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地球形成与演化过程中,由于内外动力共同作用形成了众多具有科学价值和观赏价值的地质遗迹。地质遗迹是地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也是自然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中国地质遗迹资源丰富,主要有地层剖面、构造剖面以及古生物化石等。本文系统总结我国地质遗迹分布现状、地质遗迹调查工作进展情况和遗迹保护现状,分析了我国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世界地质公园工作指南的发布及意义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赵逊  赵汀 《地质论评》2002,48(5):486,517-517486
地质公园(Geopark)是广大地学工作者在地质遗迹保护工作中经长期酝酿提出的概念。近年来,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导和推介,地质公园这一名词已为社会所广泛接受,她代表具有特殊地球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以稀有的地质遗迹为主要内容,并可能兼有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的区域;通过规划建设,可以形成地质遗迹的保护区、地质科学的研究基地、地质教学的实习基地、科学普及的重要场所;同时借重其优美地质生态环境和引人入胜的自然景观及不可再生的稀世遗迹,可以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场所和健身娱乐的区域。即使是已知名的风景名胜区,也可增加旅游内容,提高科技含量。特  相似文献   

3.
地质遗迹已成为经济区和城市群规划发展、宜居城市建设、生态文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地质文化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关中盆地城市群地质遗迹专项调查,共发现地质遗迹点429处,其中具有价值的地质遗迹146处;整体上类型多样、内涵独特,以地层剖面、古生物化石、地质地貌、水体景观等为主;空间分布范围广泛,空间结构类型呈现凝聚型不均匀分布,新构造活动与地貌、水系、第四纪沉积、温泉、地震和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其变化具有良好的一致性。根据资源赋存属性、地质遗迹完整性及交通便捷性等原则,将地质遗迹区域划分为3个地质遗迹景观带、10个地质遗迹景观亚带、22个地质遗迹景观区。针对经济区和城市群、宜居城市、生态文明、乡村振兴建设与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及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应建设一批国省地质公园、研学基地、旅游度假区、旅游风景道、特色小镇以及地质文化村,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路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地质建造分区和流域地貌演化理论,利用地质建造分析、DEM数字地貌、遥感解译、无人机和野外路线调查等技术方法组合,快速查明了承德蟠龙湖景区地质遗迹单体63处,丰富了景区的地质旅游资源,提升了景区的科学内涵。地质建造决定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的内在“基因”,是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形成的物质基础,并通过岩性和构造影响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的发育。流域地貌演化影响基础地质大类地质遗迹的出露情况;是塑造地貌景观大类地质遗迹形成的主要地质营力,影响地质灾害大类地质遗迹发育。将地质建造和流域地貌相结合的思路贯穿整个地质遗迹调查全过程,初步形成“圈定潜力区—摸清家底—探究规律—总结方法”的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技术方法流程。大比例尺地质遗迹调查的目标是力求打通地质遗迹调查与地方需求、旅游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为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利用、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北京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在几亿年的地质演变长河中,受不同时期的地质作用,形成了形态多样、类型独特的地质奇观。众所周知,地质遗迹是不可再生资源,合理的规划、利用和保护能为地质科研教学、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遏制地质遗迹破坏的趋势,建议制定北京市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并分期实施,近期对区内已遭严重破坏的地质遗迹进行抢救性保护,初步探讨北京地质遗迹保护方案。  相似文献   

6.
地质公园及建立地质公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仁 《贵州地质》2004,21(1):47-47
地质公园(Geopark)是以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及较高的美学价值的地质遗迹为主体,并融合其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而构成的一种独特的自然区域。地质遗迹是指地质时期由于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具有典型特征的地质现象或地貌景观,它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重要的地质遗迹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的财富,是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的保护地质遗迹、爱护我们的生存的家园———地球,1991年6月13日在法国迪涅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地质遗产保护学术会议”上,来自30多个国家的10 0多位代表共同签发了《国际地球记录保护宣言》,该宣…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地质遗迹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地质遗迹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值及资源定量分级综合评定区间,对研究区内地质遗迹进行分析评价与分级保护,根据地质遗迹保护区建设工程方案,形成江苏地质遗迹保护规划图空间数据库结构框架、建库流程,以此推动江苏地质遗迹保护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质遗迹保护网络化建设,促进江苏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太行山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经历了长期而复杂的地质构造作用,形成了种类多样的地质遗迹,兼具美学观赏价值和科学研究意义,造就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地质旅游资源。本文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开展细致的野外调查,对太行山地区的地质旅游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重点分析了太行山岩石地貌景观资源、构造地貌景观资源、水体景观资源和古生物地质景观资源的特征和成因。此外,针对太行山现有的地质旅游资源开发情况综合分析,科学指导区域旅游开发,保护地质遗迹,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北京西山素有"中国地质工作摇篮"之称,门头沟区地处北京西山,占总面积98.5%的山地是西山的核心地区,拥有包括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化石、矿物岩石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景观7大类地质遗迹。本文在总结区内地质遗迹资源7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先保护后利用,保护措施包括制定保护规划、确定地质遗迹保护名录、建立保护联动机制。提出在沿河城、庄户洼、下苇甸遗迹3个遗迹集中区打造地质公园;在清水涧深挖矿业遗址文化建设矿山地质公园;以地质和人文遗迹为背景在爨底下村、柏峪村、燕家台、沿河城、东胡林村等村建设地质文化村;在永定河流域、东灵山沿线、潭王路、斋幽路一带设置精品研学科普路线等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264.6km~2,分为8个景区,由于各景区陆续、分别开展地质遗迹调查工作,时间跨度较大,使用调查参考规范不同,导致公园内地质遗迹分类方案和评价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公园内地质遗迹的开发保护。本文基于天津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数据,按照《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编制技术要求》对地质遗迹进行了类型划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等级划分。研究结果表明:公园内主要地质遗迹共有368处,分为地质(体、层)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7大类;地层剖面、构造形迹、古生物遗迹等16类;全国性标准剖面、区域(大型)构造、中小型构造等22亚类。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主要为中新元古界剖面类、花岗岩地貌类、石英砂岩地貌类、古生物类、构造形迹类等景观类型。通过综合评价分析,公园有世界级地质遗迹46处,国家级地质遗迹23处,省级地质遗迹58处,县级地质遗迹241处。上述研究以期为蓟县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地方,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一、二级阶梯的交汇处,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地质遗迹资源(含矿业遗迹)393处,其中世界级11处、国家级86处、省级264处,目前已建有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5个,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全省还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其它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107处,将90余处地质遗迹资源纳入有效保护。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展布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四川省其它类型保护区的相互叠置关系,提出了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2.
四川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地方,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一、二级阶梯的交汇处,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地质遗迹资源(含矿业遗迹)393处,其中世界级11处、国家级86处、省级264处,目前已建有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5个,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全省还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其它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107处,将90余处地质遗迹资源纳入有效保护。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展布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四川省其它类型保护区的相互叠置关系,提出了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3.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23,自引:12,他引:11  
赵汀  赵逊 《地球学报》2009,30(3):309-324
地质遗迹是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 是最重要、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地质遗迹研究是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的主要内容, 其价值不可限量。在地质公园工作推进过程中, 开展地质遗迹科学意义的评估。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 是地质公园设计和建设, 科学研究和普及的重要基础。显而易见, 随地质遗迹区域调查和保护规划的广泛开展, 以往地质遗迹分类已难以满足地质公园快速发展的需求, 以系统地球科学为指导的地质学科分类为基础的地质遗迹分类学也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4.
四川是一个地理位置较为特殊的地方,位于我国西南腹地、长江上游和一、二级阶梯的交汇处,因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独特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最为丰富、最具特色的省份之一,全省有地质遗迹资源(含矿业遗迹)393处,其中世界级11处、国家级86处、省级264处,目前已建有地质公园(含矿山公园)35个,使75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全省还建有世界遗产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要湿地、国家湿地公园等其它类型的国家级保护区107处,将90余处地质遗迹资源纳入有效保护。根据全省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展布特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科普价值、美学价值和保护管理现状,结合四川省其它类型保护区的相互叠置关系,提出了10处地质类国家公园的建设设想。  相似文献   

15.
地质遗迹是经过漫长地质历史时期 ,在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下所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的综合价值体现在 :( 1 )为国内乃至国际研究动植物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及当时的生态环境 ,提供十分珍贵的实物证据 ;( 2 )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地球的演变、生物的进化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 3 )为探索地球上生物大批死亡、灭绝事件乃至天体演化研究 ,提供罕见的实体及实地。因此 ,它是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价值。“重要、重点地质遗迹保护研究”项目 ( G99-A-0 6)在 1 99…  相似文献   

16.
<正>地质遗迹是在地球漫长演化的地质历史时期,由各种内外动力的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珍贵的不可再生的地质自然遗产。随着我国地质公园建设的不断深入,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的评价,成为申报国家或世界地质公园的首要前提,也是地质公园建设中亟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对地质遗迹的评价既包括地质遗迹的资源要素及自身价值,也包括对资源开发的利用条件。而地质遗迹的资源要素及自身价值作为地质公园建设和地质遗迹保护的核心,如何单纯评价地质遗迹的本身价值,需要建立怎样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地质公园的主要地质遗迹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地质遗迹是近30亿年来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地质现象,是重要自然遗产。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演化进程和方向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山东地质公园主要地质遗迹包括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矿物与矿床、地貌景观、水体景观、环境地质遗迹景观等七大类。本文叙述了各类地质遗迹的形成时代及分布特征,对各地质公园的主要特征及地层、侵入岩中的主要地质遗迹进行了总结,对地质公园形成演化历史作了介绍,为地质旅游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对地质遗迹进行科学分类是科学利用、保护地质遗迹的前提与基础。三清山世界地质公园内具有特色鲜明、极为丰富的地质遗迹,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对其研究具有一定的美学和地学意义。笔者在对地质遗迹调查的基础上,依据有关技术要求,将三清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划分为基础地质、地貌景观、地质灾害3大类、7类、16亚类,共计93处地质遗迹景点,分析了典型地质遗迹的地质学意义,以指导园区景点保护及旅游线路的规划,促进地质科学研究、地质遗迹开发与保护以及地学科普及地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pGIS的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左仁广  方世明 《地质通报》2007,26(2):223-230
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数据库技术,整合地质遗迹(地质公园)数据库和基础地理、地质、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管理规划等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建设等方面的现状和规划情况,便于管理地质遗迹(地质公园)保护和建设的信息,为制定国家、区域或省市自然保护区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地质遗迹管理信息系统应遵循点源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以主题式关系数据库系统和空间数据库系统为基础,以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管理为核心,实现数据库与GIS的有效集成;并用C/S与B/S相结合的方式,使系统在局域网和广域网都能安全运行,满足用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概括介绍了北京市地质遗迹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依据2007年开展的"北京市地质遗迹资源及其保护现状综合调查"项目,将北京地区的地质遗迹分为7大类31个亚类170处,针对不同类型地质遗迹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阐述,并从2000年以来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申报建设情况、管理体系建设、环境保护和管护设施建设、摸清资源家底和制定规划等方面,阐述了北京地区地质公园及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情况和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