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油洞断裂是长江铀矿田NW向主断裂之一,研究和勘查程度相对较低。通过对该断裂的构造变形特征、演化特征以及含矿特征的详细评价和研究工作,认为:油洞断裂是一条多期活动的构造带,在110~70Ma之间发生了右行韧性剪切作用,断裂内花岗岩和辉绿岩均发生糜棱岩化,韧性变形自NW向SE逐渐增强,韧性变形的温度为280~350℃,形成差压力为62.6~118.1MPa,平均值为81.4MPa,水或流体对岩石的弱化和蚀变作用可能促进了岩石韧性变形的发生。韧性剪切作用破坏岩石的结构完整性而形成构造薄弱面,从而使其张裂、破碎,成为含铀热液迁移的通道和铀矿赋存的空间,形成较大规模的工业矿体;同时,韧性剪切带空间上产状稳定,向深部延深较大,对于深部找矿具有重大意义。长江矿田油洞断裂南东段韧性剪切作用最强的地段是进一步深部找矿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控矿构造研究是长江铀矿田的薄弱环节,制约了成矿规律的深入探讨和进一步找矿方向.通过对矿田内控矿构造的详细解析,厘定了控矿构造形式,构建了构造控矿模型,探讨了控矿构造的演化,指出了找矿方向.铀矿田内的矿体和矿化带受北北西(近南北)向展布的小型断裂构造控制,具有走向延伸长、倾向延深大、产状比较稳定、局部弧形形态、呈带状成群...  相似文献   

3.
《地质力学学报》2022,28(3):318-318
为推动矿田构造研究及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和发展,服务国家经济建设,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地质学家先后出版了《成矿构造研究法》《矿田构造与成矿》《矿田构造学》《构造物理化学与金矿成矿预测》《矿田地质力学理论与方法》《矿田构造调查工作指南》等专著,并分别于1982年(第一届)、1986年(第二届)、2010年(第三届)、2014年(第四届)、2018年(第五届)组织召开了全国矿田构造学术研讨会,提出了“成矿构造学”“矿田构造学”的概念,进一步明确了矿田构造的研究范畴、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动力成岩成矿”“构造驱动流体控岩控矿”等理论,阐述了构造-流体-成矿的相互作用及其耦合关系,为正确理解矿床形成的动力学过程与机理、服务找矿勘查做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我国成矿学研究内容,提升了我国矿床学理论研究与找矿实践的国际学术地位。近年来,矿田构造研究在构造-岩浆活化成矿理论及应用、成矿末端效应的构造控矿机理、层脉统一的构造控矿模型等基础理论方面有了新的研究进展;矿田构造填图方法进一步规范并细化,大比例尺矿田构造填图指导找矿有新的突破;构造-流体成矿动力学数值模拟和成矿结构面物理化学特征、区域构造隆升-剥蚀与矿床保存等有了新的飞跃;矿田构造研究呈现出从定性描述向半定量—定量化解释的根本性转变,促使矿田构造进入了以“深层次、多领域、系统化、定量化、精细化和数字化”为特点的新的发展阶段。自第五届全国矿田构造学术研讨会召开以来,我国矿田构造研究与找矿预测又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和成果,进一步推进了矿田构造在矿床研究和找矿勘查应用方面的创新。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原计划于2021年10底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第六届全国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并相继颁发了一号和二号通知。会议旨在进一步总结矿田构造的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问题,结合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整装勘查区和典型矿集区等地质勘查部署,围绕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探讨如何在矿业投入紧缩大背景下继续保持和加强矿田构造研究,实现矿田构造研究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有机结合,在战略性矿产资源和深地资源勘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由于新冠疫情出现变化,为了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中国地质学会于2021年10月19日紧急决定会议延期举办,具体的举办时间另行通知。为全力配合第六届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会务组在本次会议召开之前,发出了会议论文及摘要征集函,并拟在《地质力学学报》上择优出版,重点征集内容为中国大陆构造变形与成矿及其深部过程、构造与成矿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等,突出资料性和创新应用性,具有独到的见解和价值。虽然第六届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延期举办,但是会务组已经收到了大量投稿文章,经过择优筛选、专家审稿和作者反复修改后,集中在本期发表,形成“第六届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会议专辑”,以迎接研讨会召开。本专辑共收集了12篇文章,归纳汇总为以下四个方面:矿田构造理论与技术方法(文章3篇),矿田构造解析与找矿进展(文章4篇),构造地球化学及流体成矿作用(文章3篇),盆地构造与能源地质(文章2篇)。传统构造地质学是运用摩尔-库伦准则和贝克尔的应变椭球体的理念分别解释地壳中的脆性断层和塑性变形,将变形局部化的韧性剪切带形成解释为平行应变椭球体的圆切面。北京大学的郑亚东、张进江和张波认为变形局部化是独立于脆性和塑性变形外的变形领域,受最大有效力矩准则控制,认为最大有效力矩准则与变位形分解是地质学与力学的完美结合,是20世纪构造地质学的两大理论支柱。西洛郎杰和王根厚等以冈底斯南缘的叶巴岩群内发育的膝折构造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变形及扩容方式,估算了形成的温度环境,探讨了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认为脆-韧性转换构造域的膝折构造为25 Ma以来南拉萨地体伸展滑覆构造背景之下的变形作用的产物,为进一步分析膝折构造与容矿空间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支撑材料;李艺豪和杜星星等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缘武威盆地内部正断层展布特征,利用光释光测年确定了断层活动的时代,探讨了伸展构造的形成机制,认为武威盆地的构造变形受控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活动。长江铀矿田是中国华南地区最重要的硬岩型铀矿田之一,北北西(近南北)向断裂带为该矿田主要的含矿构造,但矿区内发育的北东东向棉花坑断裂及北西西向油洞断裂与铀成矿的关系长期存在争论,也是下一步找矿预测关键问题之一。陈柏林等在精细野外地质观测基础上,通过断裂的分期和配套,提出了“油洞断裂不是高级序控矿断裂,仅仅局部含矿,棉花坑断裂为成矿后断裂,区域进一步的找矿方向应沿着北北西(近南北)向含矿构造及现有矿化带的走向和倾向深部”的新观点。该观点也是作为科技部华南铀矿深地资源找矿项目科学验证的深钻长江1号孔位选择与部署的主要构造依据。焦和等通过锆石U-Pb测年及其岩石地球化学测试,分析了青海昆仑河北地区的岩浆活动特征及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金矿成矿特征,并综合区域的化探和地球物理资料,认为该成矿带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西藏隆子县那穷锑金矿是近年来通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新发现的金多金属矿床,其矿化带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娄元林等对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开展了深入的研究,结合包裹体研究、遥感及其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特征,认为那穷锑金矿区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大。广西平果上二叠统合山组沉积型铝土矿储量大,伴生有稀散元素镓。密静强和陈远荣等研究了平果铝土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探讨了形成环境及其与镓成矿的相互关联性,研究成果为矿山企业的综合回收利用和经济价值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构造地球化学及流体成矿作用方面,袁航和韩润生等以川西南大梁子铅锌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矿化-蚀变岩相学填图,分析了蚀变类型、强度和蚀变岩组构等特征,探讨了矿化蚀变与矿化元素、元素组合之间的成生联系,进而建立了蚀变分带模型,为深化矿床成矿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案例。闵壮等对黔西南近年来新发现的、赋存于玄武岩中的大型微细浸染型的架底金矿床,开展了不同成矿阶段流体包裹体测试分析工作,研究成果揭示了主成矿阶段流体混合和区域伸展构造引起流体沸腾作用是导致矿区金等成矿物质沉淀的主要机制,这为进一步揭示金矿的成矿作用机理及其区域矿床勘查提供了支撑。王晓虎和郭涛等开展了南秦岭烂木沟金矿的成矿背景、地质特征研究,利用原位分析技术,测试了矿石及地层中黄铁矿的地球化学特征,测定了成矿时代,认为烂木沟金矿床应属于造山型金矿。在盆地构造和能源研究方面,邓路佳和吴孔友等认为断裂体系分析可以广泛应用于盆地构造分析,为盆地的形成背景、演化过程等方面提供支撑。他们利用高精度地震资料及钻井资料,开展了断裂类型、组合样式、叠加关系等多方面的研究,认为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现河矿区古近系伸展与走滑作用叠加明显,受控于双重动力构造背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基础素材。王波等以渤海莱州湾凹陷不同类型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石热解实验系统开展了不同类型烃源岩活化能影响因素研究,分析了干酪根类型、有机硫含量、可溶有机质和黏土矿物对烃源岩活化能的影响,为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研究及其油气资源客观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找矿潜力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部构造环境、长期活动的深大断裂和成群成组的成矿构造带、多期次构造岩浆活动和蚀变叠加、多期次地幔流体和成矿流体的频繁活动,以及花岗岩丰富的铀源、良好的还原条件和封闭成矿环境等优越的成矿条件,使粤北成为得天独厚的花岗岩型铀矿矿集区。通过分析下庄矿田330南西地区“群脉型”、中洞地区“交点型”铀矿化,以及南雄矿田坪下水地区、棉花坑-书楼丘地区“硅化碎裂岩型”铀矿化等成矿条件好、找矿线索明显的地区,表明区内有较大的铀资源潜力和找矿潜力,为下一步的工作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介绍河草坑铀矿田成矿地质背景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开展的铀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对控矿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区内铀矿化主要受断裂构造、岩体、火山作用和蚀变带控制,区内铀矿化是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共同作用的产物;提出了矿田南东部的龙骨千—仙坑地段、会昌红盆东缘深部和火山口及近外围铀成矿地质条件有利,找矿潜力大。  相似文献   

6.
相山铀矿田第二找矿空间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业已探明的铀资源量主要分布于地表以下500m深度空间内。矿田北部铀矿化多赋存于花岗斑岩及其内、外接触带,西部铀矿化主要赋存于火山熔岩内断裂构造、不同岩性界面附近,铀矿化空间上表现为界面控矿特征。据现代水热成矿理论,结合矿田以往和近年来勘查成果的系统分析以及与国外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矿田(床)对比,认为相山矿田存在第二找矿空间,并且第二找矿空间内可能存在第二铀矿化富集带,第二找矿空间具较乐观的铀资源潜力,近年来矿田深部找矿成果对其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7.
吴川—四会断裂北段特征及其与金属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家仪 《铀矿地质》1996,12(5):265-275
吴川-四会断裂是我国华南一条重要的深大断裂兼控矿构造,沿带分布了一系列大型,超大型金属矿床,同时与粤北铀矿成矿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在论述了它作为一条大型对冲韧性剪切带的一系列特征后指出,它与其他构造的交汇复合是控制矿产分布的重要构造条件,并提出了韧性剪切带,拉伸构造,铀活化区,幔涌带“四位一体”的铀成矿构造模式。  相似文献   

8.
诸广山中部是华南主要产铀地区之一,以鹿井矿田为研究对象,开展构造变形特征和构造控矿规律的研究,旨在揭示矿体产出规律,为找矿预测提供依据。本文基于野外详细观测和显微构造变形分析,揭示NE向断裂是鹿井地区主要控矿和含矿断裂,属浅层次构造变形,具有多期构造-热液活动特征:经历了早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的压性、中期(早白垩世—古近纪)的张-张扭性和晚期(新近纪)的右行压扭性变形过程。铀矿(化)体主要发育在NE向断裂破碎带中,结合铀成矿时代,主成矿期断裂力学性质表现为张性、张扭性,后期NE向断裂右行压扭变形派生出近EW向、NW向和NS(NNE)向的剪裂隙,一方面对先成铀矿体具有改造作用,另一方面富集部分铀矿体。根据构造组合特征及其控矿规律,认为NE向断裂破碎带中,沿走向存在不连续的脉状、透镜状富铀矿体,而在其他方位的断裂带中可能存在部分铀矿体。  相似文献   

9.
NW断裂改造——鹅公山火山盆地铀矿成矿的关键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万良 《铀矿地质》1996,12(2):95-99
鹅公山火山盆地受郯庐断裂系影响,NW断裂构造尤为特色,张扭性,倾向NE,右行下滑,对盆地中3个铀矿床及绝大多数铀矿(化)点具明显控制作用,是铀矿成矿的关键要素,研究NW断裂对在鹅公山火山盆地及其它地区找矿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崇安地区位于武夷-云开-台湾造山系华夏地块桃山-诸广岩浆弧北部东缘部位,其东侧与武夷山基底断隆带毗邻,断裂构造极其发育。断裂构造发育在地壳的不同深度和圈层,对各种矿化起着不同的控制作用。笔者通过对区内控矿构造和铀矿化主要地质特征的分析,论述了断裂构造与铀成矿的关系,认为断裂构造不仅为成矿流体的运移提供了通道,为成矿物质提供了沉淀富集的场所,而且还影响着铀矿床的空间分布、成矿力学环境、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等。该区断裂构造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具有压性、压扭性、张性、张扭性等性质。岩浆期后含矿热液沿火山盆地盖层与基底接触的构造破碎带或外带的构造破碎带运移,并在破碎带中充填、交代而形成铀矿体。因此,断裂构造是铀成矿的必要条件,与成矿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赣中抚州—永丰断裂新构造活动踪迹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抚州—永丰断裂作为江西省德兴—遂川断裂带的组成部分,通常认为是一条长期活动的控岩控盆控矿断裂。研究发现,该断裂在挽近时期具有明显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如清晰的线性影像、构造地貌单元分界线与断裂走向一致、具有地震活动纪录、温泉沿断裂分布等,表明该断裂是新构造。断层角砾岩特征及地层错移关系显示为右行正断层,南东盘向南东方向下滑,致使断裂两侧侵蚀深度或保矿条件明显不同:北西侧处上升盘,侵蚀深度较大,玉华山盆地体找铀潜力受限;南东侧处下降盘,侵蚀深度较小,上白垩统红层较厚,保矿条件良好,相山矿田北西部及红层深部具有较大的找铀远景。  相似文献   

12.
江西相山铀矿田构造控矿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窦小平 《地质与勘探》2015,51(5):879-887
对江西相山铀矿田内断裂构造格架及火山构造特征做了研究,认为相山火山盆地和断裂构造的成生与发育受永丰-抚州深断裂演化控制。从构造控矿作用看,相山铀矿田受大型中心式塌陷火盆控制,北部的EW向断裂带和中西部的EW向构造断陷带控制着矿田内的矿集带,NE向与EW向断裂构造复合部位控制了矿床的位置,密集成群的断裂裂隙带控制着铀矿体,使各矿床中的铀矿体呈群脉型。这些铀矿田地质构造特征及控矿规律对进一步找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南岭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铀矿基地,产出的铀矿床以花岗岩型为主,其次为碳硅泥岩型和少量砂岩型。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前人找矿勘查和科研成果,认为南岭成矿带多期多阶段构造演化为铀成矿作用提供了初始铀源、产铀花岗岩、断裂网络和含铀热液等有利的成矿条件。产铀花岗岩大多是由高硅、过铝、偏钾高碱的S型花岗岩,沿断裂分布的构造碎裂岩、蚀变岩和还原性地质体是有利的赋矿围岩。矿化与蚀变中心带发育沥青铀矿、黑色微晶玉髓、紫黑色萤石、胶状黄铁矿、赤铁矿、绿泥石等矿物组合。铀矿体形态多样,以中小规模、中低工业品位为主。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多阶段区域性拉张过程中形成了多阶段铀矿化。花岗岩型铀矿床分布于加里东隆起区花岗岩内部构造结和岩体接触带附近,矿体沿断裂与蚀变体一起赋存于氧化-还原界面和脆韧性构造转换面之间的"成矿壳层"内。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空间全位"铀成矿模式显示,不同的构造层、不同的建造、不同的岩性及不同的部位均有铀成矿潜力,但由于具体成矿条件的不同组合而产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时间和不同强度的铀矿化。也就是说,难以排除某一空间部位不成矿的可能性。根据这一"全位"成矿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对南岭成矿带中新生代铀成矿作用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尚未落实的"缺位",再根据工作区具体成矿条件指导铀矿找矿新突破。  相似文献   

14.
长排铀矿床位于诸广岩体南部长江铀矿矿集区中部,区域上处于岩浆岩带、断陷带、深大断裂交会区和华夏古陆隆起与凹陷的交会部位,成矿地质背景有利。区内多期次岩浆活动和白云母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多种蚀变叠加,北北西向含矿断裂发育,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该矿床勘查成果的总结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长排铀矿床由小型到大型的突破,是在开拓找矿思路、创新找矿方法、总结前人找矿经验和棉花坑矿床成矿模式,以及建立区内地质、物探、化探"三位一体"勘查模式的基础上取得的。进一步分析区内构造、蚀变、岩性界面、成矿热液活动及铀成矿环境等控制因素,提出含矿断裂带膨胀、分支复合、多期次热液蚀变叠加等部位为成矿和赋矿的有利部位,结合物化探测量成果,预测矿床南部长坑地段60、78号带和水石地段71、73、86号带等成矿条件好,其深部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热液脉状矿床主要受断裂控制,控制矿脉就位的含矿(赋矿)构造绝大多数是规模比较小的次级断裂或裂隙,而主干断裂普遍被认为是导矿构造或配(运)矿构造,但往往不含矿,甚至没有一点与矿化有关的蚀变痕迹、或成矿流体经过的痕迹。从岩石力学破裂准则看,是最先形成有微孔隙或缺陷存在的微破裂,微破裂逐渐扩展形成小断裂,最后贯通形成主断裂;相关模拟实验也证实存在基底断裂的情况下,盖层破裂的发育过程是最先出现R裂隙、其次是P裂隙、再是D裂隙,最后贯通成具辫状结构的主断裂带。邹家山铀矿床含矿构造是在"X"剪节理基础上发展起来并经持续(递进)变形而形成的"弧形断层面夹透镜状岩块"组合,控制矿带或矿体群的构造是北东东走向、倾向北北西中偏缓倾角、具有左行正断的隐性断裂带。含矿裂隙经历初成、成型和成矿三个阶段演化,成矿后经历邹家山-石洞主断裂贯通和隆升剥露两个阶段演化,最终形成目前的保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粤北南雄陆相红色盆地及其紧邻的诸广山花岗岩区,是中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成矿带。研究表明,南雄断裂带属于伸展体系下的低角度剥离断层,为浅层次的热隆伸展构造,断裂带上部为脆性变形层,下部为韧性变形层,既是导矿构造。又是储矿构造。钻孔岩心揭露表明,断裂带岩石包括构造角砾岩、碎裂岩和糜棱岩。岩石具有显著的碱交代蚀变特征,部分糜棱岩后期遭受构造作用产生破碎,且有基性岩脉穿插。样品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表明,碱交代和糜棱岩化程度与铀元素的富集有对应关系。这一规律性说明岩石的碱交代和糜棱岩化对铀富集的空间分布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重磁场特征及其与砂岩型铀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小雷 《地质与勘探》2016,52(4):647-656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是我国重要的砂岩型铀矿产地之一。为了研究该区重磁场特征与砂岩型铀矿展布规律的关系,预测砂岩型铀矿有利区,本文在对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重、磁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础上,推断了研究区的断裂构造,探讨了断裂构造、重磁场平面特征与已知铀矿点的关系,预测了铀矿成矿有利区。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发育的断裂走向有NE向、近EW向、近SN向和NW向4组;已知铀矿(床)点多分布于断裂与次级断裂交汇处,重力梯级带、局部重力高边缘和磁力中低缓异常区。研究区有平凉、宜君-黄陵、彬县-旬邑3个铀矿有利成矿区。  相似文献   

18.
位于江西省龙南县上围地区出露的燕山期花岗质复式岩体明显受北东向马屎山硅化断裂带和鹅形石英断裂夹持控制,是有利的产铀岩体,已探明291铀矿床和292矿点。岩体内断裂作用强烈,热液蚀变和铀矿化现象普遍。经地质调查,在岩体内识别出北东向断裂6条和北北东向断裂11条及若干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其中,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岩体西部的硅化带和东部的石英断裂;北北东向断裂主要包括岩体东部的蚀变碎裂岩带和西部硅化破碎带;北西—北西西向断裂多被中基性岩脉充填,主要包括501~504号脉。北北东向断裂与铀成矿关系最密切,是容矿断裂。断裂的规模和产状控制了铀矿体的空间分布和展布形态,断裂性质控制了铀矿化类型,断裂变形程度控制铀矿化蚀变分带,断裂与中基性岩脉复合控制了富铀矿体的产出形态。  相似文献   

19.
吐哈盆地西南缘地浸砂岩型铀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7,自引:1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巧生  李占游 《中国地质》2003,30(2):186-191
通过对近几年来十红滩地区铀矿勘查资料及找矿成果的综合研究,系统阐述了吐哈盆地西南缘十红滩矿床的地质构造、含矿岩系沉积环境、砂体分布、层问氧化带发育特征等铀成矿条件,对矿区南、北矿带控矿层间氧化带分带性、矿体形态、规模、空间展布、铀存在形式、成矿年龄及铀成矿规律进行了详细研究。进一步总结了区域砂岩型铀成矿条件和找矿前景,指出吐哈盆地西南缘随着找矿工作进展可望成为大型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基地,并对指导天山造山带及类似地区地浸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