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纳米颗粒被发现广泛发育于韧性剪切带内,其发育特征与断层的剪切活动密切相关.为了解红河断裂韧性剪切带内纳米颗粒的发育特征,探讨其形成规律及与红河断裂活动性的关系,我们在不同的区段3次穿越红河韧性剪切带,采集了韧性剪切带内糜棱岩、片麻岩和片岩等近百块样品进行扫描电镜(SEM)的观察,通过对纳米颗粒的统计和分析,在样品中发现了具球粒状形貌特征的纳米单体,这些单体呈分散状分布于岩石表面,同时还发现了多达12种纳米颗粒聚集体,不同的聚集体在形貌特征以及发育阶段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反映了红河断裂带剪切活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经历不同的构造应力、温度和压力条件.   相似文献   

2.
为查明构造性质不明、空间位置不清楚的南海北缘琼南缝合带西段——九所-陵水断裂带,采集断裂带东段小妹韧性剪切带中花岗岩、石榴石石英片岩和花岗质片麻岩3类样品,探讨其纳米尺度特征.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测结果表明:这3类岩石存在多种纳米结构和构造,结合野外实践得到的该剪切带纳米颗粒的发育程度与其所受剪切作用有关.纳米颗粒的形成机制可能有:(1) 剪切力作用下层状硅酸盐热分解;(2) 颗粒塑性变形后发生脆性破裂,再经剪切作用研磨而成.与台湾太鲁阁深大断裂带中的韧性剪切带岩石样品进行SEM测试结果对比,发现其纳米颗粒特征和研究区具可比性,据此推测小妹韧性剪切带在区域构造归属上可能与九所-陵水深大断裂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辽西兴城—台里地区发育系列花岗质岩石,强烈构造变形特征均显示其具有韧性剪切带的特点。对剪切带北段进行详细宏微观构造解析,结合岩石变形强度差异性分析、有限应变测量、石英C轴EBSD测试以及古差异应力值估算等研究,结果表明剪切带内花岗质片麻岩和眼球状花岗质片麻岩具有NEE向左行剪切变形特征,变形岩石为S-L构造岩,应变类型属于平面应变,古差异应力值介于30~40 MPa之间。长石-石英矿物温度计以及石英C轴EBSD组构指示剪切带以中低温变形为主,温度在400℃~500℃,属绿片岩相变质,具中-低温韧性剪切带特征。韧性剪切带内普遍存在变形分解现象,弱变形带内岩石残斑含量较高,眼球状构造和S-C组构较为发育;强变形带岩石残斑含量较低,剪切面理较为发育,糜棱面理发育较弱或者不发育。  相似文献   

4.
早前寒武纪多期变质变形区的韧性剪切带,根据其与变形变质的关系可分为(1)早期主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主期韧性剪切带;(2)晚期叠加变形变质作用形成的韧性剪切带,简称叠加韧性剪切带。主期韧性剪切带不发育糜棱岩、退变质和新生面理等标志,其高应变特征主要通过岩石中片理和线理发育程度、矿物定向程度、矿物粒度及应变大小表现出来。由于主期韧性剪切带内的片理和线理及矿物组合与围岩中的相同,因此相同岩石的应变强度比较是识别它的有效途径。比较拟引入反映岩石变形强度的物理参数n(XZ面上平行X和垂直X两个方向上单位长度矿物颗粒数之比)、S(单位体积内矿物颗粒表面积)和R_s(矿物形态应变)作为比较参数。  相似文献   

5.
夹皮沟剪切带与金矿床形成演化关系的模拟实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胜龙 《矿床地质》1995,14(1):73-81
夹皮沟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与剪切带形成,演化密切相关。剪切带发育在长英质片麻岩石中。金矿化主要发育在脆-韧性剪切作用阶段:早期形成了糜棱岩型金矿化;晚期则形成了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化(矿床)。不同地球化学图解以及模拟实验表明,两种金矿化(或矿床)是同一剪切带,不同发育阶段的表现形式。金矿化(矿床)是受剪切带中的剪应力、剪切带中循环流体与被剪岩石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物理-化学场所控制。  相似文献   

6.
唐哲民  陈方远 《岩石学报》2007,23(12):3309-3316
位于苏鲁超高压变质地体南部的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CCSD)主孔深度1596~2038m的榴辉岩段和2038~2500m的片麻岩段之间存在一条厚一百余米的韧性剪切带(深度2010~2145m)。韧性剪切带由糜棱岩化退变榴辉岩、花岗质糜棱岩等强应变岩石组成,韧性剪切带的面理倾向SEE,倾角由上部平均52°向中、下部平均32°转变,拉伸线理产状与面理倾向近一致,是220~200Ma期间折返应变的产物。糜棱岩化退变榴辉岩和花岗质糜棱岩的显微构造与石英晶格优选方位显示了折返阶段早期自SEE向NWW逆冲剪切指向以及后期自NWW向SEE正滑剪切指向转化的应变行为。CCSD主孔2010~2145m韧性剪切带的形成与它位于以榴辉岩为主的岩性-构造单元与其下以片麻岩为主的岩性-构造单元的界线附近有密切联系。第一期超高压阶段南北向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叶理、拉伸线理产状及相关的岩石类型与第二期、第三期阶段SEE- NWW向折返变形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7.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南段韧性变形与流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医巫闾山变质核杂岩南段张家堡地区出露两套花岗质岩石:太古代花岗质片麻岩,含有黑云斜长片麻岩包体,以及晚期侵位钾长花岗片麻岩与花岗岩脉。详细宏微观构造分析发现,花岗质岩石遭受了两期变形事件:晚侏罗世高温韧性剪切和早白垩世低温韧性剪切变形。早期韧性变形温度约550~600℃,高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此次韧性变形以单剪作用为主,岩石为L=S和LS构造岩,具有右行剪切特征。晚期韧性变形温度约400~450℃,绿片岩相,变形以纯剪切为主的一般剪切,岩石以L=S构造岩为主,具有左行剪切特征。利用动态重结晶及亚颗粒粒径估算岩石流变学参数,结果表明高温剪切带具有较低差异应力,较高应变速率,低温剪切带恰好相反。早期晚侏罗世韧性伸展变形与伊泽那崎板块和法拉隆板块NNW向俯冲共同作用于欧亚大陆东缘相关,进入早白垩世伊泽纳崎板块向欧亚大陆俯冲深部板块后撤(Roll-back),导致华北岩石圈发生大规模减薄,医巫闾山地区发生晚期低温韧性伸展变形。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杂岩区存在NWW向右行逆冲型和NNE向左行逆冲型深层韧性剪切带,其中发育一套具糜棱岩流变构造(宏观)和片麻岩结构(中粗料)特征的岩石组合,本文称之为剪切片麻岩。研究认为,NWW向和NNE向深层韧性剪切带组成了近南北向强烈挤压背景下形成的韧性共轭剪切系统,其成因可能与早剪寒武纪期间中国统一古陆与Laurentia超大陆相互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9.
金柳滩韧性剪切带位于北祁连构造带东端山门镇,是陇山岩群与葫芦河岩群拼贴的构造边界.通过陇山岩群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和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分析发现:陇山岩群的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形成于461.9±7.0 Ma;金柳滩韧性剪切带内的花岗质糜棱岩获得了~460 Ma,~420 Ma...  相似文献   

10.
定结地区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与糜棱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定结地区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 ,发育有多方向、多尺度、多层次、多期次的韧性剪切带。在剪切带中 ,各种韧性变形组构极为丰富 ,表明剪切带岩石的变形主要为韧性变形机制所致。变形岩石类型为花岗质糜棱岩、长英质糜棱岩和硅质糜棱岩 ;由于岩石受糜棱岩化作用程度的不同 ,在韧性剪切带中发育糜棱岩化岩石、初糜棱岩、糜棱岩及超糜棱岩 ;剪切带岩石的变形温度为 2 0 8~ 5 5 9℃。  相似文献   

11.
雅拉香波穹隆韧性剪切带变形特征与剪切作用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位于北喜马拉雅穹隆带东端,其拆离断层系的糜棱岩带构成了杂岩核部的外缘,带内主要变形岩石类型为石榴石千糜岩、糜棱状片麻岩和糜棱状花岗岩.糜棱状岩石中宏、微观韧性变形组构丰富,暗示区内存在多种显微变形机制:物质扩散迁移、晶内脆性破裂、粒内滑动及粒间滑动等,3种运动学涡度统计和计算结果表明:雅拉香波变质核杂岩拆离系的剪切作用类型是以简单剪切作为主的一般剪切;剪切带厚度变化为76%左右,属于减薄型:后期纯剪切应变速率比早期的有所增强,这可能与杂岩体核部岩浆岩后期上侵增强,穹隆进一步抬升和脆性垮塌下滑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2.
The general classification of intermediate-acid intrusive rocks in the metamorphic zone of Gaoligong Mountains as one of the metamorphic terranes of Proterozoic Gaoligong Mountains is problematic regarding the intrusion stage and age, as well as the subsequent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granitic gneiss in the metamorphic zone of Gaoligong Mountains based on the 1:50,000 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Qushi Street (2011-2013) and SHRIMP U-Pb zircon geochronolog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HRIMP U-Pb zircon dating of granitic gneiss ranged from 163.5±5.7 Ma to 74.0±2.0 Ma. Thus, the granitic gneiss was grouped into orthometamorphic rocks (metamorphic intrusions). The dating data of granite rocks associated with intense metamorphism and deforma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163.5±5.7 to 162.3±3.1 Ma, 132.2-101.0 Ma and 99.4±3.5-74.0±2.0 Ma, which respectively represented three independent geologic events including an important magma intrusion with superimposed metamorphic effects in the late Middle Jurassic, regional dynamic metamorphism and superimposed reformation of fluid action in the early Cretaceous, and dynamic metamorphism dominated by ductile shear and metamorphism starting from the late Cretaceous.  相似文献   

13.
在进行暖水幅1:5万区调时发现江西暖水地区赣东北断裂带中存在外富家坞-枫坡岭、昭林、牛角垄-下石坞三条平行韧性剪切带,为进一步研究暖水地区韧性剪切带岩石、构造形变机制、形成时代特征及与赣东北断裂带的关系,通过地质、岩石矿物、测试分析等综合研究表明,韧性剪切带主要由千糜岩带、糜棱岩带、初糜棱岩带、糜棱岩化带、强片理化带及碎裂岩带组成,其形成经历了早期深层次韧性变形到晚期浅层次脆性变形两个阶段,形成深度10-20km,是赣东北断裂带的主要组成部分,主要变形时代为中晚元古代,与这一时期的华夏板块和扬子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4.
衡山复式花岗岩由南岳岩体和白石峰岩体组成,形成于西缘大断裂的剪切阶段,并与韧性变形变质岩、断裂混合岩构成了紧密共生的(两期)三位一体组合。研究表明,白石峰岩体是由早期眼球状混合岩高程度熔融而成的,南岳岩体则是高变质相韧性断层岩重熔的产物,二者均属断裂重熔。重熔过程是一种流体开放体系,重熔作用沿断裂呈线带状发生,与深部高温热流体沿断裂带的注入、聚集有关。断裂重熔是地洼花岗岩的形成方式之一,其实质是地洼块断(造山作用)重熔。  相似文献   

15.
长乐-南澳断裂带晚中生代岩浆活动 与变质-变形关系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长乐-南澳断裂带是东南沿海地区陆内强烈变质-变形带。带内沉积岩、火山岩和早白垩世的钙碱性角闪石黑云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都已发生可达角闪岩相的变质和石英-长石相韧性剪切变形。鉴于高温矿物和强烈韧性变形多出现在深成岩附近;远离深成岩,变质和变形就逐渐减弱,故本文认为,至少有一部分变质变形的热源是由岩浆提供的。韧剪组构和糜棱质花岗岩是在岩浆侵位的晚期或长乐-南澳断裂带左旋走滑时,在中地壳部位同时形成的,长乐断裂带中花岗岩的组构记录了一期同走滑变形的岩浆作用,“软变形”作用。据此,长乐-南澳带内花岗岩的形成是受走滑剪切应力和岩浆热双重制约的,是在走滑过程中实现的。其动力来源可能与晚中生代的太平洋板块沿日本中央构造线—台湾纵谷带朝东亚陆缘的斜向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16.
点苍山变质杂岩新生代变质-变形演化及其区域构造内涵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点苍山变质杂岩体是哀牢山-红河韧性剪切带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遭受了多期多阶段变质-变形作用改造。本文重点针对点苍山杂岩的新生代变质-变形作用,尤其是以富铝质高级变质岩即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和侵位于其中的糜棱岩化细晶花岗质岩石开展了深入研究。对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的显微构造分析与矿物共生组合研究,确定了高角闪岩相和低角闪岩相变质矿物共生组合,分别为:石榴石(Grt)+夕线石(Sil)+钾长石(Kfs)+黑云母(Bi)+斜长石(Pl)±石英(Q)和夕线石(Sil)+白云母(Ms)+黑云母(Bi)+石英(Q)。对其中的变质锆石进行SHRIMP U-Pb测试,获得了新生代三个阶段的变质作用年龄,即54.2±1.7Ma、31.5±1.5Ma和27.5±1.2Ma.本文还深入研究了侵位于高级变质岩中的一个花岗岩质糜棱岩的宏观与显微构造特点,其LA-ICP-MS年龄为24.4±0.89Ma,代表着同剪切就位花岗质岩浆侵位和结晶年龄。夕线石榴黑云片麻岩中变质锆石从2150~27Ma多期多阶段表观年龄的发育,表明点苍山变质杂岩体具有复杂的构造演化史。点苍山杂岩的多阶段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归咎于印度-欧亚板块会聚与碰撞作用(约54Ma)、造山后伸展作用(大约40~30Ma)和沿着哀牢山-红河剪切带大规模左行走滑变形作用(约27~21M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