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京津冀是我国钢铁生产加工的重要区域,其铁矿石需求一直是该地区钢铁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本文利用"S"形预测法,在中国粗钢供需预测基础上,参照该地区粗钢产量的全国占比和生铁粗钢比,重点测算了河北省生铁产量和铁矿石需求量,进而预测未来京津冀地区的铁矿石需求量.预测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京津冀地区的铁矿石需求量分别为3.42亿t、3.02亿t和2.68亿t,需求的峰值点在2022年左右,届时需求约为3.81亿t.据此,提出尽早布局保障铁矿石供应安全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钨冶炼时,在中低品位的钨原料碱浸取液中,总含有相当量的游离碱.为满足后续生产工艺对溶液pH值的要求,一般采用无机酸中和,这不仅耗费大量的酸,而且增加了高含盐废液的排放量,造成环境污染.企业对碱性废水的处理多采用无机酸中和,而这种废水处理方法只有负的经济效益.采用膜分离技术处理钨冶炼厂含碱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初步确定膜电解工艺参数,制订钨冶炼厂含碱废水处理方法及可行性.由于膜技术无二次污染,可实现废水零排放,甚至是可以重复使用,本研究成果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祁连山近期七一冰川融水径流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2006年8月1日-9月30日的实测水文数据,对"七一"冰川融水径流产汇流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揭示出该冰川日消融特征.通过对冰川融水量的估算以及径流模数的计算,并与过去的观测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近些年来"七一"冰川消融强度和消融量都在增大,而且2006年消融量为近几年观测的最大值.虽然不同年份消融量不一样,但"七一"冰川总的趋势是一直处于萎缩状态,随着全球变暖,"七一"冰川的萎缩可能将继续下去.通过对设立在沿冰川下游方向两个不同的水文断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七一"冰川融水径流在向下游运动过程中有部分水入渗为河谷潜流,观测期内两个相距不到2 km的水文断面间渗漏损耗占近1/3左右.  相似文献   

4.
"三氮"在黄土非饱和带迁移转化原位试验及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黄土氮肥淋滤原位试验,对"三氮"(NH4 、NO2-、NO3-)在黄土包气带迁移转化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数值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硝态氮(NO2-和NO3-)在黄土中迁移性较强,可到达地下水面.由于NO2-的毒性,它在土壤和地下水的累积具有巨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在研究和模拟"三氮"转化过程中,不能把NO2-仅仅看作是"三氮"转化过程的一个中间过程而忽略它在地下环境中的累积效应.模型识别验证结果表明,"三氮"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程度较好,可以对"三氮"在包气带中迁移转化和积累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  相似文献   

5.
张辉  王献坤  李玉璞  左正金  郭东兴 《地下水》2007,29(4):109-111,124
针对潜水系统水位预报有限单元计算方法--"BT"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改进"BT"法,该法是在第一类边界水位的修正中,考虑水位下降与潜水蒸发减少的相互作用;该方法的关键是计算潜水蒸发减少引起的第一类边界水位下降减少值Se.用数值离散及解析公式相结合计算Se值的方法、原理、过程,并给出了"BT"法、改进"BT"法的计算实例及结果对比.  相似文献   

6.
本文建立了矿种矿床竞争力评价的概念、评价内容体系、指标分析方法和竞争力综合评价的两类数学模型.并结合"三江"地区优势矿产资源--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的实际,运用竞争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些崭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人”字型抗滑桩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竖向弹性地基梁理论为基础和ANSYS为平台,采用APDL语言建立了"人"字型结构的优化设计参数计算模型,通过采用ANSYS中的优化分析方法,找到了"人"字型结构的最优截面组合形式,从而有望大大节约"人"字型结构的投资成本.通过编写VB程序调用来达到反复使用,加快了优化分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夏季消融期祁连山“七一”冰川反照率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根据2006年夏季"七一"冰川自动气象站和光谱仪的反照率资料, 分析了夏季"七一"冰川反照率的时、空变化特征. 结果表明: 夏季"七一"冰川反照率的日际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 冰川上、下部位反照率差值动态变化并具有一定的日变化特征. 冰川表层积雪随着变质作用的增强, 其光谱反射率不断下降, 其中紫外和红橙光波段反照率降幅较大(尤其是紫外波段), 在紫蓝波段降幅相对较小. 晴天时, 雪面上紫外及可见光波段反照率日变化幅度要比在冰面上的变幅大, 日变化曲线在雪面时也不对称. 冰面上各波段反照率日变化较平缓, 曲线则都比较对称. 无论在雪面还是冰面, 近红外波段反照率日变化曲线均比较对称. 冰川上全波段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形式趋同于可见光波段反照率的日变化曲线. 同时, 文中还初步分析了反照率和积雪密度, 积雪污化浓度之间的关系, 以及反照率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油气自电法(OGSP)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气田上方地表,存在着与油气田对应关系良好的负电位天然场,但在对其观测的过程中,"接地电位"、"日变"等可严重影响对油气自电异常的解释和方法的应用效果.数据采集精度和处理技术问题,已成为影响该方法勘查油气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瓶颈"问题.我们通过大量实践和研究解决上述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地表“矿物膜”:地球“新圈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球表层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开放系统,其中所充满的阳光、大气、水分、有机酸、无机酸/盐、矿物质和微生物等彼此之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人们尚未充分认识到的多种自然作用。本文采用环境矿物学、半导体物理学与光电化学等交叉学科研究手段,在我国南方红壤、西南喀斯特和西北戈壁等典型陆地生境中,发现直接暴露于太阳光下的土壤/岩石表面广泛发育有几十纳米到数百微米厚度的铁锰氧化物"矿物膜";详细研究了铁锰氧化物"矿物膜"中矿物组成及其精细结构特征,发现半导体性能优异的水钠锰矿普遍存在,其晶体结构中富含促进其光催化功能的稀土元素Ce。在这些生境中,矿物岩石表面所包覆的铁锰氧化物"矿物膜"总是朝着太阳光发育,岩石背面却不出现"矿物膜",揭示出太阳光照射下的地球陆地表面普遍存在的"矿物膜"与太阳光有着直接的响应关系。光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天然"矿物膜"具有较好的日光响应性能,由其制成的电极在可见光照射下皆能产生明显的光电流,而不含铁锰氧化物矿物的岩石基质样品及石英、长石等矿物样品几乎不产生光电流,表明"矿物膜"光电流的产生主要与铁锰氧化物有关。进一步测得"矿物膜"中主要铁锰氧化物的禁带宽度均小于2. 5eV,证明其均为对可见光具有广泛而良好吸收的天然半导体矿物。以全球日光平均辐照强度100mW/cm~2计以及全球典型生境中"矿物膜"分布面积估算,全球"矿物膜"吸收太阳能等效为生物质能的最大量与2017年度全球糖类产量(1. 92亿吨)相当。铁锰氧化物"矿物膜"不仅存在于陆地地表,还存在于海洋透光层中。可以认为地表"矿物膜"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天然"太阳能薄膜",从功能上"矿物膜"相当于继地核、地幔和地壳之后的地球第四大圈层,事实上构成了地球"新圈层",也是地球在太阳光能量驱动下发生外营力地质作用的关键地带。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从"矿物膜"中产生的矿物光电子与太阳光子和元素价电子共同组成了地表存在的三种主要能量形式的认识。深入探讨太阳光照射下地表多圈层交互作用界面上所发生的电子传递与能量转化的微观机制,有助于深刻理解地表"矿物膜"这一地球"新圈层"如何影响地球物质演化、生命起源进化与环境变化演变的宏观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顺应多元化投资的市场需求,找准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定位,本文通过对其他服务业经营模式变革的成功实例剖析,提出了一体化服务与“菜单式”经营相结合的经营理念,并对国有设计院经营模式的转轨与变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SCADA系统在陕京二线输气管工程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15.
铀"成矿壳层"与"热隆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铀富集成矿在垂向分布上受一定标高控制,形成具上限和下限的空间层带(俗称成矿壳层)。这个层带的出现受构造及地球化学环境的双重控制,下限面为韧脆性构造转换面,铲状断裂系的下铲面,以剥离断层为界面,是岩石温度变化的突变面、构造环境(压、张)反差明显的变化面,也是酸、碱分离及氧化一还原交替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的转换面,构成铀“成矿壳层”的底面;上限面为古大地水准面,是地壳表面重力向量的势能等值面,它控制了区域侵蚀基准面、潜水面、渗入水的氧化一还原渗透面、上升的深部溶液与下降水的混合面,是铀成矿壳层的上界面。  相似文献   

16.
“心”字石     
心字石是浙江普陀山众多著名的奇石之一 ,在西天门下的西南方向。此字传说是观音菩萨传释迦佛的说“心法”时留下的 ,为佛门弟子虔心上西天之处。“心”字宽约 7m ,高约 5m ,周长约 5 0m ,是我国六大巨字石刻之一 ,仅字中心的那一点 ,可容 8人驻足 ,全字可容百人同时站立 ,蔚为  相似文献   

17.
企业经营存在风险,遵循会计谨慎性原则,保持必要的谨慎,对存在的风险加以合理的估计,就能够起到化解风险和预警风险的作用。本文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具体应用加以归纳和总结,对加深相关会计政策的理解和提高孟理具体工作的能力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详细论述了实践“三个代表”与必须抓住“第一要务”,“第一生产力”与“第一资源”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从“漏斗”到“天坑”看岩溶学术语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KRANJC Andrej 《中国岩溶》2009,28(2):169-174
岩溶学是一门发展变化的科学,岩溶学术语也与时俱进。以术语“漏斗(doline)”为例,它来源于斯洛文尼亚喀斯特地区的方言,在斯洛文尼亚语中,它(dolina,单数)的意思是谷地,主要指河谷。因此,在19世纪以前的斯洛文尼亚语的科学文献中,就是指谷地。随着19世纪上半叶岩溶学的发展,喀斯特高原的漏斗状地形逐渐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德语系的奥地利地质学家们将这种地形定义为“漏斗(dolines,复数)”,相当于德语的Trichter(漏斗),并声明是当地人的说法。因此,在19世纪下半叶奥地利地质学家的出版物中,普遍使用这一概念。如在Cvijic′的DasKarstp¨hanomen(岩溶现象)一书中,其漏斗(dolines)的概念可谓无所不包,除岩溶干谷和坡立谷以外,所有洼地都称为漏斗,不仅包括溶蚀漏斗和塌陷漏斗,也包括竖井、落水洞、天窗,甚至某些岩溶泉和洞穴洞口。同斯洛文尼亚语相似,在塞尔维亚语中,doline也是指一般谷地。因此,Cvijic′在塞尔维亚语文献中不再使用dolina表示漏斗状地形,而是用vrtaca,这是因为vrtaca和我们今天使用的doline的内涵非常相近,而且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英语、克罗地亚语均有相似的词汇。在20世纪中期以前,斯洛文尼亚的地理学家们为了避免使用dolina引起歧义,对于漏斗状的地形均用vrtaca表达。在19世纪下半叶,漏斗(dolines)的成因有两派理论,一种持塌陷成因,一种持侵蚀成因,后者包括侵蚀和溶蚀两种作用。前者以Schmidl为代表,后者支持者是Cox,Diener和Mojsisovics。根据漏斗的形态,Cvijic将其分为三种,即碗状漏斗、漏斗状漏斗和井状漏斗。随着对漏斗状地形的深入研究,V.Panos's根据漏斗的不同发育阶段、漏斗的成因、漏斗的覆盖类型、漏斗形成的气候因素、漏斗的沉积类型以及漏斗的形态,将漏斗分为30种。根据最新的岩溶百科全书,按  相似文献   

20.
"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被应用在了迪庆变电站滑坡山体的工程治理中.本文在分析滑坡体地层结构、岩性和地形特征的基础上,介绍工程设计、工艺和施工方案.工程效果表明,在破碎岩土区,"钻孔注浆+预应力锚索"工艺治理滑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