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龙永煤田暴露区找煤基本勘查完毕,隐伏区找煤成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根据区内地层及构造特征,结合找煤实例分析,认为:①区内地表出露翠屏山组中下部地层的区块以及三叠系下统溪口组与翠屏山组中下部直接接触的区块,由于层间滑脱断层缺失上部地层,使煤系地层埋藏变浅,是找煤的有利范围;②层间逆冲推覆构造主要分布在煤田东部,造成童子岩组的地层重复,由于上盘构造复杂,含煤性变差失去勘查价值,下盘煤系地层保存完整,煤炭资源量可观,其下盘可作为找煤的主要方向;③煤田东部红林坪-白沙-茶林盂一带出露白垩系沙县组(即红层).如“红层”与下伏地层为小角度不整合接触,则其“红层”与下伏的童子岩组及翠屏山组接触地带为找煤的有利区块;④区内“火山岩”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因厚度大,煤系地层埋藏深,找煤难度较大;⑤基底逆冲推覆构造在区内发育规模较小.煤田内出露的“老地层”基本上为基底隆起.其下找煤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杨汉君 《地层学杂志》1992,16(3):216-218
<正> 扬子准地台西缘龙门山推覆体构造带矿山梁—天井山复背斜推覆体中,出露一层厚31—85m,由南向北分别超复于寒武系、志留系之上的石英砂岩层,广布于四川江油县五花硐—广元上寺一带,历来视为早泥盆世平驿铺群(组)。 平驿铺群(组)始于“平驿铺石英砂岩”。系赵玉曾、黄汲清(1931)将平武平驿铺唐王寨向斜中厚达2500m以上的含灰、灰白色石英岩状砂岩夹杂色砂岩、泥质粉砂岩地层,命名为平驿铺石英砂岩。乐森(王寻)(1956)将龙门山唐王寨向斜北西翼下泥盆统划分为平驿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福建中生代含煤地层广泛分布于西南部、中部和北部。东南沿海一带仅有另星分布,而且多已变质。对于该地层的研究早在三十年代初即已开始。王恒升等(1930)在闽北建瓯上樟垅地区梨山创“梨山煤系”;王绍文等(1930)创“龟岭砂岩”;南延宗等(1941)又创“茫汤洋砂页岩”等。后来,通常把这一含煤地层统称为“梨山煤系”,时代定为早侏罗世。斯行键对长汀珠山的煤山的植物群作了专门研究,定其时代为早侏罗世的里阿斯阶。这样,“梨山煤系”的地质时代就从古植物方面得到了肯定。并为省内外广大地质工作者所引用。  相似文献   

4.
四川龙门山中段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广泛分布于四川汶川县、都江堰市、崇州市、大邑县等毗邻地区,呈NE向展布,出露面积大于150km^2,厚度大于2851m。笔者在进行1:5万“三江幅”和“万家坪幅”区域地质调查时,于该区测制了须家河组剖面。本文对这一地区的须家河组进行了一、二、三段的划分,并对岩石特征、地层对比、底顶界线、生物地层和年代地层者概略讨论;须家河组的沉积环境可划分为三角洲相和河流相。  相似文献   

5.
藏南珠峰地区下白垩统发现海底扇沉积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史晓颖 《现代地质》2000,14(2):140-140
西藏南部珠穆朗玛峰地区在构造古地理上属印度板块的北部,中—新生代期间位于新特提斯洋东段的南侧,构成冈瓦纳大陆的北部边缘。下白垩统在聂拉木古错一带出露最好,在岗巴东山一带次之,是目前研究珠峰地区早白垩世地层和沉积的两个重要地点。古错一带下白垩统厚2400余米,划分为古错一组至古错五组5个岩石地层单位。沉积以黑灰色粉砂质页岩、黑色页岩为主,夹有多层厚层—块状暗黄绿色长石岩屑砂岩,以及少量钙质细砂岩和含岩屑粒泥灰岩。产菊石、少量双壳和遗迹化石,时代从晚侏罗世Tithonian末期至早白垩世Albian期。过去认为这里的下白垩统…  相似文献   

6.
贺兰山北段煤田位于贺兰山断褶带的北部。贺兰山断褶带居于鄂尔多斯地台之西,阿拉善台块之东,是一个南北向的狭长带。贺兰山北段煤田包括了乌达矿区内的素赫土、教子沟、五虎山等几个井田。在其周围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灰岩及不整合在它上面的煤系地层。后者的中石炭统本溪群,厚790一1128米。以页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及砂质页岩,并含有薄层石灰岩4一6层,中上部含煤10一12层,均不可采。上石炭统太原群厚226米,以砂质页岩,页岩,砂岩等组成,并夹薄层石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等多层,且含可采及不可采煤层15层;下二迭统山西组厚100米,以页岩、砂岩、砂质页岩组成,并含有可采煤层4层。砂质页岩内含有较多之铁质结核。煤系上复地层有二迭系的石盒子组、第三系的细砂层与砾石层、第四系的冲积层与黄土等组成。   相似文献   

7.
试论川渝河包场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渝河包场地区发育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该组假整合于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海相碳酸盐岩侵蚀面之上,不整合/整合伏于侏罗系红层之下的一套以砂泥岩为主,砂岩与泥岩不等厚互层夹薄煤层的“煤系”地层,该组的沉积相长期存在争议。笔者据野外实测剖面资料,结合室内薄片分析,从沉积学观点系统地分析了其砂体展布、岩性、组构等特征,认为河包场地区的须家河组沉积相为湖泊相,沉积亚相主要为滨浅湖亚相及滨岸沼泽。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方石炭-二叠纪高岭石粘土岩的岩石矿物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岭石粘土岩是以高岭石及其多型变种为主要成分的一种岩石。它在欧洲很多地区的石炭纪煤系中广泛分布,形成一种分布广、层位稳定的块状粘土岩层,通常称为“Tonstein”(Blatt,1972)。在我国北方和南方一些省区,不同时代煤系地层中都有高岭石粘土岩出露(Yiping Zhon,1982;夏琤等,1983),尤其是北方诸省产于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中的高  相似文献   

9.
一、地质概况四二一○砂岩铀矿床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泥溪复向斜北东翼出露地层有白垩系剑门关组和侏罗系蓬莱镇组,由一套巨厚沉积之棕色砂岩、粉砂岩、泥岩夹浅色砂岩和砂砾岩组成。工业铀矿化即产于剑门关组底部“零”号浅色层中。矿化受地层、构造、岩相及岩性的综合控制。“零”号浅色层为一套河流相沉积,厚度约40米左右,系由多个迭瓦状排列的透镜状砂岩体所组成。在剖面上,按粒度由粗变细可将该浅色层划分为六个韵律。每个韵律底部通常为浅灰、灰、深灰色细砾岩或含砾砂岩,与下伏地层(或韵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 盘县煤田(图1)廿余年的煤田地质工作以及贵州省地层古生物工作队(1977)对该区二叠与三叠系的划分界线没有明确的具体位置。实际工作中有将晚二叠世含煤地层称宣威煤系的,近几年又改称龙潭组的(包括滇东,沈玉蔚,1975)。含煤地层上覆早三叠世早期地层,有沿用滇东“卡以头层”的名称,亦有叫绿色砂岩层和“P·T”过渡层等等。 盘县地区相当“卡以头层”这段地层总厚在70—150米之间,可分上部的绿色砂岩层和下部的粉砂岩、砂质泥岩过渡岩性段。下部一般厚30—40余米,二者在地貌上分界明显,大比例尺填图曾单独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北省下花园地区下马岭组地层发育良好,分布广泛,早为地质工作者所注意。但是,这组地层在解放前一直被认为是下侏罗统下花园煤系的下部变质页岩;后来,陈桂友又定名为“洋河统”,认为相当于北京西山的双泉统。1949年,田本裕认为此层“依岩性似可与下马岭页岩相对比”。以后,对于地层的认识逐渐深入,现在下花园地区和涿鹿一带是已知冀西北下马岭组地层发育最好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正> 城墙岩群广泛出露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及中部地区,1931年由赵亚曾、黄汲清创名于广元一带,指原划归白垩系“广元层”之上的一套红色碎屑岩系,时代为第三纪。施从广等(1963)将城墙岩群自下而上划分为莲花口组、剑门关组、汉阳铺组及剑阁组,前两组归早白垩世,后两组归晚白垩世。1965年,川地二区测队将莲花口组置于上侏罗统,侏罗系与白垩系的界限划在莲花口组与剑门关组之间。笔者等根据近年来的资料,认为施从广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作者在内蒙古乌兰浩特北沙巴尔吐一带开展1∶5万区调时,根据岩石组合、古生物特征、沉积环境等对出露于该地区扎格斯台一带的一套黑色砂板岩进行了重新厘定。重新厘定后的林西组为一套黑色板岩、粉砂岩夹细砂岩地层组合,具陆相沉积特征。该套地层在原1∶20万区调工作中被划归索伦组(P_(1~s)),原1∶25万区调又将其划归哲斯组(P_(2~(zs))),本次将上部陆相碎屑岩部分重新厘定为上二叠统林西组。该地层的重新厘定对本区寻找烃源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 在川南黔北一带志留系之上二迭系之下有一组砂岩、页岩及含有煤、铁的地层,1938年熊永先在调查古乡蔺、珙县等地地质时将此组地层分出,并定名为铜矿溪层,后来又根据其中所含植物化石定其时代为石炭二迭纪。 以后不少作者在论述川黔一带地质时将此组含煤、铁地层沿用铜矿溪层一名。后来岳希新、杨敬之、穆恩之等曾将鄂西的马鞍煤系和川南铜矿溪层进行对比。1956年卢衍豪根据汉南梁山层中所合的海相化石及植物化石,认为梁山层可与Stg lidophgllum volzi或Mi-ellina landia层相当,暂属二迭纪底部,并与鄂西马鞍煤系及川黔铜矿溪层相对比。但由于铜矿溪层在各地岩性不一,对比困难,因此其时代问题并未获得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云南东部震旦系的划分与对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正> 云南东部南起田房地区,北至金沙江,震旦纪地层发育特别良好,出露比较齐全。自1938年熊秉信研究了昆明附近的震旦系之后,米士(1942)将震旦系分为:燧石层、灯影灰岩、紫色页岩、南沱冰碛层和潋江砂岩。1963年刘鸿允、刘钰将震旦纪地层分为:上统  相似文献   

16.
一九二零年叶良辅在北京西山首建“九龙山系”;以后彭世福在一九五八年定为“九龙山组”。但在关沟以东及以北的十三陵地区,从未发现过“九龙山组”地层。一九八四年我们在这一地区通过填图,发现原划髫髻山组底部的一套地层不应属于髫髻山组,笔者将这套地层划为九龙山组。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本区九龙山组层序主要分布在十三陵水库东西两侧,以东出露较好,出露厚度为154.89m。其层序如  相似文献   

17.
浙赣交界地区上奥陶统红家坞组(O3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家坞组为 1/ 5万《球川镇幅》和《常山县幅》新建岩石地层单位。本组分布于浙皖盆地东南缘 ,系指江山、常山、玉山地区 (简称为“三山”地区 )出露的一套杂色砂岩—泥岩组合 ,层位与文昌组灰绿色砂岩、粉砂岩相当 ,在岩性、岩相上又与之有明显区别的海相红层 ,厚度 380— 4 83m ,典型剖面位于浙江省江山市大桥镇仕阳尾行政村红家坞村。该组的建立 ,丰富了浙赣“三山”地区岩石地层资料。  相似文献   

18.
鄂南小队野外生产思想总结会上,在务虚的同时,他们根据党委指示,讨论提出了许多立即可以着手搞的科研题目,例如:“湖北省煤层调查史”“鄂南煤层变化规律”在浮土较深地带如何观察煤系地层”“阳新一带煤质的变化规律”……等等,并立即成立了地层表编委会,各组长任编委委员。在三天开会期间,根据同学们二个多月在野外观察到的实际资料,分工负责,集体讨论,统一编写,克服了不少困难,放出了一颗大卫星——“鄂东南地区地层表”。  相似文献   

19.
一、本区志留纪地层研究概况昭乌达盟以赤峰—具子府一线为界,其北即属内蒙华力西晚期褶皱带。志留系为本区出露最老之地层。河北省地质队于1960~1965年作区域地质调查时首次研究了该地层,将出露于锡林郭勒河畔乌套海一带之结晶片岩系命名为“锡林郭勒杂岩”,并与该区以南零星出露地以绿色片岩为主的一套变质杂岩一同划归志留泥盆系。1964~1970年,我队作中  相似文献   

20.
李秉臣 《湖南地质》1989,8(2):83-84
零陵县易家桥煤矿区,有公路直达,湘桂铁路沿矿区南部通过,交通甚为方便。1951年徐道书曾到该区进行过踏勘,对粘土层采集少量测试样品,评价为耐火粘土。矿区为一北西向向斜构造,其南西翼为一近走向的断层所切断。区内出露侏罗系地层,矿层赋存于侏罗系下统下部之煤系地层中。含矿地层中共见四层粘土矿,其中以最下一层厚度大,质量好,为该区的主要含矿层。矿区的含矿岩系地层剖面自上而下为: 1.灰色砂岩与黑色页岩互层,含薄煤层及植物化石。厚55m 2.黄绿色含云母砂岩。厚5m 3.灰色粘土。厚1m 4.黄绿色砂岩夹薄层页岩。厚13m 5.煤层。厚0.8—1m 6.耐火粘土及黑色页岩。厚10m 7.灰黄色砂质页岩、含铁质结核。厚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