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地质工作的缘起与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壳应力研究所(前地震地质大队)于1966年4月正式成立,这标志自1962年广东新丰江6.1级地震发生后至1966年河北邢台发生6.8级地震期间,在李四光亲自指导和筹划下,我国首批地震地质专业队伍组建完成。这一支队伍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故然与邢台地震的发生及其造成严重的损失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地震预测整体观看中国四川汶川特大地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庆华 《地质通报》2008,27(6):729-725
地震预测是世界性的难题.为此需要广泛的探索。笔者认为,李四光开创的地震科学研究思路是值得继承和发展的。 1962年广东新丰江地震以后,李四光十分重视地震工作,同年即在广东建立了第一支专业的地震研究队伍。1965年组建了西南地震地质大队,发表了《关于地震地质工作问题》一文。  相似文献   

3.
邢台地震后部长思虑深1决心建队伍委托朱林青队部设三河暂时驻正定时局多动荡唐山发大震打倒四人帮海晏又河清2为了求发展英明搬北京欣然逢盛世防灾事业兴建队二十年队名改所名3重点有变化研究勤耕耘应力与形变地质为地震改革成试点体制更为精四十年所庆面貌日日新地壳应力所越活越年轻(注1:地质部长李四光;2:比喻天下太平;3:1966年成立地震地质大队,1986年改名地壳应力研究所)越活越年轻——地壳所建所四十年所庆@李方全  相似文献   

4.
地应力预测地震的全称应该是:地应力状态变化预测地震。中心思想是研究地应力状态的变化与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关系,从而实现地震预测。地应力与地震地质相结合,这是李四光提出的实现地震预报的一条技术途径。本文主要是重温李四光先生在地应力与地震预报方面的讲话,并将我大半生所从事的地震预报科研领域的主要活动以及所经历的地应力地震预报研究发展历程做一番回顾。一、李四光论地应力变化(1)1966年10月,李四光与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所的几位同志谈地震预报时提出:压磁电感法测值“下降很厉害就可能是地震的信号。从三月十几号以来,在…  相似文献   

5.
本所的前身地震地质大队是由李四光部长亲自组建的。我作为一名建所初期来所工作的老同志,与李四光部长有过多次接触。他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投入到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在建所四十周年之际,我不禁缅怀起这位我们所的缔造者和他对地震工作的贡献。一、地震地质1965年1月19日,李四光在与地质力学所参加西南地震地质工作同志的谈话中提出地震地质工作是否应采取这样几个步骤:第一,要摸清这些断裂带中哪几点或哪几段现今还在活动;第二,确定这些断裂带的伸展地区、方向和范围;第三,参考历史地震资料,看是否沿现今还在活动的断裂带地震特别多而且…  相似文献   

6.
值此所庆四十周年华诞,忆往昔,展未来,浮想联翩。我所从一个地震地质野外队发展成为以地震成因、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工程稳定性等有关的现代地壳动力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综合性研究所。四十年来,围绕活动构造、地球物理探测、地震前兆物理研究和监测、钻孔应力-应变观测、跨断层测量和断层活动监测、岩土力学、原地应力测量、工程地震、计算技术、工程地质勘察和构造物理实验等方面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实验。地震前兆观测理论、方法、技术的研究以及技术装备的研制是我所工作的重点、是重要方向任务之一,影响很大,举足轻…  相似文献   

7.
煤瓦斯突出研究方法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应力、能量集中与采动应力叠加,是煤瓦斯突出的根本原因,是现今构造活动的表现,由现今地壳失稳所致,属于地质力学问题。借鉴李四光倡导的地震地质工作经验,从现今活动构造体系研究入手,采用岩石力学与构造应力场的研究思路方法、技术,结合地壳稳定性评价实践经验,探索煤瓦斯突出减灾防灾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始建于1966年,紧随时代的脉搏已迈过四十年的历程。过去的四十年是全所职工历尽艰辛、奋力拚搏、艰苦创业的四十年,是百折不挠、求真务实、永攀高峰的四十年,把我所从一个野外地震地质大队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一定特色的社会公益类研究所,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始于足下,激励奋进,有着重要意义。我所的四十年,本人认为按时代划分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即:1966~1985年是组建培育队伍,加强基本建设,开展大量的监测预报调查研究的奠定基础工作阶段;1986年至今是适应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9.
赵文津 《地球学报》2006,27(5):385-392
提出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长历程中的三件大事:发展了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推进了中国青藏高原多学科的深部地质调查研究;完成了我国第一口科学深钻井,开拓了我国的科学钻探事业。这是我国地质工作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①地质力学。李四光开创的新学科,将力学原理(运动学、材料力学和动力学)和研究方法用到地壳变形构造及地壳运动的起因和演化研究中,创立和发展了地质力学这一门新的学科,并正式出版了《地质力学之基础与方法》(李四光,1945)。李四光说:“地质力学之意义,在从地表岩体所经过各种变形或破坏之方式,根据力学原则,探求各地域地壳内发生运动之原因(作者注:即动力学的机制问题)。”他肯定了地壳大规模水平运动的存在,并提出这些运动的起因是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设想;提出要探究运动的起因和力的作用问题,为此提出要研究各种物质中应变与应力的关系,岩石的力学性质,包括岩石的强度、刚性及其随时间和在不同温度压力应力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等;提出构造变形构成体系,并深入研究了构造体系问题。这是它与传统地质学派根本意义上的不同。1956年地质矿产部专门成立了地质力学研究所,大大推动了这一学科的发展。多年实践证明其在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强大生命力,他的学术思想完全是现代化和超前的;②开展了高水平的深部地质调查。地表地质构造和地下深部地质构造不同,而矿产资源与地震都发生在深部。为深化对我国区域地质的认识,原地质矿产部从1980年中法合作进行喜马拉雅地壳与上地幔研究开始,于1985年开展了喜马拉雅山亚东—青海格尔木—内蒙鄂济纳旗南北横穿青藏高原的地学大断面研究,1992年又开展了中、美、德、加四国合作的青藏高原深剖面研究(INDEPTH),以及中法第二次、第三次地学合作研究,这些工作一直持续到今天。特别是INDEPTH项目是以深反射地震、广角地震及天然地震阵列综合地震方法为主,加上深、浅两种大地电磁法及重力、磁测、构造地质与地球化学等综合方法多学科合作,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地质成果。创造了一种工作样板,引起国际地学界的嘱目;③实现了中国科学第一钻。除对构造复杂地区地球物理探测结果进行校核外,还对深部地质构造和生物赋存情况有了许多重要的新发现,对大别山榴辉岩层折返机制提出了新的证明。以此为契机,中国又开始了第二个、第三个科学钻探工作,深化了对我国矿产资源和环境问题的认识,带动了我国钻探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值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建所50周年之际,“大陆构造与资源环境”暨第七届全国地质力学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0月27—29日在北京金泰海博大酒店召开。本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办公室、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壳变形地表过程重点开放实验室。承办单位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赞助单位为北京城际高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参加会议的有来…  相似文献   

11.
李时若  唐吉阳 《地质论评》1966,24(3):236-241
河源盆地内的玄武岩,是广东省地质局新丰江地质队汪银德等同志于1961年发现,以后新丰江队、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等单位曾对它作了进一步的研究。现根据新丰江队的有关资料,结合我们的野外观察,试对此区玄武岩提出一些浅  相似文献   

12.
构造应力场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由李四光教授开创的构造应力场研究自20世纪20年代至今已经历70多年。回顾其研究过程,展望未来发展,可以分为两个研究时期:①开创研究时期(1926-1966).主要运用构造形迹力学性质及组合规律分析推断构造应力状态,重点研究构造体系及其典型构造型式的构造应力场。②实测研究时期(1966-).最初通过实测地应力、地形变、断层位移以及现今构造活动的各种相关资料,配合模拟实验研究现今构造应力场;尔后对地质时期古构造应力场进行研究,主要采用应力、应变矿物进行应力状态定量或半定量分析,并配合模拟实验进行研究。实测研究时期可分为3个研究阶段:实测平面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主要以进行平面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实测三维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以三维构造应力场研究为主并对构造应力场学科进行研究总结;深部构造应力场研究阶段。未来将会开展对地壳整体及地壳深部进行全面的构造应力场研究。构造应力场研究对认识地壳运动问题具有深远意义,在地质找矿、地质环境与灾害、工程建设中均可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我和我们团队的李秉元、师洁珊、贾维九、高银秀、张宗润等同志,在地震战线几乎用了毕生的精力以地壳应力状态及其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力求通过钻孔应变测量的途径寻找其变化特征与地震过程的关系,尤其是地震发生的前兆异常特征。我们一直力求将测量系统的研制与地震监测预报实践相结合。不管是在地震台站几十至近200米深的钻孔中进行的地壳应力-应变活动的监测与预报实践探索,还是在大庆油田近1000米深的油井中开展套管综合监测以探寻套管成片损坏机理及防护措施的研究,我们全身心地从事着艰苦的、极具开拓性的工作。也许是地球的神秘现象…  相似文献   

14.
1975年初我从地质力学研究所调到地壳应力研究所的前身地震地质大队。1975年海城7.5级地震后我们到海城地震区的海城和营口进行了原地应力测量。海城处于郯庐断裂带上,1976年我们原计划沿郯庐断裂带往南进行应力测量,以了解郯庐断裂带南段的现今活动性。由于邢台地震已经10年,于是1976年5月我们首先在隆尧尧山进行了原地应力测量,以了解邢台地区十年来地应力场有什么变化,然后再沿郯庐断裂去山东、江苏、安徽等地进行原地应力测量。1976年6月初我们完成了尧山的应力测量后,正准备南下到山东时,得知华  相似文献   

15.
在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指导下,为切实加强地质科学研究,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项目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地质部决定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5省(区)地质局的地质研究所合并,于1962年10月在西安成立了地质部西北地质科学研究所。1982年5月我所更名为地质矿产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30年来,我所经历了组建、撤并、任务调整、文革动乱、机构下放、恢复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变革、逐渐形成了符合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符合西北地区地质矿产特点、  相似文献   

16.
《地层学杂志》2011,(4):466-467
1950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以前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古生物室、北平分院新生代研究室为基础组建中国科学院古生物研究所,同时组建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周恩来总理签发任命书,任命李四光为所长,赵金科、卢衍豪为副所长。1951年5月7日正式成立。中国科学院于1959年4月、1971年3月决定改名...  相似文献   

17.
我会副理事长、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所长刘宝珺教授,最近荣获全国地质界最高荣誉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是为了纪念李四光同志对我国科学事业和地质事业的巨大贡献,由全国地质界各部门集资设立的,专门奖励在野外地质工作、地质科研、地质教学工作中获得突出成绩者,并在今年10月26日李四光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之际向首届获奖者颁发证书、奖章和奖金。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水库诱发地震,多数学者认为是蓄水作用促使浅部地壳构造应力或岩体自重应力释放的结果。研究表明,诱震概率随水库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大Ⅰ型水库(库容大于10×10~8m~3)诱震概率约12%,超大型水库(坝高大于200m)的诱震概率高:达28%;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主要水库诱发地震有中国广东新丰江水库地震(M_S=6.1,1962.3)、赞比亚卡里巴水库地震(M_S=6.1,1963.9)、希腊克里玛斯塔水库地震(M_S=6.3,1966.2)及印度柯依那水库地震(M_S=6.5,1967.12)等6级以上地震,促使人们更多地探索其诱震机理和预测问题,目前这一过程的探索仍处在资料积累阶段。许多  相似文献   

19.
地壳中的构造现象和地震的发生均为地壳内部应力作用的结果。研究地壳内部的应力场应力场状态、应力场随时间和空间的分布变化规律,以及地震在什么样的应力状态下发生是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关键问题。而了解地壳表层应力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应力的大小和变化特征,对于解决地质工程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地球内部应力及应力场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 实地直接测定钻孔中的应力状态。 (2) 利用地球物理观测获得的地震学、重力学及地热学资料推断地球内部的应力状态。 (3) 利用地质学方法,推断产生现代构造运动的应力场。 (4) 在实验室研究地壳内部岩石的脆破裂,高温高压下物质的流动规律,岩组测压技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今年3月10日,是著名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孙殿卿院士九十诞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562综合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大学地质系,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国地质学会及所属相关专业委员会共15个单位,在京联合举行"孙殿卿院士从事地质工作七十周年暨九十华诞地质力学学术讨论会".此前,为了庆贺孙先生诞辰并弘扬先生业绩,地质力学研究所编辑出版了<孙殿卿著作选集>.这本选集是先生七十年来执着追求、长期实践、孜孜不息探索的科学结晶,展示先生作为李四光的学生、助手和继承人为地质力学学科的创立和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此外,3月7日召开的"中国东部大地构造问题研讨会"也是为孙先生九十华诞举办的一项庆祝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