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3):299-304
中國海相下三叠紀化石之最初發現者,為法籍鑛工師勒克萊(M.A.Ieclere)彼於一九○二年在貴州貴陽附近之砂子硝地方,曾於直接掩覆上二叠紀地層上之灰色硬石灰岩中獲得頭足類及微小之腹足類。頭足類經杜維勒(H.Donville)之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來的數年中,地層上及化石上新的重要發現時有增加。最近潘江同志對於南京附近的地質研究頗詳,曾在雷鼓山剖面烏桐系發現魚化石,經劉憲亭同志鑑定,認为胴甲魚類(Antiarcha)的一種(屬名及種名俱未能鑑定),地層時代應屬於泥盆  相似文献   

3.
鄂西南部棲霞灰岩煤系之几种鳞木植物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行健 《地质论评》1951,16(1):107-107
1950年冬田奇(王隽)先生寄来鳞木植物化石数块,系采自宜都县,松木坪之马鞍山煤系。采集者为周圣生黄钟二氏。煤系层位在栖霞灰岩之下,而不整合覆於黄龙灰岩之上。植物化石经鉴定为Sigillaria acutangula Halle,Lepidodendron oculus felis(Abbado)Zeiller及Lep.ituense Sze sp.nov三种。此三种或可视作一种即Lep.oculus felise 详细讨论见於西文中。此种化石,在山西中部属於上石盒子系。在甘肃南山属於下石盒子系。在朝鲜属於Koten Series(上石炭纪)及其上之寺洞统(山西系及下石盒子系之一部)。在遼东烟台属於上石炭纪。在阿北之开平煤田则发见於第14层煤及其上之赵各庄层。第14层煤相常於中石炭纪之最上部,赵各庄层则属於二叠石炭纪。故此种化石,殊无鉴定地层时代之价值。惟栖霞灰岩底部煤系在华中及华西南部分布甚广,在湘西名黔阳煤系,在川南名铜矿溪层,在陕南名梁山层,滇束及贵州,及到处有所发现。各处地层次序亦大致相同。贵州及川南则在煤系地层之下尚有薄层石灰岩含 Stylidophyllum及其他栖霞灰岩之化石。四川方面又发见下二叠纪  相似文献   

4.
四川江油縣發現了三億年前的古生物——節甲類魚化石。這塊魚化石包括頭甲、中背甲、前側甲及腹甲等,它們保存在不純的灰黑色石灰岩中。像 這樣比較完整的節甲類魚化石在歐洲、北美洲發现較多,而在我國還是第一次發現。經古生物學家研究證明,這种节甲類魚的特徵在已知的种屬中還未見過。是巨大的恐魚和雷魚的祖先型的旁支,繁生於約三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  相似文献   

5.
林朝棨 《地质论评》1948,13(Z2):265-266
台湾北部及中部於第三纪鲜新世下部之锦水页岩(新定义之锦水页岩,相当本人丰原地方之埤头山层群)中,产一种扇蟹化石,因此称扇蟹化石产出很多,并且只限产於新定义之锦水页岩中,故於地层对比上有相常之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周明镇 《地质学报》1951,(Z1):89-96
山东大学地质礦物系同學及王鳞祥、關广岳二先生,於1950年春在膠东萊陽縣金刚口及趙疃附近,白堊纪上部王氏系中所採的恐龍化石及蛋化石,已經初步研究,恐龍骨骼屬於鸟脚類中的鸭嘴龍科,屬類及種類因材料不足,未能作確切鑑定,但与谭錫疇教授及司丹斯基博士在同一屬位及地區內將軍頂附近所採的譚氏龍(Tanius)很相近,可能為同一種屬,祇是骨骼形體较罈氏龍稍大,但就僅有的材料作比較,則与外蒙古所採的姜氏巴克龍(Bactrosaurus johnsoni Gilmore),亦甚接近。山大地质礦物系所存標本,除零星碎塊外,计有大體完整之脊椎骨七,左鸟喙骨一,左右脛骨各一,左腓骨一。蛋化石包括受壓擠破裂之蛋三枚,零星蛋殼破片若干。由外表及製成薄片後在顯微镜下觀察之結果,發現舆現今已知的恐龍及其他爬行動物蛋殼構造,都不相同。但比較上舆外蒙古白堊纪上部伊蘭達巴索層內所採的鴨嘴龍式蛋殻結構,最為接近。依據外形,內形结構,及一般爬行動物和鳥類蛋殼之生長及構造,作比较推测,莱陽所產蛋化石為一種新的恐龍蛋型,可能為一種屬於鴨嘴龍類的恐龍所產。本文著者承山大地質礦物系何作霖主任及王麟祥先生供給標本和有關资料,及各项帮助,中国科学院楊钟健教授在标本之鉴定及研究上,赐予指導,並為校改原稿,表示無限謝忱。  相似文献   

7.
李星学 《地质论评》1948,13(Z2):262-264
浙江中生代植物化石之产地,虽常见於各地质报告,然其确切之内容则从未道及。去冬地质研究所陈恺,郭鹤俊两先生以采自兰谿,寿昌两县之植物化石交笔者鉴定时,觉其大部与福建坂头系之植物相似,而应为下白垩纪Wealden期之产物。今夏,复趁去浙西调查之便,除对上述两处之标本有所增补外,并添采诸暨五泄一地。惜三处之标本均多破碎,属种亦少,尚难详作研讨,兹将已经初步鉴定者列下:  相似文献   

8.
Ⅰ 緒論任何適當的科學方法之研討,必論及两种科学行为:其最要者曰調查研究之法,亦即發現事實真相之途径;次日陳述之法,即以調查研究之結果,用語言或文字,使羣众認識之謂。因文字能達於多數羣來,故著述之方,较诸口授,更有實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穆恩之 《地质论评》1949,14(Z1):13-21
一中国笔石之研究经过李希霍芬(Richthofen)於1868—1870年间调查中国地质时,首先在南京附近仑山发现笔石,所采标本经佛来希(Frech)研究,列一笔石名单於李希霍芬之”中国“第五卷中(1912),勃朗(Brown1908)在云南施甸蒲缥所采笔石标本,由爱丽斯(Elles)鉴定,瑞德(Reed 1917)列些等笔万名单於其”云南奥陶纪及志留纪化石“一文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化石生物體埋藏在地層裹和它周圍的土石接觸後,便發生替換作用,年代久了,有機質逐漸腐散,無机質逐漸增加,直到最後生物體的結構就形成了化石。所謂“石化”也可說是一種替換和填充間隙的作用。“化石”這個名子是由拉丁文“fossilis”譯來的,即“由地下發現者”的意思。其含意很廣,凡是由地層中掘出來的東西可以供作研究资料者,如地層中所發現的古代人遺留下來的灰燼,石器和骨器等等都可視为化石。將fossilis這個字譯作“化石”,往往容易  相似文献   

11.
贵州西南部之三叠纪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许德佑  陈康 《地质论评》1944,9(Z1):13-34
三叠纪地层任黔省极为发达,而尤以其西南部,化石层次之齐备为最能吸引研究地层与古生物者之兴趣,作者最近曾莅临此一区域调查,颇有收获,爰将结果报道於次,以供同道之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杨锺健 《地质论评》1939,4(2):91-96
卞美年先生在祿豐所發現之恐龍化石之地质情形,巳由卞先生于中国地质學會昆明分會第一次論文會有所報告。今該项化石尚在修理中,自不能作十分可靠之鑑定。但因該項化石无論在學术方面,或一般兴趣方面,均十二分重要,故先约为申述,以供探討。  相似文献   

13.
黃勘資 《地质论评》1957,17(4):393-401
於世界上許多火山岩中合有柘榴石已數見不鮮。關於火山岩中的柘榴石成因,過去學者研究有種種議論,但多以為捕虜變質岩而被火山岩混染之說頗佔優勢。本人於1953年特為研究此間題親往寬甸縣黄椅山採集礦物岩石標本,此柘榴石呈紡錘狀巨晶,實屬罕見。據過去文獻所載,於世界任何地方未曾發現如此情况。茲提出此論文的目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先民对动物和植物化石的认识很早,有关动物和植物化石记载的文献也不少。惟对这些有关动物和植物化石之文献加以整理研究,并撰成专文者尚不多,据笔者所知有李约瑟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第六册“地质学和矿物学”部分,甄朔南的《我国古代古脊椎动物化石之一些记载》,李仲均的《古籍中记载的几种无脊椎动物化石及植物化石》,甄朔南的《我国古代对各种化石的认识》,其中以李约瑟和甄朔南两先生著作所讨论的  相似文献   

15.
路兆洽 《地质论评》1943,8(Z1):192-197
一、定义一平浪煤系,就植物化石群而言,实相当於香溪煤系,在滇省可以广通一平浪附近剖面为其代表,名为一平浪煤系。禄丰层指滇省之中生代之陆相红色地层,以含卞氏禄  相似文献   

16.
中國志留紀地層,最初德人李希霍芬在秦嶺山之南麓,四川北部陕西西南部與甘肃南部,曾經一度研究。李氏復在南京附近之崙山奧陶紀石灰岩之上,發現筆石頁岩層。嗣後美人威理士調查揚子峽地質,統名巫山石灰岩以下徐家壩過渡層以上之頁岩砂岩系,曰新灘頁岩,彼等在新灘頁岩内並未採得化石,僅依其層  相似文献   

17.
許德佑 《地质论评》1938,3(2):105-118
自“中國南部下三叠紀海產化石之新材料”一文發表而後,作者於最近一年中又曾鑑定湖北,湖南及雲南等省之三叠紀化石。其詳細叙述將陸續發表於中國地質學會誌中,今先將其結果作一簡報於此。  相似文献   

18.
在额尔古纳河与海拉尔河交会点的西方,呼伦池(大赉湖)的北方札赉诺尔地方,於褐炭层的上部堆积中,采掘褐炭者於1933年发见了一个完整的人类化石头骨,编号为头骨第一号;於1940年又发现一个完整的人类化石头骨,编号为头骨第二号。於1943年更发现了人类的体骨及下颚骨和石器等,编号为人骨第三号。  相似文献   

19.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20.
1932—1937年间在周口店中国猿人产地及其他地点采得八十馀件节足动物化石,多破碎,完整者极少。颜色不一,由乳白而棕黄,兼有呈半透明玻璃状者。经初步观察,应属节足动物门,多足纲,倍脚目,马陆科,计一属两种: 一、山马陆(Julus of.terrestris)此种在第一,三,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此与现生的山马陆无甚差异,仅肛板及由二肛板所成之肛门沟稍大。二、裴氏小马陆(Julus peii Chia & Liu(sp.nov.)此种於第一,四,十五地点及山顶洞均有发现。由身体及头部形态,身体环节数目(三十个以上),知其与山马陆同属。但其决非幼小山马陆,因其体节数目多於长成之山马陆。但与现生於日本的一种 Nipponoiulus truncatus 近似,惟後者体节数较少,尾端钝圆。关於马陆属化石,据现在所知最早发现於始新统地层中,直到现在仍有生存,变异极小。以上所述二种若非与其他脊椎动物化石共生於周口店地点,则其年代颇难鉴定,因其有以後爬入岩隙死後石化之可能,不过上述之标本不但有共生脊椎动物为证,且有的已埋藏於固结的砾岩中,其属於更新统时期可无疑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