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都是毁灭性大地震。虽然两者在产生的原因上还是有很多细微的不同点,但究根本,都是板块惹的祸,他们都在全球两大地震带上——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释放的地震能量占全球总能量的95%。不过,在人员和经济损失上,震级小的海地地震却远远超过汶川地震,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2.
前言全球每年平均发生地震约500万次。这些地震绝大多数分布在巨大构造板块接合处:它们是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大西洋、北冰洋、印度洋及太平洋东侧的中脊地带以及大陆裂谷系。  相似文献   

3.
全球大地震时空分布与动力学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中根据最新的全球大震资料划分了 10 0a来全球特大地震的时空演化过程 ,表现为环太平洋带与近纬向活动带两种强震分布图像 ,以 2 0a左右的时间段交替出现。逆冲和引张型地震释放了全球强震能量的主要部分。逆冲型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 ,在喜马拉雅碰撞边界和巽他弧也有发生。引张型地震主要出现在洋脊和裂谷地区。而走滑型地震主要分布在东亚大陆内部、北美板块西边界和加勒比板块的周边、西南太平洋带、以及地中海 -喜马拉雅带部分区域 ,呈近纬向分布。地幔对流的垂直运动与水平运动分量的比率 ,决定了逆冲、引张与走滑型强震的能量释放份额。地幔运动在地表体现在逆冲、引张与走滑型强震空间分布的区域差异性。这种差异在时间上的演化形成了全球强震活动环太平带与近纬向分布图像的交替出现。  相似文献   

4.
一、地震与地热人们早已发现,地震与地热息息相关。从全球范围看,地震活动带与地热异常带的分布大体一致,两个主要地震活动带—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带,也是两个显著的地热异常带。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台湾省是我国强度最大、频度最高的地震区。1644—1977年间共发生大于4.7级地震1048次,其中大于7级的强震39次。台湾省温泉共有94处以上,有的温度高达293℃。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地震     
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世界这两大主要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有关地震的事件史不绝书.地震如同刮风下雨一样,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地震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预测、预报和预防的.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一天要发生1万多次;不过能为人们感觉到的只占1%,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大地震更是极少.世界上约有99%的地震要靠灵敏仪器才能察觉.  相似文献   

6.
“地震构造”一词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从现有地震构造图的编制原则可以看出,有的强调地质构造的新活动与地震空间分布的关系,有的则着重在与强震的孕育和发生有关的新生代以来的构造活动和构造形迹。但从研究地震地质来说,它们并无本质区别。 地质构造反映了地质历史发展过程中地壳形成与形变的综合演化结果,其中的活动构造是地震孕育的场所,是现今地球动力学过程积极表现之一。活动构造系指新第三纪或第四纪以来仍在活动的构造,而不论其活动开始于何时,因此,我们可以将地震构造理解为活动构造中与地震关系密切的那一部分构造。 我国大陆位于欧亚板块东南缘,其东、南两侧为环太平洋地震带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包绕,除东北牡丹江—延吉一带有少数深源地震外,绝大多数为浅源地震,一般震源深度为10—30公里。从震源所处的部位看,全部位于陆壳之中(图1)。故探讨我国大陆浅源地震构造实际上就是研究大陆壳地震构造的问题。继六十年代对洋底扩张、大陆漂移而发  相似文献   

7.
按大地构造观点进行中国地震地质区划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汲清 《地球学报》1979,1(1):18-31
在先前的几篇文章中,著者把自中生代以来中国的大地构造格局划分为三大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古亚洲构造域,并简略地讨论了它们的发展特点。新构造运动,包括有史以来的地震活动在内,是三大构造域活动的继续,所以我们认为中国的地震地质区划也和大地构造区划一样,,表现为三大构造地震域,简称三大地震域,即滨太平洋地震域,特提斯喜马拉雅地震域和古亚洲地震域。既然滨太平洋构造域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俯冲的结果,那么,滨太平洋地震域也应当是太平洋板块向亚洲俯冲的结果;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城既然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碰撞的结果,那么,特提斯喜马拉雅地震域也应当是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碰撞的结果,它们两者之间的分界就是有名的南北地震带,后者是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两个应力场所形成的干涉带。这样的地震地质区划是和一些地球物理学家的观点完全一致的。古亚洲构造域的主体是西伯利亚地台和蒙古皱褶系。整个说来它的地震活动性表现得很微弱,只有蒙古西部,特别是阿尔泰地区有若干强震,这可能仍是受印度板块碰撞的结果。而贝加尔裂谷型地震活动可能是北冰洋中脊地震活动带的南延。因为这些地区已不再中国境内,本文不作讨论。下文仅就大地构造观点来谈谈中国的地震地质区别。  相似文献   

8.
粤港地震的分布规律及防范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超群 《广东地质》1999,14(4):1-11
广东及香港的地震与板块构造背景息息相关,并可划分为东,西,中三个地震带,东带位于大埔-海丰断裂南京的粤东沿海一带,属西环太平洋地震带主带西侧的影响带,与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有关;西分布于广西灵山至广东阳江北西西向连线南西侧的粤西沿海一带,属喜马拉雅山-横断山-印度尼西亚地震带主带北东侧的影响带,与印度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有关;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西部及邻区有一个以中国南北地震带—蒙古东部地震带、喜马拉雅地震带和帕米尔—天山—阿尔泰山—蒙古西部地震带为3条边而组成的巨型中亚三角形地震带,其大地震发生的强度之大、频度之高以及重复率之高、重复周期之短,在世界大陆上绝无仅有。这些大地震在空间上受到大地构造位置、构造应力场-滑移线场、介质力学条件、壳内低阻流变层和先存力学脆弱带等五位一体的复合控制,震中主要分布于3条边与活动断裂带交叉处的中—上地壳中;在时间上存在以21.5 a±为最小单元的多种周期。印度板块的持续顶撞和推挤,是该带大地震孕育的能源,而太阳黑子活动和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可能是该带地震的触发因素。以2001年昆仑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标志,中亚三角形地震带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107.5 a活动中周期。果真如此,则未来数十年内在该三角形的3条边及其周缘,可能分别发生若干个M≥8.0级大地震和多个M≥7.0级强地震。  相似文献   

10.
云南锡矿的分布与地质简述(图1、图2) 云南为著名的环太平洋锡矿带、马来亚一地中海锡矿带和川滇锡矿带交汇延伸的地区.环太平洋与马来亚-地中海两锡矿带齐眉,绵延万里,处于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欧亚板块接壤地带的北侧,是世界上最大的锡成矿区. 本省的锡矿床和矿点共计44处,其中特大型矿床(>20万吨)3处,大型6处,中型5处,矿点21处,锡异常81处.它们成带集中产出,分布于矿带中的矿床、矿点和异  相似文献   

11.
被动边缘系指地震上不活动的大陆边缘,其与构成会聚板块边界的活动边缘不同之处,在于该处相邻的太陆和大洋岩石圈接合成为一个板块。现今的被动边缘大名分布于较年青且正在变宽的大西洋、北冰洋及印度洋之边缘。此外,太平洋南极侧以及诸如地中海等边缘海内,也发育有被动边缘。反之,环太平洋多以活动边缘为边界。  相似文献   

12.
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与现今中国地震活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嵇少丞  王茜  孙圣思  许志琴  李海兵 《地质学报》2008,82(12):1644-1667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让中国地学界强烈感受到深入研究地震地质与构造变形的重要性和肩负防震减灾巨大的社会责任。本文作者从构造地质学家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震分布、成因规律以及发展趋势做了一些讨论。按地震分布,中国大陆可以粗分为两个区域,其交界是一条过渡带。该过渡带的东界是郯庐断裂及其和海南岛的连线,西界是齐齐哈尔—北京—邯郸—郑州—宜昌—贵阳—(越南)河内连成的线,后者其实就是松辽盆地的西界(大兴安岭的东界、太行山的东界、大娄山的东界)。我们不妨将上述两线所夹过渡带称之为“地震区分界线”。分界线以西的广大地区,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都与印度板块楔入欧亚大陆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快速侧向扩展、亚洲大陆逃逸构造活动有关。流变性较好的造山带(如青藏高原和天山)和流变性较差的古老地块(如塔里木、准噶尔、阿拉善、鄂尔多斯、四川盆地等)在其边界强烈对抗,形成强震。地震区分界线以东的中国沿海地区受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运动的影响也会发生地震,但其强度和频度与该线以西的青藏高原周边、天山、鄂尔多斯地块周缘以及张家口渤海断裂带上地震低得多。由太平洋板块在日本海沟向西深俯冲形成的地震在中国仅分布在吉林省珲春—汪清一带,这些深源地震对地面工程建筑破坏性不大。处于欧亚、菲律宾海和南海3个板块的交汇部位的我国台湾地震不断。受我国台湾地震的影响,闽粤沿海NW和NE向断裂往往被激活,形成地震。总之,虽然中国大陆的现代地震受太平洋、欧亚、印度和菲律宾海四大板块联合作用控制,但最主要、最直接、影响最大的还是印度板块楔入欧亚大陆造成的青藏高原隆升、快速侧向扩展和大陆逃逸。因此,对中国的地震研究不能仅局限于某区域或某条断裂,而应把整个亚洲大陆逃逸构造作为整体的、统一的“一盘棋”看待。  相似文献   

13.
孕震构造块体与相应地震区划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晓娲  秦四清  薛雷  张珂  陈竑然  翟梦阳 《地质论评》2021,67(1):67020013-67020013
可靠地划分地震区可奠定地震预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地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等通过研究分析指出板内孕震构造块体侧向边界可由区域性大断层或由区域性大断层与板块边界界定,底边界为康拉德面或低速高导层;板间孕震构造块体为俯冲板块,可由区域性大断层和(或)板块边界约束;在同一个孕震构造块体和同一轮地震周期的地震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地震区可定义为代表相应孕震构造块体地震活动的区域,其可表征该块体内源自锁固段破裂的地震活动。基于笔者等提出的孕震构造块体和相应地震区边界确定原则,把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划分为62个地震区;每个地震区的分区方案均通过了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检验,这说明方案可靠。进而,笔者等归纳总结了地震区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可靠地划分地震区可奠定地震预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地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等通过研究分析指出板内孕震构造块体侧向边界可由区域性大断层或由区域性大断层与板块边界界定,底边界为康拉德面或低速高导层;板间孕震构造块体为俯冲板块,可由区域性大断层和(或)板块边界约束;在同一个孕震构造块体和同一轮地震周期的地震具有内在联系。因此,地震区可定义为代表相应孕震构造块体地震活动的区域,其可表征该块体内源自锁固段破裂的地震活动。基于笔者等提出的孕震构造块体和相应地震区边界确定原则,把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划分为62个地震区;每个地震区的分区方案均通过了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的检验,这说明方案可靠。进而,笔者等归纳总结了地震区划分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质构造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南部,地跨几个洲际性构造单元的交汇部位。在地质历史上,它经历了多次构造变革逐步演化为目前这种复杂的构造格局。北部的准噶尔—兴安构造带属中亚—中蒙地槽褶皱带的一部分;中部为塔里木—中朝地台;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属巨型古地中海构造带中段,喜马拉雅地区属印度地台北缘;东部则隶属于中新生代的环太平洋构造带。  相似文献   

16.
中生代东亚大陆边缘构造演化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刘德来  马莉 《现代地质》1997,11(4):444-451
摘 要 根据东亚陆缘增生带生物古地理、放射虫时代研究的进展并结合同位素年代及东亚 地区火山活动、构造演化探讨了中生代东亚大陆与古太平洋板块之间的运动学关系及俯冲带 后退特征。中、晚三叠世那丹哈达岭、美浓等地体还位于北纬12°以内及赤道附近,晚侏罗世 到达中高纬度。东亚活动大陆边缘开始于中侏罗世末,在此之前属转换大陆边缘。洋壳板块 向大陆下俯冲之后,由于地体拼贴引起俯冲带快速、长距离后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大陆早古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万天丰 《地学前缘》2006,13(6):30-42
中国大陆早古生代(中寒武世—早泥盆世)构造期以发生一系列各具特征、分布局限、准同时的构造事件为特征。它们与苏格兰—阿帕拉契亚的加里东事件完全不同,在中国大陆出现了西域板块完成拼合,华夏板块构成统一结晶基底,南扬子板块广泛发育板内褶皱,此时还形成了阿尔泰—额尔古纳碰撞带等重要构造事件,而以中朝和北扬子板块为代表的其他板块则主要表现为稳定沉积,地块运移,并呈离散状态。阿尔泰—额尔古纳带、西域板块、华夏板块以及南扬子板块存在板块汇聚、碰撞或地壳缩短的特征,而中朝、北扬子、羌塘、冈底斯、喜马拉雅等地块则以稳定、离散为主要特征。绝大多数板块基本上保持孤立和离散的状态,这是早古生代中国大陆各个地块构造演化特征截然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深源地震机理的回顾: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深源地震(deep earthquakes)对于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板块的运动、动力学机制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和达清夫首次发现深源地震至今80多年的时间里深源地震得到了广泛关注,获得大批高质量的成果。但是,其成因机制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目前,大家广泛接受以脱水脆裂为中源地震的成因机制,反裂隙断层为深源地震的成因机制。剪切失稳等机制也能对中源与深源地震的成因做出较好的解释,但仍需进一步的实验研究。中国东北珲春等地区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也是中国唯一存在的深源地震带。对地表地质构造、矿物岩石物理学、深部探测和高温高压实验及数值模拟分析的综合研究是解决深源地震机制问题的有效途径。加强中国东北深源地震机理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的研究,对进一步认识我国东部大地构造格局演化有着重要的深部背景意义。  相似文献   

19.
北纬20—50°的大陆地震构造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活动是岩石圈构造变动的突出表现。按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和地理分布,地球地震活动可分属于三大地震构造系统,(1)环太平洋地震构造系;(2)洋脊地震构造系和(3)大陆地震构造系。众所周知,除了环太平洋是全球地震活动最密集的地带而外,再就是陆壳分布区。亚、欧、美、非和澳洲各大陆内均有浅源地震活动,但它们突出地集中分布在北纬20—50°之  相似文献   

20.
中国岩石圈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区域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纪人  赵志新 《中国地质》2006,33(4):782-792
笔者系统分析了1918—2005年间中国大陆及其周缘发生的3130个中、强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根据其特征进行了岩石圈应力场构造分区,首次得到区域应力场的压应力轴和张应力轴空间分布的统计数字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应力场的区域特征、探讨了其动力学来源以及构造运动特征。总体结果表明,中国大陆及其周缘岩石圈应力场和构造运动可以归结为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相对运动,以及大陆板内区域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所产生的强烈的挤压应力,控制了喜马拉雅、青藏高原、中国西部乃至延伸到天山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和中国西部的大范围内,压应力P轴水平分量方位位于20~40°,形成了近NE方向的挤压应力场。大量逆断层型强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的南、北和西部周缘地区,以及天山等地区。而多数正断层型地震集中发生在青藏高原中部高海拔的地区,断层位错的水平分量位于近东西方向。表明青藏高原周缘区域发生南北向强烈挤压短缩的同时,中部高海拔地区存在着明显的近东西向的扩张运动。中国东部的华北地区受到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挤压的同时,又受到从贝加尔湖经过大华北直到琉球海沟的广阔地域里存在着的统一的、方位为170°的引张应力场的控制。华北地区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均反映出该区地震的发生大体为NEE向挤压应力和NNW向张应力的共同作用结果。台湾纵谷断层是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之间碰撞挤压边界。来自北西向运动的菲律宾海板块构造应力控制了从台湾纵谷、华南块体,直到中国南北地震带南段东部地域的应力场。地震的震源机制结果还表明,将中国大陆分成东、西两部分的中国南北地震带是印度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在中国大陆内部影响控制范围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