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于水  程涛  陈莹 《地球科学》2012,37(4):763-770
尼日尔三角洲盆地深水沉积研究是目前世界油气勘探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三维地震资料、岩心及测井曲线分析,揭示了尼日尔三角洲盆地南部地区新近系深水沉积体系特征.基于不同属性的层序界面识别,研究区划分出SQ1-SQ6共6个三级层序,并建立层序地层格架,进而总结出研究区深水沉积模式.研究区除堆积正常半深海-深海泥岩外,还广泛发育海底扇沉积,海底扇由浊积水道和海底扇朵体组成,其中水道分支少、弯度大,外部形态类似曲流河;朵体平面上成朵叶状分布,可以划分为末端朵体和决口扇朵体.研究区新近系地层自下向上由老到新,相对海平面先下降再上升,SQ1-SQ4层序以海底扇朵体沉积为主,SQ5-SQ6层序以浊积水道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2.
琼东南盆地宝岛地区层序地层和砂体展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地震和测井层序进行分析,在琼东南盆地宝岛地区第三系识别出14个地震层序,并分析了各层序的发育特征.总结了不同体系域砂体类型,对各体系域砂体的空间展布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有利砂体的分布特征:低水位体系域,砂体主要分布在低水位楔、斜坡扇和盆底扇;高水位体系域,主要分布在三角洲、扇三角洲、海底扇和峡谷水道.研究表明,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划分层序和体系域,进而对有利砂体进行预测,对该地区油气勘探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利用岩心、测井、地震等资料,运用沉积学及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了东营凹陷利津洼陷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扇体及沉积微相类型,并对扇体纵向上的形成期次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滨县凸起南坡沙四上亚段地层为一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细分为3个体系域、7个准层序组,每个准层序组即为不同水动力条件控制下形成的一期扇体;扇体类型以扇三角洲为主,包括前缘水下辫状河道、前缘水下辫状河道间湾、前缘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及前扇三角洲泥5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识别出每种微相的岩心、测井识别标志,并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出各体系域内部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可指导研究区下一步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4.
板桥凹陷钱圈地区沙河街组物源主要来自北部陡坡带增幅台地区和南部北大港潜山地区,在研究区北部陡坡带形成了扇三角洲沉积,在南部缓坡带形成了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利用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在波阻抗数据体的基础上采用地层切片技术,在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内结合单井岩-电关系,对三角洲体系砂体的展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南部缓坡带沙三上亚段沉积时期,物源主要来自北大港潜山地区,辫状河三角洲的砂体呈进积特征,展布范围逐渐变大,反映湖盆基准面下降的特征,在沙二段沉积时期,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物源来自增幅台和北大港潜山2个地区;陡坡带沙二段至沙一上亚段沉积时期,扇三角洲砂体呈退积特征,砂体展布范围逐渐变小,反映湖盆基准面上升的特征;②以地震波阻抗数据体为基础的地层切片技术可以清晰地刻画三角洲沉积体系的砂体沉积相带平面展布,砂体预测结果得到了钻井资料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5.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综合利用岩芯、测井、地震等资料,建立了梨树断陷七棵树地区下白垩统沙河子组与营城组层序地层格架,并探讨了其与沉积、构造演化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七棵树地区沙河子组与营城组可以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和3个最大湖泛面,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SQ1、SQ2、SQ3),每个三级层序又划分为湖侵(TST)和高位(HST)两个沉积体系域;识别出3种沉积相类型: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在层序地层格架内,利用钻、测井资料和地震资料对沉积体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一步研究了体系域内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结合现今构造形态,认为有利的油气勘探区主要是东南三角洲体系前缘砂体上倾尖灭形成的岩性—断层复合圈闭,纵向上以SQ1和SQ2层序高位体系域砂体为最优。  相似文献   

6.
塔里木盆地孔雀河地区寒武-奥陶系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孔雀河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北缘,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依据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的方法原理,以地震资料为基础,结合钻井、地表露头资料分析,认为该区寒武一奥陶系主要发育台缘斜坡相、浅水陆棚相、深水陆棚相、陆棚斜坡相、半深海盆地相、深海槽盆地相、大陆坡相带及海底扇亚相.在对沉积相序、沉积相平面展布、沉积演化等沉积体系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了该区的古地理环境、沉积相平面组合规律及控制因素,建立了孔雀河地区寒武一早奥陶世的沉积相模式.  相似文献   

7.
东岭地区营城组层序特征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通过层序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将营城组地层划分为4个沉积层序和一个火山岩夹层。根据取芯资料、测井资料,并结合古生物、岩石薄片、粒度等综合分析的结果,将营城组地层发育的沉积相类型分为扇三角洲相和湖泊相。利用地震反演手段预测了砂体的平面分布,用波形分类技术进行了地震相分析,结合单井沉积微相的划分结果,综合预测了营城组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了其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东岭地区营城组沉积时期,为一个完整的超层序发育过程,沉积相总体上呈近东西向展布,北东向相带变化明显的特点,物源充足,来自北东向。总体上构成一个向上变粗的进积序列,反映了湖平面从扩张到收缩的沉积特征。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地区长6油层组层序-岩相古地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岩心描述、岩石薄片鏊定和古生物、物源区和测井曲线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史家湾地区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沉积相和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长6油层组属于河控型三角洲沉积体系.可划分为1个长期、3个中期和10个短期旋回层序.以古盐度的定量计算和盐度分区为依据,进一步确定了史家湾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期的古湖岸线位置.在此基础上,以物源区和沉积相、层序分析成果为基础,选取中期旋回层序的上升和下降相域为等时地层单元编制史家湾地区长6油层组各时期层序-岩相古地理图,结果表明各时期古地理面貌和砂体展布格局主要受湖平面升、降和物源区方向控制.最有利储层发育的水上一水下分流河道主要出现在各中期旋回的湖侵相域,砂体的延伸方向与东北部的主物源方向相平行,此研究成果对史家湾地区长6油藏的后续勘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跃东地区新近系下油砂山组作了细致的沉积相分析研究。下油砂山组发育冲积扇相、扇三角洲相、辫状河三角洲相、湖泊相和浊积相等几种沉积相类型,分析了其发育特征及分布范围。以识别出的4个三级层序为单位,详细分析了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Ⅰ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为冲积扇和扇三角洲、中西部地区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区;Ⅱ层序沉积时期,沉积相分布格局与Ⅰ层序基本一致;Ⅲ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的冲积扇、扇三角洲发育范围有所缩小,中西部地区辫状河三角洲发育范围持续扩张,分布范围较前期增大;Ⅳ层序沉积时期,西北地区依旧发育冲积扇,中西部地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快速地向东推进,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已达研究区中心。结合构造、物源、气候等因素分析了沉积相展布及演化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南堡凹陷东营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分辨率三维地震、钻井以及大量地质资料研究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界面特征,将南堡凹陷东营组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和4个三级层序。以初始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识别特征为依据,进一步将三级层序划分出体系域。通过层序地层格架特征及其发育位置分析,认为柳南次凹层序地层格架发育的主控因素为构造、物源和湖平面变化。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及南堡凹陷沉积充填背景研究,认为柳南次凹的沉积体系类型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水下扇、重力流及湖泊沉积体系。冲积扇及水下扇体系在低位体系域中发育,高位体系域中扇三角洲体系和重力流发育,湖扩体系域中湖泊体系非常发育。  相似文献   

11.
桃江式锰矿成矿期岩相古地理及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江式锰矿是优质锰矿。矿层产于中奥隐统磨刀溪组,矿体受海底扇控制,根据同层矿体沉积环境。钙屑浊积岩相,沉积层序和沉积构造,海底扇划分为内扇,中扇和外扇3个亚相。中扇是碳酸锰矿有利赋存部位。据此,进行了成矿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南盘江印支期前陆盆地中上三叠统深水浊积岩沉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盘江印支期前陆盆地,于中晚三叠世发育了一套厚度较大,分布广泛的陆屑浊积岩。按照沉积结构,构造和岩性特征,可划分出四种浊积岩相类型。其沉积模式为海底扇,并具三个幕次的沉积活动,其物源来自盆地南端,即为印支板块与扬子板块碰撞形成的前陆褶冲带。经研究,百蓬期(T21)浊积盆地位于CCD面之下,而河口期(T22)和法郎期(T13)烛积盆地位于CCD面之上。  相似文献   

13.
林畅松  杨起 《现代地质》1991,5(3):252-262,T001
位于鄂尔多斯西缘的贺兰构造带为一中元古代一古生代的奥拉槽。在区内的中寒武和中奥陶统中识别了一套巨厚的深水重力流沉积,其中包括下斜坡滑塌泥石流复合体、浊积扇以及碳酸盐岩斜坡扇裙等沉积类型。主要的相单元包括充填沟道或进入扇面形成的泥石流钙质角砾岩和砾岩、充填辫状水道的多层叠置的砂岩和砂砾岩、上叠扇的砂、泥岩互层以及浊积砂屑或含砾砂屑灰岩等。在中奥陶世该奥拉槽发展成一深水一半深水海槽,沿盆地西侧发育有浊积扇,而东侧仅有碳酸盐岩滑塌扇裙。它们可能是沿深水盆地两侧深大断裂产生的陡坡或水下断崖分布的,代表了早古生代贺兰奥拉槽在强烈沉陷期特定的深水盆地充填。  相似文献   

14.
埕北地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以缓坡沉积相带为主的断阶带。在构造、地层、沉积相、物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划分了6个三级层序;在地层等时格架对比和物源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以碎屑岩缓坡沉积相带为主的沉积体系,确定了缓坡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浊积扇3种类型的缓坡带有利储集体。  相似文献   

15.
根据区域地震资料研究塔里木盆地塔东凸起西部中上奥陶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演化, 在中上奥陶统识别出了2个地震层序, 发现了叠置的丘状前积反射地震单元, 综合岩心观察、岩屑录井和薄片资料, 确认为海底扇沉积体.海底扇沉积主要由块状砂、砾岩, 递变层理砂岩, 平行层理砂岩, 砂纹层理粉砂岩, 变形或包卷层理粉砂岩, 水平层理泥质粉砂岩或粉砂质泥岩, 块状或递变的粉砂质泥岩和泥岩等岩相组成, 形成于中扇和外扇环境, 物源来自研究区南部的岛弧带.海底扇的发现对于塔东凸起乃至整个塔里木盆地中上奥陶统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狮凹陷第三系下干柴沟组层序地层格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狮凹陷是青海油田公司的主要采油区 ,下第三系下干柴沟组是区内主要目的层段之一。以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 ,根据露头剖面和钻井资料 ,对区内下干柴沟组进行了详细的层序地层研究 ,共识别出 15个三级层序 ,4个超层序。在连井剖面的层序地层对比基础上 ,建立了该区的地层格架 ,并揭示出这 4个超层序中上升半旋回的水下冲积扇、低水位期湖底扇、辫状河流相以及下降半旋回扇三角洲相中的砂砾岩是红狮凹陷下第三系有利储集岩的分布区 ,最大湖泛期密集段暗色泥岩是该区主力烃源岩的分布区。  相似文献   

17.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延长组为例,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对延河等露头沉积特征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不整合面、冲刷侵蚀面、岩性岩相转换面和湖泛面为重要的层序界面,并划分出1个超长期基准面旋回,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及1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延长期东、西两岸发育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东北部主要为曲流河、曲流河三角洲体系;西南主要发育辫状河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有利储集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成因、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复合成因、河口坝成因和滑塌浊积扇成因等4种类型。研究认为,随湖平面变化,在基准面升降过程中,可容纳空间(A)与沉积物补给量(S)的比值(A/S)影响不同物源方向沉积体系的分布,并建立了沉积演化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8.
The Haymana basin in central Anatolia (Turkey) formed on a Late Cretaceous to Middle Eocene fore-arc accretionary wedge. A sequential model is proposed for the 1-km-thick Lutetian Yamak turbidite complex (YTC) which is the youngest paleotectonic unit of the basin. The YTC represents a prograding submarine fan subdivided into three depositional sequences (DS), each several hundred meters thick. Each depositional sequence consists of a turbidite system (TS), with sandstone and conglomeratic sandstone beds alternating with mudstones, overlain by basin plain mudstones. In each turbidite system, the sandstone and mudstone sequential organization allows the distinction of smaller subdivisions, namely, basic sequences (BS) and basic units (BU), with each basic sequence being composed of several basic units. This subdivision, associated with a two-dimensional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YTC, leads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in time and space of the submarine fan system. Lower to middle fan depositional lobes, and upper fan and slope channels, are represented. As a whole, the YTC progressed from a sand-poor to a sand-rich system. Depositional sequences (DS) of the YTC may correspond to third-order sea-level cycles of tectonic origin. Accordingly, fourth- and fifth-order cycles might be proposed for the BS and BU, respectively. However, partly because of the limited extent of exposures, the allocyclic origin of these finer subdivisions remains problematic.  相似文献   

19.
康海亮  林畅松  刘晓  高平 《现代地质》2016,30(2):286-293
同沉积断裂对断陷湖盆层序格架内沉积体系类型及发育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也影响了岩性圈闭的发育,已成为当前石油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综合南堡凹陷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其北部老爷庙、杜林和高南地区东营组为一个完整的二级层序,内部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受边界同沉积陡断裂、古地貌、物源供给及凹陷内同沉积断裂等因素影响,主要发育3种沉积体系组合样式及其相应的岩性圈闭类型:在西南庄边界断裂控制下,受物源供给和古地貌影响,老爷庙地区发育单断陡坡扇三角洲-湖底扇型,控制了砂岩透镜体圈闭的发育;杜林地区发育单断陡坡近岸水下扇-浊积扇型,此类型内岩性上倾尖灭圈闭发育;受柏各庄边界断裂和高柳同沉积断裂控制,高南地区发育多断阶扇三角洲前缘加厚型,易形成前缘分流河道砂和滑塌浊积扇砂体形成的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