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善明 《地质与勘探》2018,54(5):890-901
多年来,北山内蒙地区金矿勘查进展不大。2014年,在北山内蒙黑山咀南发现了金多金属矿带,其位于古生代火山盆地过渡带。探槽控制了三条矿带,Ⅰ号矿带长约1500m,宽0.8~5m,刻槽样显示石英脉Au品位在1.00~45.30g/t间,Pb品位在1.00%~26.86%间,蚀变岩Au品位在1.00~39.90g/t间,伴生Ag品位在60~528g/t间,局部地段Cu品位在0.50%~13.70%间。Ⅱ号矿带长约3800m,宽0.3~10m,刻槽样显示北东向石英脉Au品位在1.00~95.80g/t间,近东西向石英脉Au品位在1.00~4.20g/t间,蚀变岩Au品位在1.00~16.60g/t间,局部地段Cu品位在0.50%~1.30%间。Ⅲ号矿带长约1300m,宽1.2~6m,刻槽样显示石英脉Au品位在1.00~23.20g/t间,蚀变岩Au品位在1.00~13.90g/t间。块状方铅矿脉Pb品位在1.00%~78.73%间,伴生Au、Ag、Cu品位分别在1.00~20.20g/t、60~1088g/t、0.50%~21.54%间。拣块样显示Au、Ag、Pb品位最高达1223.00g/t、1760g/t、81.38%。系统的地表工作表明,该区找矿潜力巨大,该矿带的发现对北山内蒙地区的区域找矿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朱阳关-夏馆断裂是一条长约400 km,深达上地幔的超壳深大断裂带,沿断裂带出露有较多的燕山期花岗岩(脉)体及一系列Cu、Au、Ag、Pb、Zn异常,有色金属、贵金属成矿作用明显。高庄金矿床赋存在二郎坪群含放射虫黄铁矿变细碧岩内,矿体成群成带分布在朱阳关-夏馆断裂次级断裂中,明显受断裂控制,近地表以石英脉型金矿为主,向下渐变为蚀变碎裂岩型金矿,矿体自地表向下明显变厚,金品位增富。其成因为海底火山喷流-岩浆热液-构造热液叠加改造形成的含金石英脉-蚀变构造岩型金矿。二郎坪群蛇绿岩套横贯河南省西南部,连续延伸约400 km(图1),含放射虫黄铁矿层广泛发育,Cu、Au、Ag、Pb、Zn异常分布较多,朱阳关-夏馆断裂的次级断裂中黄铁矿化、硅化、多金属硫化物蚀变明显,随着深部地质找矿的进一步开展,本区可成为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矿产基地。  相似文献   

3.
莅香洼金矿发育有与金矿关系密切的地球化学异常,Au及相关元素的平均含量从安山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岩→矿化蚀变岩呈几何级数递增。沿F985构造蚀变带走向,Pb、Ag与Au的组合异常通常与金的矿体晕分布一致,而As、Sb组合则更多反映了矿体前缘晕的组合特点,沿倾向,Au及相关元素自浅而深具有分段富集特征,并在1023m标高和976m标高构成二个浓集中心。其理想的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前缘晕As、Sb—Ba,矿体晕Au、Ag、Pb、Zn、Cu、Mo,矿尾晕(Cu、Mo)-(Co、Ni、Bi)。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莅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总结了构造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建立了萑香洼金矿床的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4.
湘中高家坳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如华 《黄金地质》2001,7(3):59-63
高家坳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位于区域性白马山-龙山EW向隆起带中部大乘山穹隆SW倾伏端,桃江-城步NE向基底断裂和邵阳-郴州NW向基底断裂交汇处。金矿化蚀变带展布于隐伏的NW向基底隆起的NE斜坡上方。金矿体赋存于泥盆系半山组第三段蚀变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中,呈NW向似层状,透镜状,脉状顺层或平行不整合面产出。土壤地球化学Au,As,Ba异常可直接指示金矿体的存在。岩石地球化学具Hg-Ba-As-Au-Sb-Cu-Pb(Zn)的轴向分带,前缘晕为Hg,Ba,As ,矿体晕为Au,矿尾晕为Sb,Cu,Pb(Zn).Au,As,Ba异常规模直接反映矿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5.
多拉纳萨依金矿位于哈巴河—克兰华力西弧后盆地,是芮行健等以地质与化探综合方法找到的赋存于中泥盆统不纯灰岩与碎屑岩之间的层间断裂内,并与沿这些断裂侵入的斜长花岗岩脉密切相关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地球化学指示元素次生分散数学模型为;线形Au异常规模大、延伸达10多公里,并与反S形构造相吻合,其浓集中心清楚,峰值大于3g/t,明显反映金矿体的存在;Zn、Pb、As和Bi等异常规模大,而且也呈线形分布,并与Au异常相对应;相关分析表明,Pb、Zn、Bi和As分别与Au相关;因子分析结果,Au呈独立因子,而Pb、Zn和Tl构成一个因子。  相似文献   

6.
胶东山后金矿床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及找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胶东招平断裂上的山后金矿34个钻孔进行了原生晕测量,分析了Au、Ag、cu、Pb、zn、As、Sb、Bi、Mo、Hg等10种元素,统计了胶东岩群、荆山群、玲珑花岗岩及招平断裂蚀变带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变化.变质岩、花岗岩均富Bi、Ag,而贫Hg、Sb、Au、Cu、zn、As;胶东岩群、荆山群中金的丰度值相近,它们均为金矿的矿源岩;在招平断裂蚀变带中Au、Ag、Pb、Mo、Bi等元素出现了明显富集,而Cu、zn、Sb、Hg等元素没有富集,矿床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不发育;根据聚类分析结果,Au与Ag、Cu、Pb、zn生成于不同的成矿期,招平断裂中的Au矿体形成于金成矿期,招平断裂上盘荆山群地层中的Au、Ag、cu、Pb、Zn多金属矿体形成于金银多金属成矿期;招平断裂北段的成矿条件要比南段好;根据As、Mo元素含量的变化,确定出山后金矿深部矿体预测的简单准则,并对金矿深部进行了简单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7.
运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在野狼沟圈出Ag、Mo、Zn、W、As、Sb、Bi、Au、Cu等组合异常,其中Ag、Mo、Zn、W、As、Sb异常峰值较高,吻合程度较好,有一定连续性。该组合异常受断裂、褶皱构造复合控制明显,尤以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发育为特征,在构造蚀变带部位,成矿元素异常峰值较高。指示元素岩石地球化学异常面积不大,但成矿元素强度高。在野狼沟地区,主成矿元素Zn的Zn11原生晕面积约0.11 km2,Zn含量几何平均值为1 368.51×10-6,有3个连续样品中w(Zn)>3 000×10-6,为矿致异常。Zn、Ag、As指示元素在矿带上形成较大规模和连续性较好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成晕研究和主成矿金属元素远景预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胶东焦家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5  
胶东作为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区内大型-超大型金矿床集中产出,已探明金矿资源量占全国近1/3。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是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焦家金矿床是著名的"焦家式"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的命名地,内发育大规模的绢英岩化蚀变带(宽20~200m)和钾化蚀变带(50~300m),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发育在焦家断裂带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中。本文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查清了焦家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系统采集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初步探讨了焦家金矿床热液蚀变机理。其中,钾化蚀变是成矿前蚀变,钾化花岗岩常以团块状或角砾状残留于黄铁绢英岩和绢英岩内;黄铁绢英岩化和绢英岩化蚀变受焦家断裂及其下盘的次级断裂控制,其规模大小受断裂的规模控制;其中焦家主断裂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规模最大,一般宽10~200m;而次级断裂控制的绢英岩化蚀变带规模相对较小,一般以0.1~1m宽的脉状发育在钾化花岗岩内,指示绢英岩化蚀变晚于钾化蚀变。相对于黑云母花岗岩,不同蚀变带岩石普遍表现出高K2O、低Al2O3、CaO和Na2O,而不同蚀变岩石Si、Fe、Mg等元素各表现出不同特征。钾化带岩石表现为K2O的富集,而绢英岩带和黄铁绢英岩带岩石表现为MgO、Fe2O3增加的趋势。黑云母花岗岩发生钾化蚀变过程中,SiO2、K2O表现为明显的带入,指示在钾长石化过程中,流体为富硅的碱性氧化流体。在钾化花岗岩→黄铁绢英岩过程中,Fe2O3表现为明显的带入,可能是由于黑云母等暗色矿物的分解造成的;此外,亲硫元素(Au、Ag、As、Pb、Zn)均表现为带入,特别是成矿元素Au表现为明显的带入。结合本区金的来源可能部分为玲珑黑云母花岗岩,本研究认为钾化过程中的富硅碱性氧化流体通过交代蚀变反应使金从围岩中释放、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成矿流体,即分散还原态的金(Au0)被活化为氧化态(Au+、Au3+)以AuH3SiO4形式随热液迁移。在绢英岩化过程中,热液中的SiO2等组分损失,引起热液中的AuH3SiO4稳定性降低,造成AuH3SiO4分解,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导致金大量沉淀和聚集沉淀,此时完成了金由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9.
小贺毒砂~多金属矿矿石中部分样品的含金品位可达≥0.3g/t,明显具备伴生金矿产地特征,矿床赋存于晋宁晚期的灵山片麻状花岗岩岩体的断裂带中,岩体遭受强烈挤压破碎和广泛的矿化蚀变,岩石Au、Ag、Pb、Zn、As及Sb、Bi、Cu、Mo异常显著,Au/Ag比值0.03,Co/Ni比值>1,Pb/Zn比值>2,Sb/Bi比值>2,反映出良好的含金性,剥蚀程度较低,具备寻找蚀变岩型金矿床的地质条件。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号矿体矿石含金达工业品位,尚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矿化蚀变带的存在,小贺毒砂~多金属伴生金矿值得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0.
蒋家山沟金矿综合物、化探的找矿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秦岭金及铅锌多金属矿区应用物化探异常特征及评价标志综合研究,可相互补充、相互验证。根据勘查区化探异常特征及其地质环境,判断勘查区主要成矿元素为Au、Ag,并存在Au、Ag、As、Hg、Cu、Pb、Zn、W、Mo多元素叠加异常,构造断裂带磁性相对较低,含矿构造蚀变带具有相对高的极化率、低视电阻率特征,但在断面上矿体因硅化多呈高阻、高极化特征。根据矿和非矿的异常特征建立了勘查区物化探找矿标志,证明了综合方法对秦岭地区寻找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化探方法成矿指示元素组合——以豫西牛头沟金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佟依坤 《地质与勘探》2014,50(4):712-724
确定成矿指示元素组合是建立典型矿床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的关键步骤。豫西牛头沟金矿床是熊耳山地区近年来发现的大型金矿床之一,矿区矿体及蚀变带在地表出露,并严格受NW向断裂控制,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本文利用原生晕基岩和区域水系沉积物的化探数据分析,确定成(或找)矿指示元素组合,并提出利用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含量中位值来确定指示元素的异常下限。基于矿区原生晕基岩元素含量分析,牛头沟金矿成矿指示元素组合为Au、W、Mo、Bi、Cu、Pb、Zn、Cd、Ag、As、Sb、Hg、Co、Y、F,总计15项;根据矿区1:5万水系沉积物化探普查得到的元素异常特征,该区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也为上述15项元素;而根据1:20万区域化探元素异常特征,牛头沟金矿区找矿指示元素组合为Au、W、Mo、Bi、Pb、Zn、Cd、Ag、F、Co、Y,共11项。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石嘴金矿区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发现,在矿区内Au、Ag元素在矿区内含量较高,平均值分别为4.13×10~(-9)、0.151×10~(-6);各地质单元中元素分布不均匀,其中震旦系坝里组(Z_1b)中Au元素背景平均值最高,构成了矿区金矿主要矿源层;早白垩世岩浆侵入带来了较多的Sn、Mo、Pb、Zn、As、Bi,是矿区多金属成矿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因子得分异常出现在F1、F3断裂两侧,显示这里是矿区Au多金属成矿有利地段;Au-Ag-As-Sb元素组合相关性好,构成了矿区金矿化特征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13.
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睿 《地球学报》2009,30(1):95-102
本文对贵州省从江翁浪地区蚀变岩型金矿微量元素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主要得出:①微量元素迁移规律表明亲硫元素Au、As、Pb、Zn和亲铁元素Ni、Cu、Mo为主要的带入元素。迁出的元素为受蚀变影响较强的Nb、Hf、Sr等元素;②相关系数计算表明Cu、Zn、Mo、Pb、As等元素均与Au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较为密切。其中Cu、Zn、Pb、As与Au的相关系数最高,反映出毒砂、方铅矿、闪锌矿及含铜矿物可以作为找矿的标志;③微量元素R型聚类分析表明Au、Cu、Zn、Bi、As、Pb和Mo为同一个元素组合,反映出一个多金属矿化阶段,说明了金矿与铜矿、方铅矿、毒砂和闪锌矿为同期生成;④蚀变热液是一种来自深部并携带亲硫元素(Au、As、Bi、Pb、Zn、Tl)的流体。  相似文献   

14.
西天山博故图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铁 《地质与勘探》2015,51(2):275-283
博故图金矿床位于西天山石炭纪—二叠纪裂谷带中,其矿体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内的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石英钠长斑岩及辉绿岩中。矿体受东西向基底断裂和北西向次级张扭性断裂带控制,对围岩没有选择性。与金矿化紧密相关的蚀变类型为硅化、黄铁矿化、毒砂矿化、泥化、绿泥石化。依据火试金分析结果圈定金矿体42条,矿体长45~1050 m,斜深34~670 m,平均厚度1.31~9.49 m,最大35.2 m,平均品位1.2~3.46×10-6,最高品位40×10-6,矿床平均品位2.01×10-6,金资源量(控制+探明+推测)达大型,矿床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金矿带上发育金、砷、银、钼等元素异常,矿体位于激电高极化率异常梯度带上,物、化探综合勘查成果显示Ⅰ号金矿带及其外围仍有很大找金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三山岛海域金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超大型金矿床,已探明金储量470 t、平均品位4.30×10~(-6),属于典型的焦家式金矿床。本文选择海域金矿床为研究对象,开展钻孔岩石测量,结果发现,在赋矿构造蚀变带内,Au、Cu、Pb、Zn、Ag、As、Sb、Cd、Bi、S、Fe_2O_3等发生富集,Na_2O、Ba、Sr则发生贫化。在此基础上,按照矿源岩和构造蚀变带总结了地球化学勘查标志,其中,矿源岩的典型地球化学勘查标志是富S和Au,即矿源岩内出现S、Au的正异常;构造蚀变带的典型地球化学勘查标志是富S、Au、Ag、Bi,贫Na_2O、CaO,即构造蚀变带内S、Au、Ag、Bi呈现正异常,Na_2O、CaO呈现负异常。利用上述元素及其异常,构建了海域金矿床矿致异常模式,为该矿床外围和深部金矿勘查提供了有益借鉴,提出了海域金矿成矿带主体深部可能沿ZK2403、ZK3008、ZK3814钻孔连线呈NEE向展布。  相似文献   

16.
簸箕沟金矿处于鹿儿坝金矿东延段,位于甘肃寨上—马坞金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区西段。金矿赋存于中三叠统砂岩夹板岩中,受近EW向构造蚀变带控制,矿区内土壤化探异常发育,圈定金矿体29条,矿体长度在60~1 197m之间,金平均品位在1.16~20.07×10~(-6)之间,主要矿石类型为蚀变砂岩型、板岩型,主要围岩蚀变有硅化、毒砂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通过近年深部探矿工作,主要矿体延深稳定,矿床规模已接近大型。本文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控矿因素分析,深化了对成矿地质条件的认识,对指导区域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羊里尾沟金矿是2007~2014年以来在迭部—武都砷汞锑金多金属成矿带上发现评价的一处中型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石炭统炭(硅)质板岩,局部赋存于炭(硅)质板岩夹灰岩,两组NW向断裂控制金矿带及矿体的产出,主矿体局部表现为厚度大、品位较富、倾向延伸80m左右、赋矿岩性以炭质板岩为主的大透镜体。金属矿物以黄铁矿为主,次为毒砂、辉锑矿,金矿物为自然金、银金矿,属粒径大部分在0.01~0.037mm之间的微细粒金。下石炭统炭质板岩,NW向断裂破碎带,硅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碳酸盐化围岩蚀变,Au、As、Hg、Sb、W地球化学组合异常等是矿区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8.
卡恰金矿位于化探Au、As、Sb异常浓集中心,受断裂控制;金矿(化)体分布于下—中石炭统所夹火山岩中,属破碎蚀变岩型金矿。矿石主要为含金黄铁(褐铁)矿化破碎蚀变安山岩,矿化蚀变强度与金矿(化)体品位正相关。矿体呈脉状、透镜状、分支脉状,厚度变化大,品位不均匀,属低品位金矿床。该矿成因与火山作用、构造作用和低温热液蚀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20.
银坑矿田位于南岭东段,是赣南最重要的Au-Ag找矿勘查区,区内最主要的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为了对银坑矿田进行深部找矿,采用地质-土壤-汞气综合剖面测量的方法,对比研究了土壤元素和深穿透汞气的异常特征。结果显示,矿田土壤中,Au、Ag元素富集明显,Pb、Zn元素次之;不同地层所对应的土壤表现出不同的元素富集,如上施组地层区Au、Ag、Pb、Zn异常明显,隐爆角砾岩区Au元素较富集。土壤中汞气测量结果表明,破碎带、矿体都表现出明显的异常,矿体表现出高值异常,其峰背比均值达13.4,汞气最高值达5680ng/m3。根据异常特征,并对比地质信息及已有勘探成果,综合圈定出破碎带蚀变岩型银(金)铅锌多金属矿找矿远景区3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找矿远景区1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