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曹倩  孙博  曹文京 《地下水》2012,(4):173-175
山东省胶东调水工程所在区域位于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有明显的海洋性气候特征,在冬季引水时,受到低温、冰凌影响对明渠衬砌工程产生冻胀破坏,严重影响引水安全。从渠道的冻胀原因入手,寻求合理的防冻胀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滹沱河流域降水量对黄壁庄水库径流量及石津灌区引水量影响,及其对引水量利用效率及地下水开采量影响分析表明,降水量与水库径流量、引水量和弃水量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与引水利用效率成负相关。渠灌区农业地下水开采受降水量影响不明显,多年地下水位在潜水强蒸发带区间波动;井灌区以开采地下水灌溉为主,并受到降水量的明显影响,地下水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不同变化趋势,提出渠灌区适度开采浅层咸水与渠水混合灌溉,扩大渠灌面积,减少井灌区面积,对缓和井灌区地下水位下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截潜工程是解决枯水期河流断流不能满足正常设计要求的常用措施之一,如何合理确定截潜引水工程的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在拟定截潜引水工程区水文地质模型和边界条件的基础上,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河南省郏县广阔渠截潜引水工程区渗流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截潜工程实施后,从截潜流量,截潜所引起的盐渍化、沼泽化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方案二的截潜效果优于方案一,这一结论为截潜引水工程的位置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对许昌市2000~2004年地下水水质污染状况、危害、原因和途径分析的基础上,及时采取治理"三废"、限采停采、分层开采、引水补源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雅砻江引水坝址年径流计算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砻江引水入黄工程引水坝址多年平均年径流量,是确定引水工程规模的基本依据之一.按现有实测水文资料,经多途径综合分析比较,确定了规划阶段各引水坝址年径流量采用成果.据此,初步讨论了引水区气候变动和干早化趋势发展对年径流量计算成果及引水工程投资规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17,(4)
泾惠渠灌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属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Ⅱ)型灌区,涉及陕西省西安、咸阳、渭南三市的临潼、阎良、高陵、泾阳、三原、富平6县(区)。本文对泾惠渠灌区高陵县药惠段末级渠系现状进行分析,显示该区域预制板安砌梯形渠道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已运行二十多年,存在衬砌标准低,过流能力不足,渠系建筑物老化,桥孔下陷,渠道引水能力降低,斗渠及以下田间工程灌溉水利用率低,损失浪费严重等问题。已严重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应对末级渠系实施改造,对该区域斗渠、农渠进行必要的衬砌、整治,有效改善了原渠道状况极差的状况,经夏灌及冬春灌运行,渠道输水能力大幅提高,充分发挥出了骨干工程及末级渠系改造工程效益,灌溉周期缩短,灌溉保证率提高,特别是在夏季引水期间,灌溉水含沙量大,可有效减少渠道淤积,增加灌溉引水量,扩大灌溉面积,同时减少了渠道巡护用工,节约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7.
在搜集广阔渠截潜引水工程研究区地下水资源勘察和评价成果的基础上,经现场调研后,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对该区枯水期浸没灾害做了预测,并据此采用类比法对汛期浸没灾害做了初步评价,研究了不同季节和不同截渗墙长度的相应浸没范围大小和受灾对象,提出了减少浸没灾害和增大自流引水流量措施的建议,不仅对该工程截潜方案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其他冲积平原区截潜工程方案设计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苏干湖盆地是嵌套在柴达木盆地中的一个封闭盆地,大、小苏干湖是盆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汇集中心,两湖相距20km,但大苏干湖为咸水湖、小苏干湖为淡水湖。文章通过氢、氧同位素分析盆地中大、小苏干湖湖水补给来源,解释了两湖虽近,但矿化度差别较大的原因。为解决敦煌盆地地下水资源短缺问题,政府部门计划从苏干湖盆地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源——大哈尔腾河引水至党河当中,但湖水补给源的不同,导致引水对两湖影响不一。结果表明,大苏干湖湖水补给来源为大、小哈尔腾河上游4 800m以上冰雪融水补给,且径流路径长,蒸发强烈。小苏干湖主要由来自党河南山西段和阿尔金山区雨水补给,径流路径短。因此,大、小苏干湖矿化度差别较大,补给源的不同导致引水对大苏干湖湖水影响较大,而对小苏干湖湖水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我国冰雪遥感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58年,我国大规模进行高山冰雪调查的初期,就已使用航空象片研究祁连山现代冰川分布及型态特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70年代末,随着我国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首次将诺阿气象卫星影象应用于东北、华北地区积雪的研究,同时组建遥感应用小组(即寒区遥感应用研究室前身)。冰雪遥感专业人员的培养是关系到今后冰雪遥感事业的兴衰。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80年代初派遣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工作者赴美国、加拿大遥感中心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进修冰雪遥感、图象处理或攻读冰雪遥感博士学位,他们大部分已学成回国并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另外近几年开始在国内招收培养冰雪遥感硕士研究生。据不完全统  相似文献   

10.
冰雪升华是冰冻圈—大气圈水分和热量交换、冰冻圈水分损耗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寒区水文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研究难点。冰雪升华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观测与模拟研究在南北极、北美和北欧等地开展较早,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在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冰雪升华量、升华潜热对水量和能量平衡影响的基础上,论述了冰雪升华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认为冰雪升华虽然是区域水文过程和能量收支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湿润气候条件下,冰雪升华作用受到抑制,此外,冰雪升华受局地地形(海拔、坡度、坡向)、植被、气象要素的影响明显,导致冰雪升华各地报道差异较大。冰雪升华时空差异明显,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相关工作较为零散,缺乏长期、系统观测与研究,导致对冰雪升华的水热过程及其影响认识不清,冰雪升华研究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面临许多难点需克服。  相似文献   

11.
冰雪反照率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蒋熹 《冰川冻土》2006,28(5):728-738
冰雪反照率在地气能量平衡中起重要作用,其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即冰雪面的反射属性以及大气或天空的状况.因此,影响冰雪反照率的因素除其自身的物理属性如积雪粒径、密度、含水量、杂质和污化程度等外,云对冰雪反照率也产生影响,从而使冰雪的反照率呈现出日变化、季节变化和空间变化规律.最后,评述了利用数值模式及卫星遥感反演方法对冰雪反照率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境内冰川成冰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川是由降雪积累形成,具有一定规模且运动着的自然冰体,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指示器。从雪演化成冰的过程、机理和结果统称为成冰作用。成冰作用的研究可以揭示冰川的发育条件、形成过程和物理特征等;成冰作用的空间变化又是冰川变化的一种反映,对气候变化具有很好的指示作用。中国境内冰川的成冰作用研究开始于1962年谢自楚等对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开展的成冰作用研究,随后不同学者对祁连山等地区冰川的成冰作用亦进行了研究。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发展现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冰川成冰作用概念。主要回顾了冰川成冰带研究的发展历程和在中国的发展状况以及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中国境内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西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藏东南地区和横断山区冰川的成冰作用研究的主要成果,展望了今后冰川成冰作用研究的发展及其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以前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以及今后在成冰作用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As an important exchange process of water and heat between the cryosphere and the atmosphere, snow and glacier sublimation is a principal pathway of moisture content loss of cryosphere. The observations and simulations of snow and glacier sublimation for the proces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onducted earlier in the Antarctic and the Arctic Pole, North America and northern Europe, and had made great progres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blimation of ice and snow and the latent heat of sublim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climatic condition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sublimation of ice and snow were analyzed. Although sublimation of ice and snow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regional hydrological process and energy budget balance, under humid climate conditions, sublimation of ice and snow is inhibited. it is greatly affected by local topography(elevation, slope and aspect), vegetation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resulting in large differences in reported sublimation of ice and snow. However, there are many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sublimation, resulting in the obvious spatial and temporal differences of research results. The researches lack of long-term, systemat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and which has contributed to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in the water-heat process of snow and glacier. There are still great uncertainties and difficulties in this study that need to be overcome.  相似文献   

14.
自2002年9月14日至2004年9月28日,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积累区雪坑中连续观测取样,频率为1次/周。对表层雪样品和粒雪坑样品的pH值和电导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层雪的pH值和电导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本区域的主导山谷风风向NE和ENE密切相关。在春季,由于尘暴发生频率的增加,表层雪的pH值呈现较强碱性,电导率达到最大值;在冬季,由于原生气溶胶向次生气溶胶的转化,pH值呈现较弱碱性,电导率达到最小值。在后沉积过程中(2003年10月4日至2004年9月8日),雪坑中不同时期的pH值和电导率呈现不同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淋溶过程。电导率的峰值P1进入粒雪冰的时间比与它相对应的大粒径(直径>10 μm)微粒的浓度峰值提前40天左右;在有的雪坑中,pH值和电导率的峰值出现在污化层附近,与污化层的位置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污化层对可溶性离子的淋溶作用可能有一定的影响。相关分析表明,Ca2+是影响表层雪中pH值和电导率变化的最主要离子。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法是分析有机酸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梯度淋洗可一次分离与固定相亲合力差异较大的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改善离子的色谱峰形,提高分离度和选择性.雪冰是记录有机酸的良好载体,对雪冰中有机酸的研究可认识过去大气中相应化合物含量及其变化,从而恢复过去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利用Dx-600离子色谱仪及外加水梯度洗脱程序对南极雪冰样品中的有机酸离子组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初步探讨雪冰中有机酸离子特征及其对雪冰化学记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Variations of δ18O in the snow which accumulates at a Nordic temperate glacier during the win-ter are not entirely eliminated after a few months of ablation in the following summer. Survive of isotopicsignals closely relates to the re-freezing capacity of snow accumulated in winter when its temperature wasbelow 0 ℃. The melt-water re-freezing ice layers formed in winter hindered subsequent melt-water percolation in summer when snow temperature was at melting point and, therefore, varied isotopic record wasreserved between these ice layers. The isotopic record in snow pack can provide an estimate of the ap-proximate trend of the most recent winter season temperatu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gional tem-perature changes and δ18O values in the snow pack is affected by many natural factors, but 1989-1990 (aglacier balance year) winter air temperatures were reflected in the snow which remained on the glacierAustre Okstindbreen at an altitude of 1 350 m in July 1990. There was larger amplitude of variations ofδ18O values in the 4. 1 m of snow above the 1989 summer surface, but variations in the underlying firnwere relatively small. Melt water percolation modifies the initial variations of δ18O values in the snowpack. At a site below the mean equilibrium line altitude on Austre Okstindbreen, increased isotopic bom-ogenization within a ten-day period in July accompanied an increase of the mean δ18O value. Although theisotopic record at a temperate glacier is likely to be influenced by more factors than is that at polar glac-iers, it can provide an estimate of the approximate trend of recent local temperature variations.  相似文献   

17.
雪冰中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汞是具有特殊物理化学性质的重金属元素,其较强的挥发性使之能够参与全球尺度传输,汞的高毒性又能对人类和高等生物体产生极大危害,因而汞是一种全球性污染物,在近几十年来备受科学界的关注.汞的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演化规律是目前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冰冻圈是地球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之一,是各圈层相互作用的重要环节;而雪冰是冰冻圈的主体,是环境和气候记录的良好载体之一.对南极、北极和中低纬高海拔冰川现代雪冰和冰芯中汞的季节变化、空间差异以及历史变化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总结了北极和亚北极地区汞的雪/气界面过程研究,归纳了汞的实验室检测手段和方法.针对该领域目前研究上的空白和热点,分别对利用冰芯高分辨率和长时间序列记录重建工业革命以来汞的变化历史(特别在青藏高原)、中低纬冰川区汞的雪/气界面过程、雪冰中汞的同位素分析等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冰川/积雪-大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杨兴国  秦大河  秦翔 《冰川冻土》2012,34(2):392-402
冰川和积雪是冰冻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或区域气候系统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开展冰川/积雪-大气相互作用研究,是研究冰冻圈物理过程及其对气候系统反馈作用的必然需求,也是研究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有效手段,同时还可为全球(区域)气候和水文模式提供冰川/积雪面的地表特征参数.近一个世纪以来,在冰川/积雪面辐射特征、能量通量计算方法和平衡特征等方面开展了许多观测试验和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结果.但是在准确获取辐射通量、研发普适性较强的反照率参数化方案、复杂地形条件下能量通量的计算,以及发展分布式能量平衡模式等方面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面临许多技术难点,也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9.
南极洲乔治王岛长城湾一年生海冰的发育特征和物理性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秦大河 《冰川冻土》1991,13(2):115-130
  相似文献   

20.
雪冰内化学成分的记录为全球变化的各个方面,如气候变化、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类活动、地质和宇宙事件等诸多科学命题的研究提供了直接或间接依据,这些化学成分记录主要包括雪冰内的稳定氢氧同位素、重金属、微粒、气溶胶、黑炭、离子等.雪冰内的离子化学成分的研究在冰川雪冰化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更为准确地反映冰川雪冰内的记录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