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对所发现的大连市郊丁家岭地区晚中生代断陷盆地的地层进行了划分,对其生成时期、构造环境进行了区域性对比,提出盆地内沉积属于白垩纪断陷堆积层。由此,对大连地区晚中生代以来的深部构造背景、构造演化、古地理环境、新构造运动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讨论意见。  相似文献   

2.
东海陆架盆地处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其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转换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及印度-澳大利亚板块远程推挤效应有关。中生代以来,该盆地形成和演化过程受到古太平洋板块多期俯冲及多构造体系的叠加改造,地质构造和地球物理场复杂,盆地演化及动力学过程等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本文利用最新调查资料,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构造解析和平衡地质复原剖面等方法,结合区域构造背景,系统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中生代演化过程,探讨了其构造动力学转换过程。研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自中生代以来经历了晚三叠世前的被动大陆边缘和晚三叠世-中侏罗世活动大陆边缘挤压坳陷型盆地阶段,挤压应力来源于伊泽奈崎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的低角度俯冲;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活动陆缘伸展断陷型盆地阶段,应力来源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后撤导致的岩石圈减薄作用;古近纪为弧后伸展断陷型盆地阶段。同时认为东海陆架盆地古特提斯构造域向古太平洋构造域转换的时间应该发生在中三叠世末期,古太平洋板块低角度俯冲和俯冲后撤代表华南中生代深部地质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陆东部晚中生代构造活化及其演化过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与中生代中期造山型构造活化不同.晚中生代期间,中国大陆东部的构造活化表现为规模宏大的断陷盆地系、变质核杂岩、花岗岩浆侵位、火山岩喷发以及沿大型走滑断层的转换伸展为特征的大陆裂陷作用。根据岩浆活动、盆地的充填记录,构造格架和盆地的沉降史分析,可以将裂陷作用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由兴安岭群火山喷发为代表的第一阶段和以巴彦花群含煤、油碎屑岩系为代表的断陷盆地形成阶段。盆地沉降史回剥研究表明,裂陷作用第二阶段断陷盆地的发育受控于次一级的幕式构造作用过程。此外.对晚中生代裂陷作用的动力学背景的探讨需要阐明岩石圈的深部过程和构造应力场的反转这个两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晚中生代时期,中国东南部位于日本—台湾火山岛弧的后缘。中侏罗世—晚白垩世期间,受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俯冲以及弧后扩张作用的影响,中国东南部广泛发育了伸展断陷盆地和火山—侵入岩岩系。盆地类型包括中侏罗世的裂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火山碎屑—熔岩断陷盆地、晚白垩世—古近纪的红色碎屑断陷盆地等3种,火成岩岩系则主要由花岗岩类、双峰式火成岩、碱性花岗岩、变质核杂岩与穹隆状花岗岩等组成。盆地形成时代和岩浆岩侵位结晶时代相近,年龄峰期140~110 Ma (早白垩世),两者紧密分布在一起,构成早白垩世中国东南部盆岭构造。文章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盆地和岩浆岩山岭的基本地质特征进行了归纳,对火成岩系列的岩石学和构造地质等特征以及形成中国东南部盆岭格局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地球动力学演化过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一、概况随看煤田地质工作的深入,在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已发现了数十个晚中生代内陆断陷型聚煤盆地。这些盆地在形成、发展、沉积诸方面均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其中阜新盆地是一个典型代表。该盆地位于辽宁西部,其所在区域为北北东向构造带与东西向构造  相似文献   

6.
灵泉盆地布格重力异常特征表明灵泉盆地两侧重力低异常区主要为侏罗-白垩系断陷区,中部主要为基底隆起区.对布格重力异常进行向上延拓处理,结果发现深部地质体具有"东、西深,中间浅"分布特征;剩余重力异常也说明中部局部重力高主要反映基底隆起,东部和西部局部重力低主要反映侏罗-白垩系断陷.灵泉盆地基底断裂早期以北东向为主,晚期发育北西向断裂,区内还有早期近南北向和东西向断裂存在.将灵泉盆地构造单元划分为西部断陷区、中部隆起区和东部断陷区之后发现,灵泉盆地实际上是个相对隆起而不是断陷盆地,这是盆地发生构造反转作用的结果,额尔古纳地块上的其他中生代火山岩盆地普遍具有这种模式,额尔古纳地块中生代盆地基底总体上具有"南深北浅"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金衢盆地的原型及其含油气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衢盆地是中国东南部晚中生代断陷盆地之一,发育在前中生代变质褶皱基底之上,主要由北部浅凹陷带、中央隆起带以及南部深凹陷带三个构造单元组成。运用盆地原型分析方法,对盆地的构造事件、深部构造、蚀源区、沉降史、沉积中心、盆地边界构造和沉积间断等进行了研究。盆地经历了早期陆内挤压、早白垩世晚期伸展拉张、晚白垩世拗陷、白垩世末萎...  相似文献   

8.
自秀D1井在火山岩储层中钻遇良好的油气显示以来,秀水盆地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中生代断陷,其以往地质工作主要集中在中生界煤田勘探,油气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为查明秀水盆地边界、内部构造格架和地层展布特征,通过2条大地电磁测深和重力、磁力剖面测量,获得了秀水盆地及东西两侧重磁异常曲线和8 km以浅的电性结构;以钻井、地质、岩石物性等资料为约束,确定了不同年代地层的电性结构特征,综合建立了区域地质-地球物理剖面模型。结果表明秀水盆地盖层整体具有较低的电阻率特征,与下伏基底具有明显的电阻率差异;秀水盆地基底为上古生界地层,且南北基底组成不同,盆地东西两侧基底为前寒武变质岩系。盆地内部呈两凹夹一隆的构造格局,东侧规模较大。这些认识为秀水盆地及松辽外围中生代盆地的油气资源评价提供了可靠的地球物理依据。  相似文献   

9.
松辽盆地含CO_2火山岩气藏的形成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盆地特有的深部构造背景和裂谷演化特征,造成盆地内含CO_2火山岩气藏的形成和富集。松辽裂谷盆地中新生代火山岩浆活动发育,总体上具有多期喷发、分布广泛和储集条件良好的特点。火山活动以中心式喷发为主,主要发育中基性-酸性火山岩,发育流纹岩、凝灰岩等多种岩石类型,爆发相和溢流相2种火山岩相。中生代火山岩在盆地内分布广泛,营域组构成深层有利储层,新生代火山岩在盆地外围出露较多,而在盆内出露较少。盆地高含量的二氧化碳为无机幔源成因,由青山口期和新生代幔源岩浆脱气形成。含CO_2火山岩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深部构造背景、深大断裂和中新生代火山岩控制。已发现含CO_2火山岩气藏主要分布于古中央隆起带及其两侧断陷的营城组火山岩中,具有点状、带状分布,局部富集的特点。根据主控因素分析,预测了5个CO_2富集区带。  相似文献   

10.
辽宁及其毗邻地区大地构造位置隶属于环太平洋构造带外带内陆区,该区分布有为数众多的中生代盆地.根据前晚三叠世基底出露情况,在该区划分出了61个中生代盆地.盆地的构造类型分为拗裂型、裂陷型、断陷型和断拗型4种类型.拗裂型盆地形成于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又称早中生代盆地;断陷型和裂陷型盆地形成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又称晚中生代早期盆地;断拗型盆地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晚白垩世,又称晚中生代晚期盆地.拗裂盆地与环太平洋深大断裂体系的热构造关系不明显,而与古板块构造的隆起和裂陷有关;裂陷和断陷盆地与环太平洋深大断裂体系的热构造密切相关,盆地严格受大兴安岭和下辽河-双辽两大热构造隆起带控制;断拗盆地与环太平洋弧后拉张的热体制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刘房子盆地为松辽盆地东缘~断陷型盆地。盆内充填晚中生代陆相碎屑岩含煤建造,富含煤、膨润土。大羊草沟组为主要含煤层位;主要可采煤层形成于曲流河体系的岸后沼泽;钠基膨润土系河流搬运至浅水湖泊与沼泽中沉积成因;刘房子盆地的演化,既具区域发展的共性,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综合分析基础上提炼出网结河体系与曲流河体系的聚煤模式;总结了煤和膨润土的赋存规律;并指明进一步勘探、开发、利用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松辽盆地古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松辽盆地深层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具备现实的勘探前景。松辽盆地古生代构造演化争议较多,本文通过松辽盆地周边地区构造、沉积和古地理特征,结合盆地内钻井及地球物理资料,认为松辽盆地经过早华力西旋回之后,东北地区的古亚洲域洋壳几乎全部消失,由于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在早泥盆世完成拼接,额尔古纳地块与松嫩地块于晚泥盆世至早石炭世完成拼接,二叠纪时用该区的构造演化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演化阶段,石炭纪中期大洋已基本退出该地区,由于后期的伸展和沉降引发大规模的海侵形成一些浅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组合,印支期强烈的构造运动使裂陷槽(及洋盆)关闭隆升,并具有西早东晚的特征。至此,东北地区结束了古亚洲构造域的演化历史,取而代之的是滨太平洋大陆边级构造作用逐渐强化.通过该项研究无论对于深层找气,还是对盆地中新生代地层的油气勘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天然气藏勘探获突破进展,表明火山岩成藏条件良好。在火山岩天然气成藏研究方面前人做了很多工作,但对于断层在成藏控制作用方面研究较少。本文以松辽盆地东南部王府断陷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资料进行构造、断裂精细解释,总结了断裂发育特征,并系统分析了断裂体系对成藏的控制作用,认为该区断裂体系是火山岩气藏最为根本和关键的控制因素,具体表现在不同级别、不同期次的断层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不同。王府西断裂为铲式断裂,是控制洼陷形成的边界大断层。王府1东基底断裂与城深2东基底断裂控制了山东屯与小城子两个二级构造带的形成,还直接控制火山岩储集体的分布。本区火山口大多发育于两条或多条断裂的交汇处,其四周依次发育爆发相、溢流相、火山通道相、火山沉积相,其中最有利的火山岩储集体主要发育于爆发相与溢流相。利用地震技术能够对火山岩储集体进行有效识别。储层研究表明,山东屯构造带火山岩储集体发育,西邻沉积中心与烃源岩构成良好的生储盖组合,是王府断陷深层天然气成藏最为有利的地区。断裂体系对火山口与火山岩相及储集体的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对研究区火山岩成藏至关重要。这些认识对类似地区的勘探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沉积盆地及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齐姆根-桑株河地区侏罗纪形成昔力必里-库斯拉甫断陷盆地和达木斯-莫莫克-克里阳坳陷盆地,其间以琼阔若勒克背斜带相分割.下侏罗统莎里塔什组为冲积扇相沉积,康苏组属湖泊-三角洲相沉积,中侏罗统杨叶组至塔尔尕组以湖泊相沉积为主,上侏罗统库孜贡苏组为扇三角相沉积.沉积特征为侏罗纪早期快速充填,中期稳定沉降,晚期萎缩充填.康苏组、杨叶组湖泊相暗色碳质泥岩、粉砂质泥岩有机质含量高,厚度较大,为塔西南重要的生油岩.  相似文献   

15.
措勤盆地的主要形成、发育期为中生代。由于受南、北两条特提斯构造带的影响 ,盆地内东西向构造岩相分带比较明显 ,并与一定的沉积环境相对应 ,即由海相 -三角洲相 -滨滩相 -台地相 -陆相沉积。晚中生代措勤盆地的地层说明了盆地的演化经历了从沉陷—稳定—隆起的构造旋回过程 ,从而反映了从裂谷—洋盆—残余海封闭及断陷盆地发育的沉积历史。在盆地内 ,川巴—色林错地区发育了一套具有一定生油条件、富含有机质的残留海盆沉积 ,同时 ,该地区在白垩纪又经历了海进—海退旋回 ,这为该区储油盖层的形成和配置提供了优越的沉积条件。因此该区具有良好的油气远景。  相似文献   

16.
东北亚断陷盆地系与北美西部盆岭省伸展作用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北美西部盆岭省相比,东北亚新陷盆地系是一独具有特色的大陆裂陷作用区,该断陷盆地系发育于晚中生代期间,以巨大的规模,复杂的动力学背景和伴有一套大陆边缘扩张型火山岩组合为特征。东北亚断陷盆地系发育于宽裂陷作用背景之下,盆地拉伸率较低,但沉降较深,蕴藏有巨大的能源资源,是我国东部重要的煤和油气探领域。  相似文献   

17.
松辽盆地是处于西伯利亚板块、华北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所挟持的构造地带,属于佳蒙地块中的镶嵌状微地块活动造山带,为中-新生代陆相含油盆地叠合于晚古生代海相盆地之上的延变型叠合盆地。盆地内中、古生代地层,均呈"水、火"二元结构;区内火山-岩浆活动频繁,并有三多(多期、多旋回、多侵入-喷发中心)特征;具有"双机"(有机和无机)、...  相似文献   

18.
松辽盆地深层断陷沙河子组烃源岩分布预测与生气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宏  李剑  夏利 《世界地质》2014,33(3):630-639
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沙河子组是深层断陷的主要烃源岩发育层系,目前钻井揭示其厚度大(700 m),埋藏深(3 500 m),但钻井大都分布于深层断陷的边部,断陷内部烃源岩层揭示少。根据断陷结构样式及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出单断箕状断陷和双断地堑式断陷两种沙河子组烃源岩发育模式,并确定深层烃源岩主要有五种存在形式。断陷中部席状平行结构、成层性、连续性好的地震反射特征的烃源岩最为落实,主要为深湖--半深湖相,暗色泥岩厚度大,暗地比高(45%~70%)。深层沙河子组烃源岩总生气量约148.38×1012m3,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9.
徐家围子断陷位于松辽盆地北部,其深层中生代火石岭组为致密火山岩气藏,天然裂缝发育,地应力分布非均质性强。结合诱导裂缝法与井径崩落法进行单井现今地应力方向分析,利用声波测井法计算现今地应力大小的纵向分布。依据火石岭组构造顶底面图、火山岩相组及断层分布特征建立非均质三维地质模型;在动、静态岩石物理参数拟合校正的基础上,结合实验测试及已有研究成果,确定不同岩相组和断层岩石物理参数,建立三维力学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建立火石岭组三维数学模型并进行相关运算获得三维现今地应力分布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在火石岭组地层中,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主要为东西向,应力值范围在86~110MPa;水平最小主应力方向主要为南北向,应力值范围在67~84 MPa。分析模拟结果可知火山岩相、断层和构造起伏三者对火石岭组现今地应力分布影响较大。其中水平主应力的方向主要受断层和近火山口相分布的影响,而水平主应力的大小则是受三者综合作用。在构造低部位,近火山口相组发育处,断层上盘及断层端部皆为主应力的集中区域。依据现今地应力研究成果可为徐家围子断陷下一步开发井网部署、压裂改造方案和水平井的设计以及注水管理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20.
采用岩石学与粒度分布特征相对比的方法,系统研究了松辽盆地3个典型剖面和10余口探井的白垩系碎屑岩层序。结果表明,陆相碎屑沉积的岩石组合及其岩性、岩相特征与相应的薄片粒度分布结果(直方图、概率累积曲线、偏度(SK1)和标准偏差(δ1)等)具有良好对应关系。据此可明显识别出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嫩江组)的5种主要沉积相,即冲积扇相、冲泛平原相、三角洲相、滨浅湖相和(湖泊)水下重力流相。文中分别论述了上述5种沉积相的岩石组合特征与粒度分布特征,探讨了二者内在联系。本文提出的陆相沉积环境定量判别标志,在其它陆相盆地沉积环境研究中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