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图切剖面是区域地质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反映地下的地层和构造特征。传统的图切剖面是靠手工制作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不易保存和更新,作者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其编绘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矢量化地质图的准备;(2)图切剖面的自动绘制;(3)人机交互修编与输出,本文以武汉市喻家山地质图的图切剖面编绘为例,证明该系统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征,可以满足现有各种比例尺的地质图图切剖面的制作要求。  相似文献   

2.
地质图切剖面中褶皱构造的计算机辅助编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计算机对褶皱的处理能力的强弱,是决定地质图切剖面计算机辅助编绘系统实用价值大小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兰姆赛分类方案为基础,通过褶皱形态的几何特征分析,提出一种针对简单背,向斜构造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算法,并编写出相应的褶皱剖面形态的模拟程序,利用各种不同形态的褶皱实例进行试验。证明该种算法正确可靠,将其嵌入作先前开发的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程序中,可大大提高地质图切剖面编绘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陈志军  陈建国 《江苏地质》2012,36(3):256-264
地质剖面图可以清晰反映图区内地层、岩体、构造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认识各种地质体和矿床赋存的地质条件和时空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GIS环境下对数字地质图开展图切剖面软件的研究和开发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工作,图切地质剖面图不仅可为地质工作者认识地质特征提供基础图件,还可成为三维地质填图基础数据来源.介绍了基于MapGIS的地质图切剖面软件的系统设计方案,深入探讨了图切地质剖面软件研发中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案,成功实现了面向对象的图切剖面的自动生成及交互修编功能.所研发的制图技术高效实用,能够满足各种比例尺的MapGIS地质图图切剖面的编制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用地质坐标系(Gerneral geological coordinate system)是能计算地学要素中点、线、面几何关系的计算方法,其中提出的地学要素标准化方案在基于GIS的地质图件编绘中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通过岩层真厚度计算、用钻孔资料确定地下岩层产状、弯曲钻孔计算、基于GIS的地质图图切剖面中真视倾角计算等实例以及通用地质坐标系中提出的标准化方案在图件编绘中已显示出优点,说明通用地质坐标系具有简便实用性、先进性与系统化的特点,其在地质领域中应用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文章针对大尺度研究区域勘探范围有限、不能直接基于勘探数据构建区域地质体三维结构模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平面地质图为研究对象的地质体三维建模方法。此方法以平面地质图为基础,利用Section软件在DEM模型(数字高程模型)约束下半自动绘制一系列图切剖面图,将二维剖面映射到三维空间,利用三维剖面上轮廓线的对应性和连续性构建地质体三维模型。通过广西东平地区地质体三维模型构建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三维地质图由于多是仅利用数字高程模型(DEM)对平面地质图进行z轴方向的扩展,并不包含真三维的属性信息和空间信息,因此其在空间查询、分析和决策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笔者首先分析总结了地上地下空间数据和现有数据模型的特点;然后使用UML建模工具建立了基于Geodatabase的地上-地下、地质-地理、属性-空间一体化的数据库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地上地下一体化的数据库原型,并借鉴地上地下集成建模的思想,探讨了在ArcGIS Engine环境中进行三维地质图编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了具有空间查询、分析等真三维特征的地质图的编绘;最后研发了相应的系统原型对该方法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上地下集成建模可以解决地上地下三维模型的无缝集成问题,以空间集成的方式进行三维地质图的编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农业生态地质调查涉及到与农业生态相关的诸多地学方面,其主要包括地貌、地质结构及土壤、地球化学及工业发展对农业生态地质环境的影响。在调查工作中主要借鉴于地质学、农学的基本工作方法,如农业地质填图、剖面测量、样品采集,以及资料收集与综合整理、综合研究、编绘各类农业地质图件等。  相似文献   

8.
正解放战争时期的工作1947年,黄汲清主要主持编绘地质图,完成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福州幅》是陈梦熊、朱夏合编,《重庆幅》是秦鼐、朱夏合编的,黄汲清负责编绘了《桂林幅》。在1∶100万地质图的基础上,黄汲清又带领曾鼎乾、陈梦熊等共同编制了单张的《1∶300万中国地质图》。1948年青年党人陈启天任国民党政府工商部长,为了标榜政绩,拨了一笔款给中央地质调查所,把上述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全部出版  相似文献   

9.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地区的编图,很难把不同类型、不同层位的含水岩层(组)的富水性、埋藏条件等各种重要的水文地质要素清晰地编绘在一张图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提出用“色环”法编制综合水文地质图,供同行们参考。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一、编图原则 按《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下称《方  相似文献   

10.
柴达木盆了立体地质与油气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汉纯  黄庆华 《地球学报》1996,17(Z1):64-71
笔者在柴达木盆地进行3次野外地质调查,收集并参考了大量资料,编绘了柴达木盆地地质图、纵横剖面图、构造等高线图、等厚度图和不同深度地质图,借以研究盆地地下地层、构造、湖盆演化历史,并对古生代海相油源和含油区、中侏罗世油源和中新生代含油气区及油气田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1:250万月球数字地质图在多单位协同编图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的地质图符号、制图模板造成不同图件之间信息不统一的问题,通过ArcGIS平台,和其他矢量图形软件,参照我国第一幅1:250万月球地质图(虹湾幅)的符号,设计编制了一套月球地质图符号,其包含月球撞击坑物质、盆地建造、构造和岩石特性等地质信息.并建立了分类存储、可移植的符号库和统一的编图模板.该套标准化符号、符号库、编图模板有利于多单位共同规范的开展1:250万数字化月球地质图编图项目,提高编图效率,同时也为我国开展其他类地行星地质编图的国际合作,编制统一、规范化的地质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常规的二维地质图件难以直观地表达煤炭资源的三维空间展布。基于青海木里三露天勘探区的钻孔数据、二维平面地形地质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和地质勘探剖面图,对该地区地形、煤层底板和断层的三维空间形态及温度场进行了重构。三维重建结果清晰明确地展示了三露天勘探区煤层的形态特征、各个沉积旋回的聚煤范围和强度、构造轮廓特征以及地下地温特征等。结果表明,基于多源地质数据的三维可视化技术可直观形象地反映煤层等地质体的形态和属性特征,可有效地分析复杂断层在地质历史中产生的先后顺序及古构造应力场特征。使用三维建模技术重构地质体对沉积构造及地质体属性特征分析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所构建的三维地表模型进行三维地质填图与三维地质建模软件的设计理念、开发环境、软件架构、关键技术、实现现状与应用前景。倾斜摄影影像经处理建模后构建的三维地表模型通常以OSGB格式保存,因此基于倾斜摄影成果的三维地质填图软件最好基于能直接读取、显示OSGB格式数据的OSG开源库,推荐VS2015+QT+OSG开发环境。该类软件的关键技术包括以Proj4为核心的坐标转换系统、地层界线的拾取与半自动追踪技术、基于反距离衰减函数的地层界面防穿透高程调节技术、切制地质剖面并由剖面修改地层界面的二三维联动编辑与修改地层界面的技术、在露头剖面上采集地层界线构建露头地层柱状图的技术。该软件的应用前景包括野外区域地质调查、煤田和油田等行业的野外地质填图,以及滑坡和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域的圈定。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二维构造图难于直观地描述地质构造的空间形态。综合利用VB、VC和OPENGL环境设计的盆地构造图三维可视化系统将构造图上涉及的要素分成点、线、面、区等不同类型,每个类型数据又都由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部分组成,并用数据库方式管理这些数据。系统除了可将各构造要素以三维方式显示外,还可以利用测井数据和剖面图恢复三维地层;同时允许用户与屏幕图形进行交互,从而实现对图形的切割操作。显示成果可以以栅格图形或AVI录像形式输出。通过几个用该系统输出的三维构造图的实例说明该系统基本能满足盆地构造图三维显示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杨建国  刘维新  高洁 《山东地质》2010,(11):52-54,58
该文研究了常用的几种过断层方案,本着精细化过断层的原则并结合工作面实际地质变化情况,对4305(北)综采工作面过F40025断层实施了"顺断层伪倾角控制坡度—优化机械破岩工艺—机械破岩和爆破相结合"的过断层综合成套工艺,根据工作面内F40205断层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合适的通过措施,保证了回采速度,减少了煤炭资源损失,有效控制了设备的事故率,保证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地质图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是我国从纸制地质图件向多源地学空间信息数据库转变的一个标志,为多源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和解释提供了充足的数据源。将建平幅以往大量的数据纸介质整理后进行属性数据、图形数据采集,建立了一个能够随意提取、可以不断更新的地质图件库,分析讨论了地质图数据库的特点、功能,并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