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德保铜矿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岩外接触带的寒武系碳酸盐岩岩层中,受后期断裂构造破坏明显.矽卡岩化岩(矿)石中Au、Ag、As、Bj、Sb等微量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岩石,显示矽卡岩化作用是导致该区微量元素富集的主要原因.相同岩(矿)石的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十分相似,不同岩(矿)石则差异很大,但稀土元素的总体特征显示铜矿化与花岗岩...  相似文献   

2.
河北寿王坟铜矿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寿王坟矿区矽卡岩型矿石和斑岩型矿石中热液成因碳酸盐矿物的碳免同位素组成,结合矿区蚀变白云质围岩地层碳免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1)尽管矽卡岩矿床产在碳酸盐地层与中酸性侵入体的接触带上,是碳酸盐地层受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但矽卡岩矿石中热液碳酸盐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却主要反映了深部岩浆(甚或地馒)来源碳的特征,基本可以排除沉积碳酸盐的碳大规模加入的可能性。2)寿王坟矿田对应着一个与高侵位岩浆岩有关的热液成矿系列,其浅部的下渗大气降水加热环流体系和深部上升的岩浆热液体系,均能在不同部位通过系统的碳免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加以揭示。作为矿山开采主体的矽卡岩型矿体和部分斑岩型矿体都是上升岩浆热液(甚或更深的馒源流体)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江西朱溪铜钨矿床成因:来自矿物学和年代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景德镇朱溪铜钨矿床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世界级超大型铜钨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矽卡岩矿物学和成矿岩体年代学的研究表明,矿体赋存于上石炭统黄龙组大理岩与新元古界双桥山群变质岩之间的不整合界面之上,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矿物组合分带特征。根据矽卡岩产状、矿物共生组合和相互关系,把成矿作用划分为矽卡岩阶段、退化蚀变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碳酸盐-萤石阶段。代表性的矽卡岩矿物组合有石榴子石、透辉石、透闪石、硅灰石、符山石、蛇纹石、绿泥石等。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石榴子石为钙铝榴石—钙铁榴石系列,辉石为透辉石—钙铁辉石系列。同位素年代学及岩浆与成矿关系的研究表明:花岗闪长岩与早期矽卡岩型矿化相关,矿化范围较小,矿石品位较低;黑云母花岗岩与云英岩型和晚期矽卡岩型的矿化相关,矿化范围较广,矿石品位较高,并获得黑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47.7±2.2)Ma。综合分析指出,朱溪铜钨矿床为晚侏罗世花岗岩浆有关的热液与晚古生代碳酸盐岩发生多阶段交代作用而形成,成矿作用以矽卡岩型和云英岩型为主。  相似文献   

4.
湖南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锡田地区矽卡岩型钨锡矿产于锡田花岗岩体哑铃柄部位的内外接触带.钨锡矿床赋存在岩体与碳酸盐岩接触带之矽卡岩中及受断裂控制的碳酸盐岩岩块内;矿体产状、形态、有用组分的分布明显受矽卡岩及断裂构造控制.碳酸盐岩地层、花岗岩浆侵位、断裂构造是区内钨锡矿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中矽卡岩的矿物学特征,进一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利用电子探针测试和镜下鉴定手段对矽卡岩矿物中的石榴子石、辉石、硅灰石等矿物成分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矽卡岩中石榴子石以钙铁榴石-钙铝榴石为主,辉石以透辉石为主,甲玛矿床矽卡岩属于交代矽卡岩中典型的钙矽卡岩。结合前人对矿区矽卡岩、围岩和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矿床成矿年代学等的研究,进一步证实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系矿区花岗岩类岩浆交代大理岩形成的典型矽卡岩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基底变质核杂岩与上覆长城纪高于庄组地层产生韧性拆离滑脱,盖层岩板沿其下的滑脱构造面正向运移伸展形成滑脱构造。中酸性岩浆沿拆离滑脱断层侵位形成岩体,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花岗闪长岩、细粒闪长岩与长城纪高于庄组和蓟县纪雾迷山组碳酸盐交代形成矽卡岩型铁矿。在二长花岗岩与寒武系碳酸盐接触带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在远离接触带的炒米店组和冶里组地层中形成热液型多金属矿。沿接触带蚀变矿化相当强烈,通过工作目前共发现有N个矿体。文中论述了铁及铜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成矿环境和成矿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江西永平铜矿床蚀变矿化分带、矿石组构及成矿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永平铜矿床位于江山-绍兴断裂带南缘、北武夷山燕山早期岩浆岩与海西期-印支期信江断裂坳陷带接合带,是一个伴生S-W-Pb-Zn多矿种的层状铜矿床。逆冲推覆构造控制着矿区内晚古生代地层、燕山期岩浆岩及矿体的空间分布,即基底周潭群逆冲推覆到晚古生界地层上,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石英斑岩、花岗斑岩等沿逆冲推覆断面侵入,矿体呈层状产在矽卡岩化石炭系叶家湾组中。矿体围岩主要是石榴石矽卡岩、千枚状页岩及矽卡岩化大理岩。本文从矽卡岩分带、矿石组构等方面来刻画永平铜矿成矿精细过程。永平铜矿矿区的探采工程揭示,以火烧岗岩体为中心向外,蚀变矿物组合、石榴石颜色及矽卡岩的含矿性等表现出明显的分带规律,即从岩体到围岩有:石榴石→透辉石→硅灰石矽卡岩矿物分带;红色→棕色→绿色的石榴石颜色分带;矽卡岩含矿性先增加后降低,其中矿体主要在(红)棕色石榴石矽卡岩呈条带状或网脉状产出。矽卡岩型和变质砂页岩型矿石的矿石矿物组成均与硫化物-石英大脉(~10m)中矿石矿物组成相同或相似,均为黄铁矿-白钨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且生成顺序一致,说明矿区内不同类型的矿石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在不同围岩类型及控矿构造中的产物。永平铜矿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榴石、(磁)赤铁矿阶段、白钨矿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等六个阶段,其中石榴石阶段形成矽卡岩分带,在该阶段晚期形成磁黄铁矿-铁闪石-(黄铜矿)-石英块状矿石;(磁)赤铁矿阶段发育磁铁矿、赤铁矿;白钨矿阶段形成白钨矿及少量黑钨矿;铁铜硫化物阶段是铜硫矿主要矿化阶段,形成块状及脉状黄铜矿矿石;铅锌硫化物阶段是成矿晚期阶段;碳酸盐阶段代表原生成矿过程结束。  相似文献   

8.
郭文铂 《地质与勘探》2014,50(3):397-410
西藏甲玛铜多金属矿床是冈底斯成矿带中东段近年来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超大型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体作为该矿床最主要的矿体类型,前人对其在矿体模型、矽卡岩分带、矽卡岩矿物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对于不同类型矽卡岩的形成及矿化过程中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缺乏系统的研究工作。文章一方面对弱蚀变大理岩、石榴子石为主无矿矽卡岩(石榴子石含量大于80%)、硅灰石为主无矿矽卡岩(硅灰石含量大于80%)、石榴子石为主含矿矽卡岩和硅灰石为主含矿矽卡岩分门别类进行了研究,认为矽卡岩的形成过程综合了大理岩与花岗岩类的成分特征,而矽卡岩的矿化过程是岩浆热液的叠加过程,促进了元素的进一步富集与贫化;另一方面对矽卡岩形成与矿化过程中元素的迁移情况进行了定量讨论,矽卡岩形成过程中主量元素Na2O含量变化不大,CaO含量有少量减少,微量元素中Tl、Ba含量基本保持不变,Sr含量减少约10%,其它组分均为增加,增加量:TiO2P2O5TFeMnOAl2O3K2OSiO2MgO;BeBiThGaUVCuLiAuScCrCoZnNiPb;InWSnTaHfNbMoSbY∑REEZrAsCdCsRb;而矽卡岩矿化过程中,Na2O表现出活动性,Cd与Bi都为增加较多的组分,增加量超过40%,K2O、In增加量也超过20%;相对减少的组分是P2O5、MnO、MgO、∑REE,减少量大于10%。除此之外,TFe、Sn、Rb、Sr、Sb、V表现出少量增加,增加量小于10%;TiO2、Ge、Y、CaO有少量减少,减少量小于5%;Al2O3、Ga、Cr、SiO2在矽卡岩矿化阶段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通过作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吾县淖毛湖普查工作,采用工程揭露及野外观察等地质勘查手段,并经过大量研究认为该铁矿床含矿岩系属接触交代—热液型铁矿床,矿床产于中—酸性侵入体和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铁矿体位置位于肉红色角闪花岗岩(γ42b)与泥盆系钙质岩石的接触带及其附近。铁矿体以西分布有大面积角闪质花岗岩侵入体,其时代晚于泥盆系地层,大量热液活动在其与围岩发生接触变质,形成了矽卡岩带和磁铁矿  相似文献   

10.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是小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产于中奥陶世白岗质花岗岩与寒武纪铅山组(E1Q)海相碳酸盐岩、砂岩北西向接触带中。以接触带为中心,钼钨矿体基本上赋存于白岗质花岗岩体中,铁矿体/铁锌矿体主要产出于接触带一矽卡岩中,铜锌矿体多以铅山组的层间破碎带为容矿场所。各矿体形态、产状变化与矽卡岩带具有宏观上的一致性。白岗质花岗岩、铅山组地层及其接触带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控矿、容矿体系。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地层、白岗质花岗岩、北西向接触带的有机耦合是区内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形成的主要条件,同时,三要素控矿的综合运用是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湖南柿竹园矽卡岩-云英岩型W-Sn-Mo-Bi矿床地质和成矿作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由三个阶段不同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它们分别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脉有着成因联系。第一阶段矿化包括含矿块状外质矽卡岩和含矿退化蚀变岩;第二阶段为云英岩矿化,在空间上叠加于块状矽卡岩及外部的大理岩;第三阶段为与锰质矽卡岩相伴生的铅锌银矿化。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前两阶段矿化的地质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矿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柿竹园矿床的多阶段成矿模  相似文献   

12.
甘肃省肃北县金庙沟南硅灰石矿床产于敦煌岩群C岩组三岩段的石英硅灰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矿区共圈出硅灰石矿体16个,矿体长96~818 m,矿体厚度在1.20~12.33 m之间,矿石品位为φ(硅灰石)=35.53%~51.62%,含矿岩石为石英硅灰石大理岩。矿石的类型可分为团块状硅灰石-方解石-石英型矿石、薄层状硅灰石-方解石-石英型矿石。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找矿标志,对甘肃北山寻找同类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羊角尖锌铜矿床位于大厂矿田龙箱盖岩体的南西侧,北与拉么锌铜相邻。矿(化)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于花岗岩外接触带罗富组地层中,矽卡岩发育范围广。研究认为,本矿床为矽卡岩型锌铜矿床,成矿过程受到笼箱盖花岗岩体控制外,还与层间构造和中泥盆统罗富组地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腾冲铜厂山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绍军 《云南地质》2003,22(2):170-175
腾冲西北部滇滩—燕洞一带,燕山晚期花岗岩活动强烈,矽卡岩型矿床发育,形成众多铁、铜、铅、锌矽卡岩型矿床,是腾冲西北部重要成矿区,本文介绍的腾冲铜厂山矽卡岩型铅锌矿即是其中之一。矿床形成与燕山晚期黑云二长花岗岩关系密切,矿体位于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外接触带矽卡岩中。地层、岩石、构造对矽卡岩及矿体都有控制作用。最后提出矿床成因见解。  相似文献   

15.
伊春一延寿多金属成矿带是小兴安岭地区最重要的成矿带,成矿带赋存有60多个大中小型的多金属矿床、矿点,究其成矿机制,多为岩浆热液和矽卡岩型,产出部位基本上位于零星分布的元古界和古生界地层中,或地层与侵入岩的内外近接触带,而分布面积占伊春一延寿70%的花岗岩区以往甚少发现矿床。2000年以来,新一轮新方法化探扫面工作在花岗岩区发现大型的钼矿床。花岗岩区钼矿的发现让人们找矿理念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16.
铜官山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铜产地,首次在罗村矿段圈定出具有工业意义的金矿体,是铜官山矿区找矿工作的一个突破.通过野外勘查分析得出金矿体主要赋存在矽卡岩、大理岩及闪长岩交汇处的次级小断裂或裂隙中,受岩浆岩、地层的岩性、接触带构造及次级小断裂或裂隙等多种因素控制,而金大量析出则发生在热液后期的碳酸盐阶段。  相似文献   

17.
柿竹园超大型钨-锡-钼-铋-铍矿床形成的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柿竹园已探明的钨、锡、钼、铋金属储量已超过百万吨,是罕见的超大型矿床。 1.矿床地质概况矿床产于燕山早期壳源重熔型花岗岩株与中晚泥盆世碳酸盐地层的接触带上。自花岗岩体向外,可分为5个矿石带:内接触带面型云英岩钨锡钼铋矿石带,网脉状云英岩—矽卡岩复合型钨锡钼铋矿石带,矽卡岩钨铋矿石带,大理岩网脉状锡铍矿石带,  相似文献   

18.
肖祥春  陶云花 《云南地质》2012,(2):200-203,199
矿床受地层及断层双重控制,走向长大于3千米,共圈出V1、V2、V3三条矿体。含矿岩石以透辉石矽卡岩为主,矿石工业类型为硫化铅矿石和氧化铅矿石。矿床成因类型为与花岗岩有关的含矿热液沿破碎带充填-交代形成的矽卡岩型铅矿床。  相似文献   

19.
滇东南老君山矿集区广泛分布的矽卡岩是本区锡-钨-锌-铟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存围岩。长期以来,该区含矿矽卡岩的成因争议较大,由此也制约了对该区锡钨多金属成矿规律的认识。本文以区内代表性的都龙和南秧田矿区含矿矽卡岩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地质特征详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电子探针和ICP-MS分别测定了上述两个矿区含矿矽卡岩的矿物成分、微量和稀土元素组成,探讨了它们和多金属矿床的成岩成矿机制的关系。结果表明,区内同时存在与地层产状一致的"层状"含矿矽卡岩和明显切割层理的穿层含矿矽卡岩。都龙矿区含矿矽卡岩富Fe、贫Al,主要矿物端元成分为钙铁榴石(And_(52-69)Gro_(28-45)Spe_(1-4))、钙铁辉石(Di_(11-41)Hd_(51-73)Jo_(0-28))和铁阳起石等,从干矽卡岩到退化蚀变阶段,形成环境由酸性的弱还原环境向偏碱性的相对氧化环境变化。南秧田矿区含矿矽卡岩富Mg、Al,贫Fe,主要矿物端元成分为钙铝榴石(Gro_(82-89)Alm_(7-13)And_(2-5))、透辉石(Di_(55-81)Hd_(18-42)Jo_(0-5))和透闪石(阳起石)等,形成于相对还原的环境。都龙和南秧田矿区含矿矽卡岩与花岗岩都显示出相似的、LREE相对富集的右倾型稀土配分模式,多具有中等-弱Eu负异常,与典型的热液交代成因矽卡岩特征相似。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含矿矽卡岩主要形成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热液与围岩的交代作用,"层状"矽卡岩可能是热液沿层间构造、岩相突变带等有利位置进行交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鲁中隆起区中北部矽卡岩型铁矿成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中隆起区中北部地区矽卡岩型铁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其含矿建造分布于济南、莱芜、淄博及其周邻地区。简要介绍了研究区的区域地质背景、地球物理特征;详细阐述了区内控矿地质条件,发现该区矽卡岩型铁矿具有地层、岩浆岩和构造联合控矿的特点,其中奥陶纪碳酸盐地层、燕山晚期中基性侵入岩体是区内主要控矿要素,在背斜的转折端和构造交汇处易于形成规模较大的矿体。区内铁矿的预测依据主要为地层、构造、岩浆岩、物探异常和代表性矿床。在此基础上,对该类型铁矿进行了成矿预测,共划分了济南、莱芜等5个成矿区,同时划分出除济南地区之外的9个铁矿找矿靶区,为研究区未来的铁矿勘查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