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联合数据压缩技术在地震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财  王培茂  王世煜  刘洋  王典 《世界地质》2006,25(4):434-439
对于“海量”的地震数据,一般压缩方法的效果不好。利用离散余弦变换编码和离散小波变换编码的联合压缩技术,对地震勘探数据进行了压缩处理,结果表明:本压缩方法能提高压缩比,保留更多的地震信号中细节信息,具有良好的压缩性能和很好的计算性能。联合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地震数据压缩都有效果,但是压缩比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离散小波变换DWT将离散数据从时间域转换到小波域进行数据压缩。根据希望的压缩比。我们选择和保留了数据的一定百分比,压缩格式由数据头(每个样点的特性及位置的二进制码)和在小波域内所存贮数据样点的数据段所组成。在解压过程中,根据数据头及数据体的信息,所有样点在小波域内被恢复出来,然后通过逆DWT转换到时间域。通过对各种压缩比情况下对一系列测井数据类型的压缩,如合成数据,井中地震数据和声波测井数据等  相似文献   

3.
针对空间曲线矢量数据相邻坐标点间坐标值大小差别不大的特点,提出一种新的矢量数据压缩方法:首先将空间坐标点间的差值转换为整型的偏移量,使用偏移量表示矢量数据的坐标点;然后利用整数小波变换(IWT)处理偏移量序列,最后对变换后的小波系数进行无损熵编码.使用此方法对中国数字地理地图数据的SHP文件进行压缩,实验结果显示, 压缩比超过11,高于其他类似方法,表明本压缩方法能够实现较高压缩比的空间矢量数据无损压缩.   相似文献   

4.
在视频图像的网络传输中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分析图像变化较小时的数据特性,通过算法将前后两幅图像的差异数据提取出来,结合Zlib压缩技术,实现较高的压缩比。介绍了这种图像差异压缩算法的设计背景和思路,采用Delphi语言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图像变化不大时的网络传输效果较好,在录屏软件的开发方面也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气象格点数据无损压缩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格点资料是目前气象数据存储、传输和应用的主要形式,爆炸性增长的资料给数据的存储、传输带来了巨大压力,设计适合格点资料特点的压缩方案越来越重要。大气是一种连续介质,格点资料是反映其动力学及热力学性质的连续物理量的采样和量化,相邻格点间存在很大的相关性。在二维线性预测基础上引入BP神经网络,建立了基于神经网络的二次预测模型,有效剔除气象格点数据的冗余信息,结合熵编码,提出了一种高效无损压缩新方案。该方案具有极高的压缩比,并能保证在有效精度内数据完全无损。与广泛应用的netCDF格式压缩效率对比试验表明,该方案的编码效率是netCDF格式的3~5倍,接近压缩的理论下限,能极大地减少存储空间及传输时间,适合大气以及地球科学中海量数据的存储和传输,有很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压缩方法能在高压缩比的前提下保持好的重建图像质量,它的多分辨率特性与人类视觉系统非常相近,小波变换的编码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遥感影像的压缩中。介绍了小波理论的相关知识,着重对嵌入零树小波、等级树分割、小波数据的形态学表示算法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对图像编码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17,(9):2713-2720
国内学者对我国沿海各地区软土的压缩指数与物理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但针对这些统计关系的整体分析以及与国外研究成果的对比仍然比较缺乏。通过对比国外不同地区的压缩指数与液限(8个)、压缩指数与初始孔隙比(7个)、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6个)的关系式,发现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并给出了一个适用范围更广的统计关系。收集我国沿海多个地区的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统计关系式以及试验数据,对比发现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的线性关系整体上可以分为两类:南方地区(深圳、广州)具有较低的斜率,约为0.008,与国外的0.01较为接近;而北方地区(天津、连云港、上海)具有较大斜率,约为0.02。这可能与土的结构性有关。还就土样质量对压缩指数与天然含水率统计关系的影响以及Lambe和Whitman提出压缩比与天然含水率统计关系的适用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8.
陈福江  马建林  朱林  乐大维 《岩土力学》2012,33(Z2):167-172
对于深厚软土桥梁桩基础的沉降计算,土层的压缩模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参数。针对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桩基沉降,以DK152工点处的土工试验数据和现场测试成果为基础,通过拟合分析得到与土层深度有关的天然状态下压缩模量计算公式。在该基础上,进一步运用神经网络建立土层压缩模量与桩基沉降之间的映射关系,对不同土层在不同深度的压缩模量进行反演分析,相关反演结果与经验公式计算值基本一致,得到的桩基沉降量与现场监测位移吻合良好,说明文中提出的压缩模量计算公式的准确性和实用性,相关模型概化和反演计算方法也是合理的,对深厚软土地基下高速铁路桥梁深长桩基的沉降计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ROI技术在车牌识别系统中图像存储方面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OI(region of interest,感兴趣区域)作为新一代图像压缩标准JPEG2000所增加的一个功能。利用该功能,我们能够针对图像内容进行不同级别压缩,从而提高图像的压缩比,在目前的车牌识别系统中,由于车牌识别精度不高,以及为了更好地查证车辆等原因,仍需存储图像数据,并且,为了减少图像的数据量,还需要对图像进行压缩处理,由于我们对车牌图像中的不同内容,精度要求不同,因此,可以利用ROI方法进行图像压缩,从而减少图像的数据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分析研究南宁盆地泥岩的压缩特性及规律,通过对泥岩的固结压缩试验,得到不同风化程度泥岩在同一压力条件下和同一风化程度泥岩在不同压力条件下的固结压缩性指标。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压缩性指标按散点图分布规律进行函数曲线拟合,得出相关经验公式,从而分析研究压缩指标的特性及变化规律,为工程建设地基变形计算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1.
海上浅层单道反射地震的数据不需要水平叠加处理,该方法在更容易获得较好的保真度、较高分辨率剖面的同时,要求有高信噪比的地震记录为基础。通过对野外数据采集过程中噪声干扰情况的分析,合理地选择激发震源、检波器因素及仪器参数,不仅能够得到频带较宽、主频较高的高分辨率地震时间剖面,而且能够压制部分随机噪声;在资料处理流程中,采用有效的方法技术对数据进行信噪分离,削弱多次及绕射等干扰波的影响,可进一步提高单道地震记录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准确、高效地获取地震资料的频率信息是时频技术的关键。目前最热门的匹配追踪算法相比常用的小波变换和广义S变换来说,具有更高的时频分辨率和局部自适应性,能同时在时间域和频率域获得较准确的定位,提取较准确的频率域信息,为地震属性研究、油气检测等研究工作服务。RGB色彩融合技术是一种显示技术,它可以将多个频率体分为低、中、高三个频带进行融合显示,全面地反映各频带信息,弥补单一属性包含信息较少的缺点。将采用匹配追踪的RGB色彩融合技术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清楚地刻画了河道的边界,并对河道内部的非均质性有一定程度的反映,较常规属性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南海南部深水区勘探前景广阔,但地震资料极其稀少且品质低。针对中国南海南部深水某区块原始地震资料采集于20世纪70年代、无导航文本、海底记录时间不确定、缺道严重及电缆短的品质限制,造成该区仅有的纸质成果剖面上多次波严重、信噪比低、地层构造形态模糊问题,探索出一套适合于工区地震资料处理的关键技术:采用导航重构技术解决无导航文本问题;采用自相关海底拾取技术解决海底记录不确定问题;采用限频F-K域插值技术解决缺道问题;采用组合法压制多次波技术解决因电缆短多次波难压制问题。最后处理效果表明关键技术的应用使该区地震资料处理取得了预期效果。这些技术成果不仅为我国南海南部深水的油气勘探提供较可靠的地震资料,同时为类似低品质地震资料的处理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技术。  相似文献   

14.
刘田田 《江苏地质》2021,45(2):168-176
溱潼断阶带地区为多期次三维地震采集的拼接区,不同期次的三维观测系统参数差异大,采集面元大小、覆盖次数、偏移距、方位角等属性不同,统一面元处理导致部分地区出现空面元;地表条件复杂,导致实际炮检点偏离设计点位,观测系统采样点不均匀,不能满足叠前偏移对地震采集信息规则分布的要求,造成地震数据偏移中出现假频、画弧等问题。从实际应用角度分析了基于匹配追踪傅里叶变换的叠前五维数据规则化技术在溱潼断阶带这一观测系统严重不规则区域的适用性,五维规则化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区内因野外采集观测系统差异造成的地震属性不规则问题,提升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及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地震信号在地下传播时会受到地层吸收衰减的影响,从而降低了地震资料的分辨率。因此地震波吸收衰减补偿是地震资料处理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本文研究的地层吸收衰减补偿方法主要基于局部时频变换(LTFT),该方法能够调节选取谱分解的频率范围和频率采样间隔,解决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固定时窗和小波系数无法提供波形频率的精确估计值问题,适用于非平稳地震信号的时频分析。在求取地层Q值的方法中,频谱比值法具有高效简单的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本文假设地下介质为层状变Q模型,使用局部时频变换将信号转换为时频域,通过频谱比值法求出各层的Q值,最后根据Kolsky衰减模型来补偿地震信号。理论模型测试和实际资料处理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恢复衰减信号,提高地震资料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16.
在地震资料处理中去噪处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地震资料的信噪比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处理的效果。针对地震记录的相干干扰特征,利用小波变换的分频技术,在相干干扰与有效信号共存的频带,利用径向道中值滤波方法提取相干干扰波,并由小波反变换重构整个干扰波场,再从原始记录中减去,实现了高保真度去噪处理,对有效波损失降至最小。实际应用效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改善地震记录品质,提高地震剖面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17.
宁夏石槽村井田地震勘探区,地表为风成垄状及新月形流动沙丘.其疏松的沙丘对地震波能量及频率吸收衰减强烈,噪声干扰强,严重降低了资料的信噪比及分辨率,且起伏的沙丘引起的静校正问题也较突出。对此提出了以提高煤层反射波信噪比为主要目的,以提高小断层识别能力为目标的勘探方法.如:高覆盖次数、高频激发、组合检波器面积接收等野外数据采集技术,以及动校正、静校正、子波一致性处理、叠前串联反褶积处理、子波压缩等一系列地震资料处理技术。与原详查成果比较,该区三维地震勘探新发现断层15条,背向斜3个。地震勘探成果表明,针对该沙漠区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可获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二十一世纪的地震勘探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何汉漪 《地学前缘》2000,7(3):267-273
2 1世纪 ,地震勘探技术将进一步发展 ,三维地震的主流技术地位仍不可动摇 ,提高三维地震的分辨率是进一步提高三维地震解决地质问题能力的主要发展方向。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常规处理技术 ,全三维可视化解释将使三维地震信息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多波地震将全面应用于油气勘探。该项技术的应用 ,将使地震勘探技术从构造勘探真正推向岩性勘探 ,推向直接找油找气。时间延迟地震标志着开发地震已走向实用 ,其技术的发展有赖于三维地震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美应用地球物理现状——多波地震勘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镨 《中国煤田地质》2004,16(6):47-49,54
随着多道遥测地震仪和三分量数字检波器的问世及数字处理和资料解释技术的进步,众多欧美大学、研究所及油气公司的地球物理学者针对多波地震勘探理论、资料处理模块、纵波对比试验等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目前深层横波震源技术尚不成熟,大量的多波技术研究仍然是针对转换波。为保证纵波资料质量,一些项目将传统检波器获得的纵波资料与三分量获得的纵波资料进行对比,即用三分量数字检波器采集的同时,仍用传统纵波检波器进行采集。此外,与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相配套的三维多波VSP技术等也处于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