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王美玲  丁强 《水文》2016,36(3):70-74
水文测报方式改革至今,全国76%以上的水文测站已实现了自动测报,但是大部分省存在多种类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它们采用不同的数据传输标准、工作机制、数据库接口,相互之间不能兼容,数据无法共享,亟需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集成整合。江苏省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实现了基于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集成与整合,全省2000多个各类测站在统一平台下每5min一次在线实时监测,系统稳定性好,实时在线率高,数据准确可靠,遥测数据完整性超过99%。成为智慧江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全国水文自动测报的集成整合的示范。  相似文献   

2.
中美水文测验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树安  张留柱  马湛 《水文》2007,27(6):67-70,84
本文介绍了美国水文机构、测站分类、测验管理、测站运行模式,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测验的技术方法,水文数据的传输、分发管理、水文经费筹措与使用等情况。对比分析了中关两国水文测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讨论了中关各自的测验技术优势与特点。指出了美国水文测站无人驻守,实行自动测报和巡测相结合,设施简单、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是现代水文测报发展的方向,中国水文测报实行以人工驻测为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如何学习美国水文测验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提高中国水文测验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通信功能在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玉华  赵学民  刘艳武 《水文》2003,23(5):50-52
北斗卫星是我国自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可以用于定位、导航、通信。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利用北斗卫星进行通信,具有安装与维护方便、功耗低、畅通率高、抗雨衰、防雷击、抗干扰、保密性强等特点。介绍了利用北斗卫星进行水文自动测报系统通信组网,通过试验数据说明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目前,西欧、北美和东南亚等许多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在防洪和水利电水工程调度运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几年来,我国有许多单位积极研制水文遥测设备;浙江、江苏、黑龙江、广东省水文总站,北京市水利局,长办,黄委在有关单位协作下,正在筹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取得了初步成果。为把这项新技术的试点工作搞好,经水利部领导批准,水文局于1981年5月5日至12日在杭州召开了“水文自动测报  相似文献   

5.
全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玉兰  郭治清 《水文》2002,22(1):58-60
通过对全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情况的调查分析、系统评价,总结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运行管理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水文自动测报系统建设管理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于2000年1月14~16日在广西柳州市通过了由广西水利厅组织的初步验收鉴定。该系统工程建设规模为1:1:5:4:65,即1个中心站(柳州)、1个分中心站(河池)、5个超短波中继站、4个卫星热备份中继站、65个水文雨量遥测站;计算机广域网及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的土建工程:中心站楼房、自记水位台等,开发了洪水预报模型软件。该工程1997年10月开工,1999年4月建成,投入试运行。工程总投资1649.85万元。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通过初步验收鉴定@陆建华  相似文献   

7.
王雪琴  马雨秋  杨平  林建国 《水文》2000,20(2):48-52
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是安全、准确、迅速地进行水文信息采集与传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文测报向正规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的一个方向.对安徽省淮河水文自动测报系统运行8年的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评述,提出了系统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水文自动测报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朱长年  唐镇松等 《水文》2001,21(2):63-64,60
介绍了我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的发展历程,展望了现今网络时代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技术的发展和要求。  相似文献   

9.
吴恒清 《水文》2004,24(4):43-46
摘要:通过介绍和分析雷电破坏的种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引雷途径以及防雷电方法,提出了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防雷技术,即采用避雷针和避雷器,乃是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防止直击雷和感应雷电破坏的最为常用的防雷手段,并阐述了这些手段的实际应用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吴恒清 《水文》2004,24(1):35-38
通过分析常规报汛存在的问题、防汛指挥系统的设计思路,总结中国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水情分中心建设中的通信信道、测报方式、信息传输格式、水文资料收集、传感器和电源等设计方案选择建议,并以MOTOROLA遥测、遥控技术为例介绍了国外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采用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1.
INTRODUCTIONInternet,aglobalnetworkofcomputersconnectedthroughcommunicationdevices,providesGISusersanaccesstoremotegeographicdata .Theweb basedGIS ,akindofinternet basedGIStoolfortheaccesstoremotegeographicinformation ,ispro posedinthispaper.Nowadays ,thewe…  相似文献   

12.
基于VSP的透射PS波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弹性波动方程进行了非零偏移距VSP波场的数值模拟,通过偏振投影和中值滤波技术相结合进行波场分离,对分离后的反射P波和透射PS波利用动校正(NMO)和VSPCDP叠加技术进行成像。成像结果表明:透射PS波成像与反射P波成像具有同样良好的效果,而且透射PS波成像是反射波成像很好的补充。利用透射PS波成像不需要增加数据采集的成本,所以透射波成像技术将会在石油工业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13.
Phase transitions and associated domains of meteoritic troilite (FeS)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ree polymorphs have been found, two of which can be described by superstructures of the NiAs-type structure (A, C subcell). The P \(\overline 6\) 2c (√3A, 2C) polymorph, stable at room temperature, displays antiphase domains with the displacement vector 1/3< \(\overline {\text{1}}\) 10>. In situ heating experiments showed that the P \(\overline 6\) 2c polymorph changes at temperatures of 115°–150° C into an orthorhombic pseudohexagonal transitional phase with the probable space group Pmcn (A,√3A, C). It contains antiphase domains with the displacement vector 1/2 [110] and twins with a threefold twin-axis parallel c. When heated above 210° C the transitional phase transforms into the high-temperature modification with NiAs structure (P6 3/mmc). All observed phase transitions are reversible. The occurrence of antiphase and twin domains, respectively, agrees with the symmetry reductions involved in the subsolidus phase transitions. This is demonstrated by group-subgroup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space groups P6 3/mmc, Pmcn, and P \(\overline 6\) 2c.  相似文献   

14.
新型电磁随钻测量系统信道传输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磁波随钻测量不受钻井液性质影响,因而优势得以突现,但其发展瓶颈在于信号传输距离短。论述了电磁波通道式MWD (measurement while drilling)传输装置信道计算的等效传输线法,分析了天线参数、激励源频率等参数的变化对检测电压的影响规律,并通过计算探讨了影响电磁波传输质量的因素。结果显示,地面检测电压随金属环长度增大而增大;温度是对电磁信号传输装置影响显著的一个参数,它能彻底改变电子元件的工作性能,使其丧失功能。因此,工程技术人员可利用等效传输线理论,合理地选择所用激励装置尺寸参数,从而达到优化天线尺寸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崔永升  杨广云 《水文》2000,20(5):55-57
阐述了应用分组数据交换传输水信息的原理、方法及应用,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意见。  相似文献   

16.
Two crystals of natural chalcopyrite, CuFeS2, experimentally deformed at 200° C have been studied by means of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The activated glide planes are (001) and {112}. The dislocations in (001) have the Burgers vector [110] and a predominating edge character. They are split into two colinear partials b=1/2[110] and can cross split into {112}. The dislocations in {112} consist of straight segments along low index lattice lines. They are often arranged in dipoles generating trails of loops. Few dislocations with b=1/2[ \(\overline {11} \) 1] and [1 \(\bar 1\) 0] are present and dislocations with b=[0 \(\bar 2\) 1] occur in low angle subgrain boundaries. From weak beam contrasts it is presumed that most of the dislocations gliding in {112} have b=1/2〈3 \(\overline {11} \) 〉. They are dissociated into up to four partials. Microtwi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tacking faults in {112} also occur. Models of the dissociation of dislo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结艺术历史悠久,始于上古,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贯穿于人类文明始终,漫长的文化积淀使得中国结渗透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纯粹的文化精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容。除对中国结的定义进行了必要的阐述外,还对中国结文化进行了论述。通过研究中国结的现代造型、色彩、寓意与神韵,将其应用于现代首饰设计中,把中国结融入时尚和新的视觉语言,必将焕发其新的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提供了超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多样化的微区分析方法,是纳米地质学研究的重要表征手段之一。运用TEM技术研究矿物时,由于地质样品的高度复杂性和强烈非均质性,使得实验测试过程复杂而困难。文章探索了一套适用于地质样品的TEM分析测试流程。首先根据样品特性,选择合适的样品制备方法,重点介绍了粉末制备法、离子减薄法及聚焦离子束法;然后进行目标矿物的定位,提出了一种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TEM组合定位法;接着进行包括明场像、暗场像、高分辨像、电子衍射花样等不同类型图像的获取,着重说明了各种图像的成像原理、拍摄过程、注意事项和实验技巧;最后是选定关注的微区,测试元素组成及分布情况,并与常用的微区成分分析仪器进行对比,从而说明TEM成分分析的适用范围及优点。  相似文献   

20.
钻孔电磁波透视井斜的影响及校正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磁波透视中,测量和资料的处理通常均按直孔或在纵向同一剖面的斜孔来考虑,而实际上钻孔一般是纵向二维变化的斜孔,孔间距离R存在着不确定性,这一因素对测量结果、正常场的求取及相关参数的计算都产生较大的影响。本文就其影响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给出了校正R的计算公式、孔间距离的计算模式乃至正常场相关参数的计算求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