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略论泰州组及其时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孢粉系统学方法研究前人发表的江苏北部海安凹陷和盆地西缘钦30井泰州组的孢粉组合,并由此对这两个地区泰州组的地质年代和区域对比提出不同的看法:即海安凹陷的泰州组应是白垩纪最晚的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沉积,而钦30井泰州组则为坎佩尼或部分为前坎佩尼期的沉积。结合介形类动物群的产出,将上述两地区的泰州组与泰州组建组的泰1井泰州组等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宁芜、溧水地区的上侏罗统西横山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宁芜、溧水地区为下扬子成矿带的重要地区之一。前人对本区上侏罗统做过很多研究。西横山组一名系地质部第六石油普查大队创建,归属中侏罗世,但无化石依据。1970—1972年,江苏区调队二分队对西横山组地层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地层层序,并发现了腹足类、植物、叶肢介、介形类及孢粉等门类化石,对西横山组的涵义作了修订。1981年三分队又采获了昆虫、瓣鳃等化石。化石由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及钱清鉴定。  相似文献   

3.
<正>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江苏泗洪地区新生界地层和化石进行研究。杨仲健、周明镇、王伴月、毕治国、李传夔等从哺乳动物化石的不断发现,证实泗洪地区中新统地层的存在,并对苏北新第三纪—更新世的地层作了划分。1975年至1977年,江苏区测队对该地区中新统地层,包括“下草湾组”进行了研究,发现了脊椎动物、植物、瓣鳃类、介形类、腹足类、轮藻以及灵长类的化石,为中新统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依据。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等单位也从介形虫、孢粉、轮藻化石等方面,在这一地区做了研  相似文献   

4.
苏浙皖交境地区沉积了一套岩性比较稳定的早石炭世地层——金陵组 ,保存于该套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有腕足类和孢粉化石。孢粉组合中的主要分子 Densosporites、Cymbosporites、Dibolisporites、L ycospora通常分布在早石炭世 ,可与我国许多地区 (如新疆准噶尔盆地滴水泉组 )的孢粉组合对比 ,反映该区金陵组属早石炭世杜内期(Toum aisian)沉积物。综合生物化石和岩石学特征 (包括沉积构造、岩石组分等 )的研究 ,金陵组为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5.
在江苏丰县丰钾三井取得的孢粉化石,应属古新世孢粉组合,原该段地层使用始新统“官庄组”的地层名称欠妥,而宜沿用苏北盆地“阜宁组”的组名,时代应为中、晚古新世。当时该区具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植被景观和偏干旱的亚热带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6.
杨学英  周山富 《地层学杂志》2002,26(3):193-196,210,T004
江苏淮安地区上白垩统含盐地层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 ,可划分为 3个孢粉组合 :第 孢粉组合为 Clas-sopollis- Quantonenpollenites组合 ;第 孢粉组合为 Classopollis- Lythraites组合 ,这二个组合的地质时代均为土伦期 ;第 孢粉组合为 Schizaeoisporites- Beaupreaidites组合 ,时代为土伦晚期—桑顿期。当地此时为干旱炎热的亚热带—热带气侯。  相似文献   

7.
在东昆仑西端布喀达坂峰地区二叠纪地层中首次发现陆相孢粉与海相疑源类化石一起保存的孢粉—疑源类化石组合。经对两个样品较为丰富的孢粉型化石研究后发现,上部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双囊无肋花粉最多,可与塔里木盆地的卡伦达尔组的孢粉组合做粗略的比较,但组合中出现了时代偏晚的Ephedripites及Taeniae-sporites,因此,研究区马尔争组中段复理石地层的时代当为中二叠世—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8.
新疆和田杜瓦地区晚二叠世孢粉组合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论及所研究的新疆塔里木盆地和田地区原来分别属于叶尔羌群(J_(1-2))和二叠—三叠系(杜瓦组上部)两个部分采集的孢粉化石.沉积物中含有多种对地层研究非常重要的生物化石,如介形虫、叶肢介、鱼及孢粉等.根据孢粉组合的研究,这些地层可视为上二叠统,其孢粉组合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主导地位为特征,可与新疆吉木萨尔县大龙口晚二叠世晚期地层梧桐沟组对比,并相当于西欧的镁灰岩统和苏联的鞑靼阶.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金塔县北部(紫山子地区)含煤地层,由于地质工作程度低,古生物资料比较缺乏,对含煤地层时代认识尚不一致。为解决含煤地层时代及探讨找煤前景,在所选剖面的不同层位中采集到少量古植物化石及孢粉样品。古植物化石鉴定为早中侏罗世常见分子;孢粉样品经分析获得了较为丰富的化石,经研究并与时代相当的孢粉组合对比,确定当前组合时代为中侏罗世。  相似文献   

10.
抚顺盆地下第三系经系统的采样、分析、鉴定,发现了丰富的孢粉化石,特别是首次在耿家街组内发现了大量的孢粉化石,填补了以往的空白,为本区有争议的地层(耿家街组)的时代讨论提供了重要的化石依据。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将耿家街组的时代定为始新世中晚期,孢粉植物群表明该组沉积时期本区发育了常绿、落叶阔叶树为主的森林植被,反映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兴安岭南部巴林右旗幸福之路苏木查干布拉格村老龙头组(原幸福之路组模式)剖面首次发现孢粉化石18属21种,以Cyclogranisporites sp.,Alisporites parvus De Jersey,Alisporites circulicorpus Clarke,Sulcatisporites rhombicus Qu,Lueckisporites virkkiae R.Potonie et Klaus,Piceites sp.为主。通过典型属种对比,结合已发现的动植物化石、孢粉组合及同位素测年结果分析,确定幸福之路地区老龙头组的时代为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即二叠系-三叠系界限存在于这套陆相连续沉积内部。孢粉化石的亲缘母体以发育种子蕨纲和松柏纲的针叶植物为主,指示当时研究区处于暖温带的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12.
苏北地区井下浦口组地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苏北地区井下浦口组的钻井地质剖面的对比研究及部分重点层、段的微体古生物分析为基础 ,总结了浦口组的岩性、电性、古生物特征及其与上、下地层的接触关系 ,并将浦口组划分为四段 ;通过对浦口组及其各段残留地层分布的细化研究 ,结合构造演化、地震解释的部分研究成果 ,指出了浦口组的沉积格局 ;充分利用所获得的孢粉资料 ,探讨了“黑浦口”的存在及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嫩江组下部生物地层及环境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松辽盆地青山口地区后金沟剖面进行化石的系统采样、鉴定和分析,识别出了介形类Cypridea gunsu-linensis-Cypridea ardua和Ilyocyprimorpha netchaevae-Periacanthella portentosa-Cypridea ordinata组合,孢粉Proteacidites-Cyathidites-Dictyotriteles和Lythraites-Aquila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组合。根据介形类、孢粉化石组合,结合叶肢介化石和岩性等资料,厘定了该剖面的层位,认为后金沟剖面属于嫩江组一段上部-二段下部。在生物地层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沉积时期的古生态、古环境、古气候分析。根据介形类化石的保存特征及丰度、分异度,并结合其他资料,推测在嫩江组一段-二段沉积过渡期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湖侵。伴随着湖侵,介形类经历了一个衰退、消亡、复苏的过程。根据对孢粉的分析,认为该沉积期总体属于湿润到半湿润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其中在嫩江组二段底部黑色页岩的沉积期显得气候更加湿热,向上开始逐渐变干凉。  相似文献   

14.
豫西宜阳上二叠统孙家沟组为一套陆相碎屑岩,在该组中部土门段砂泥互层中发现大量的植物化石碎片和孢粉化石。文中依据孙家沟组沉积特征及孢粉组合区域对比,厘定了土门段的地质时代,并依据孢粉化石的亲缘植物关系和信息函数,结合微量元素Sr/Cu值指标,定性和半定量分析了宜阳地区的古气候特征。结果显示: 土门段共发现52属孢粉化石,以裸子植物花粉占优势,与华北地区晚二叠世孢粉组合特征有很大的相似性,推测其地质时代相当于晚二叠世长兴期。孢粉化石属种的植物亲缘关系与欧美镁灰岩统植物成分类似,表明整体上为较炎热的半干旱古气候。该成果可为华北地区晚二叠世晚期的陆相沉积环境、古植物背景以及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松辽盆地南部沙河子组自下而上划分为2个孢粉组合.1)克拉梭粉(Classopollis)-拟云杉粉(Piceites)-紫箕孢(Osmundacidites)组合,分布于沙河子组一段.2)三角粒面孢(Granulatisporites)-三角瘤面孢(Lophotriletes)-无突肋纹孢(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分布于沙河子组二段.上述孢粉组合研究证明,沙河子组一段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凡兰吟期(Valanginian),沙河子组二段的地质时代为欧特里沃期(Hauterivian).  相似文献   

16.
山东基岩区三叠系一直缺少化石依据(隐伏区已发现三叠纪化石),前人在该套地层底部发现了铱等元素异常,认为可作为划分三叠纪地层的时代依据。在1/25万《淄博市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该地层中首次发现了孢粉化石,结合铱元素等异常特征,经区域对比确定其时代为早—中三叠世,认为区内原“孙家沟组”相当于华北地区的刘家沟组+和尚沟组,原“刘家沟组”则相当于二马营组。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地,含煤岩系赋存在侏罗系延安组中,延安组岩石组合以灰白色砂岩、灰色粉砂岩、灰色泥岩为主,夹多层煤层;延安组上覆直罗组以灰色、灰绿色砂岩、灰色粉砂岩、紫红色泥岩为主。通过对乌兰木伦地区武家塔露天煤矿剖面延安组和直罗组孢粉化石分析,在延安组中识别出Cyathidites-Lycopodiumsporites-Neoraistrickia-Cycadopites孢粉组合带,以桫椤科、石松科孢子繁盛,紫萁科孢子和单沟/原始沟类、松柏类两气囊花粉发育,卷柏科孢子及柏科花粉较常见为主要特征,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阿林期—巴柔期)。根据延安组孢粉母体植物的生态环境分析,本区在这一沉积时期的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温带型气候。直罗组孢粉化石较少,主要见Cyathidites minor,Osmundacidites parvus,Concentrisporites fragilis,Cycadopites spp.等。综合地层岩性、孢粉组合及古植被分析,延安组到直罗组沉积时期总体上呈现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温带型向半干旱—干旱炎热型的气候...  相似文献   

18.
尹凤娟  张子福 《地质通报》2001,20(4):377-383
哈密拗陷北部下侏罗统按其岩性、化石组合和地震波组等特征自下而上分为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根据两组所产的孢粉化石,建立了两个孢粉组合Osmundacidites Apiculatisporis Cycadopites组合和Cyathidites Pinuspollenites Cycadopites组合.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比,探讨了八道湾组和三工河组的地质时代.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阿拉坦合力公社果勒半沟剖面原大磨拐河组上部首次发现大量孢粉化石,经鉴定计有38属82种,可确定为Cyathidites-Quadraeculina-Neoraistrickia组合,该组合见较多的中侏罗世早期常见分子,通过对比确定其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并据此将该套岩石组合从原白垩纪大磨拐河组解体出来。通过地质时代对比,结合岩石地层特征,将该套地层重新厘定为中侏罗统万宝组上部。通过对万宝组孢粉组合的生态习性的研究,该时期研究区的古植被类型为针-阔混交林,古气候属于亚热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偏湿润。此外,该孢粉组合与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期间的孢粉在面貌特征上极相似,为古植被在中国北方侏罗纪第一次升温事件上的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