》2017,36(11):2030-2035
中国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半个多世纪以来几经反复,为了与传统的沉积岩区填图方法相区别,反映火山作用的特点,先后探索过双重填图法(即岩相-地层学填图方法)、火山构造-岩性岩相-火山地层填图法等,在局部地区取得过重要进展和成果。但在全国层面的实际填图工作中,没有摆脱将火山岩作为地层(组)的习惯性做法。探索和总结适合陆相火山岩区的填图方法体系,坚持推广反映火山作用特点的填图技术方法仍然是区调工作面临的重大问题。火山岩相是重溯火山作用过程、恢复古火山机构的基础,理应成为火山岩地质图所要表达的核心要素,而岩性组合是确定岩相类型最直接和最可靠的依据。利用岩性组合-岩相进行火山岩区填图能够很好地反映陆相火山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香港九龙破火山的地层结构与划分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香港岛—九龙半岛地区以往火山地层的划分主要依据岩性特征,基本不考虑火山构造和火山岩相的鉴别,由于陆相火山岩区特有的岩性岩相时空上的复杂多变,导致地层组越划越多,不能合理进行区域地层对比,更无法通过火山地层划分恢复古火山活动过程。笔者等在该地区开展了野外路线地质调查和火山构造—火山岩相研究,鉴别出九龙复活破火山机构,在此基础上确定火山地层主要由同一期普林尼式喷发形成的冷却单元构成,有类似的地层结构,结合年龄资料和区域地质对比,它们基本上可归入同一地层组;同时,分析了陆相火山地层的划分方法,指出岩石地层单位划分不能作为主要方法;冷却单元或流动单元才是合理划分陆相火山地层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8.
火山机构识别与解剖是陆相火山岩区填图的核心,以浙江新昌东茗复活破火山为例,探讨陆相火山岩区火山机构的调查与研究方法.该破火山以磕山-乌龟山-大尖岗火山通道为中心,火山-沉积岩层围斜内倾分布,环状、放射状断裂及岩脉发育.在综合运用遥感解译、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及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查明了火山机构类型、形态、范围及其喷发产...  相似文献   

9.
在粤西雷州半岛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调查,以最新的国际地层表为指南,建立并完善了调查区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系统。采用岩性-岩相-火山机构三重填图方法,查明了调查区内火山岩的岩石特征及产出分布特征,详细划分了火山岩相类型及其组合,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系统总结了各喷发期火山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火山岩的成因;综合遥感、路线地质调查、物探与钻探等多种方法,基本查明了坡头-海康港隐伏断裂(四会—吴川断裂的南延北支)及火山构造等的展布特征,初步建立了调查区构造格架。开展地质灾害调查,编制了雷州半岛中西部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开展河头镇和唐家镇幅土壤环境专项调查,绘制了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图,综合评定良好级以上土壤655km^2,圈定富硒土壤510km^2;探索和总结了适用于雷州半岛覆盖区的地质填图方法。  相似文献   

10.
潘峰  李向民  校培喜  张越  余吉远  王国强 《地质通报》2017,36(11):2045-205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火山机构控矿理论在海相火山岩区块状硫化物矿床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该理论的指导,在北祁连山东段的白银矿田取得了找矿突破性进展。其间,详细的海相火山岩相地质填图工作为白银矿田火山机构与成矿联系的研究及找矿突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映出在海相火山岩区推行合理可行的火山岩相地质填图方法至关重要。以白银矿田海相火山岩区为例,首先,对该区大比例尺火山岩相填图及古火山机构厘定成果进行介绍;其次,通过分析、借鉴此成功案例,总结海相火山岩区填图内容和技术方法;最后,阐述应用该方法在北祁连山中段祁连县一带海相火山岩区进行大比例尺填图的成功尝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新时期国家目标,区域地质调查必须为我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目前,我国区域地质调查工作已经向覆盖区为主的平原、盆地、草原、荒漠等地区拓展,但现行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难以满足现今覆盖区地质填图工作的需要,亟待探索形成新的地质填图技术方法体系,扩大地质调查成果的服务领域.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4年设立了“特殊地质地貌区填图试点”项目,探索总结覆盖区区域地质填图技术方法.经过努力,形成了以“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 000)”为核心的覆盖区填图技术方法体系.试点项目初步确立了中国东部晚新生代以来构造-沉积演化的基本格架,揭示了晚更新世以来中国中东部沉积过程与生态环境演化及人类文明发展的制约关系.该方法体系的建立,对引领我国区域地质调查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新的填图方法体系明确提出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以地球系统科学为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的理论基础,实行需求驱动、问题导向、目标考核,努力解决调查区重大基础地质问题、重大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调查的技术路线是地表地质调查与多种现代地球探测技术、信息技术等高度融合,并强调预研究与设计阶段的重要性.同时规定不平均使用工作量,取消填图主要实物工作量的量化指标规定;创新成果表达方式,明确地质填图服务多种社会需求,倡导填图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立区调填图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闽清测区 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 ,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 ,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 ,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 ,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 ,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 (阶段 )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 ,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3.
闽清测区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取得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阶段)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扮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4.
闽清测区1:5万区调在运用火山岩双重填图法过程中,进一步改进了工作方法和程序,深化了火山地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本区调工作以遥感地质为先导,在填图中从调查单个火山构造扩展到多个、多种火山构造组合叠置关系及火山群体的研究.从而填制出火山构造面貌清楚,具有较强立体感的古火山地质图,全面反映了不同时期(阶段)火山作用特点、演化规律及火山岩相的分布特征,合理地建立起火山岩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5.
李斌  陈井胜  刘淼  杨帆  吴振  汪岩  钱程 《中国地质》2021,48(S1):14-25
辽宁台吉幅(K51E014003)1∶50 000地质图根据《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D 2019—01)和行业的其他统一标准及要求,充分利用1∶200 000区域地质、1∶2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资料,采用数字地质调查系统(DGSS),进行野外地质填图和数据库建设。通过遥感解译、野外数字填图等手段采集数据,完成辽宁台吉幅1∶50 000地质填图385.2 km2,系统编制了辽宁台吉幅1∶50 000地质图、矿产图、建造构造图,并依据《数字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标准》(DD 2006—06)建立了数据库。图件详细填绘了各地层单位的物质组成和构造组合特点,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格架,分析了各地层层序特征并划分了沉积建造类型。本地质图数据库为MapGIS格式,包括18个沉积(火山)地层单位,数据量为267 MB,其中地质体面实体数据125个、路线长度649 km、地质点1100个、地质(界)线数据332条、293个产状数据、摄像(照片)数据403个,薄片66件,锆石U–Pb测年数据6件、光释光测年数据4件、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数据70件。该图幅建立了辽西中生代陆相地层格架,确定了各期火山岩的岩性、岩相、火山构造特征及其形成时代,恢复了古火山机构。反映了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基础性成果,对中生代陆相地层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本数据库建立过程始终坚持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和准确性,对该区矿产地质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施工等提供基础地质支撑。对区内地层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查明了各地层单位的物质组成、地层层序、沉积环境、形成时代,系统地建立了测区岩石地层格架,详细划分为13个组,18个地层填图单位,1个侵入岩填图单位。通过分析岩石组合、地层层序特征,识别出碳酸盐岩建造、陆相火山沉积建造、复陆屑建造等3种沉积建造类型,进一步划分为10种沉积相。  相似文献   

16.
陈润生  何道金 《福建地质》2000,19(3):139-145
现行火山岩区填图是以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群-组-段为基础,其中组是最基本的填图单位。由于火山作用的特殊和火山活动的同期异常性等,这一划分还不能全面合理地反映火山岩区的基本面貌和火山作用过程,特别是调研主体-火山构造。以福建省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为例,提出以火山旋回-火山构造单元-岩相(组合)作为火山岩区的三级填图单位,其中火山构造单元为基本的填图单位。  相似文献   

17.
李康宁 《甘肃地质》2017,26(4):10-17
西秦岭地区的构造演化是许多地质学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三叠纪以来西秦岭发生了复杂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这一时期发育的火山岩,便是这一地质事件的重要记录。本文选取西秦岭甘青交界处台乌龙一带华日组火山岩为研究对象,运用"火山旋回—火山构造—火山地层—岩性岩相"的火山岩区填图方法,在华日组火山岩中识别出喷溢相、爆发相、侵出相、喷发—沉积相、火山通道相和次火山岩相等6个岩相;台乌龙层状火山机构、色日欠破火山机构等11个火山机构;两个组合样式(台乌龙—年支北串珠式组合、下毛娘北—色日欠镶嵌式组合);划分出1个火山喷发旋回,3个亚旋回。较合理地建立起地层层序、岩相相序和演化模式。华日组火山岩的出现标志着西秦岭地区在晚三叠世已进入陆相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18.
现行火山岩区填图是以岩石地层单位划分的群 -组 -段为基础 ,其中组是最基本的填图单位。由于火山作用的特殊性和火山活动的同期异相性等 ,这一划分还不能全面合理地反映火山岩区的基本面貌和火山作用过程 ,特别是调研主体——火山构造。以福建省东部中生代火山岩为例 ,提出以火山旋回 -火山构造单元 -岩相 (组合 )作为火山岩区的三级填图单位 ,其中火山构造单元为基本的填图单位。  相似文献   

19.
新构造调查是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地质灾害、环境地质和地壳稳定性评价等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是区域地质填图重点内容之一。内蒙古呼勒斯太苏木图幅1:5万填图试点区,位于阴山—河套盆地结合带,新构造活动频繁,地层结构复杂,构造地貌形态丰富,山前断裂广泛发育,是调查研究新构造运动的理想场所。本研究在前人区调方法理论基础上,针对新生代地层、断裂、构造地貌等不同的新构造填图对象,分别使用遥感解译+野外路线调查+剖面(含钻孔剖面)实测+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追索调查+综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雷达探测+探槽揭露+三维激光扫描+年代学方法、遥感解译+野外调查实测+年代学等不同的技术方法组合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暂行)》等有关技术要求,采用数字填图技术,将填图成果直观、丰富、详细的表达在地质图上,该新构造填图技术方法组合,不仅是对新构造填图方法的有效探索,也为其它地区新一轮大比例尺新构造填图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广东丰顺-大埔地区完成的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对区内地层进行了多重地层划分和对比研究,理清了地层层序;采用火山岩性岩相-火山构造-岩石地层三重填图法,查明了火山岩性岩相、火山机构分布特征,划分了火山活动旋回;按"岩性+时代"的表达方式对侵入体进行填图单元的划分,解体了复式岩体,研究了侵入岩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成岩时代;对区内构造形迹进行调查研究,查明了区内褶皱构造和脆性断裂的变形特征,识别出梅县地区晚中生代伸展构造体系;获取大量的同位素年龄值,精确的厘定了地质体形成和地质事件发生的时间;通过综合研究,圈定了成矿靶区和找矿远景区,归纳了成矿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