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徐克勇 《西北地质》1990,(4):18-23,17
本文根据秦巴地区岩金矿及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将区内划分了4个岩金分布区(带)。提出了北部岩全区是主要为受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浆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南部岩金区是主要为受加里东期区域变质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西部岩金区是主要为受燕山期断裂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区;中部岩金带是主要为受地壳深部岩浆作用控制的热液金矿分布地带。从地壳发展演化的角度研究、讨论了各岩全区的形成、分布是区内南、北和东、西地质构造差异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小秦岭西段金矿床氢氧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姬金生 《矿床地质》1991,10(3):283-288
小秦岭金矿西段矿脉、花岗岩、变质岩的氧、氢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表明:小秦岭金矿属燕山期形成的热液石英脉型金矿床,主要成矿温度为280—300℃,其成矿物质来自变质地层及燕山期重熔花岗岩浆,成矿流体水为变质地层水、花岗岩浆水及地表水的混合产物。  相似文献   

3.
栖霞地区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栖霞地区金矿点繁多,但仅有两处规模近中型的金矿床。根据对马家窑、台前金矿床特征及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并与招莱地区金矿床进行类比,认为栖霞地区金矿成矿条件与招莱地区基本相似,但由于重熔花岗岩体侵位较深,含矿热液未能运移至浅部,因而热液矿床赋存深度较大,地表及浅部金矿呈现“矿点多,规模小”的分布特点。栖霞地区深部找金潜力很大,重点勘查区应为隐伏的深熔、重熔花岗岩发育区,以及NE、NNE向断裂及其下盘次  相似文献   

4.
熊耳山区花岗岩特征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范光  张子敏 《铀矿地质》1995,11(4):207-213
熊耳山区是豫西主要的金矿化集中区之一。研究成果表明:熊耳山区燕山期花岗岩是壳幔混熔型花岗岩,它们控制了熊耳山区各种类型金矿化的时空分布。花岗岩浆为金成矿提供了热源与部分物质来源,岩浆热液是金成矿的主要热液来源。该区金成矿时代为燕山中晚期。燕山期花岗岩体外接触带1—6km、各种构造-岩浆活动集中发育地区是金矿找矿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5.
张八岭地区金矿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瑞龙 《矿床地质》1998,17(Z2):339-344
通过对张八岭地区硫化物石英脉型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地质,及矿床地球化学进行系统概括,并结合地质背景分析探讨了矿床成因,提出花岗岩浆期后热液成矿和二次重熔闪长质熔浆分异流体成矿。  相似文献   

6.
胶东是发育在太古-元古绿岩中但是产在中生代花岗岩的大型金矿床,玲珑-焦家式金矿在世界范围内有重要的影响。焦家金矿田成矿模式、控矿规律研究成果,对胶东地质矿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1地质特征胶东金矿成矿过程与岩浆期后巨大规模和深度的热液交代蚀变作用直接相关,笔者认为,该区的金矿矿床应该称之为中生代重熔花岗岩  相似文献   

7.
小秦岭金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建之 《现代地质》2010,24(1):11-17
根据小秦岭地区太华群花岗-绿岩地体的形成和演化,通过太华群主要地层及岩浆岩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组成特征分析,对金的演化和成矿地球化学、物理化学进行分析探讨。认为本区太华群是金的矿源层,与金矿空间关系密切的燕山期文峪花岗岩体是太华群及其以下壳幔物质重熔形成的,它控制本区金异常及金矿的分布,但是岩体仅作为驱动金富集成矿的热动力,而没有提供主要的成矿物质来源。小秦岭金矿床为热液型矿床,成矿热液以岩浆水为主,混合天水成矿。成矿热液属于弱酸-弱碱性,成矿温度为中偏高温。  相似文献   

8.
百旁金矿是广东地质五队近年来新发现的一处中型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百旁金矿地处粤西—桂东成矿带东段NE向罗定—广宁断裂带北东端部位,矿体受糜棱岩带内面理、裂隙带控制;金矿化具明显的以硅化、硫化物为中心的对称性分布特征,金矿体具有平行斜列、侧伏的分布规律,表现为向NE向侧伏;区内金矿化富集主要与热液活动有关,燕山期的重熔花岗岩侵入的同时伴随有富含硫化物的含金热液充填在糜棱岩、断裂带内而成矿。  相似文献   

9.
新甸金矿的形成受构造活动的控制非常明显。辽河群盖县组的形成,为本区金矿的形成准备了物质基础。随着区域构造活动的发展,盖县组发生变形变质作用,使岩层中的物质组分变质分异形成硅化石英脉,这一过程是金矿物质的初次迁移和聚集,也是本区金成矿作用的前期准备阶段。后来变质岩系交代重熔形成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促使大量的成矿物质聚集到岩浆期后热液中。含矿热液沿剪切构造裂隙充填形成了一系列金矿脉、金矿体。剪切构造活动期次与金成矿作用期次有对应关系。剪切构造是矿脉、矿体空间展布、定位的主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金矿特征分析,认为小公峪矿区金矿主要受构造破碎带控制。根据硫、铅同位素及稀土元素分析结果,该金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浆,成因为燕山晚期岩浆热液型中低温矿床。  相似文献   

11.
康滇地轴位于扬子地台西部边缘,是我国著名的南北向构造带。在其北段广泛分布着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花岗岩,沿安宁河深断裂和金河—箐河深断裂构成了南北向花岗岩带。这些花岗岩可分为两大类。一、陆壳重熔S型花岗岩,二、上地幔基性岩浆分异的Ⅰ型花岗岩。它们在时空分布、岩石化学性质、含矿性和成岩机理等方面都备具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康滇地轴中段基础地质新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野外研究和同位素年龄测定资料,阐明红石井盆地中基性火山岩属海西期,其下部的磨拉石建造应是澄江组。黄土坡酸碱性花岗岩株属燕山期。河口群中存在基·性火山岩、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碳硅质板岩(硅质石墨片岩)三组合建造,应属晚太古代未-早元古代地层。  相似文献   

13.
根据花岗岩同源岩浆演化序列,将汉源平等复式花岗岩体划分为6个单元,归并为一个超单元。岩石类型以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为主体,具明显的成分一结构演化特征。岩石化学以富硅、钾,贫钙,岩石稀土以具明显的铕负异常为特征。本超单元同位素年龄为650Ma-700Ma,它是澄江期非造山带,沿火山裂谷侵位的A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4.
澄江组是华南新元古代地层中的重要地层单元之一,其确切沉积时限对于建立和完善华南新元古代区域地层格架具有关键意义。对滇中澄江组层型剖面顶部的凝灰岩夹层进行高精度SHRIMP锆石U-Pb定年研究,获得3组有效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值,其分别为(819±14)Ma(MSWD=0.15)、(781±11)Ma(MSWD=0.24)和(725±11)Ma(MSWD=0.65)。其中,最年轻的一组年龄值(725±11)Ma被解释为澄江组顶部凝灰岩夹层的形成时间,可以代表滇中澄江组的顶界年龄,从而进一步确认澄江组的沉积时限为800~725 Ma。结合相关研究资料,证实澄江组与开建桥组、莲沱组的沉积时限基本相当,三者与下冰期长安组不存在对比关系,而应与冰期前板溪群的上部进行对比。此外,推测两组年龄值较老的锆石可能是与新元古代罗迪尼亚(Rodinia)超大陆裂解有关的幕式岩浆活动的记录。  相似文献   

15.
孙家 《地质科学》1985,(4):354-363
米士(1942)根据滇中澄江组与昆阳群之间的不整合面命名为晋宁运动,刘鸿允(1963)又提出以晋宁运动导致的不整合面作为震旦系的底界,这些意见曾被地质界普遍采纳。  相似文献   

16.
对开阳地区金中背斜及翁昭地区澄江组第二段砂岩的进行了粒度分析,得出了其粒度参数特征。以粒度参数为基础,根据萨胡粒度判别函数、离散图解及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及Sr/Ba测试分析,显示其沉积环境为河流相沉积。结合砂岩岩石学特征综合判断金中地区为辫状河沉积而翁昭地区为曲流河沉积。整体证实了贵州南华系澄江晚期古地理格局为北西高,南东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云南东部系指东川-昆明-玉溪一线以东(图1)。这一地区的下震旦统,长期以来认为只有澄江组一个地层单位。1960年刘鸿允等[1]通过对陆良牛头山区的调查,在南沱组之下建立了牛头山组,其层位认为在澄江组之上或部分与澄江组相当。  相似文献   

18.
19.
扬子西缘广泛出露的新元古代澄江组是一套与晋宁运动密切相关的沉积岩夹火山岩系,其形成时限对华南新元古代区域地层格架、地层划分对比及古大陆再造具有重要意义。出露于滇中易门地区的新元古代澄江组底部发育有厚数米的凝灰岩夹层,本次采集凝灰岩进行LA-ICP-MS锆石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锆石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12±5. 5Ma(n=17,MSWD=0.46),可以代表滇中澄江组的底界年龄,从而进一步确定澄江组底界年龄为812Ma左右。此外,凝灰岩中捕获的锆石年龄信息指示扬子西缘可能存在2. 5Ga、1. 8~1. 6Ga、1. 5Ga、1. 3Ga及1.0Ga等数期重要的区域构造-热事件。  相似文献   

20.
Tylotites petiolaris吻部构造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寒武世澄江动物群提供了探索早期翻吻动物辐射的一个绝佳的窗口。澄江动物群翻吻动物包括8科10属10种,其中罗惠麟等(1999)依据仅有的一块不完整的标本建立Tylotites petiolaris,并将其归入叶足动物。2002年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野外工作组在尖山剖面采集到两块完整的具有吻部的标本,本文籍此对该属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补充,特别是吻部和躯干表面的特征,从而说明T.petiolaris为翻吻动物。因为与澄江动物群中其他翻吻动物形态有较大差异,据此建立瘤节虫科,新科Tylotitidae fam.nov.。描述如下:虫体较长,呈圆管状,长可达100mm,宽2~4mm。身体基本可以分吻部和躯干部两部分。吻部与Cricocosmia特别相似,为典型的三段式构造,从下到上可依次分为Ⅰ、Ⅱ、Ⅲ段,Ⅰ段与躯干前端连接,直径同于躯干,表面有10列纵向的略为弯曲的小刺(图版Ⅰ,图1a,1b;插图1)。最前端吻刺最为粗壮,向后的吻刺逐渐变小。Ⅱ段位于Ⅰ段之前,向前略微收缩,光滑无刺。Ⅲ段位于吻部顶端,可进一步分为A、B两部分:A段直径后端大于Ⅱ段,表面密布斜列排列的小刺,从后向前,小刺变大;B段光滑无饰,直径小于A段。Ⅲ段可强烈自由弯曲(图版Ⅰ,图1a,1d)。颈部长约5mm,表面光滑无饰,直径略小于躯干。躯干表面具56~58个环脊,52排粗刺,最前面第4~6个环脊表面无刺,环脊之间为环沟。躯干由前向后直径逐渐增加,在中后部增至最大,然后虫体直径基本上一致。躯干刺成行成列排列。环状分布的躯干刺随着环脊与环沟落差的变化而改变,到躯干后部逐渐减小。每一个环脊之上有12个粗刺,腹刺长度小于背刺。有些躯干刺的轴部显示较强的黄铁矿化,表明其可能为中空结构(图版Ⅰ,图1c),可能有体腔伸入,躯干末端具有一对尾刺,躯干整体弯曲成6字形(图版Ⅰ,图1a,1b)。肠管从吻部一直延伸到躯干末端。肠道位于一个空闻的体腔内,Ⅰ段表面宽约1mm的黑色区域可能为胃,肛门位于躯干末端的腹面(图版Ⅰ,图1b)。T.petiolaris很可能表栖生活于海底底面上。因为体表长刺具有很强的防御作用,腹刺在运动过程中可以抓牢沉积物,所以,很可能通过背腹波动在海底底面作蠕形运动,也不排除蜷曲一解蜷的运动方式。吻部的主要功能可能为捕食。几条T.petiolaris个体相互盘绕(图版Ⅰ,图2),很可能与其两性交配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