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陆文  孙骥  周超  郭爱民  彭薇 《地球学报》2020,41(3):384-394
雁林寺金矿位于雪峰弧形构造带(江南造山带湖南段)东段,是湘东北地区一个较为典型的金矿床。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矿区不同地质体Au元素含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了矿区含金石英的H-O同位素、Sr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流体组成特征。提出赋矿围岩冷家溪群浊积岩在沉积阶段就具有明显的金富集。矿区矿石、(矿化)蚀变围岩、未蚀变围岩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呈现出高度相似性。含金石英的H-O同位素地球化学、Sr同位素地球化学及成矿流体成分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为变质流体。综合矿区地质特征、不同地质体金含量、稀土-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H-O同位素、Sr同位素及成矿流体成分特征,认为地层中的金元素为雁林寺金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2.
罗刚  杨小峰 《地质通报》2010,29(9):1362-1370
老寨湾金矿区位于滇黔桂"西南金三角",是云南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低品位微细粒浸染型金矿床。矿床产于加里东古隆起不整合面之上泥盆系下统蚀变细粒石英砂岩中,金矿是由沉积形成的含矿层经后期的构造运动、岩浆活动、淋滤作用等使含矿层中的Au进一步活化、迁移、富集而成的,构造、层位等控矿明显。蚀变是区内的找矿标志之一,金矿的形成与硅化、褐铁矿化、黄铁矿化等蚀变有关。金矿床的成矿与区域大地构造发展、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成矿热液活动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镰子沟金矿是小秦岭驾鹿金矿田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金矿床,主要赋存于太古宇太华群秦仓沟组深变质片麻岩系中。金矿体受构造破碎蚀变带控制,主要呈脉状产出,走向与矿区主要断裂方向(北东向)基本一致。在金矿体两侧由内向外可见以钾长石化+硅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现象。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流体具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混合的特征。氦氩同位素结果说明成矿流体具有壳幔混合来源的特点。硫同位素组成表明,矿石硫明显富集轻硫的特征,可能和成矿过程中硫同位素分馏作用有关。矿石铅同位素组成较为稳定,可能来源于太华群围岩。氢、氧、硫、铅同位素均指示了成矿过程中的水-岩反应:成矿流体在早期为富含K+的碱性热液,在上涌过程中与浅部流体逐渐混合,同时与围岩发生充分接触,通过水-岩反应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矿体和围岩接触带形成了以钾长石化为特征的蚀变分带。随着成矿作用的进行,含矿热液的物理化学条件不断发生变化,同时金可能以Au(HS)2-和Au(HTe)2-形式在流体中迁移,最终在适宜的条件下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4.
川西丹巴地区磨子沟金矿床金、银赋存状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渊甫  孙燕  熊发挥  牛刚  赵涵  赵志强 《地质通报》2010,29(7):1031-1038
磨子沟金矿床位于四川省丹巴县,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松潘-甘孜造山带东缘,泥盆系危关组炭质千枚岩、板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成矿过程分为沉积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和表生风化期,其中热液期是金的主要成矿期。通过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成分分析,矿物晶体化学式计算等手段和方法,研究了矿床中Au、Ag的赋存状态和主要载金矿物的特征。金以裂隙金、包裹体金、粒间金为主,银主要以类质同像赋存于方铅矿和硫盐矿物中。载金矿物黄铁矿生物结构发育,表明生物成矿作用是金矿床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矿体受特定层位和断裂的控制,围岩蚀变强烈。根据矿床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赋矿围岩特征、构造控矿、层位控矿、矿物共生特点等分析结果,丹巴磨子沟金矿床为沉积-热液改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5.
陕西杨斜金矿床为东秦岭杨斜-丰北河金钨成矿带东段的一中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为热液石英脉型,赋存于商丹断裂带内北东—北北东与北西—北北西向次级断裂中,赋矿围岩为新元古代杨斜片麻岩套。矿石金属矿物为黄铁矿-自然金-黄铜矿-黝铜矿-闪锌矿-方铅矿等中低温组合;热液成矿过程可划分钾长石-石英、石英-粗粒黄铁矿-自然金、石英-细粒黄铁矿-自然金-多金属硫化物和碳酸盐4个阶段;近矿围岩蚀变以钾化、硅化及黄铁矿化为特征,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金矿床主要受断裂、围岩及岩体(脉)控制,成矿时代不早于晚三叠世。  相似文献   

6.
阿加隆洼金矿是近年来在甘孜-理塘断裂带发现的一个中型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区内围岩蚀变发育广泛,具多期次,蚀变类型主要有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毒砂化、绿泥石化等.文章在介绍阿加隆洼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矿床的围岩蚀变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地论述,并分析了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认为矿化蚀变岩带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尤其与硅化、碳酸岩化、黄铁矿化最为密切,并且含矿热液在迁移过程中,与围岩发生的流体 - 岩石反应,造成金的沉淀、富集,最终形成金矿床.  相似文献   

7.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内金矿床均赋存于沿NE-NNE向断裂带展布的大规模红化蚀变带中;然而对红化蚀变是钾长石化还是赤铁矿-金红石化,及其对金成矿的贡献尚存争议。寺庄超大型金矿床的红化蚀变沿NE-NNE向焦家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裂隙系统发育,占已探明资源储量70%的Ⅲ号矿体群即赋存于红化蚀变带内,是研究红化蚀变与金成矿关系的理想对象。本文以该金矿床红化蚀变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新鲜花岗岩与强、弱红化蚀变岩内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组成,探讨红化蚀变对于金成矿的贡献。矿物学研究表明,弱红化蚀变岩内的蚀变发生在斜长石核部,以钠长石化为主,同时形成绢云母和少量热液钾长石,且赤铁矿在此阶段沉淀;而弱红化蚀变岩进一步水岩反应成为强红化蚀变岩的过程中出现大量热液钾长石。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红化蚀变过程中SiO_2、K_2O迁入,而Na_2O、CaO、Al_2O_3、FeO~T、MgO迁出;红化流体由早期富Na向后期富K转变。岩石地球化学与氢氧同位素综合示踪显示,红化流体为高温、高氧逸度、富K的玲珑岩浆期后热液,与胶东金矿床中-低温、还原性、富CO_2成矿流体性质相反,表明红化流体未直接参与成矿过程。综合研究揭示,流体交代斜长石后形成贯通性孔隙提高红化蚀变岩的渗透性;热液钾长石交代斜长石导致岩石体积膨胀而破裂,降低岩石抗压强度;这些为成矿期断裂活动以及成矿流体的运移和成矿物质的沉淀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围岩条件,可能是巨量金聚集成矿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胶东寺庄金矿热液蚀变作用与元素迁移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胶东寺庄金矿热液蚀变相关的元素活动规律、蚀变机理及其与矿化的关系,对其花岗质围岩的蚀变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伴随着金的矿化,在主断裂的上下盘及矿体附近发育比较典型的钾长石化、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蚀变带;伴随强烈的矿物交代反应,各蚀变岩的主微量元素发生了较为明显的改变,大离子亲石元素Rb和轻稀土元素La和Ce表现出了一定的活动性,过渡族元素Cr、Co、Ni、Cu等的地球化学行为在蚀变过程中可被强烈改变,重稀土及高场强元素(Ta、Ti、Nb等),在钾长石化过程中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活动性。寺庄金矿中金最可能以Au(HS)_2~-络合物形式被搬运,流体温度下降及水/岩反应导致含矿热液化学性质的不断变化造成金-硫络合物稳定性的下降,可能是金沉淀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胶东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胶东是我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其中,破碎带蚀变岩型———"焦家式"金矿床是区内最重要的金矿床类型,占胶东已探明金矿资源量的90%以上。大尹格庄金矿床位于胶西北招平断裂带中段,是典型的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床,区内发育有大规模的绢英岩化蚀变带(宽20~200m)和钾化/红化蚀变带(宽50~300m),蚀变岩型金矿体主要发育在招-平断裂带下盘的绢英岩化蚀变带中。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基础上,查清了大尹格庄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针对大尹格庄金矿床Ⅱ号矿体系统采集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了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方法讨论了热液蚀变过程中元素迁移规律,初步探讨了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作用过程和金沉淀机制。通过本研究得出:大尹格庄金矿床内主要矿石类型为黄铁绢英岩,以浸染状、细脉状为主要矿化形式。大尹格庄金矿床热液蚀变期在时间上可以划分为:钾化/红化→绢英岩化→黄铁绢英岩化→碳酸盐化。钾化/红化蚀变为成矿前蚀变,在此过程中有少量热液钾长石的形成。在地球化学方面表现为Fe、Cu、Pb和Rb元素带入,Si、Al、Na、Ca、Ba、Sr、Cr等元素带出。同时流体-围岩通过交代反应使金从围岩中释放出来成为高价态离子活化进入成矿流体。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为成矿期蚀变,蚀变过程中与矿化有关的Fe、Cu、Pb元素表现为迁入状态,流体运移过程中,热液中的HS~-等组分损失,导致Au(HS)~(2-)络合物失稳分解,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同时金大量聚集沉淀,此时完成了金由活化→迁移→沉淀富集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0.
干树金矿是河南熊耳山矿集区内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矿区的金矿体主要赋存在构造蚀变岩带内,且与多阶段的热液活动密切相关。深源的含金成矿流体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在温度、压力控制下,在构造的有利部位与围岩发生交代作用,形成多种围岩蚀变和金矿化。其中,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绢英岩化、钾化与金矿化关系密切;围岩蚀变具有水平分带和垂直分带特征:从中心向两侧,蚀变依次为黄铁绢英岩化→石英绢云母化→钾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金品位呈逐步降低的分布规律;从地表向深部,则出现蚀变为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化-钾化-黄铁矿化-黄铁绢云岩化,金品位呈由低转高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1.
新疆塔吾尔别克金矿位于著名的阿希金矿附近,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第5段安山岩及安山质凝灰岩中,矿床主要受NW—NNW向构造蚀变带的控制,同时次火山相二长斑岩、爆破角砾岩筒(隐爆角砾岩)对成矿也具控制作用;蚀变类型主要有黄铁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热液成矿期包括石英-黄铁矿、石英-硫化物和石英-碳酸盐等3个阶段,形成蚀变岩型、石英脉型和石英-碳酸盐脉型3种金矿化类型,表生期形成氧化金矿。在阐述矿床地质特征基础上,归纳出构造控矿规律、火山-次火山岩体控矿规律、中-低温成矿规律和多因复合成矿规律,综合勘查和研究成果,认为矿床的成因类型为与晚古生代早-中期火山热液有关、有次火山(斑岩型、爆破角砾岩筒型和隐爆角砾岩型)热液成矿作用叠加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2.
笏山金矿床为陡崖断裂带南段内最大的金矿床,为了揭示其矿床成因,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矿体围岩元素地球化学和流体包裹体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笏山金矿床沿NE向断裂发育大规模的热液蚀变带,地表出露的断裂带形成一个庞大的面形蚀变带,矿化较弱,分带不明显,钻孔显示金矿体两侧依次发育黄铁绢英岩、绢英岩化花岗岩蚀变带和二长花岗岩,金矿体主要产于陡崖断裂带下盘黄铁绢英岩蚀变带内。质量平衡计算表明:绢英岩化过程中,主量元素SiO2、Al2O3、FeO、MnO、Na2O、K2O、P2O5和部分稀土元素从二长花岗岩中迁出,而MgO、CaO、Fe2O3,成矿元素Au、Ag,亲硫元素Cu、Pb及亲铁元素V、Cr、Co、Ni迁入二长花岗岩;黄铁绢英岩化过程中,主量元素FeO、Fe2O3、MnO、MgO、CaO,成矿元素Au、Ag,亲硫元素Cu及亲铁元素V、Cr、Co、Ni迁入,SiO2、Al2O3、Na2O、K2O和P2O5迁出。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以及单个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分析提示其流体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CO2三相包裹体,具有低盐度(w(NaCl)为5.33%~13.29%)和中温(260~300℃)CO2-NaCl-H2O体系,在成矿过程中,含矿流体经历了流体不混溶作用。结合矿床地质特征及实验结果分析,确定该矿床为受陡崖断裂带控制的中温蚀变岩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Auriferous quartz veins in the Bankuan gold deposit occur in the interlayer broken zone of the basal conglomerate of the Tietonggou Formation or at the unconformity between the Tietonggou Formation and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The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in the minerals indicates that the nature and composition of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s show a drastical change soon after the solutions reached the Tietonggou Formation from the crystalline basement,resulting in gold precipitation.So the Bankuan gold deposit can be assigned to the conglomerate stata-bound-type deposits.137 thermometric data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three ranges 400-340℃,330-220℃ and 180-160℃,representing three episodes of metalogenesis,Oxygen isotope studies demonstrate the evolution of ore-forming hydrothermal solutions from early metamorphic to late meteoric,Diversity of ore-forming materials dominated by deep-source material is supported by sulphur and lead isotope data.From the above discussions it may be concluded that the deposit formed by metamorphism induced as a result of Mesozoic northward intracontinental subduction along the Machaoying fault.  相似文献   

14.
桂北龙胜地区金矿广泛分布,岩湾金矿便是其中一例。岩湾金矿为产于前寒武系浅变质碎屑岩系中的脉状金矿,受NNE向断裂控制、围岩蚀变强度不高、矿物组合比较简单。通过对岩湾金矿床黄铁矿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岩湾金矿的稀土元素具有非常典型的"W"型稀土四分组效应;稀土元素的四分组效应与其氢氧同位素特征反映的成矿流体来源既有大气降水又不能排除岩浆流体的参与相吻合,说明岩湾金矿属于具有两种(期)热液参与成矿的浅成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  相似文献   

15.
张晓秋  李碧乐 《世界地质》2014,33(2):407-417
九三沟金矿床受控于区域性深大断裂和中生代火山断陷盆地。矿床主要产于石英闪长玢岩内外接触带的破碎角砾岩带中,围岩蚀变以硅化(硅核)和高岭石化为主。电子探针结果显示金主要赋存在黄铜矿中,其次是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石英中主要发育气液两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属H2O-NaCl体系,具低盐度(0.70%~8.79%NaCl)、低密度(0.65~0.97 g/cm3)的特点,主成矿温度为293.4~160.4℃,成矿压力为8.17~40.59 MPa,成矿深度为0.8~4.1 km,氢氧同位素分析显示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九三沟金矿床属于由近酸性、氧化流体形成的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相似文献   

16.
新疆阿希金矿: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新疆阿希金矿床为一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矿床产于伊犁—中天山板块北部中天山北缘活动大陆边缘的吐拉苏火山岩断陷盆地中。其赋矿围岩为大哈拉军山组安山质火山岩和火岩碎屑岩,矿体呈脉状产于古火山口外围的环形断裂带中,主要金属矿物有自然金、银金矿、黄铁矿、白铁矿、毒砂、赤铁矿、褐铁矿以及微量的浓红银矿、硒银矿、硫锑铜银矿、角银矿等,非金属矿物有石英、玉髓、菱铁矿、方解石、绢云母、冰长石等,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和青盘岩化。矿床以富集Au、Ag、As、Sb、Bi、Hg、Se、Te、Mo元素组合为特征,Ag/Au比值小,为0.46~11.1。氢、氧、碳、硫及稀有气体同位素组成特征显示其成矿流体主要为循环大气降水;成矿流体盐度主要为0.7%~3.1%NaCl_(eqv),平均为2.2%NaCl_(eqv);成矿温度为120~240℃,平均190℃;最大成矿深度约700 m。沸腾作用是引起成矿流体中矿质发生沉淀富集的主要成矿机制,成矿作用过程中流体处于近中性pH值的还原环境,成矿时代介于晚泥盆世晚期((363.2±5.7)Ma)到早石炭世维宪期。其一系列特征显示该矿是一个典型的、形成于古生代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床得以保存与矿床形成后很快被阿恰勒河组沉积盖层覆盖有关,从上新世开始由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作用,天山造山带被快速抬升遭受风化剥蚀作用使矿床重新露出地表而被发现。阿希金矿的发现对于在中、新生代以前的造山带中寻找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黑龙潭-汪家塆金矿床受控于区内北西向断裂带。矿体呈透镜状、脉状和似层状产出。围岩蚀变主要为石英化、绢云母化及黄铁矿化。矿石类型可分为蚀变岩型、蚀变碎裂岩型及石英脉型三种。根据矿石包裹体成分、同位素特征及稀土元素组成的研究,认为该矿床成矿物质系来自围岩和七尖峰花岗岩体,属地下热(卤)水混合热液成因。  相似文献   

18.
安芳  朱永峰 《岩石学报》2010,26(8):2275-2286
京希-伊尔曼德金矿位于新疆北天山吐拉苏盆地的西北缘,赋存于泥盆纪-早石炭世火山-沉积地层底部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中,围岩经历了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多期硅化和角砾化、碳酸盐化和重晶石化,金矿化与硅化围岩紧密伴生。矿体呈透镜状、层状和似层状,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主要由热液角砾岩型矿石组成,其热液演化期由四个阶段组成:I:硅化及绢云母化——在围岩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中形成大量浸染状石英、绢云母和少量黄铁矿;II:角砾化及硅化——形成含金热液角砾岩a,角砾为早期蚀变围岩,胶结物为烟灰色玉髓状石英、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金矿物;III:角砾化及硅化——形成含金热液角砾岩b,角砾为热液角砾岩a和蚀变围岩,胶结物为细粒石英、黄铁矿、毒砂和少量金矿物;IV:方解石-重晶石阶段——形成大量粗大的方解石-重晶石脉。京希-伊尔曼德金矿成矿流体本身富集V、Cr、Ni、Cu、Sb,且其中的Mn、Co、Zn、Bi以及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主要来自火山岩围岩。从成矿早期到晚期,成矿流体轻稀土元素逐渐富集、氧化性增强。水-岩体系氢、氧同位素组成模拟计算表明,京希-伊尔曼德金矿成矿流体主要为与区内火山岩再平衡的岩浆水,其中金浓度为1×10-6~2×10-6,形成该矿需要约1×108~0.5×108t岩浆热液,蚀变围岩和矿石中黄铁矿富集轻稀土元素。角砾化作用及其伴随的氧逸度升高是导致金沉淀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9.
黑河市三道湾子金矿床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为中-低温火山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为贫硫石英脉型.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地球物理特征、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类型、成矿期次、流体包裹体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初步确定了该矿床的找矿标志为贫硫石英脉,北西向张性断裂,硅化,Au、Ag为主(伴有As、Sb)的土壤地球化学异常,高电阻率异常,成矿温度为中-低温,含盐度中等,成矿流体以大气降水为主,具幔源硫.该标志对于在三道湾子一带寻找同类型金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建伟  滕超  赵国春  刘文卿  周毅 《现代地质》2019,33(5):1036-1045
胶东地区是中国最重要的金矿集区,区内众多大型-超大型金矿床集中产出,已探明金矿资源量占全国近三分之一。其中石英脉型金矿是区内重要的矿床类型,山东金翅岭金矿就是这一类型的代表之一。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与室内研究,查明了该金矿床蚀变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系统采集不同蚀变类型的岩石样品,进行岩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运用质量平衡计算法总结了热液蚀变过程中的元素迁移规律。该矿床原岩为二长花岗岩,含矿热液沿断裂上涌,与围岩发生了强烈的蚀变作用,蚀变类型主要为钾长石化、绢英岩化和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的物质交换改变了流体的成分及酸碱度等,流体向蚀变岩提供了大量的Si O2;同时,绢英岩化阶段和黄铁绢英岩化阶段,围岩向流体提供了大量的K、Na,促使流体中的Au活化,引起热液中的Au H3Si O4稳定性降低,造成Au H3Si O4分解,流体中的Fe2+、Fe3+被消耗,形成黄铁矿,导致Au大量沉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