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常规反射波法地震勘探中,80 m以内是勘查盲区,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横波浅层地震勘探,在城市浅层地震勘查中,使用200 kg冲击锤的强力横波机械震源激发,小排列、点组合的接收方法,可有效获得80 m以内的有效信息,对城市建筑地基、浅层地质构造及工程勘查等勘探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地震勘探。  相似文献   

2.
在城市活断层探测中,最大的问题是城市干扰和震源问题。为了解决这两个难题,采用了横波、纵波联合探测的方法。对野外数据采集横波激发采用了150 kg冲击锤的机械震源多次叠加,纵波激发采用了Bidirectional,TRacToR9030型3T可控震源多次叠加,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相似文献   

3.
山区复杂障碍区的模型正演表明,利用井炮采用常规恢复性放炮(或重复放炮)进行数据采集,因在障碍区相应部位失去中小偏移距数据,不仅不利于单炮静校正分析及浅层速度模型的建立,同时受其影响,深部煤层反射波也难以得到准确的空间归位。通过实例分析发现,在复杂障碍区内,可根据目地(的)层埋深采用非炸药震源(机械震源、锤击等)进行混合震源数据采集克服这一难题。混合震源采集既可准确获得障碍区相关静校正分析数据,实现浅层速度模型的反演与重构,又可对混合震源采集资料利用多域联合保真去噪、子波一致性、振幅一致性等技术进行保真、保幅处理,克服混合震源资料在相位、频率、信噪比、能量等方面的差异,实现复杂障碍区下深部煤层反射波准确的空间归位及精细成像。  相似文献   

4.
三维三分量地震勘探基础简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维三分量(3D3C)精细地震勘技术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是弹性各向异性,本文介绍了在煤田地震勘探中的一个模拟资料,模型为发育有一组平行裂缝的煤层顶底反射波,考虑了二种典型情形。结果表明利用煤层底部P反射波和S反射波,可以在一般爆炸震源情况下对煤系地层的小断裂进行方位角各向异性研究而得到煤层破碎带的分布和小断层位置。这一结果已在多个地区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5.
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在野外采集,资料处理等方面采取各种不同手段,达到提高分辨率的目的。采用低爆速细长型药柱震源,在提高地震勘探分辨率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在研究中发现,同时接收纵波和转换横波,与高爆速炸药相比,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药柱可以有效地拓宽频带(纵波频带达220Hz以上),提高目的层反射波的主频(纵波主频达120Hz以上),低爆速细长型震源药柱在地震勘探中的推广应用。必将有效地提地震勘探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煤层裂隙地震各向异性寻找煤层气气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煤层气是以吸附状态储集在煤层的微裂隙、裂缝中,煤层既是煤气的源岩层,也是煤层气的储集层。由于煤层裂隙的存在,将导致煤层的各向异性;根据横波分裂理论:横波通过方位各向异性介质时,横波将发生分裂现象,分裂为两个偏振方向近乎正交的横波,即传播方向平行于裂隙方向的快横波和传播方向垂直于裂隙方向的慢横波。本文介绍了煤层裂隙引起的横波分裂现象的实验室研究及实际野外试验成果。实际结果表明,利用转换横波探测煤层裂隙是可行的。本文最后给出了试验煤层裂隙发育范围和裂隙发育方向。  相似文献   

7.
以张家口蔚县单侯井田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在松散厚砾石层覆盖区使用可控震源组合激发进行三维地震勘探,获得了较高质量的原始资料.地震资料经精细处理及三维多属性地质解释,断层的断点清晰、自然,煤层缺失区反射波特征明显,褶曲(向斜、背斜)显示明显.在使用炸药震源难以取得较好地质成果的厚砾石层覆盖区,使用可控震源组合激发取得了较满...  相似文献   

8.
浅层地震反射法在武汉长江隧道水上勘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武汉长江隧道水上物探勘察为实例,介绍了浅层地震反射波法在水上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野外工作方法、水上测量工作、资料处理、解释方法技术及地质解释依据,并在数据采集工作、改善震源频率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地区某煤田三维地震资料为例,对煤层下部地震成像效果不佳的原因进行分析。在资料处理环节,对影响煤层下部成像效果的面波和多次波,根据空间和频率等特性进行压制和衰减;在地表激发条件差、震源能量衰减迅速、煤层对下部反射有强烈屏蔽作用的情况下,对弱信号进行针对性的补偿和保护。实际资料处理,得到了较满意的成像效果。   相似文献   

10.
滑动构造总是在较软弱的地层中形成。滑动面的形成,破坏了地层原有的结构,使得附近岩石破碎,导致其与周围岩层有明显的波阻抗差异.具备了地震反射波探测滑动面的地球物理前提。河南豫西某勘查区,黄土层较厚且无潜水位,煤层反射波能量较弱,滑动面反射波的能量更弱,为此,采用大药量激发(3kg)、井深16~30m、高复盖次数(30-45次)等施工参数,保证了野外原始数据的采集质量。针对原始资料干优强及地形变化大的特点,资料处理采取了以提高信噪比为主的措施。勘探结果表明,该区的滑动面在煤层之上,滑动面以上,地层结构严重破坏。  相似文献   

11.
山西潞安常村矿N4采区位于常村井田西北部,区内煤系地层较平缓。其煤层密度、速度与上下围岩有较大差异,特别是3^#、15^#煤层可形成能量较强的反射波。在常规地震剖面上,15^#煤层反射波为无法区分三个分层的复合波,经STRATA反演后其地震剖面明显存在三个独立的反射波,特别是15^#-3煤层的波阻抗明显低于围岩的波阻抗。通过实例还发现,地震反演技术的应用能够明显提高地震资料的解释精度,可精确划分地层,解释断层及陷落柱。地震反演技术在测井资料与连续观测的地震资料结合的基础上,可以突破地震频带的限制,提高纵向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
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已经成为解决矿区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重要手段,而突出区域特殊的地球物理特征为这种技术的实施提供了可能。实验室测试资料表明:突出煤层的地震波速度约为正常煤层的1/3,因此煤层突出区域具备利用地震技术进行检测的物性条件;地震正演模拟结果显示,煤与瓦斯突出部位的煤层地震反射波的传播时间、能量和频率特征,与正常煤层存在明显差异;实际资料表明,煤层突出地段在地震资料上出现地震波至时间加长、振幅减弱、频率降低等特征,这与理论研究结果是一致的。初步分析认为:地震资料的时间、振幅和频率变化等特征,可以作为利用地面地震圈定煤与瓦斯突出区域的辅助标志。  相似文献   

13.
基于陕北黄土塬煤层采空区地震勘探方法研究项目,在该类复杂地质背景和地震地质条件下进行了煤层采空区多种地震探测方法的应用。探测中依据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原理,针对同一目标地质体,提取了识别其地震波场的响应特征:①在地震反射时间剖面上呈现反射波组中断缺失、不连续特征;②在折射层析速度剖面上反射为低速异常;③面波记录出现强能量基阶面波传播中止(波散),面波速度剖面呈现为低速异常,频散曲线发生畸变(呈"之"字型回折);④煤层采空区边界显现出散射波特征。这些地震波场特征在鄂尔多斯等地的煤层采空区探测中也已得到验证。陕北煤田采空区探测实例表明,采用综合地震勘探方法探测可有效解决单一方法的多解性问题,提高其成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7煤层为青海省鱼卡煤田主要可采煤层,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水文物测队利用该区的高精度三维地震数据体,结合钻孔资料,对7煤层厚度与其反射波T7波的相位特征、振幅特征、频率特征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T7波的相位特征与7煤层厚度有较好的相关性,而T7波的频率特征、顺层振幅与7煤层厚度的相关性很差,即使煤层较厚时也是如此。通过例举薄煤层、较厚煤层、厚煤层等具体实例,说明煤层与反射波相位个数及相位时差具有正相关关系。由不同煤厚模型(0-50m)正演出的自激自收时间剖面反射波相位特征,也验证了7煤层厚度变化与其T7波相位特征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杜文凤  彭苏萍  韩毅 《地质学报》2008,82(10):1422-1427
叠后地震反演方法适用于纵波和横波地震资料的反演,但对转换波地震资料却不适用。为了实现利用转换波剖面得到横波波阻抗信息,通过建立转换波反射系数和横波反射系数之间的关系,直接从转换波地震数据中获取横波反射系数,把转换波叠后波阻抗反演问题转化为横波波阻抗反演问题。基于测井约束反演原理,利用横波反射系数和转换波解释层位建立初始横波波阻抗模型,优选反演处理参数,实现转换波叠后横波波阻抗反演。含煤地层转换波横波波阻抗反演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岩性参数比属性奠定了基础。和横波勘探相比,转换波勘探施工方便,工作成本相对低廉,因此利用转换波叠后地震反演获得横波波阻抗,是一种经济的办法。但由于在计算横波反射系数时采用了近似公式,所以反演结果精度会受到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煤炭资源的持续开发,部分煤矿上组煤已经开采殆尽,亟需开展下组煤的探测工作。受上组煤采空影响,下组煤地震波能量吸收和散射衰减严重,资料信噪比低,三维地震对采空区下组煤的探测尚属于探索阶段。以冀中能源东庞矿采空区下组煤三维地震勘探项目为例,采用“两宽一高”采集、高精度资料处理和属性体解释等技术,对不同年限采空区下组煤的探测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两宽一高”采集技术能够获取采空区下组煤的地震信息;振幅补偿、地震拓频技术使得9号煤反射波波组丰富、连续性好;采空区年限大于10年时,破碎岩层压实,相对稳定,下组煤反射波利于追踪,而小于10年时,岩层破碎未压实,导致下组煤反射波能量弱、杂乱无章。这一认识对于类似煤矿采空区下组煤探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高瓦斯煤层间掘进的岩巷,有时会揭示局部瓦斯异常区,导致岩巷内瓦斯含量突然升高甚至出现瓦斯超限现象。瓦斯异常区通常为相对无水裂隙区,与周围岩层相比存在电阻率、波阻抗等物性差异,适合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手段探查其赋存范围;同时瓦斯气源主要产自煤的形成和变质过程,因此不同煤层的瓦斯具有不同的地球化学特征,特别是碳同位素比值差异明显,适合采用地球化学手段确定瓦斯气源。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矿1252(3)工作面底抽巷位于两个高瓦斯煤层中间,在巷道掘进过程中,迎头段锚杆孔涌出大量瓦斯,导致巷道瓦斯超限。依据瓦斯异常区在三维电阻率剖面上表现为较高视电阻率值,在地震反射波时间剖面上表现为相位错动及长尾状波形等特征,确定了气源裂隙带的发育方向为底抽巷顶板至13-1煤层,并圈定了异常范围。通过对岩巷瓦斯异常区、13-1煤、11-2煤层的瓦斯气样进行地球化学分析,发现瓦斯异常区中碳同位素δ13C与13-1煤层具有很高的相似度,即认为该瓦斯异常主要来源于13-1煤层;另外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气体组份不易区分来源煤层。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一种提高单孔法剪切波速测量精度的新方法--能量变化率的自回归曲线法。首先把剪切波的时程曲线变换为能量变化率时程曲线;然后对能量变化率时程曲线进行长短平均处理,拾取各测点P波和S波的大致初至;最后提出采用一种二次方自回归模型对初至附近的能量变化率曲线进行二次方自回归处理,精确拾取出各测点P波和S波的精确到时。采用此方法、互相关函数法和人工拾取法对某场地的剪切波速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相比互相关函数法,具有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不仅能精确地自动拾取出各测点的S波的到时差,也能更准确地自动拾取出各测点的P波的到时差。以人工拾取结果为参考,此方法在实际测试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和稳定性。此方法丰富了场地剪切波速分析方法。基于此方法、互相关函数法和人工拾取法,设计了一套剪切波波速的测试系统,此系统能自动分析出各测点的剪切波速和形成完整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王家岭矿区属黄土塬地貌,各种干扰波十分发育,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主要煤层埋藏浅、层数多、小构造发育,常规煤田地震采集方法获得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较低,难以达到采区地震勘探的“三高”要求。针对王家岭矿区实际特点,在精细调查浅表层黄土速度分层结构的基础上,综合采用逐点设计井深、震/检联合组合、低频检波器接收、大偏移距/高覆盖观测系统等关键采集技术,有效提高了地震资料信噪比与分辨率,获得了连续性较好的下组煤层反射波,为精细构造识别与岩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