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水域工程地震勘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王云安  刘章捷 《地球科学》2001,26(4):388-390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采用地震反射波法和地震映射波法, 在水域进行工程地震勘探, 查明了桥址区的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分布等工程地质问题, 并对大桥的工程地质条件作出了评价, 为桥型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2.
常规多次覆盖反射波法地震勘探难以获得100ms(一般相当于80m)以上的有效地震反射信息,形成浅部地层勘探盲区。为有效解决浅层勘探难题,提出了单道自激自收或点组合小排列施工方法。该方法除对震源输出脉冲宽度、频率特性有要求外,还对震源适应性有较高的要求。实例表明:采用小药量震源激发,点组合小排列接收,可有效划分100ms以内的层位;而单道锤击自激自收反射波法,对地下敷设电缆、城市排水沟、地下管道及人防工程的探测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3.
王光权 《物探与化探》1999,23(2):122-127
结合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厦门海沧大桥勘探中应用,对在水域进行桥址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勘探中的各方面作一探讨,浅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人工地震勘探是目前公认最为有效的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手段之一,但其受限于激发震源和城市高干扰环境背景,在高度城市化区域往往难以获取良好的地震勘探资料。文章通过利用上海市城市水网发育的优势,在大治河水域开展大功率电火花震源激发方式的地震探测,对电火花震源激发能量、放电水深、不同震源的地震成像效果等对比试验,获得了上海地区内河水域(大治河东段)最佳地震勘探激发参数,确认了在城市水网开展电火花震源激发地震勘探方式的有效性。与其他常规激发方式相比,电火花激发地震勘探资料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并且可以达到较深的勘探深度,对城市地区隐伏断裂探测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受复杂地表地质条件影响,沿海滩涂区地质调查程度较低,限制了相关地质调查方法技术的发展水平。浅层地震勘探技术在沿海滩涂地质调查中作用显著,但其勘探设备在沿海滩涂的适用性问题制约了地震探测数据采集工作,尤其体现在激发震源的适用性问题上。文中针对沿海滩涂复杂的地表地质条件,在满足探测要求的前提下,以提高地震记录分辨率和信噪比、提高施工效率为目的,选取了轻便灵活的夯击震源、锤击震源、落锤震源和电火花震源开展高精度地震探测激发震源适用性对比分析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震源激发的地震记录得出结论:电火花震源激发得到的单炮记录反射波频率高、频带宽、同相轴连续性好、探测深度深、信噪比高、受风噪干扰影响小,且可有效提高浅层地震数据采集施工效率。实际应用效果表明,电火花震源在沿海滩涂潮间带区浅层地震探测中的适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浅地层剖面、单道地震和多道地震三者综合勘探,在近海工程物探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者介绍了三种方法的各自侧重点与互补关系,结合在深中通道勘查的典型应用实例,阐述了海上地震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解释等方面的相关技术。工程应用结果表明多种反射波法是海底隧道、过江管道和跨江跨海桥址等勘察的一种有效辅助手段,可为近海水域工程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在进行地质层位精细分层和隐伏构造勘查时,可取得较好的勘察效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复杂山地条件、特长、大埋深的雪峰山公路隧道的工程地震勘探实例,介绍和分析了根据实地情况开发和应用的高分辨率地震震源激发技术,复杂地形、地质构造条件下共排列双向变偏移距高分辨率反射波多次覆盖技术,环保型地震反射波与折射波法野外同步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电子工程、通信传输工程、计算机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并应用地海上地震勘探事业中,为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的新进展创造了条件;而海上地震勘探向三维及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则为推动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餐部条件及内在需求促使海上就发展和更新。本文主要从震源、数字电缆、电缆震源定位系统、数据存储传输系统、实时处理及多船、多源多缆采集等方面来探讨海上地震数据采集技术方法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常规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80 m以内是勘查盲区,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横波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浅层地震勘查中,使用200 kg冲击锤的强力横波机械震源激发,小排列、点组合的接收方法,可有效获得80 m以内的有效信息,对城市建筑地基、浅层地质构造及工程勘查等勘探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浅层反射波法地震勘探最近两三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引进及制造了一大批浅震仪,在城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震危险性研究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资料。为了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均能获得较好的资料,这就要求针对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  相似文献   

11.
武汉阳逻长江公路大桥工程地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章捷  王云安 《地球科学》2001,26(4):385-387
武汉阳逻长江大桥桥址区断层和褶皱发育, 襄樊-广济断裂带位置不清.在初勘阶段, 针对不同的桥型方案, 运用多种勘探手段进行了同等深度的勘察.勘探结果表明, 在勘探深度范围内, 没有发现襄樊-广济断裂从桥址区通过, 仅在K80+530 m和K81+860 m处发现两正断层, 其中F1对三塔斜拉桥桥型方案的中塔影响较大, F2处于南引桥部位, 对大桥的影响较小.从地质条件方面考虑, 阳逻长江大桥选用悬索桥方案比较合适, 如果采用斜拉桥方案, 则中塔位置需要向南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有限元法的桥墩地基应力和基桩桩端沉降量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长江已东公路大桥桥址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桥墩地基应力分布和桥墩基桩的桩端沉降量,认为主桥墩处的应力改变最大,同时主桥墩的沉降量也最大,影响深度达桩端下50-60m,辅桥墩处的应力改变和沉降量较小,相对来讲,南岸的应力分布的变化比北岸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总结多年来桥梁工程勘察的实践经验,针对上海地区的工程地质特点,建造桥梁对勘察的要求,对桥梁墩、台基础型式,基础持力层的选择,地基土特性,勘察方法,土工试验项目的确定,勘察报告的编写等作了分析,论述 。  相似文献   

14.
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指出了在岩溶发育地区采用常规工程地质勘察方法的不足,简述了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进行岩溶勘察的原理及工作方法技术,介绍了一个工程勘察实例,指出了跨孔地震CT层析成像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汪名鹏  沈轩宏  张春 《探矿工程》2008,35(12):45-49
杭州湾海域以“怒潮海湾”著称,潮差大、水流急,水文条件极其复杂。结合杭州湾跨海大桥水域工程地质钻探的实践经验,介绍了不同的海域条件下钻探设备的选择和平台搭建的方法,并对杭州湾复杂海域条件下工程地质钻探施工的技术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一套经济、适用、简便与安全的海域工程地质钻探方法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厦门-金门大桥桥址地处闽东南沿海断隆带和泉州-汕头地震带南段,濒临台湾海峡,具有独特的地震地质构造环境。为了保障跨海大桥的长期安全性,无疑应对桥址地区的地震地质稳定性进行必要的研究,以期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依据近30多年来,对该地区地质构造调查、陆海地球物理探测、地壳形变观测、地震活动性、地壳动力学和工程场地特征等资料进行了比较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断块构造自晚第四纪以来,呈间歇性上升运动,速率约1-2.3毫米/年,史今地震能量释放速率为(2.737-7.999)×107焦耳/公里2/年。现代地壳水平运动的速度矢量指向南东东,速度值为9-13毫米/年。从震源机制揭示,区域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轴(P轴)为SE125°,仰角2-8°,引张轴(T轴)为SW215°,仰角2-10°,中间轴(N轴)近垂直。这导致台湾动力触角对闽东南沿海产生强烈的推挤作用。形成潜在震源区。历史上在漳州和金门海外曾发生过61/4至61/2级地震,但桥区内未有破坏性地震(Ms≥43/4级)发生,表明厦门-金门地区构造稳定性介于泉州与南澳岛海外Ms≥7.0级地震的不稳定区之间,为相对较稳定区,适宜建跨海大桥。从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显示,桥场地区由花岗岩、变质岩形成的丘陵、红土台地和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所组成。依据场地不同特点与  相似文献   

17.
龙绍都 《湖南地质》1997,16(3):182-185
该文通过阐述长沙白沙河公路桥的工程地质条件以及地基容许承载力的确定等有关问题,来说明公路桥工程地质勘察的要求及方法。  相似文献   

18.
苏通长江大桥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10年来,随着城市化加快发展,促进了长江下游特大型桥梁的建设,其中主跨1 088m的苏州—南通特大斜拉桥就是其中之一。苏通大桥位于巨厚的第四系覆盖层地区,因此,土层结构特征、持力层和基础型式的选择,以及工程参数的确定成为主要工程地质问题,需要研究解决。应用岩土工程优势面理论对苏通大桥的研究思路,着重介绍了在巨厚覆盖层地基中用层组结构划分和优势层的研究观点,用优势指标法量化判定桩和沉井基础的持力层以及用多法求合理设计参数和提出若干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建议等三方面问题的研究成果,从而推动了该工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沪蓉西马水河大桥岸坡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斌 《岩土力学》2010,31(Z1):261-265
马水河大桥是沪蓉国道主干线关键性工程,大桥桥头边坡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发育,边坡整体稳定性对大桥施工和安全运行影响很大,但其整体稳定性非常难以判断。如何在计算中反映马水河大桥岸坡的地质结构、岩体结构特征及岩体结构面网络以及变形破坏模式,是决定岸坡稳定性分析结果客观性的重要因素。基于岸坡地质条件、地质结构和岩体结构面网络模拟的有限差分数值分析方法和数值分析模型,分别模拟了边坡在天然状态下、桥荷载作用下及水位升高50 m情况下的应力状态和变形大小。研究结果表明,在桥荷载作用下,斜坡应力场局部影响较大,深度达50 m,因此建议桩基设计时应加大桩基断面尺寸以改善桩体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