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陈南宇 《湖南地质》2009,(10):62-63
征地补偿是征地制度的核心;征地补偿标准适当与否,关系到征地制度的实施与成败。近年来,因征地补偿过低,政府征地工作难度大大增加;被征地农民阻工、闹事的现象频繁发生;群体性上访、请愿事件呈高发态势;某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政府与被征地农民的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无论是从解决实际征地困难,还是从消除社会发展隐患的角度出发,研究、制订新的补偿制度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浙江地质》2010,(7):22-23
目前,国土资源部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征地管理工作的通知》,多措并举,进一步规范征地管理工作。《通知》要求,推进征地补偿新标准实施,确保补偿费落实到位。全面实行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和区片综合地价、探索完善征地补偿款预存制度、合理分配征地补偿费。建立征地补偿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当地人均收入增长幅度等情况,各地每2至3年对征地补偿标准进行调整,逐步提高征地补偿水平。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需要征收大量的集体土地,而建立在城乡土地二元所有制、集体土地的传统种植业用途及长期的以农助工、以乡促城的思维定势基础上的征地制度,征地范围宽泛、补偿标准偏低。由此,产生了很多低价征地、强制征地现象,导致了众多涉地信访,甚至以申请征地补偿标准行政裁决、  相似文献   

4.
莱芜市国土资源局市区分局征地拆迁过程中,严格规范征地拆迁程序,及时按要求进行安置补偿,并建立了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但仍存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土地级差收益和征地补偿价格差异大、地面附着物补偿标准不全面而且偏低、被征地农民安置欠缺等问题。根据莱芜市工作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并对今后工作开展进行了探讨,提出加大征地拆迁政策宣传力度,积极探索和改进土地征用补偿方式,实行留地政策,拓宽失地农民安置途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日,建德市政府下发通知,将调整并执行新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建德市于2003年9月开始,实行全市统一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各类项目征地补偿行为。但随着近几年该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标准也越来越不适合现实的需要。为此,该市国土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深入调查分析,征求方方面面的意见后,提出了新的征地综合补偿标准,  相似文献   

6.
叶隆生 《浙江地质》2011,(12):50-52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确立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维护被征地农民和用地者的合法权益。以保证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目标要求,应当尽快在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中形成诉求表达和权益实现的保障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7.
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协调工作是保障征地补偿费及时依法到位,有效保护被征地农民利益一个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做好征地补偿安置政策实施的一项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征地补偿标准争议裁决协调机制,对于是进一步做好当前征地工作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为此,现就近几年来宁波市的征地补偿争议裁决协调工作情况予以回顾:  相似文献   

8.
郑斌 《浙江地质》2011,(10):26-27
近年来,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地不断推进,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收,从而使大批农民失去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土地,失土地农民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由于自身素质条件和环境的影响,失土地农民对今后的出路问题无有效办法,并由此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征地引起的信访也不断增多。据统计。征地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反映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征地补偿费分配不公,使用不规范、  相似文献   

9.
征地补偿安置因涉及国家、社会、征地与被征地及相关各方的关系和利益,而成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根据对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历史考察和不同时期征地补偿制度的内容整合,历史视角下河南省征地补偿制度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办法(试行)》(浙政发[2007]7号,以下简称《裁决办法(试行)》)实施以来,省国土资源厅有效地办理了部分案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日前.我们就征地补偿标准争议协调裁决制度实施情况在全省开展了一次调研。  相似文献   

11.
《浙江地质》2013,(2):26-26
近日下发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湖南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明确,新征地补偿标准包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两项之和。《通知》明确,征收单位或个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动产、青苗补偿等,执行由市(州)制定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的补偿标准;非农建设用地需要收回农林牧渔场国有农用地的,参照执行邻近农民集体土地的征地补偿标准;征收集体建设用地等农用地,参照执行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征收荒山、荒地,参照执行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的50%。征收裸地的补偿标准不超过所在区域征地补偿标准的30%;征地补偿区域以县市为单位划分并公布,同时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区域划分资料未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的不得征地;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制定征地补偿费分配指导意见,征用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2.
《浙江地质》2010,(4):33-33
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财政厅、监察厅、审计厅就进一步规范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程序,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有关事宜进行了完善。一是改革征地方式。国家投资的重点建设项目用地,征地拆迁安置补偿费用实行统征包干的办法。即包经费、包工作、包时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省现行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在时间上和区域间上的特征分析,笔者认为现行的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符合本省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本省的农用地征收进行合理补偿、维护农民权益会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辽宁地质》2011,(11):10-11
记者:近年来,征地拆迁在一些地方引发了矛盾,您认为,造成征地矛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一步,征地制度改革完善的目标是什么?甘藏春:征地问题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引发了矛盾,一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面对短时间内完成征地的压力,部分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忽略或漠视征地应有的法律程序,从而引发纠纷;二是征地补偿安置制度设计本身存在问题,把补偿和安置混在一起,容易引起矛盾;三是缺乏有效的纠纷调处机制,从近几年的征地纠纷看,大多数农民不是反对征地,而是因为权利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日,开化县政府更新制定了《开化县征地统一年产值和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标准》。《补偿标准》规定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征地按区片综合地价补偿标准执行。城市规划区范围外征地按统一年产值倍数法补偿标准执行。城市规划区内设立五个区片等级,规划区范围外征地补偿标准按统一年产值倍数法计算,征收耕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不低于1800元庙、平均补偿倍数不低于16倍(即:每亩补偿标准不低于2.88万元);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对土地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导致因征地补偿安置引发的矛盾和纠纷日渐突出,加之一些地方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协调裁决制度没有落实,致使许多因征地补偿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处理。已成为影响我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热点问题。据统计,2007年全省受理国土资源信访4万余件,其中从省厅受理的信访件构成来看,涉及征地的占信访总量的20%以上,而涉及征地信访的核心问题就是征地补偿争议。  相似文献   

17.
朱辉 《湖南地质》2009,(1):72-73
近日,湖南省闰土资源厅处理了一件征地补偿信访案。该案事涉公路建设征地,被征地对象认为当地政府公布的征地标准过低,从2007年9月开始,多次上访,省国土资源厅信访处经调查研究后做出了新的补偿协议,当事人表示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浙江地质》2010,(2):35-35
近日,安徽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做好新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市、县(区)国土资源局切实做好新旧征地补偿标准的衔接、被征土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及时公布等工作。《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安徽省征地补偿标准的通知》2010年1月1日起实施。这一新征地补偿标准。适当考虑了未来农业产量提高、农产品价格上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等因素,同时体现失地农民长远生计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较原来的补偿标准提高约16%。  相似文献   

19.
征地区片地价的制定是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革新,对我国征地制度的完善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在临沂市征地区片地价制定过程中总结了征地区片地价的制定步骤,对主要区片划分方法和征地区片地价测算方法的使用条件做出了概括,同时提出了征地区片地价测算中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存在一系列缺陷和不足,这是引发我国土地征收纠纷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农用土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是不可避免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由于我国土地征收及补偿制度还不完善,对农民权益造成很大损害,因征地补偿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仍很突出。因此,在征地制度改革中如何维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是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