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天山硫磺沟矿区为典型研究区域,结合多时相遥感数据及野外调查成果,分析研究区内矿区分布、开发和环境变换间的响应关系.利用不同时相及空间分辨率的遥感数据,提取生态环境时空变化信息,结合GIS空间技术对矿区的矿产开发与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建立了1975-2004年间矿区环境变化定量分析模型.针对矿山开发对植被的影响,分析了30年间矿山环境下植被生长状况,探讨了研究区矿产开发对自然环境系统影响的过程、机制及危害.应用空间(地学)统计分析方法,对矿产开发引起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绘制了矿产开发引起生态环境问题的危害程度、分布范围等专题图,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磷矿为中国战略性矿产之一,研究磷矿开发中和闭坑后地质环境问题,为保护和恢复治理矿山生态环境提供依据,对合理利用磷矿资源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中国磷矿矿产资源分布及开发现状,梳理并归纳了现有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类型及特点,从磷矿区水土污染、资源占用与损毁、矿山地质灾害三方面阐述了磷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调查研究现状,提出了磷矿矿山环境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极大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人为不合理地开发导致了严重的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开发不同类型矿产导致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而同一类型矿产因地域不同、开发方式不同以及不同企业开发导致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程度及差别较大;不同类型矿产开发所产生的环境地质问题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导致矿山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有历史因素、政策因素、地方保护主义因素、经济技术因素和企业因素。  相似文献   

4.
北京区域成矿规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3~2019年开展的"中国矿产地质志·北京卷"项目是全面总结北京地区现代地质矿产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地区矿产勘查与研究成果,旨在全面反映北京市矿产全貌及重要成矿规律。本文是对该项工作部分成果的概括总结。系统收集了北京市铁、金、煤、石灰岩等各类矿产资料,划分了矿种矿床类型,重点对铁、金、煤、石灰岩等矿种成矿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在全国Ⅰ-Ⅲ级成矿区带划分基础上,结合北京市地质构造演化和成矿特点,提出北京市区域成矿区带划分方案,划分了怀柔北金萤石成矿区、八达岭金铜钼铅锌成矿区、京西煤石灰岩成矿区、密云-怀柔铁金成矿区、密云-平谷金石灰岩成矿区5个Ⅴ级成矿区,总结了不同区带各矿种规律特征。从矿产时空演化、岩浆岩控矿、构造控矿角度进行了区域成矿规律总结,提升了北京地区矿产地质研究水平,填补了北京区域成矿规律多矿种综合性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5.
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冻土环境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冻土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多年冻土的影响速度快、范围广、最直接,是其他人为活动无法比拟的.特别是煤矿开采,它对多年冻土影响剧烈,使得煤矿区冻土环境更加脆弱.青海木里煤田矿区处于青藏高原阿尔金山—祁连山高寒带山地多年冻土区,是大通河上游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冻土生态环境较为敏感.在分析青海木里煤田矿区多年冻土分布状况与特征的基础上,从多年冻土变化和多年冻土区自然环境变化两个方面,探讨了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冻土环境问题,并提出避免和减缓煤矿开采对冻土环境造成影响的建议与对策,以期为寒区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多种矿产富集,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经过近20年的建设开发,已初步建成为中国重要的能源接续地和大型煤化工基地。但该区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相对资源开发增长速度较快的煤炭生产和转化来说,其环境压力巨大,暴露出的矿产地质与环境地质问题突出.已影响到基地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提出了如下应对措施: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煤炭资源保障程度:加强多种矿产并存区的综合地质勘探、评价和规划,推进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加强生产矿井的监督和管理,不断提高资源采收率;开展矿区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加强水资源的规划和协调管理;深化《保水采煤技术研究》,推广实施矿井水及工业、生活污水的综合利用;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做好矿区地质灾害监测、评价及治理工作;加强矿区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工作;建立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煤炭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中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区域分布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何芳  徐友宁  乔冈  刘瑞平 《中国地质》2010,37(5):1520-1529
为了了解中国不同区域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布特征,为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规划提供基础资料。笔者依据近几年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成果资料,首次对全国矿山地质环境区进行了系统划分和地质环境条件分析,通过研究不同地质环境区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类型、开发强度、不同类型矿产开采产生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分布、危害、需要防治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山开发产生的土地占用与破坏、地质灾害、环境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结果表明,中国中东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重于西部地区,煤矿山问题重于金属矿山、金属矿山问题重于非金属矿山。  相似文献   

8.
马学利 《城市地质》2021,16(3):276-286
矿产是一个国家重要的资源和发展保障,同时矿业开发尤其金属矿产对空气、水、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通过分析北京闭坑金矿山2018—2020年土壤地质环境监测成果,以当地矿产和采选冶史、土壤、特色农产品大桃等为研究对象,以As、Cd、Cr、Pb、Hg、Cu、Zn、Ni等8种金属元素为主要评价指标,对矿山周边土壤地质环境、人为污染状况、农产品质量、生物富集能力等进行评价,探讨了土壤、农产品地球化学质量与矿产采、选、冶之间的时空关系.研究表明,金属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并不随矿山停采、关闭而停止,其对周边土壤环境还将持续产生不利影响,并已逐渐影响了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品质.提出应对在生产和闭坑矿山周边土壤、水环境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并采取必要的避让措施,如减少或退出食用农作物种植,改种生态林等.  相似文献   

9.
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时空结构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传东  刘星  秦德先 《云南地质》2006,25(4):411-413
矿床时空结构模型包括:一定地质时空域(矿区、矿田)中的成矿地质事件(包括地质环境、成矿条件)的时程演化序列和不同空间部位各(类型、成因等)含矿岩石建造的展布及其叠置结构的总和。研究矿床形成与演化的时空过程,探索性地建立其时空结构模型,是现代成矿学的前缘性研究课题之一,也是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的有效途径。个旧锡矿区是举世闻名的锡矿生产基地,以锡铜为主的多金属矿产开发历史悠久,但目前对矿床成因的认识多持“花岗岩岩浆期后气化热液成矿”观点,局限了矿山勘查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全国重要固体矿产重点成矿区带划分与资源潜力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成矿区带是区域成矿规律研究成果最集中反映,同时也是地质找矿勘查部署最直接依据。利用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成果重新厘定我国重要成矿区带,部署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有重要实际价值。成矿区带划分一方面要以区域构造环境及演化为纲,对成矿域、成矿省进行科学划分;同时要研究成矿本身时空分布规律,研究矿床的多元地物化遥等成矿信息,使得成矿区带符合成矿实际,能够直接找矿。部署区带是根据国家找矿工作部署出发,对成矿区带进行优选排序,具有引导导向作用,往往也能大大促进部署区带地质找矿突破。本次工作以23个矿种圈定成矿靶区,重要矿产地、物化遥异常等信息,并在最新划分的90个三级成矿区带基础上,划分了26个全国固体矿产勘查重点成矿区带,并进一步优选10个重点部署区带。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岩体裂隙网络中矿物溶解-沉淀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溶质运移的影响,联合矿物溶解-沉淀动力学模型、渗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建立了岩体裂隙网络矿物溶解-沉淀-迁移模型,经过水溶液络合物计算和矿物成分分析,对研究区域方解石溶解-沉淀作用及溶质运移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受裂隙网络分布的影响,溶质运移分布极不均匀,溶质主要通过连通的裂隙从上游向下游迁移;(2)考虑方解石的溶解-沉淀作用之后,在溶解区域溶质浓度增加,在沉淀区域溶质浓度减少;(3)通过对比分析,可知方解石溶解-沉淀受水溶液中CO23-浓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辽源市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介绍了辽源地区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结构特征以及目前各矿种开发利用现状,接着,论述了矿产资源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指出了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矿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徐友宁  乔冈  张江华 《地质通报》2018,37(12):2125-2130
青藏高原矿产资源开发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支柱性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后备开发及战略基地,但同时又是中国重要的生态环境屏障,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成为重大的资源环境问题。通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发现,由于以往环境保护意识不足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对高原植被生态影响严重,高山草甸植被保护与修复成为青藏高原矿山最主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基于寒冷、缺氧、少土、交通不便等制约性自然因素,提出了源头优先保护生态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的对策建议:提高青藏高原矿山准入条件、构建基于源头生态保护的机制、制定开发利用规划、基于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矿山布局、建立勘查及合理开发的矿产资源储备基地、建立矿山生态环境长期监测网、推广高原植被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等,为政府科学决策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开发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examine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ynamics of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processes and change detection as evident from land use survey datasets (1990–2003) for the Basrah province, Iraq was taken as a case.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echniques of RS, GIS, and GPS, the study identifies five prominent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processes, namely: desertification, secondary salinization, urbanization, vegetation degradation, and loss of wetlands. Rates of conversion were calculated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mapped with the aid of GIS.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wind erosion was the dominant cause of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in more than half of the study area. Coupled with this were increases in salinization processes, affecting 17.6% of the land area in 2003. Overall, severe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was noticed to be the dominant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grade (61.9% of total area), followed by moderate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18.9% of total area) in 2003. Incorporation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actors in the analysis provided realistic assessment of the risk of land degradation. The study area, in general, is exposed to a high-risk of eco-environment degradation.  相似文献   

15.
周老镇钻孔砾石层重矿物特征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江汉平原周老镇钻孔的岩心样品,分析研究了钻孔岩心沉积物10层砾石层中填充物的重矿物组分及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周老镇钻孔10个砾石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3个矿物段。对比3个阶段稳定重矿物、非稳定重矿物的变化特征:阶段Ⅰ、阶段Ⅱ,沉积物主要以近源物质为主,含有少量的远源物质;而阶段Ⅲ,沉积物主要以远源物质为主,含有少量的近源物质。结合周老镇钻孔岩性及钻孔砾石含量和江汉平原第四系岩相剖面特征,判断在阶段Ⅲ,深度112.30~109.05m(1.17~1.12MaB.P.)处,钻孔沉积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江汉平原水系发生重要调整,长江三峡贯通形成。  相似文献   

16.
张成琦  李育  周雪花  王岳 《冰川冻土》2015,37(1):95-108
湖泊沉积物中矿物组合是古气候环境研究的敏感性指标之一,充分认识湖泊沉积物中各类矿物组合类型、沉积过程,对正确解释矿物学指标有重要意义.我国晚第四纪湖泊沉积记录中,盐类矿物与碎屑矿物含量普遍存在反相关关系,影响了矿物组合作为气候指标的解释和应用.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正确理解这种关系,可以为湖泊动力学以及古气候环境定量研究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选择甘肃民勤盆地石羊河下游终端湖猪野泽不同位置5个全新世剖面,在明确湖泊沉积物来源、搬运方式和沉积动力机制的基础上,研究了以碳酸盐矿物为主的盐类矿物含量与粒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猪野泽各剖面砂层富含的中砂、细砂沉积物主要是来自于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风成砂;水动力作用主导了湖相沉积层200μm以下沉积物的沉积,风力作用对20~70μm粉砂组分沉积也有所贡献.同时,猪野泽湖相沉积层中高含量的碳酸盐主要来自于流水搬运,湖相沉积层位200μm以下的粉砂和极细砂是碳酸盐的主要富集区.综上所述,干旱区湖泊沉积物中盐类矿物含量与其沉积过程密切相关,盐类矿物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要建立在充分研究其沉积动力机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经济发展角度,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现状和形势,阐明矿产资源在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我国矿产资源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上述问题的办法和实现小康目标、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s an attempt to understand anomalous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values in the light of the fact that many metamorphic minerals are internally inhomogeneous. A number of models are proposed to show how the non-sytematic variation of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 values may be produced by partial re-equilibration (and/or reaction) of ions between minerals and which samples would give the values most closely corresponding to those expected from the index minerals.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irregularity of the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is due to chemical variations of the bulk chemistry, both from handspecimen to handspecimen and in different parts of a single handspecimen. Samples from a field area containing the Staurolite-Quartz, Kyanite-Muscovite and Sillimanite-K feldspar subfacies of the Almandine Amphibolite facies, located near Sudbury, Canada, were submitted to mineral separation and analysis as well as electronmicroprobe analysis. Despite the fact that much scatter occurs between distribution coefficients due to partial re-equilibration, the values of Mg and Fe+2 of D biotite/Garnet decrease and Mn and Ca increase recognizably across the area. Generally, the model(s) proposed seem applicable to the field data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9.
成矿定量预测与深部找矿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赵鹏大 《地学前缘》2007,14(5):1-10
成矿预测是在不确定条件下制定最优决策的工作。成矿预测作为一种地质系统,与其他技术、经济系统存在重要区别。由于矿床类型的多样性,矿床成因的复杂性,控矿因素的隐蔽性和找矿信息的多解性,成矿预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并常常因人而异。探索成矿预测过程客观化、定量化和精确化一直是成矿预测学的前沿课题。文中以个旧锡矿为例展示致矿地质异常与矿体空间产出及分布的密切关系,强调以"求异"准则为指导的成矿定量预测的重要性。当今地质勘查工作面临深部找矿问题,论文从深部找矿的概念、类型、目标、效益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国外理论研究和找矿实践概况。强调深部找矿中要加强地壳深部结构的研究,要重视深部找矿的经济"回报率"和勘查项目的"转化率"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加强矿床地质研究,提高找矿工作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急需找矿工作的重大突破,以提供更多更好的矿产资源。矿床学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当前矿床研究工作的问题是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学科内部各部分发展不平衡。为此,笔者提出了矿床学研究中的几个重点:①由浅部向深部开拓——深浅结合;②矿床解剖与区域展开——点面结合;③矿床系列和异常系列组成的矿化网络;④研究与发现新型矿产资源。对如何加强矿床研究,提出:①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②宽厚基础与重点深入相结合;③国内矿床研究与国外矿床研究相结合;④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预计今后10~15年期间,中国的矿床研究将处在一个很有利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我们要加倍努力,为实现从地质资源大国到地质资源强国的转变做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