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白水洋园区出露上侏罗统—下白垩统酸-中酸性火山岩,经长期构造变动、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发育火山岩峰丛、石堡、石墙、石柱等山峰、山体,线谷、围谷、峡谷等谷地,以及洞穴、流水侵蚀地貌、水体景观,形成巍峨壮观、风光旖旎的火山岩地貌景观。白水洋火山岩岩性复杂、地貌类型繁多、成因多样,极具科学研究和观赏价值,是研究中生代火山岩区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火山岩地貌发育的理想场所和地学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2.
晚新生代贵州高原喀斯特地貌演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李兴中 《贵州地质》2001,18(1):29-36
本文对晚新生代贵州喀斯特地貌演进的三大控制因素,即地质基础,新构造运动及换近气候波动进行了分析论证,贵州高原以峰林,峰丛,丘丛-峰丛为主体的三大喀斯特地貌景观,其发育分布主要受地层岩性及褶皱型式的控制,新构造大幅度抬升使高原与峡谷两大地貌系统喀斯特作用的强度及方式发生显著分化,而断裂(褶皱)的挽近活动则导致特殊水文地貌景观的形成;气候冷暖波动赞成喀斯特作用强弱交替的外力环境,总体上有利于贵州喀斯特高原面保存。  相似文献   

3.
论碳酸盐岩侵蚀与环境变化──以黔中地区为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土壤)的地球化学侵蚀既是导致地表环境物质输送的初始过程,又是制约区域环境质量的背景条件。碳酸盐岩地区普遍发生着强烈的岩石化学侵蚀和土粒机械搬运。碳酸盐岩侵蚀对区域环境质量演化和生态系统结构具有重要影响;侵蚀与沉积过程中所发生的碳交换和输送具有全球变化意义。我国华南是世界碳酸盐岩侵蚀作用强烈的地区之一。贵州位于该区域的中心部位,碳酸盐岩出露面积大、岩层厚;岩石侵蚀作用受太平洋与印度洋季风交汇的影响。其新老地貌形态交错镶嵌、碳酸盐岩区域镶嵌着非碳酸盐岩景观,两类镶嵌景观形成了贵州碳酸盐岩区域环境的分异特征和阶梯格局。碳酸盐岩的溶蚀作用是大气Co2、水、碳酸盐类矿物间作为开放系统的气一液交换和  相似文献   

4.
《地下水》2021,(3)
岩溶发育是喀斯特地貌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加强对岩溶发育特征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加全面的了解喀斯特地貌。以贵州开阳县为研究区,共取岩样20件,调查岩溶点312个,通过对岩样的测试分析和现场调查结果的统计,成功总结了岩溶发育的特征规律及控制因素。结果认为:研究区碳酸盐岩石类型划分为纯灰岩、纯白云岩、白云石化灰岩、灰质白云岩、砂屑灰岩和燧石白云岩等6类。纯碳酸盐岩分布面积约644.18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70.33%,其中石灰岩地层岀露面积为287.60 km~2,白云岩地层岀露面积为356.58 km~2,矿物组成的差异导致了其具有相异的岩性特征、岩溶发育特征以及其分布区域等特征。岩溶发育主要受岩性、地质构造和水动力条件三个控制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山克强 《中国岩溶》2021,40(2):334-345
数字高程模型可以定量描述地貌,而基于峰丛洼地实体的岩溶地貌量化统计方法目前尚未确立。文章在1:50 000地质测量的基础上,将西南岩溶区地质填图试点地区的地层重新划分组合为火山岩层组、碎屑岩层组、灰岩层组、白云岩层组、泥灰岩层组、灰岩碎屑互层层组、白云岩碎屑岩互层层组7种层组类型;基于1:50 000数字地形图构建了研究区数字高程模型(DEM),通过空间分析技术建立了区域洼地锥峰DEM,以岩溶层组为统计单元,分析出各个单元的锥峰洼地数字特征,并定义锥峰洼地发育系数(k),量化峰丛洼地发育程度,将研究区地貌划分为5种地貌类型:峰丛洼地(k>8.5),锥峰洼地极为发育;峰丛谷地(1.9<k≤8.5),锥峰较为发育,洼地中等发育;丘岭谷地(0.9<k≤1.9),锥峰弱发育,洼地极少发育;溶蚀中山(0<k≤0.9),锥峰、洼地极少发育;侵蚀中山(k=0),发育冲沟,无岩溶形态发育。   相似文献   

6.
贵州西部的岩溶地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安顺、水城地区位于贵州高原西部,锥状岩溶非常显著,河流峡谷深切,从高原分水岭区的峰林盆地过渡到峰林谷地、峰丛谷地,再到干流峡谷区的封闭的峰丛洼地,表现出明显的分带现象。大多数洞穴为潜流成因,有继续发育的洞穴及高层老洞穴系统,后者显示了构造上升和地貌回春的较长发育史。沿深切三岔河的河流袭夺使地表、地下的岩溶地形特征有非常壮观的发育。锥状岩溶的形态分析揭示出锥峰坡度比较对称且较少受地质的控制。岩溶演化的关键性因素是构造上升速率。岩溶地形类型发育序列的模式与基面控制、地面剥蚀速度、侧方夷平作用及构造抬升有密切关系。而简单的地貌动力平衡模式不能充分说明贵州岩溶地貌复杂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岩溶地貌景观特征与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发育在“孤岛”状的碳酸盐岩区上,以高峰丛深洼地、大洞穴、大峡谷、天坑群、天窗群、天生桥、地下河为特色,景观类型丰富、系统完整、珍稀典型,观赏价值与科研价值极高.公园内不同地貌景观由于成因差异而各具特色,经定性与定量评价:天坑群、天窗群是世界级品牌景观,为公园五级地貌景观;天生桥、峡谷是公园重要景观,为公园四级地貌景观;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坡立谷、洞穴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公园三级地貌景观;穿洞、岩溶泉、地下河景观是公园地貌景观的重要补充,为二级地貌景观;落水洞、竖井是公园点缀地貌景观,为公园一级地貌景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方喀斯特”是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分期申报的系列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一期遗产地包括云南石林喀斯特、贵州荔波喀斯特和重庆武隆喀斯特;第二期提名地则包括了广西桂林喀斯特、贵州施秉喀斯特、重庆金佛山喀斯特,以及作为荔波喀斯特拓展地的广西环江喀斯特。环江喀斯特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拓展,对其申报论证倍受关注。新西兰Williams教授2013年考察环江时指出:“环江喀斯特作为荔波喀斯特的拓展地,无须论证其突出的普遍价值,而应关注其拓展的价值,即能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及荔波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构成作出哪些突出贡献”。然而近年来人们多注重于荔波喀斯特地貌世界遗产价值研究,环江喀斯特的世界遗产价值至今尚无人进行过相关研究。本文基于野外实测资料、研究区遥感影像图、1∶10 000地形图及1∶200 000水文地质图等工作底图,并运用ArcGIS、Erdas、AutoCAD、Photoshop等技术软件,尝试从环江喀斯特的地理地质背景、地貌特征等方面与荔波喀斯特和“中国南方喀斯特”其他片区进行对比的角度来研究环江喀斯特的地貌特征,旨在申明环江喀斯特的拓展,能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做出哪些实际的补充和完善,进而为“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的成功申报提供科学材料。 研究结果表明,环江喀斯特作为荔波喀斯特的拓展,在“中国南方喀斯特”系列遗产中其具有以下重要价值和突出贡献: (1)环江喀斯特主体为锥状峰丛谷地喀斯特地貌,从分水岭至河谷表现出由峰丛洼地―峰丛谷地―峰林洼地―峰林谷地的有序正向演替规律。 (2)环江喀斯特与荔波喀斯特相似性体现在喀斯特演化环境、形态特征、演化过程、生物生态等方面,而这些也正是荔波喀斯特给“中国南方喀斯特”的贡献所在。 (3)环江喀斯特和荔波喀斯特联合展示了从高原到低山区逐渐过渡的一套完整的锥状喀斯特体系,例证了湿润热带-亚热带地区正在进行的锥状喀斯特地貌基本发育过程及演化规律,与此同时,由于环江喀斯特靠近古宾河而促发回春效应,形成了一套峰丛洼地更深、坡度更陡、内部地势高差更大的回春地貌,增加了锥状喀斯特回春发育方面的价值。 (4) 拓展环江喀斯特将保证荔波喀斯特在地质地貌、生物生态、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完整性,不仅扩展了荔波喀斯特的面积范围,增加了荔波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及其安全性,提升了荔波喀斯特世界遗产价值,还解决了因贵州和广西行政边界而遗留下来的荔波喀斯特南部缓冲区边界不完整的问题。 (5)在中国南方喀斯特谱系中,荔波-环江喀斯特记录了中国南方碳酸盐岩第二旋回的沉积历史,经历了东吴运动、印支运动及新构造运动对喀斯特地貌的改造过程,代表了中国南方云贵高原向桂林盆地过渡地区锥状喀斯特地貌及正在进行的锥状喀斯特地貌演化过程,其地貌特点、形成条件与高原面上的石林剑状喀斯特、云贵高原边缘的台原喀斯特、高原向低山盆地过渡的武隆天坑地缝喀斯特、施秉白云岩峡谷喀斯特和低山盆地的桂林塔状喀斯特有显著的区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锥状喀斯特的世界模式地。  相似文献   

9.
新构造运动对贵州锥状喀斯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熊康宁 《贵州地质》1996,13(2):181-186
贵州属我国喀斯特最发育的高原区。在复杂的构造背景和有利的热带一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发育了一套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其中由峰丛洼地、峰林洼地和峰林溶原三大成因系列构成的锥状喀斯特最显著、最壮观。与其它地区相比,贵州的锥状喀斯特在第三纪末期以来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强烈控制。在地貌结构和发育演化上表现出五大特征。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性因素控制下喀斯特发育特征─—以黔中南为例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聂跃平 《中国岩溶》1994,13(1):31-36
黔中南地区位于贵州高原向广西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各种不同性质的碳酸盐岩广泛出露。本文根据本区水文网对地表的切割所形成的“反常型河流结构”的特点,论述了在岩性因素控制下的喀斯特发育的同期异形特征及其发育机制。  相似文献   

11.
云南德钦及邻区晚三叠世火山沉积盆地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南德钦及邻晚三叠世火山沉积盆地的形成和演化与江达-维西火山弧的演化密切相关,而后者的形成则受控于金沙江洋盆的俯冲消减作用。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德钦及邻区晚三叠世火山沉积盆地的属性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根据火山岩和沉积学等方面的信息,认为生达-车所-鲁麻盆地,徐中-鲁春-红坡和箐口塘-催依比-上兰盆地三个晚三叠世火山沉积舅地应属走滑拉张盆地,并探讨了其形成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沉积盆地分类的重要意义,论述了盆地所处的应力环境和地壳类型(大地构造背景)是控制盆地形成、演化的重要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新的沉积盆地地球动力学演化分类。  相似文献   

13.
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位于贝加尔盆地中部,包括Olkhon岛及其邻区,文中研究了这个区域的构造地貌格架。北贝加尔盆地西南端的构造地貌类型是由走滑构造末端的一系列雁列构造、裂谷断层及次级断层的末端复合构造控制。朝着海的方向Olkhon地区次级断层包括4个连续的末端复合构造Primorsky断层带,Buguldeika-Chernorud地堑—MaloyeMore裂谷盆地—Ushkaniy断层带,Tazheran高原—Olkhon岛鞍部和淹没的Akademichesky山脊,Olkhon断层带。这个末端构造被横向断层切为几段,其活动时间在南西最年轻,向北东逐渐加大,同时断层垂直断距从数十米增至2000余米,且断层带变得更为宽阔,也更为复杂。Pri-morsky断层带向北东从西南端简单的线性断层崖,变为断层围限的断块系统,再变为上升和沉降(盆地)块体系统,并最终汇入一个盆地之中;沿着这个方向裂谷边界断层则突然地复合于盆地构造中。这种构造地貌类型记录了断层演化的时间和空间关系,即从属于递进的沉降和加宽直至最终发育为盆地。因此其趋势是发育完好的湖盆、陆地构造直至被水淹没。陆地构造淹没趋势及没有断层围限块体的盆内构造组合可能是与犁式断层旋转相关的陆内裂谷的共同特点,并具一般裂谷的打开机制。  相似文献   

14.
沿郯城-庐江断裂带两侧各约500 km内发育的中生代以来白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五大连池、科洛和二克山火山岩带的强碱性富钾火山岩,高87Sr/86Sr值、低εNd值的中新生代玄武岩,沿郯庐断裂带两侧盆地广泛发育的磨拉石建造,稀土元素∑REE,∑LREE,∑LREE/∑HREE从老到新均逐渐增高;郯庐断裂带莫霍面深度明显大于两侧盆地;郯庐断裂带两侧地块的不连续与差异;沿郯城-庐江断裂带展布的华北地台北缘及东缘的高压麻粒岩、NNE向展布的日照、莒南、东海榴辉岩超高压带和安徽张八岭高压蓝片岩带;郯庐断裂带内表现的强烈挤压构造;郯庐断裂带东侧胶辽-苏北黄海负磁异常区不同于周围地质体(正磁异常区)等,所有证据都指示着南起安徽庐江,经山东郯城、黑龙江佳木斯,北至俄罗斯尚塔尔群岛的断裂带及其两侧构造带为-构造碰撞带:郯庐-尚塔尔碰撞带,郯庐-尚塔尔断裂带为碰撞带的缝合线.松辽盆地、华北盆地、苏北盆地等成煤、成油气等矿产的盆地是碰撞的结果.碰撞带的(突出)应力集中区鲁西-胶东超高压带碰撞区、燕山-辽东碰撞区是中国东部地震的高发区.碰撞的主要动力机制为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张开及菲律宾板块的俯冲.  相似文献   

15.
我国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和油气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板块构造学说为基础详细讨论了我国主要含油气盆地的类型、构造演化、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和油气分布。论文指出我国含油气盆地多属板内断陷(或坳陷)叠合式盆地;油气分布主要受盆地类型、构造演化和改造作用形成的构造样式等多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英会  黎津  余学中 《物探与化探》2007,31(6):518-519,525
通过对航磁资料的深入研究,首次在东海陆架盆地西缘圈定出1条南北向深大断裂,为陆架盆地控盆深大断裂;推断了该断裂的形成时期,并就这条断裂对火成岩及构造走向的控制作用、地质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梳理扎达盆地、尼泊尔Thakkhola半地堑盆地、吉隆—沃马盆地、乌郁盆地磁性地层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古地磁年代所代表的地质事件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藏南及邻区各近南北向裂谷盆地自形成以来均发育2次明显的沉积变动事件,第一次为距今10.6~8.1 Ma期间各盆地分别开始接受沉积,第二次为距今3.5~2.0 Ma各湖盆的连续消亡;总结高原的气候变化可以发现,高原在距今约8 Ma及3 Ma左右也有明显的2次气候变化,即沉积事件与气候变化事件在时间上具有近同时性。扎达盆地、吉隆—沃马盆地、达涕盆地三趾马化石的时代都处于距今7.0~6.5 Ma之间,也具有近同时性。结合高原的整体演化,认为其可能在距今10.6~8.1 Ma、3.5~2.0 Ma发生了2期比较强烈的隆升运动。同时,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晚新生代盆地磁性地层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今后青藏高原南部及邻区地区晚新生代磁性地层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集宁以东火山岩铀成矿带是一个较有远景的成矿带。本文在概要的阐述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该带的火山作用及其与板块活动的关系,提出了火山盆地分类和命名的基本原则。根据这些原则对本区火山盆地进行了较系统的分类,并归纳和总结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及区域铀矿化的主要特点。指出本区铀成矿的火山盆地是上叠塌陷式、上叠沉陷式和上叠断陷式火山盆地,并分析了它们成矿的有利条件。在上述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对本区区域成矿条件进行了综合分析,预测了一类成矿远景区有六个火山盆地,二类远景区有八个火山盆地,并指出了它们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SEDIMENTARY PROCESS OF THE CENOZOIC BASIN AND ITS RESPONSE TO THE SLIP-HISTORY OF THE ALTYN TAGH FAULT, NW CHINAtheprogramsof ( 1)theYoungGeologistsFoundationoftheMGMR (No .Qn979812 ) ;;( 2 )theNational (No .G19980 4 0 80 0 ) ;;and ( 3)the  相似文献   

20.
TECTONO-SEDIMENTARY EVOLUTION OF THE TERTIARY BASINS IN EASTERN TIBET: CONSTRAINING THE RAISING OF TIBETAN PLATEAU1 YinA ,HarrisonTM .TheTectonicEvolutionofAsia[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4 4 2~ 4 85. 2 SunH ,ZhengD .FormationevolutionanddevelopmentofTibetanPlateau[M ] .Guangzhou :GuangdongScienceandTechnologyPress,1998.73~ 2 30 . 3 ShiY ,LiJ,LiB .UpliftandEnvironmentalChangesofTibetanPlateauintheLateCe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