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磷氢化物是磷的主要迁移形式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磷氢化物形成于还原性的富氢环境。通过陨石及月岩矿物成分、内生矿床磷矿物成分、磷的共伴生矿物特征的研究以及地球是氢的储库等相关问题的探讨 ,认识到磷及其合金氢化物 ,随岩浆、热液、热气迁移至地表浅部 ,由于减压、降温 ,氧逸度增加 ,Eh值增大 ,H2 逃逸、氧化 ,氢化物氧化分解 ,形成磷矿物并在长期地质事件中叠加 ,富集成磷矿床  相似文献   

2.
《地学前缘》2017,(6):133-141
人类活动对磷元素的地球化学过程具有重要影响。中国磷矿石储量仅占世界总量的4.6%,且正面临P_2O_5品位贫化、磷化工过程伴生稀土和氟资源浪费严重、副产磷石膏大量堆存污染环境以及地表水体磷污染等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内,二水物硫酸法仍将是湿法磷酸的主流工艺。磷矿伴生稀土和氟的高效回收利用,对于稀土产业和氟化工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关键在于突破现有的技术瓶颈,研发新的回收利用技术。磷化工过程实现硫资源的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核心在于突破磷石膏制硫酸关键技术。磷石膏转铵法制硫酸技术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可有效解决中国硫资源短缺问题,根除磷石膏大量堆存造成的环境污染;还将显著减少硫铁矿、石灰石等一次资源开采和温室气体CO_2排放。硅酸钙晶种法回收污水中的磷,进而加工为磷酸、磷肥等产品,则为减少一次磷资源消耗、实现磷资源的循环利用提供了可能。以污水磷回收制取磷酸二氢钾技术为例,表明污水磷回收和磷石膏资源化利用对中国磷资源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3.
磷石膏中的磷在雨水淋滤作用下浸出,将污染堆场附近水体。本研究采用生物炭固化磷石膏中的磷,以减少其对周遭水体的污染。主要通过模拟固化实验和对照浸出实验,分析生物炭用量、反应时间和温度、初始pH值对固化效果的影响,通过XRD、SEM-EDS分析固化后的生成物。实验结果显示,在生物炭用量为25 mg时,单位固化量达到最大值13.20 mg/g;在反应温度T=293 K、初始pH=7条件下,反应平衡时间72 h时浸出液的磷平衡浓度Ce= 1.40 mg/L;温度提升有助于提高生物炭的固化效果,当T=308 K时,浸出液的磷平衡浓度Ce=0.167 mg/L;碱性条件有利于固化反应持续进行,在pH=11条件下,浸出液的磷平衡浓度Ce=0.153 mg/L。实验结果表明生物炭对磷石膏中的磷具有明显的固化效果。磷石膏中的二水硫酸钙溶解后,Ca2+与表面带负电的生物炭结合,在生物炭显微结构的凹陷处,化学吸附溶液中的磷酸根生成了絮状、团簇状的羟基磷灰石(HAP)沉淀,从而使浸出磷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4.
李展  陈江  张覃  沈智慧 《矿物学报》2020,40(5):639-646
磷石膏是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脱除磷石膏中磷、氟等有害杂质是其资源化利用的前提。采用石灰中和法和酸浸法研究了磷石膏中磷、氟的脱除规律,并利用SEM、FTIR、XRD研究了磷、氟脱除过程中磷石膏微观形貌、表面基团和物相组成的变化。结果表明,石灰中和法能有效脱除磷石膏中可溶磷和部分可溶氟,但不能脱除共晶磷,当石灰用量为0.4%、陈化时间为12 h时,磷石膏中可溶磷和可溶氟的脱除率分别为93.27%和29.07%。加温酸浸(55℃,硫酸用量30%)能有效脱除磷石膏中总磷和总氟,其脱除率分别为98.95%和91.07%,酸浸后磷石膏晶体由菱形块状转变为薄片状。常温下增大硫酸用量,磷石膏中磷、氟脱除率增大;常温酸浸(25℃,硫酸用量50%)能有效脱除磷石膏中总磷和总氟,其脱除率分别为95.88%和93.13%,酸浸后产物的形貌转变为长柱状,二水石膏脱水转变为半水石膏,共晶磷的特征吸收峰消失。  相似文献   

5.
对澳大利亚某地高磷铁矿石中磷的赋存状态研究结果表明,铁矿石中的磷主要以胶体状态存在,采用物理选矿方法很难将磷降低.研究中采用化学选矿方法,通过焙烧-酸浸工艺取得了理想的铁矿石降磷效果.  相似文献   

6.
磷灰岩研究     
磷灰岩是磷元素的一个有经济价值的重要来源,矿产资源局(BMR)对磷灰岩的研究已有多年的历史。本文将对矿产资源局对磷灰岩研究的历史及将继续研究的内容进行概述。 1943年,对澳大利亚东南部的磷酸盐产出情况进行了调查。 1955年,矿产资源局(BMR)、新西兰地质调查局(the NeW Zealand GeologicalSurvey)和英国国外地质调查局(the British OVerseas Geological Survey)对澳大利亚、新西兰及本国领土的磷酸盐资源做了进一步评价。1957年,矿产资源局开始对与北部地方(Northern Teritory)北海岸相隔的岛屿进行调查。在此之后的两年中,对印  相似文献   

7.
藻类聚磷的特殊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礼  刘雪娴 《沉积学报》1992,10(1):101-107
本文介绍实验室中进行的螺旋藻聚磷作用试验,用微机数据采集系统作精确记录.其结果表明藻类在对数生长期通过两种途径进行聚磷作用.其一是改变环境的pH值、离子平衡系统和氧化还原电位促进磷酸盐形成并沉淀;其二是藻细胞的吸附和吸收富集磷.这些为生物成矿学说提供了有价值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8.
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磷形态顺序提取分析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阐述了当前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水体的富营养化与水体中磷、氮的浓度以及二者的浓度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水体富营养化时氮和磷的浓度均很高,但没有一个固定的值,是在一个较宽泛的富营养范围内,氮和磷的浓度比值大多在10∶1~20∶1。湖泊沉积物作为湖泊水体中磷的重要蓄积库,是湖泊流域磷循环的重要归属,也是湖泊水体内源性磷的主要来源,沉积物中极少量的稳定磷转化为活性磷就会造成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文中介绍了沉积物中无机磷形态的分类,评述了欧盟标准局在研制湖泊沉积物磷形态标准物质时比对采用的4种提取方法(Willimas法、Hieltjes-Lijklema法、Ruttenberg法、Golterman法),总结了国内外学者所应用的沉积物中磷的各种形态提取方法和磷各形态的分析测定方法,国内学者应用的方法是在国外学者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阐述了顺序提取方法及其地球化学意义。简要评述了湖泊沉积物中磷的生物释放、物理释放和化学释放三种释放机制,这三种释放机制相辅相成,在一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某一过程可能占主导地位来控制沉积物磷的释放。最后提出应该加强对沉积物中磷的各种形态的专属提取剂及其提取有效性的分子表征和检测,更加细化对于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类和创新各种磷形态的分析方法,建立沉积物-水体磷的迁移、循环和转化模型,这对于从根本上解决富营养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艳  石名磊 《岩土力学》2007,28(Z1):98-102
磷石膏加入二灰混合料,可以有效提高二灰混合料的早强,并且改善基层的路用性能。但是磷石膏含量过大,则造成混合料膨胀过大,强度降低甚至丧失。基于磷石膏石灰粉煤灰混合料的反应机制,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和室外试验说明:不当的磷石膏配合比,是造成某磷石膏石灰粉煤灰混合料底基层遇水膨胀量增大、强度丧失的主要原因。同时,验证了粉煤灰含量与磷石膏含量最佳配合比为1:1,在此基础上提出磷石膏混合料的再利用的处置方案。  相似文献   

10.
11.
孔雀绿-磷钼杂多酸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微量磷徐律涂,关虹(山西省水文总站)(太原工业大学)一、引言水体中过量的磷会导致水质恶化,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破坏生态平衡 ̄[1]。在水质监测中,总磷已被列为正式监测项目,其常用监测方法为钼蓝法,由于反应时多余的还原...  相似文献   

12.
华南富氟花岗岩高磷和低磷亚类型对比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黄小龙  王汝成 《地质论评》1998,44(6):607-617
根据全岩P2O5含量的多寡可将华南富氧花岗岩分为高磷亚类和低磷亚类,它们之间具较大的地球化学差异。高磷亚类以低硅、强过铝和低的REE总量为特征,而低磷亚类则相反。在长石、云母等矿物化学成分上这两亚类花岗岩也有所差异。高磷亚类花岗岩中磷以长石中结构磷和磷铝锂石形式存在,而低磷亚类花夺中的磷则主要存在于磷灰石等磷酸盐矿物中。  相似文献   

13.
对贵州瓮福磷矿经浮选后的尾矿进行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透射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扫描电镜等分析,从研究磷尾矿化学物相组成、形貌、粒度、内部结构入手,探讨了尾矿中磷镁赋存状态及其特征,以揭示尾矿与其原矿之间的异同,从而为回收利用磷尾矿中磷镁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该高镁磷尾矿中的镁主要集中于其内部,且多数以独立矿物白云石颗粒状态存在,而磷主要以磷灰石与白云石形成的矿物连生体颗粒状态存在,少数以独立矿物磷灰石存在,回收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采集了7组滇池近代沉积物柱芯,测定了其中总P(TP)、Fe、Al、Ca的含量,并首次获得了埋深大于25 cm的沉积物的不同形态磷的数据,分析了TP与不同形态磷的时空分布特征及TP与总Fe、Al、Ca含量的关系,探讨了滇池内源磷释放潜力的区域差异和制约因素。结果表明,自北向南,TP含量出现随深度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特征,各形态P之间的关系为:碎屑磷(DP)>有机磷(OP)≈铁结合态磷(Fe-P)>闭蓄态磷(Oc P)>钙结合态磷(Ca-P)>铝结合态磷(Al-P)>可交换态磷(SRP)。纵向上Fe-P随深度逐渐升高,Oc P逐渐降低,其它形态P的变化规律不明显;区域上TP、DP、OP、Fe-P、Ca-P和Al-P南部高于北部。在滇池南部DP通量较高的区域,TP与Fe、Al呈正相关关系,与Ca呈负相关关系,其它区域无相关性。分析表明,滇池南部内源磷的释放潜力大于中部和北部,而南部内源磷受DP输入的影响,风浪扰动对北部内源磷的释放有更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加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提高农作物的单位面绩产量,在全国各地迅速扩大普查找磷工作是目前迫不及待的任务。但是,普查找磷工作此普查其他矿产有其独特的困难,表现在:1.磷灰岩不易与其围岩区别;2.使用钼酸铵定性法不很准确。因此,为了给普查找磷地区作出正确的评价,除从地质条件考虑以外,还必需使用正确的化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藻类对磷的富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类活动对磷块岩的沉积富集起着重要作用。磷酸盐化藻体、藻屑可以机械富集成矿;藻类活动可以捕集各种磷质粒屑形成叠层状藻磷块岩;藻体在沉积物中分解使微环境成碱性可生成磷酸盐结核;藻类不断生长繁殖、不断死亡分解可使盆地中积累丰富的磷质,并在有利的环境中沉积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7.
找磷不同于其他礦物,單憑地質來進行找磷的普查工作是比較困难的,一般是需要与化学方法互相配合,才能更好地找到磷礦。今对磷礦的点滴試驗、研磨檢定及野外定量分析法作了些試驗,在此提出一些膚淺的見解,以供磷礦普查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磷是生命体的必需元素,也是粮食生产的重要限制因素。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仅调控着海洋的初级生产力,而且影响着全球气候系统,并决定着磷矿资源的形成和分布,与地球上生命的生存繁衍息息相关。当前“地球系统科学”理论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地壳和上地幔)和生物圈等子系统有机整合,为研究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视野。基于已有研究,结合“地球系统科学”理论观点,针对磷的生物化学循环获得了以下重要认识: 磷在地质历史时期的演化决定了现今磷在全球范围内(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模式;人类的工业和农业活动作为重要的地质营力,改变了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造成了磷矿枯竭的资源危机及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问题;解决磷短缺的资源危机问题和磷过剩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在于调控引起这些问题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19.
20.
伍乾富 《岩矿测试》2004,23(4):311-312
采用磷铋钼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电解金属锰中的痕量磷。对w(P)=0.00080%的电解金属锰样品平行测定10次,其相对标准偏差为6.9%,加标回收率为90%~1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