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陳正 《地质论评》1940,5(3):203-212
研究岩石礦物及特種化石時,須將標本製成薄片,置顯微鏡下觀察,方可窺其底蘊。故切片磨片工作,對於研習地質者至關重要。其法先將標本用金剛砂盤切片,依次用粗細金剛砂磨光一面,然後用加拿大樹膠(Canada balsam)膠於破片(Slide)  相似文献   

2.
俞建章  郭鸿俊 《地质学报》1951,(Z1):63-78,113,115
在中奧纪,中國北部舆南部各有標準的頭足類動物,在華北的叫做珠角石,性質與北美相近,在華南的叫做直角石,頗近歐洲種類,我國地質工作者在近三十年中多沿用此說。李四光教授首稱華北舆華南在同時各有特殊的頭足類動物而不相混合,是因為在懷遠運動後,有東西向的陸地穹起,横阻在中國中部,即今秦嶺及其東延之淮陽山脈。李氏並謂該山脈遺有缺口,所以華北珠角石得有流向華南的機會。近由珠角石之先後發現於華南,知其分佈地點漸多,且直角石亦復散見於華北各地,這些事實,都是證明李氏所謂南北兩式標準頭足動物交流之說,是最正確的。翻閱本國地形图,伏牛桐柏兩山間約當襄陽南陽一帶,地勢忽趨低窪,這大概就是李氏所稱横亘中國中部山脈的缺口,南北兩式頭足動物互相交流的孔道。珠角石的名稱,在現時已覺過於籠統。賽瑪爾和施樂克謂真正珠角石的壁襟較長,算珠式體管亦較扁平。至於壁襟最短而算珠式體管發育較差者,已另名之為阿摩角石。近得賈汪林子馬家溝灰岩上部所產珠角石標本,舆葛利普氏算盤形珠角石相比,並無不同的地方,細窥之,方知其壁襟特短,應歸入阿摩角石一屬中。由此想到葛氏華北奧陶纪化石—书所載珠角石各種,似須重新研究,以謀訂正。 華南標準頭足類化石是直角石,普通又稱為寶塔石,商人喜琢磨之,推銷国外,作陳列品。清水三郎与小幡忠宏二氏更創立新屬名震旦角石,選俞建章著中国中部頭足類化石书中第六版第二图(原名中国直角石)為該新屬的基形標 本。據稱這新屬的特點,在壁襟甚長,和殻外飾有横紋。現因二氐所述有舆事实不盡相符的地方,特改訂之。本文附有腹足類化石環螺等類的描寫,詳英文稿中。  相似文献   

3.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40,5(6):467-474
附圖二版作者自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奉命調查昆明附近之地質,於野外共工作三月,先後到逹陽宗海、呈貢、安甯及昆明等處。呈貢附近地質業已發表,今再將在昆明附近之觀察略作敍  相似文献   

4.
彭琪瑞 《地质论评》1939,4(Z1):231-240
附結晶圖三版本篇研究之水晶標本,係何成鑾君在廣西田陽、天保、百色一帶所採集,計共大小二十四塊。產地有百色之大楞、隴外;天保之定祿那慕、隴成、岜坪;及田陽之五村隴沓、驮问等七处。  相似文献   

5.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2):105-118
自“中國南部下三叠紀海產化石之新材料”一文發表而後,作者於最近一年中又曾鑑定湖北,湖南及雲南等省之三叠紀化石。其詳細叙述將陸續發表於中國地質學會誌中,今先將其結果作一簡報於此。  相似文献   

6.
熊毅 《地质论评》1937,2(1):23-38
Ⅰ.土粒之分級標準及其性質 土壤質地者,乃論土壤中土粒粗細大小之程度也,其分級標準各國不一,本所採用美国農部之規定,而稍加以改變,茲將土粒直徑之規定,示如第一表。  相似文献   

7.
周明镇 《地质学报》1951,(Z1):89-96
山东大学地质礦物系同學及王鳞祥、關广岳二先生,於1950年春在膠东萊陽縣金刚口及趙疃附近,白堊纪上部王氏系中所採的恐龍化石及蛋化石,已經初步研究,恐龍骨骼屬於鸟脚類中的鸭嘴龍科,屬類及種類因材料不足,未能作確切鑑定,但与谭錫疇教授及司丹斯基博士在同一屬位及地區內將軍頂附近所採的譚氏龍(Tanius)很相近,可能為同一種屬,祇是骨骼形體较罈氏龍稍大,但就僅有的材料作比較,則与外蒙古所採的姜氏巴克龍(Bactrosaurus johnsoni Gilmore),亦甚接近。山大地质礦物系所存標本,除零星碎塊外,计有大體完整之脊椎骨七,左鸟喙骨一,左右脛骨各一,左腓骨一。蛋化石包括受壓擠破裂之蛋三枚,零星蛋殼破片若干。由外表及製成薄片後在顯微镜下觀察之結果,發現舆現今已知的恐龍及其他爬行動物蛋殼構造,都不相同。但比較上舆外蒙古白堊纪上部伊蘭達巴索層內所採的鴨嘴龍式蛋殻結構,最為接近。依據外形,內形结構,及一般爬行動物和鳥類蛋殼之生長及構造,作比较推测,莱陽所產蛋化石為一種新的恐龍蛋型,可能為一種屬於鴨嘴龍類的恐龍所產。本文著者承山大地質礦物系何作霖主任及王麟祥先生供給標本和有關资料,及各项帮助,中国科学院楊钟健教授在标本之鉴定及研究上,赐予指導,並為校改原稿,表示無限謝忱。  相似文献   

8.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39,4(Z1):279-294
本會昆明分會於七月八日,假雲南全省經濟委員會客室開第四次論文會,茲將會程探誌如下:  相似文献   

9.
蘇孟守 《地质论评》1940,5(3):227-236
民國二十八年十一月中旬,奉命赴貴州綏陽之旺草、野茶壩一帶,調查鉛銀鑛、硫磺鑛及其他礦產。於十一月二十一日由渝出發,二十四日抵綏陽,二十六日達旺草,翌日卽赴旺草東南金華山、滴水岩調查耐火粘土,二十八日由旺草出發,經  相似文献   

10.
尹贊勳 《地质论评》1936,1(3):277-294
民國二十三年夏丁文江翁文灏雨先生應滇省政府之建議,派著者及路兆洽君赴滇調查地質。在滇工作年餘,於二十五年一月回京銷差,即著手整理標本,鑑定化石,製圖及編輯報告。研究結果一時尚難發表。惟近來參考圖書,隨時記錄關於雲南地質鑛  相似文献   

11.
楊鍾健 《地质论评》1940,5(6):543-548
年來因地質界野外工作之猛進,工作同志之增多,與多數同人之注意於各種骨化石標本之搜集,已有不少骨化石採自野外,而獲得學術上應有之認識。惟因工作者之服務機關不一,  相似文献   

12.
民國二十五年冬,前實業部地質調查所組織南嶺地質調查隊,由黃汲清任隊長,路兆洽、張兆瑾任隊員。該隊長在曲汪(詔關)境内會有相當工作,除發見前人認爲屬於二叠紀之黃岡嶺系(標准地域爲曲江城北之黃岡嶺)并非二叠  相似文献   

13.
周則岳 《地质论评》1938,3(3):327-328
君諱德森字暢蘭,世居湖南岳陽縣之新牆,君幼失恃,所遇甚苦,稍長矢志於學,初畢業岳陽中學,繼入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習採冶科,於民國十年卒業。嘗任岳陽平民工廠主任,及縣立中學教員,皆爲時甚暫。旋入東南大學,習地質,  相似文献   

14.
■所自年初遷往安源,因所借葛仙寺房舍不適研究及辦公之用,乃於四月十八日起程遷囘,次日到達南昌。茲將該所近况分述如次: (一)劉辉泗王超翔二君四月二十六日出發,調查南昌進賢間地質。於進賢煤田,特加注意,並在市汉街南之堯峯嶺發見褐炭。據熊功鄉君  相似文献   

15.
(一)遷移經過 自滬戰爆發後,本系即將所有之重要儀器,標本,圖書等分別裝箱,至九月中旬,奉教部令遷移重慶。本系倉卒奉令後即于一星期內將實習室,陳列室,圖書室,分析室及各辦公室重要物件,趕速裝箱。至九月底大致  相似文献   

16.
黃勘資 《地质论评》1957,17(4):393-401
於世界上許多火山岩中合有柘榴石已數見不鮮。關於火山岩中的柘榴石成因,過去學者研究有種種議論,但多以為捕虜變質岩而被火山岩混染之說頗佔優勢。本人於1953年特為研究此間題親往寬甸縣黄椅山採集礦物岩石標本,此柘榴石呈紡錘狀巨晶,實屬罕見。據過去文獻所載,於世界任何地方未曾發現如此情况。茲提出此論文的目  相似文献   

17.
“洛陽铲”是一種与匙形鑽頭相似的鐵铲,解放以前,洛陽一带常用於挖掘古墓,探測古墓所在及其深度,故名“洛陽铲”,解放后除利用“洛陽铲”研究古代文物外,並推广至基本建設工程方面,用來探测建築物的基礎,搜集地質资料,为祖国经济建设服務。它能代替手搖螺旋鑽,過去由於使用“洛陽铲”的經驗不够,沒有被廣泛的利用。今年黄河中下游隊曾利用“洛陽铲”在较大面積內探測黄土的厚度,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說明“洛陽铲”在某些地區對於地質普查工  相似文献   

18.
李陶任績已於五月底自川东返所,現正整理調查材料,對於巫山奉節之無煙煤及雲陽之煙煤與鹽,均有記述。侯德封王现珩已自威遠犍爲一帶歸來,曾調查彭山鹻磧,测有一萬  相似文献   

19.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3):299-304
中國海相下三叠紀化石之最初發現者,為法籍鑛工師勒克萊(M.A.Ieclere)彼於一九○二年在貴州貴陽附近之砂子硝地方,曾於直接掩覆上二叠紀地層上之灰色硬石灰岩中獲得頭足類及微小之腹足類。頭足類經杜維勒(H.Donville)之  相似文献   

20.
丁驌 《地质论评》1937,2(2):161-168
(一) 什麽是冰川泥? 冰川泥Varve-clay是一種冰期的沉積物。當第四紀的時候,冰會將北美,北歐,中歐之大部淹覆起來。關於為什麼會有冰期,那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本文中不便討論,不過冰曾掩覆着今日大陸之大部是不可否認的事實。許多人往往誤會冰期的起源是由於北極的冰生長,伸延而南,這是不正確的,因為由各方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