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西部地区 12省 (区、市 )土地总面积占全国的 71 1%。在西部土地总面积中 ,耕地为 4 70 7 5× 10 4hm2 (占7 0 % ) ,园地为 32 8 5× 10 4hm2 (占 0 5 % ) ,林地为 12 10 0 4× 10 4hm2 (占 17 9% ) ,牧草地为 2 5 80 1 2× 10 4hm2 (占38 2 % ) ,其他农用地为 10 5 8 9× 10  相似文献   

2.
东明县土地总面积13.70万hm^2,其中农用地9.81万hm^2(耕地7.95万hm^2,园地0.18万hm^2,林地0.63万hm^2,其他农用地1.05万hm^2);建设用地1.86万hm^2(城镇用地0.08万hm。,村庄用地1.26万hm。,工矿用地0.28万hm。,交通用地0.11万hm^2,水利用地0.13万hm^2);未利用土地2.12万hm^2。近年来,东明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努力挖掘土地利用效率,从严从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不断提升全县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相似文献   

3.
极限条件法是目前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文章应用极限条件法,对广安桂兴石灰岩矿损毁土地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评价中采用地形坡度、表土层厚度、周围土地利用现状、排水条件、地表浅层物质组成和生产管理便利性等6个主要因子进行判定,并结合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政策因素和公众意愿等因素,最终确定拟复垦土地的复垦方向。结果表明:评价总面积为76.982 8hm2,适宜复垦为有林地的面积为39.371 2hm2,适宜复垦为有林地的面积为39.371 2hm2,适宜复垦为耕地的面积为34.747 1hm2,适宜复垦为耕地的面积为34.747 1hm2,适宜自然留置、自然积水形成坑塘水面的面积为2.864 5hm2,适宜自然留置、自然积水形成坑塘水面的面积为2.864 5hm2。通过研究,建立了该区矿山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数学、统计学等方法建立"比较矩阵"分析模型,对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的分级方法进行研究.与此同时,以都匀市土地利用类型为例,从生物多样性、系统承载力、环境容量、气候调节、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水土保持与流失、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11个指标来对13种土地利用类型分别做比较分析与敏感性量化,然后进行敏感性排序和有序聚类分级,并借助GIS软件绘成都匀市土地利用类型生态敏感等级分布图.研究结果认为,Ⅰ级敏感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灌木林地、有林地,Ⅰ级敏感包括天然草地、稻田、园地、水域,Ⅲ级敏感包括旱地、陵墓地,Ⅳ级敏感包括城镇、公路、农村居民点,Ⅴ级敏感包括独立工矿用地、未利用地.   相似文献   

5.
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基础,市县是落实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市县级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可为国土资源与空间更精细化的管理提供有效支撑。本研究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个方面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宜昌市农业生产适宜性及城镇建设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划分出适宜、较适宜、一般适宜、较不适宜和不适宜5类区域。结果表明宜昌市适宜开展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为3412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7143 km2;适宜进行城镇建设的土地面积为748 km2,不适宜土地面积为14679 km2。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适宜性评价结果均呈现出典型的区域特征,适宜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平原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条件好;不适宜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区域整体的国土空间开发难度大。适宜性评价结果与规划数据有部分出入,与土地利用现状相差不大,农业生产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耕地保有量红线面积多132 km2,分布于农业生产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73.98%;城镇建设适宜等级的土地面积比建设用地底线面积少611 km2,分布于城镇建设适宜和较适宜区的现状建设用地占建设用地总面积的77.99%。将评价结果叠加在谷歌卫星图上,在空间上观察是否与土地现状一致,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适宜区的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不适宜区的准确率为93%;城镇建设适宜区和不适宜区评价结果准确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以昌都市左贡县扎玉镇为例,选用中巴地球资源二号遥感数据、数字高程模型数据和土地利用类型数据,用遥感软件提取植被指数并进行密度分割,确定植被覆盖度,并对其进行分级; 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提取坡度信息,并对坡度进行分级; 在1∶ 5 万比例尺下修正已有的土地利用类型。结果统计扎玉镇 76. 26%的土壤处于轻度及以下侵蚀状态,强烈及以上的土壤侵蚀比例达 5. 48%,土壤侵蚀剧烈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耕地部分,中度侵蚀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林草地部分,因此土地利用合理化以及提高植被覆盖率可以有效减小土壤侵蚀强度。  相似文献   

7.
摘要:以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服务于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在浙中丘陵盆地选择金华市汤溪镇地块细碎的典型区域,开展了两种采样密度的对比研究:(1)按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采样密度上限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64件/km2,采用克里金插值法进行图斑赋值(下文简称插值);(2)以土地精准管理为目标,以地块为单元采样,平均采样密度1795件/km2,用实测值对图斑赋值(下文简称实测)。以图斑为评价单元,对比上述两种方法间元素含量、土壤环境及养分指标分级、土壤质量综合分级的差异。研究表明:(1)与土壤质量评价密切相关的15项指标中,有9项指标插值与实测值元素含量的相对双差合格率达到90%,4项指标接近90%,仅2项指标合格率低于80%;(2)插值与实测值的土壤环境单指标分级与环境指标综合分级结果极为接近,养分指标分级差异略大;(3)实测值与插值土壤质量综合分级一级、二级图斑数所占比例相差118%,图斑面积相差74%,约40%的图斑土壤质量综合等级发生变化。研究区内环境指标变异性较小,插值与实测值的评价分级结果基本一致;养分指标N、P、K的空间变异较强,是导致插值与实测值土壤质量综合分级差异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表明,浙中丘陵盆地区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对土地利用规划、科学平衡施肥等具有重要价值,但其成果精度尚难满足土地精准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3S技术的西部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焉莉 《地质与资源》2003,12(3):188-192
在3S技术支持下,通过利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分析参数对20世纪90年代中期和21世纪初两个时期石羊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进行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7年间,土地利用类型发生变化比较大的地区是石羊河流域的东部和北部.整个流域湿地、冰川、耕地、裸露地、草地、盐碱地等都发生了变化.研究实践表明,利用3S技术进行国土资源调查,建立国土资源环境数据平台,每5~10年进行一次数据更新,可以很好地反映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变化情况,从而为更好地研究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规律,为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上海市2009年以来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以及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市2012、2016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061014×10~(10)kg、1.149566×10~(10)kg,表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70kg/m~2,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占全国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0.026%;耕地、林地和园地转化为工矿仓储用地、公共设施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时造成了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排放,而其他农用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和工矿仓储用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以及其他土地—耕地、公共设施用地时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汇聚;上海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主要来源于土地利用类型不变的土地(农用地、滩涂土地等),这些土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是土壤碳密度(有机碳含量)普遍增高的结果。建议通过进一步加强农用地、滩涂土地的有效保护,并对建设用地上的建筑物实施立体绿化等措施,提升上海市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  相似文献   

10.
福建省大田县土地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已于1999年元旦实施,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实行土地用途管理,限制农用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确保耕地动态平衡,因此,必面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而土地适宜性评价是“规划”编制的基础,也是各级政府土地利用决策的依据之一。我们在编制大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该县建设用地,水域,裸岩地以外的大部分土地作了适宜性评价,划分了宜耕,宜园,宜林地和暂不适宜土地,并进一步划定了适宜  相似文献   

11.
遥感与GIS支持下的南桐矿区水土流失评价与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迎春  周廷刚 《中国岩溶》2012,31(2):191-197
以重庆市南桐矿区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和GIS技术获取对水土流失影响较大的植被覆盖度、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计算了水土流失类型及面积。研究结果表明,南桐矿区水土流失面积262.91km2,侵蚀模数2281t/(km2?a),水土流失强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其中轻度流失132.37km2,中度流失108.95km2。根据区域地貌类型以及水土流失特征,将研究区水土流失划分为盆边低山丘陵中强度流失区、北部坪状低山中轻度流失区和盆边中山轻度流失区三个类型区,盆边低山丘陵中强度流失区以中度流失为主;北部坪状低山中轻度流失区以轻度流失为主;盆边中山轻度流失区虽然以轻度流失为主,但微度流失也占有相当部分的比重。   相似文献   

12.
双鸭山煤矿地面塌陷及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双鸭山煤矿是我国的重要工业基础之一,也是黑龙江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矿区。文章概述了双鸭山矿区地面塌陷现状,到1999年,双鸭山矿区采空面积11661hm^2,各矿累计地面塌陷面积6195hm^2;阐述了地面塌陷的危害,即地面塌陷造成地面建筑物破损严重,威胁着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基础设施和农田水利设施遭到破坏,对生产安全、环境和社会产生干扰和影响;分析了产生地面塌陷的9个原因;对地面塌陷进行了预测,即双鸭山煤矿地面塌陷面积平均每年增加18.93hm^2,则地面塌陷将由1999年的6195hm^2,增加到2010年的8898.4hm^2;最后提出了地面塌陷防治的9个对策。  相似文献   

13.
陈海  朱大运  陈浒 《中国岩溶》2021,40(2):346-354
以典型高原山地喀斯特石漠化6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生态恢复条件下,坡耕地转变为林地、草地及林草套种地后对表层土壤结构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坡耕地实施石漠化治理措施,造林种草后,>0.25 mm团聚体含量显著增加,以人工林、次生林居多,坡耕地较少。在干湿筛处理下,采用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0.25 mm团聚体含量等指标来表征的团聚体稳定性显示,人工林和次生林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强,坡耕地和林草套种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弱。总体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均以小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最高,>5 mm和2~5 mm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除农耕地);土壤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固定起主要作用。石漠化坡耕地退耕还林种草有利于促进土壤表层土壤结构的稳定及有机碳的积累。   相似文献   

14.
Land elements like slope, soil depth, land use/land cover, water holding capacity, soil texture, soil erosion, elevation, potential of hydrogen, etc. determine the suitability for agriculture.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is a one of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of detecting inherent capacities, potential and suitability levels of the lands for agriculture, and was utilized with the same land elements in this study. A multi-criterion decision making approach using IRS P6 LISS-IV satellite dataset within a GIS environment was used to identify suitable areas for agriculture in the Darna catchment. Experts’ opinions, literature review, and correlation technique were used to decide influencing criteria, assign scores to sub-criteria, and judgment formation in pairwise comparison matrix. All thematic layers of criteria were integrated with each other in GIS using the weighted overlay technique and generated agriculture suitability map into four classes according to FAO. About 23% of the area is under agriculture in the study region. This area can extend up to 69% under agriculture converting fallow land, scrub land, and sparse forest according to soil qualities with suitability levels, i.e., highly suitable (19%), moderately suitable (16%), and marginally suitable (34%). About 31% (19,219 ha) of reviewed area are classified in the class permanently “not suitable” for agriculture. Moderately and marginally suitable land requires the irrigation facility for efficient agriculture. This study emphasizes that about 46% area has potential as agriculture land and it will help improve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of the farmers.  相似文献   

15.
岩溶地区不同利用方式土壤土力学特性垂直变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泉忠  郭菁  王钰  彭璨 《中国岩溶》2013,32(3):287-291
以黔中岩溶地区不同利用方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黏聚力c、内摩擦角φ及紧实度随不同土壤利用方式、不同土层深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黏聚力c总体随土层深度不断增大,在0-35 cm内受不同土壤利用方式的影响比较明显;土壤内摩擦角φ在0-50 cm土层内,呈“S”形变化,受母质影响显著,三种不同土壤利用方式总体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林地、灌草地、坡耕地土壤在垂直剖面上都存在着上松下紧的状况,在0-20 cm内,坡耕地土壤紧实度均小于林地和灌草地,20 cm以下坡耕地和灌草地土壤紧实度基本一致,但均大于林地,三者均保持着不断增大的趋势。研究表明:植被生长对于改善土壤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通过加强植被保护与管理和调整坡耕地利用方式是改善土壤力学性能,防治土壤侵蚀和控制石漠化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统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法、累积频率法和综合判定法,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对长江经济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酸碱度、有益元素丰缺和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清洁土壤面积34.84万km2,其重金属含量继承了自然背景特征; 三级及以下土壤面积6.94万km2,呈斑块及星点状分布于赣东北、赣南、湖南长沙—郴州一带、沿江及贵阳、昆明等地,其重金属为自然富集或受矿业开发、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及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酸性土壤面积33.56万km2,分布于江西、湖南、宁波—台州沿海和金华衢州盆地,碱性土壤面积15.69万km2,分布于苏北平原、环洞庭湖、成都平原以及沿长江一线,其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类型有关。土壤有益元素丰缺与第四系沉积物成土母质有关,土壤有益元素适量及以上区域面积34.44万km2,分布于四川阿坝、成都盆地、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安徽沿江、苏北沿海和杭嘉湖平原; 土壤有益元素缺乏区面积13.89万km2,分布于赣南、江淮、鄂东北以及云南玉溪等地。绿色农产品产地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2.49万km2、18.78万km2和18.28万km2。依据区内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立地条件划分出7片永久农田保护建议区。  相似文献   

17.
大柳塔煤矿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西神木大柳塔县地区煤炭资源的开发不可避免会产生地面塌陷、地裂缝、地下水位下降等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地面塌陷是否会加剧土地沙漠化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调查表明20年间整个研究区和其中的主要矿区土地沙漠化呈现出重度沙漠化土地逐年减少、轻度及非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增大的一致演化趋势,采煤塌陷区土地沙漠化没有出现加剧的现象。通过4处采煤塌陷区及2处煤矿未开采区土壤垂向剖面研究,地表植被类型及覆盖度、植被根系垂向分布、土壤粒度、含水率、地下水位之间等关系表明,采煤塌陷对土地沙漠化进程没有明显的影响。年均415mm的降雨量基本满足采煤塌陷区沙生植被正常生长所需水份,其结论为该地区大规模煤炭资源开发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长江经济带土壤质量评价及产地适宜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土壤质量评价对科学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及统筹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分级法、累积频率法和综合判定法,参照《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NY/T 391—2013),对长江经济带土壤重金属污染、酸碱度、有益元素丰缺和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进行评价。研究区土壤质量总体良好,清洁土壤面积34.84万km2,其重金属含量继承了自然背景特征; 三级及以下土壤面积6.94万km2,呈斑块及星点状分布于赣东北、赣南、湖南长沙—郴州一带、沿江及贵阳、昆明等地,其重金属为自然富集或受矿业开发、煤炭和石油的燃烧及工业“三废”排放的影响。酸性土壤面积33.56万km2,分布于江西、湖南、宁波—台州沿海和金华衢州盆地,碱性土壤面积15.69万km2,分布于苏北平原、环洞庭湖、成都平原以及沿长江一线,其土壤酸碱度与土壤类型有关。土壤有益元素丰缺与第四系沉积物成土母质有关,土壤有益元素适量及以上区域面积34.44万km2,分布于四川阿坝、成都盆地、环洞庭湖、环鄱阳湖、安徽沿江、苏北沿海和杭嘉湖平原; 土壤有益元素缺乏区面积13.89万km2,分布于赣南、江淮、鄂东北以及云南玉溪等地。绿色农产品产地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2.49万km2、18.78万km2和18.28万km2。依据区内绿色农产品产地适宜性、土壤环境质量和立地条件划分出7片永久农田保护建议区。  相似文献   

19.
L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is prerequisite for assessing the limitations for sustainable land use planning. We used ten site specific criteria (rainfall, texture, drainage, soil depth, slope, distance to major road, distance to nearest sugar mill, erosion hazard, risk of flooding and pH) and applied weighte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 (MCE) technique in a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environment to evaluate land suitability for sugarcane cultivation in Bijnor district, India. The weightage of all the parameters was calculated through fuzzy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Sugarcane suitability map was prepared integrating various parameters through weighted overlay analysis. The map was categorized as highly suitable (S1), moderately suitable (S2), marginally suitable (S3) and unsuitable (N). The analysis revealed that of the total cultivable land of the district, largest area (61%) was highly suitable followed by moderately suitable (24%), marginally suitable (7%) and unsuitable (8%) for sugarcane cultivation. Nagina, Najibabad and Bijnor sub-districts need attention of land managers and policy makers to remove the limitations and increase the suitability of sugarcane in such areas. Only 7% area was unsuitable for sugarcane cultivation. Slope, soil depth and erosion hazard were the major limiting factors making the land unsuitable for sugarcane cultivation. Therefore, these areas should be given priority for land and soil restoration efforts. The study showed effectiveness of integrated GIS and MCE approach for land suitability analysis of sugarcane.  相似文献   

20.
以新庄孜矿为例,针对覆土造地过程中,煤矸石充填可能带来的重金属元素的迁移污染作了相关分析。采用煤矸石充填塌陷区,既减少矸石山占地面积,又能在塌陷区覆土造地;同时,填埋矸石有利于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淮南矿区覆土造地及工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