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沙雅隆起经历了多期构造活动和长期岩溶作用的改造,形成分布极不均匀的裂缝、孔洞系统,构成了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在沙雅隆起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沉积、成岩之后,以历了加里东期-印支期-燕山期多次构造抬升、暴露、剥蚀和岩溶作用,形成了区内广泛分布的风化壳型岩溶作用。研究区至少发育4期岩溶作用,即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印支期-燕山期,其中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是岩溶发育的主要时期,岩溶作用对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和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储层发育层段限制在岩溶作用影响深度范围内。  相似文献   

2.
吴冲龙  韩志军 《地球科学》1994,19(4):471-481,T001
本文客观地分析了野外和室内研究资料后指出,银洞坡大型金矿所在河南庄背斜连同该背斜转折端和两翼所发育的各种平移断层、逆冲断层均形成于主成矿期之后,不具前人所认定的控矿意义。其演化系列是:河前庄背斜→含矿共轭平移断层→无矿共轭平移断层→平移正断层→逆冲支系,除含矿共轭平移断层之外,它们主要起改造矿体的作用。其中河前庄背斜起有利的改造作用,而各类断层主要起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3.
液动锤套管起拔器的原理是利用冲洗液作为动力介质,推动冲击锤产生振动,将机械应力波通过液动锤传至套管,使其松动后拔起。新研制的液动锤套管起拔器减轻了普通蛮力起拔方法对套管的损伤,节约钻探成本。本文介绍了双作用和正作用两种液动锤套管起拔器的起拔原理以及工作方法,并介绍了其在河北省遵化市西山带铁矿区进行野外试验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江断裂带有三纪走滑断陷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江断裂是滇中走滑断裂系中的一条主干断裂,沿断裂带发育了一系列带有明显走滑特征的新生代小型断陷盆地,第三纪含煤地层主要由冲积扇-湖泊、沼泽成因地层层序构成。本在对多个断陷盆地的成因地层、充填序列、沉积体系域等剖析的基础上,讨论了走滑构造背景下断陷盆地的充填层序特征,并指出构造沉降、走滑作用和构造反转对盆地充填起作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异重水在全球温盐合成环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它的形成与深层对流有关。本文通过混合层低温脉冲与加入边界深洋流的异重水特性比较,提出了深层环流作用机理,并利用机理进行预测,与实测结果相符,证明了所提深层环流作用机理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沈其韩  耿元生 《岩石学报》2009,25(8):1737-1748
根据变质作用分类研究的历史回顾和最新进展,本文介绍了一个试行的、较系统的变质作用分类方案,可分为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和区域性的变质作用两个大类9个类型.局部性的变质作用包括以下5个类型:(1)接触变质作用,包括热变质作用、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和高热变质作用3个亚类;(2)低-中-高温动力变质作用,包括低-中-高温韧性剪切带变质作用和温压递进逆冲断层变质作用2个亚类;(3)冲击变质作用;(4)水热变质作用;(5)燃烧变质作用.区域性的变质作用可分为以下4个类型:(6)早前寒武纪克拉通基底变质作用-低中压-中高温区域变质作用,可分为5个亚类,分别是低-中压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低-中压绿片岩相-角闪岩相递增的变质作用和区域超高温麻粒岩相变质作用;(7)造山带变质作用,可分为3个亚类,分别是低温-低压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碰撞造山变质作用和深俯冲高压-超高压区域变质作用;(8)埋深变质作用;(9)洋底变质作用.  相似文献   

7.
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区域性不整合界面、断裂演化、盆地演化、变质核杂岩和岩浆活动等地质事实论述了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挤压与伸展的转换过程及其与区域成矿作用的关系。认为燕山及邻区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过程是在前中生代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基础上发育起来的克拉通内(陆内)成盆沉积与挤压变形的交替演化过程,在这一构造演化过程中,存在中三叠世末(老虎沟组或杏石口组前,峰值年龄≥215Ma)、早侏罗世末(海房沟组或九龙山组前,峰值年龄≥178Ma)、晚侏罗世末(义县组或东岭台组前,峰值年龄≥135Ma)、白垩纪末(古近系前,峰值年龄65Ma)、古近纪末(新近系前,峰值年龄25Ma)5个挤压作用时期。5个挤压期在时间上相对较短,期间为早中三叠世、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中晚侏罗世、白垩纪、古近纪、新近纪至第四纪6个时间较长,相对和缓或伸展的成盆沉积期一一隔开。在时间上,主成矿期与强烈伸展期相对应;在空间上外生矿产受伸展地所控制,内生矿产的分布受盆地间隆起带控制。总体上,挤压作用由强变弱,伸展作用由弱变强。伸展作用持续的时间长,挤压作用持续时间相对较短。挤压作用和伸展作用交替出现,挤压机构和伸展构造间互发育,成矿作用与挤压和伸展的转换存在着密切的成生联系。  相似文献   

8.
鄂尔多斯盆地碳酸盐岩的压实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博全  关振良 《地球科学》1995,20(3):299-305
碳酸盐岩是否存在压实作用,特别是机械压帝作用,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作者在鄂尔多斯盆地的碳酸盐岩石压实研究中采用薄片的显微观察、孔隙度随深度的压实曲线和高压高温压实模拟实验,证实压实作用,特别是机械压实作用存在,作者还阐明了该区碳酸盐岩存在3个压实阶段。  相似文献   

9.
王琪  史基安  张晓宝 《新疆地质》2001,19(2):102-106
在塔里木盆地西部形成、演化的宏观背景控制下,碎屑储集岩本身的骨架颗粒成分、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填隙物成分和含量等成为影响研究区碎屑储集岩物性的主要内在因素。通过统计不同时代碎屑岩中刚性、塑性和半塑性骨架颗粒含量,表明志留、泥盆系岩屑砂岩中较高的半塑性、塑性颗粒含量和机械压实作用是导致其物性变差的最主要原因。砂岩填隙物中泥质基含量增加与颗粒间接触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正相关性。而碳酸盐含量与砂岩孔隙度间的相关分析表明:该区砂岩孔隙间的碳酸盐矿物主要起堵塞孔隙的作用。将成岩作用划分为建设性成岩作用和破坏性成岩作用两大类,有利于从宏观上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南方东部震旦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出现的成岩作用主要有胶结、白云化、去白云化、硅化、去硅化、重结晶、溶解、充填作用等,经历了同生、成岩、后生、表生四个成岩作用阶段,各阶段出现的成岩作用有一定的变化。本区晚震旦世为两个碳酸盐台地和两个盆地相间的古地理格局,处在盆地的不同部位,呈现不同的成岩作用类型。  相似文献   

11.
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在农业及环境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了分析对比的方法将河北省1:20万青龙幅和山海关幅的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应用于农业及环境问题的研究。通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分布特征的比较,表明该区水系沉积物中元素含量能够在区域上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将历年来农作物产量及疾病死亡率分布与地球化学元素分布进行对比,发现有一定的关系。并发现该区大面积缺锌、钼、铜元素,影响了某些农作物产量的增长。还发现了环境中钼元素的分布对食道癌的影响,铬元素的分布对高血压、糖尿病的影响。文中还提出了潘家口水库上游的铬、砷、铅异常的潜在威胁。根据上述结果,初步确定了各元素在该区的正常、过量及缺乏限,并尝试性地编制了标有“缺乏区”“潜在缺乏区”“潜在过剩区”的锌、铜、钴、钼、铬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图。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3.
地表微量元素含量对环境及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1:20万区域化探资料,研究了微量元素在土壤和水系沉积物中的分布,明确了元素含量在水系沉积物中基本能反映土壤中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通过研究微最元素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及农作物的影响,确定了Γ、Cu、Sn、MgO、Be、Mn、Ni、Sr、Cd等元素过剩或缺乏与地方病的关系,明确了Zn、Cu、Mo、P、K_2O、Mn等元素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对区内与地球化学环境直接有关的疾病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4.
大范围系统的基础地球化学研究国内外均不多见,进行区域地球化学分区仍处在摸索阶段.在区域基础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在长江中下游及邻区利用多元示踪元素(常量元素、高场强元素、基性元素、亲氧碱性元素、成矿元素及性质相似元素比值)和Pb,Nd同位素进行不同区域地壳、同一区域地壳内不同级次的地球化学分区,从而厘定了研究区区域地壳的边界,提供了区域远景预测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作物产量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曾昭华 《湖南地质》2000,19(1):25-29
作物的产量与土壤元素中N、P、K、Na、Ca、Mg、S、Fe、Mn、Cu、Zn、B、Mo、V、Co、Ni、Cr、Pb、Cd、Hg、Se、F、TI、Ba、Te、Ta、Sr、Ti、Si等元素及稀土、有机质、酸碱度和含水量、含盐量密切有关。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量元素和重矿物判别分析方法解决百昆仑山前长期未解决的红色哑地层划分对比问题。微量元素和重矿物与沉积环境及物源性质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不同水系(物源区)的沉积岩具有不同的重矿物和微量元素特征。在西昆仑山前初步建立了3条微量元素和重矿物标准剖面,每条剖面均建立了划分组段的微量元素和重矿物两套判别函数。用以解决地面或井下未知层位样品的判别归属问题,经地面和井下验证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7.
地质环境与农业生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质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 ,而农业生态的演变 ,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地质环境条件的制约。土壤中的化学元素进入人体是通过食物链而实现的 ,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 ,选择优越地质环境 ,促进农业生态良好发展 ,培育 (植 )出对人体医疗保健有益的营养品 (粮、棉、油、果蔬等 ) ,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不同温度和压力下岩块受力变形的模拟实验,证实了岩块受力变形异致成矿元素的迁移和富集,发现了高温下不同元素在同一温压条件下和同一元素在不同温压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实验表明,构造应力对许多内生金属矿产的形成,矿产中成矿元素的分带现象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济阳凹陷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赵国连 《矿物学报》2006,26(3):335-345
对济阳凹陷的第三系火山岩、基性侵入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分别总结了火山岩、基性侵入岩岩石类型及其特征。碱性系列玄武岩主要为钠质系列,具上地幔来源的特征。从古新统到渐新统,玄武岩熔融程度降低,岩浆地幔源深度增加。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的数据表明,第三纪火山岩源区存在不协调现象。稀土元素分析表明,本区玄武岩为大陆裂谷成因。钐-钕、铷-锶及铅同位素的数据表明,火山岩与侵入岩同源,都来自上地幔。玄武岩浆在形成过程中有过不同程度的混合作用,Rb/Sr相关性表明早、晚第三纪的幔源类型上存在差别。第三纪火山岩数据点分布于DMM,EMIH和EMII三个端元之间,反映第三纪火山岩成因与这三个端元不同程度混合有关。本区火山岩成因与幔源有关,地幔不相容成分的特征表明有沉积物混入的可能,不排除是陆壳物质混入,不同深度岩浆的混合也是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20.
由于Au、Pt、Pd等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的突破,使中国的贵金属地球化学勘查得到迅速发展。甘肃省自80年代以来,金矿地球化学勘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90年代初,在研究改进Pt、Pd、Au化学-光谱法快速联测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祁连山地区开展了针对金和铂族元素的区域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结果,Pt、Pd、Au的报出率都达到了100%,从而可靠地圈定了Pt、Pd、Au的地球化学异常。这一案例证明,地球化学勘查在寻找金和铂族元素矿产方面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