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锡矿床可别为亲石和亲硫两大系列,亲石系列包括含锡稀有金属伟晶岩型、锡石—石英—电气石—云英岩型锡矿床;亲硫系列包括含锡矽卡岩型、锡石—碳酸盐—硫化物型锡矿床 研究了两大系列锡矿床在云南的分布,以红河断裂为界,云南西部主要分布为亲石系列锡矿床,以陆壳碰撞型的原地半原地交代—重熔花岗岩为主。云南东部主要为亲硫系列锡矿床,以壳下重熔花岗岩为主,具异地侵位特征。 综合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建立了两大系列锡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2.
华南和三江—东南亚钨成矿带均位于两个古陆所挟持的凹陷带中。花岗岩类活动和有关的钨锡成矿作用具有多旋迥的特点。燕山期是高峰时期。两个矿带均发育有重熔型、同熔型、分异型和变质—交代型4类花岗岩。华南带的重熔型和同熔型花岗岩类均伴随有钨锡成矿作用,但以前者为主;钨和锡的成矿作用同等重要;锡矿以锡石—硫化物建造为主,矽卡岩型含锡磁铁矿矿床亦颇发育;矿床中锡以锡石为主。三江—东南亚带,成矿主要与重熔型花岗岩类有关;以锡的成矿作用为主;锡矿以锡石—石英建造为主。矿床中锡也以锡石为主。 两个矿带的成矿作用强度均与K、Na及F、(BO)_3和(OH)等蚀变—交代作用强度成正比。两个矿带成矿作用的差异,主要与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深入研究界牌岭锡矿床的成因类型,系统研究了该矿床成矿母岩的产出形式、成岩年龄、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副矿物成分、稀土元素含量等特征;同时,着重研究了该矿床锡一钨矿化与蚀变的类型、化学成分及相互间的共生一分带特征;并且研究了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界牌岭锡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型岩浆花岗岩类,其成矿母岩是浅成一超浅成侵位的,因而又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其成因类型应属于斑岩一云英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4.
年代学研究是花岗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研究的重要内容,多种定年方法的联合有助于对岩浆演化及稀有金属元素富集成矿过程的精细刻画。论文选择栗木矿区具代表性的金竹源、老虎头和水溪庙花岗岩型钨锡铌钽矿床和(长石)石英脉型钨锡矿床,进行LA-ICP-MS锆石U-Pb和LA-MC-ICP-MS锡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老虎头细粒铁锂云母钠长石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216.3±1.7)Ma,长石石英脉型钨锡矿床锡石UPb年龄为(210.1±4.9)Ma;两件金竹源花岗岩型钨锡铌钽矿床锡石U-Pb年龄分别为(219.6±1.5)Ma和(219.9±2.2)Ma,石英脉型钨锡矿床锡石U-Pb年龄为(217.3±3.2)Ma;水溪庙长石石英脉型钨锡矿床锡石U-Pb年龄为(210.7±2.5)Ma。本次研究可以看出,金竹源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与花岗岩型钨锡铌钽矿床及石英脉型钨锡矿床的成矿年龄间隔较小,表明含矿花岗岩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经历了岩浆冷凝结晶、富集成矿和热液锡矿化过程,是短暂矿化事件的产物,而非以往认为的岩浆-热液长时间演化的结果。同时,基于不同测年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在含锡花岗岩中,锡石年龄既能代...  相似文献   

5.
为了深入研究界牌岭锡矿床的成因类型,系统研究了该矿床成矿母岩的产出形式、成岩年龄、岩石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含量、副矿物成分、稀土元素含量等特征;同时,着重研究了该矿床锡-钨矿化与蚀变的类型、化学成分及相互间的共生-分带特征;并且研究了该矿床流体包裹体的主要特征.研究认为,界牌岭锡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壳源型岩浆花岗岩类,其成矿母岩是浅成-超浅成侵位的,因而又具有斑岩型矿床的特征,其成因类型应属于斑岩-云英岩型锡矿床.  相似文献   

6.
我国第一次钨、锡、钼、铋矿床学术讨论会于1983年9月在云南召开.会议发表对斑岩矿床有下列新的认识:继斑岩铜矿之后,斑岩锡矿、斑岩钨矿、斑岩钼矿的发现和重新认识,是锡、钨、钼、铋类型矿床的新进展,实践证明,斑岩锡、钨、钼矿床在我国具有广阔的找矿前景,和增长储量的很大潜力.对斑岩矿床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以往一般认为斑岩矿床是深源的产物,即只有在板块俯冲带中,由地幔来的物质和大洋沉积物混合形成斑岩及其有关的矿床才能称为斑岩矿床.大量事实表明,除了深源(即幔源为主)的斑岩矿床外,也还存在浅源(即壳源)的斑岩矿床,广东信宜银岩斑岩锡矿就是一个典型实例.通过岩石化学、痕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特征,确定银岩斑岩属壳源重熔型花岗岩系列斑岩,从而定此锡矿为壳源斑岩锡矿.  相似文献   

7.
邓迪  赵正  刘善宝  李超  李陈浩 《矿床地质》2024,43(1):144-158
锡坑迳矿田位于南岭成矿带东段与武夷山成矿带交会部位,以早白垩世连续的岩浆喷发-侵入活动与多类型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为特色。矿田内围绕似斑状花岗岩和花岗斑岩发育了岩背斑岩型、淘锡坝和矿背隐爆层间裂隙带型、苦竹岽和凤凰岽云英岩-破碎带蚀变岩型等大中型锡矿床。这些矿床的矿化-蚀变特征可与玻利维亚锡矿带、银岩、维拉斯托和洋滨等国内外斑岩型锡矿床类比,又独具特色,是研究斑岩型锡成矿系统发育特征与找矿模型的理想区域。文章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系统总结了锡坑迳矿田内各类锡多金属矿化组合特征和蚀变结构,并对岩背矿床和淘锡坝矿床锡石开展了电子探针和LA-ICP-MS原位微区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锡石样品均具有La、Pr、Gd和Tb的正异常、Ce与Eu的负异常、明显的Zr/Hf分馏和不规则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指示成矿热液早期阶段及锡石沉淀阶段经历了流体不相容。岩背锡石较淘锡坝锡石具有高的Ti/Zr和Ti/Sc比值,指示其更为靠近矿化中心。笔者研究认为,锡坑迳斑岩型锡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包括细脉状、浸染状和细网脉状,围岩蚀变由早到晚、由成矿中心向外依次发育黄玉石英带、绿泥石-黄玉石英岩化带、绿泥石-绢云母化带和黏土化-碳酸盐化带。与斑岩型铜钼成矿系统相比,其成矿岩浆岩不仅有花岗斑岩,还有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在斑岩、花岗岩及上覆火山岩中均有赋存。相较于玻利维亚斑岩型锡成矿带发育的大面积石英-电气石化,锡坑迳斑岩成矿系统更富F,蚀变矿物中出现了大量黄玉、萤石和白云母等。对比国内外典型锡矿床的矿化-蚀变结构和锡石矿物学特征,文章建立了锡坑迳式斑岩型锡成矿系统的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8.
戴福盛 《云南地质》1991,10(4):443-453
滇西地区花岗岩根据其物源及岩石特征可划分为幔源分异和壳源重熔两大岩石系列,并将壳源重熔系列细分为三个成因类型和相应的成岩阶段。本文着重探讨壳源重熔花岗岩的时空分布、地质特征、演化及其与锡-多金属成矿的关系。滇西地区壳源重熔花岗岩纵向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成岩成矿系列,横向上随同一类花岗岩岩浆分异又演化为若干亚系列。云龙锡矿带的志本山、石缸河和铁厂锡矿床是混染型亚系列系统演化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是东准噶尔古生代造山带的一部分。在卡拉麦里缝合带东北侧,区域性断裂构造发育,控制了碰撞造山后的碱性花岗岩体侵位,并伴随一系列偏碱性花岗斑岩小岩体的侵入和锡矿化,形成贝勒库都克(钨)锡成矿带。老鸦泉碱性花岗岩体及卡姆斯特锡矿、干梁子锡矿即产于其中。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渗沙水锡矿点宏、微观研究,否定了原矽卡岩型锡矿的成因观点,提出锡矿化与早二叠世末碱长花岗岩侵入和热液充填交代有关,矿化受断裂破碎构造控制。以此新观点为指导,我们在南天山东段首次发现了与早二叠世末钾长花岗斑岩有关的成型锡矿床-独山锡矿床。从蚀变、矿期活动及矿石中锡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对该矿床进行了详细研究,确定了该矿床的形成包括锡石-泥晶碳酸盐充填交代、锡石-石英-铁矿物充填及锡石-石英-硫化物充填3个成矿阶段。根据稳定同位素、稀土特征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并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秦德先 《矿产与地质》1990,4(2):25-34,45
根据龙陵东部花岗岩岩体穿插关系及同位素年龄,花岗岩作用可分为3期8个阶段,3个中心。主要岩石类型是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白云母花岗岩。花岗岩的成因类型为壳源重熔型和变质交代型。 岩浆演化从早阶段到晚阶段,随酸碱度增加锡逐渐富集成矿。主要矿化类型有:含锡及稀有金属花岗岩,含锡及稀有金属伟晶岩,含锡矽卡岩和角岩型,锡石—黑钨矿—电气石石英脉和含锡多金属硫化物型。  相似文献   

12.
荷花坪花岗斑岩位于王仙岭岩体的东南侧,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矿床主要有锡石硫化物型锡矿、斑岩型锡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锡矿三种类型。花岗斑岩中锆石的LA-MC-ICP-MS年代学研究表明,其U-Pb年龄为154~156Ma,加权平均值为(154.7±0.5)Ma(MSWD=0.085,n=21),显示为燕山早期侵位。锆石Lu-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表明,176Hf/177Hf比值在0.282403~0.282597之间,εH(ft)值介于-2.84~-10.14之间,峰值在-6.5左右,Hf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在1.38Ga到1.84Ga之间,峰值在1.55Ga左右,指示岩浆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区域内同期锡成矿花岗岩中的继承锆石年龄信息,认为含锡成矿花岗质岩石可能来源于中元古代基底的重熔。  相似文献   

13.
栗木矿田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栗木矿田花岗岩是一个燕山早期同源同期不同阶段侵位的复式岩体.鱼菜花岗岩型锡钨矿床与复式岩体中第二阶段花岗岩有关.岩石化学、稀土及其它微量元素资料表明,鱼菜花岗岩属超酸性过铝富碱一类岩石.矿体赋存于隐伏岩体浅部.矿石矿物锡石、黑钨矿以浸染状和细脉状产出.在含矿岩体钠长石化阶段形成锡矿化,云英岩化是锡、钨矿化的高峰阶段,在...  相似文献   

14.
滇西云龙锡矿床处于马来西亚锡矿带北延段,澜沧江、怒江与温泉断裂夹持的三角地带。含锡地层主要为下古生界崇出群(Pzch)的一套混合岩化岩石。主要锡矿体均赋存于断裂发育、层间滑动带及硅化、电气石化强烈的碎裂混合花岗岩内,呈脉状、似层状“盲矿“隐伏于地表之下20—150米深处。常见共生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毒砂、锡石等硫化矿物,很多地质学者认为该矿床属高温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5.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认为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体的形态、产状及空间展布严格受岩体接触带及断裂构造控制;矿床类型主要为矽卡岩型,其次为破碎带蚀变岩型、云英岩型等;钨锡多金属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印支期花岗岩浆侵位形成矽卡岩型钨锡矿(化)体;燕山期花岗岩浆侵位导致早期矿化矽卡岩发生叠加矿化,同时在构造破碎带中形成云英岩型锡矿或破碎带蚀变岩型钨锡多金属矿体,是形成规模巨大的钨锡多金属工业矿床的必要条件.此外,提出了锡田矿区钨锡多金属矿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6.
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宏渊 《矿产与地质》1991,5(4):272-283,292
在研究香花岭锡多金属矿田内地质构造、赋矿地层及含锡花岗岩发育特征及其控矿作用后、认为赋矿地层具有成矿物质初始富集特征:花岗岩属于具高难度、适度富碱、贫钙镁铁.富合面矿元素和挥发组分、高度分异演化的陆壳重熔花岗岩、成矿性良好.总结了区内主要类型的锡多金属矿床基本地质特征,重点阐述了本区新发现的斑岩锡矿床地质特征.根据矿化富集与地层和花岗岩体的时空关系,锡石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床稀土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包裹体成分统计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锡多金属矿床的地层—花岗岩的“双控”成因.  相似文献   

17.
玻利维亚锡矿产量约占世界的14%,其中大部分采自原生矿床.最重要的矿床产于锡矿带中部和南部,那里的矿化具有次火山特征,与中新世火山喷发作用和浅部酸性斑岩侵位有关.尽管迄今产量的大部分来自高品位脉状矿体,但是现已确认,至少有5个矿床具有斑岩矿化特征,拥有储量巨大的斑岩锡矿.它们由浸染状、细脉状和角砾状锡矿石组成,分散于大范围的蚀变岩石中.虽然其品位低,但是随着高品位脉状矿石逐渐枯竭,以及近年来锡的价值日益提高,斑岩矿化必将成为重要的、有远景的长期来源.这种矿床的可能规模已为亚亚瓜、萨尔瓦多拉岩株中的卡塔维矿床显示出来.该矿床是玻利维亚所有锡矿床中的佼佼者,至少已从其脉状矿石中生产锡  相似文献   

18.
施琳  唐良栋 《云南地质》1991,10(3):290-322
腾冲-梁河地区锡矿床是富亲石元素地壳在板块会聚碰撞作用下与再生花岗岩浆活动有关的地球化学旋回中形成的。成矿期前的富集,发生于花岗岩上升侵位、分异演化过程中。由于早期硅酸盐结晶不相容,锡及相关元素逐渐向花岗岩演化序列晚阶段聚集,最终富集于残浆中。残浆在高蒸气压驱动下,向岩基顶部或近侧围岩压力释放带侵位,发生减压沸腾。含矿气-液流体与硅酸盐分离,在非平衡结晶分异条件下,锡及相关元素进入流体相,形成岩浆期后成矿流体。岩浆期后含矿气-液锡的沉淀富集机理决定于成矿流体活动的物理化学场性质。构造封闭岩体内,矿石沉淀富集作用主要由对同源母岩早期晶出的矿物碱交代作用和流体温度压力改变引起的热化学参数变化所形成,产出含锡(钨)-稀有金属变花岗岩型和内云英岩型矿床。构造开放岩体外.成矿流体迁移到长英质围岩断裂-裂隙带中,矿石沉淀富集受减压沸腾和气-液、酸-碱分离作用的制约,并有异源组分加入,产出锡石外云英岩型、富硫化物锡石-石英型矿床。富碳酸盐沉积围岩的物理化学场是以与异源物质交代平衡为主要沉淀富集机理。除接触交代矽卡岩中有部分钙硅酸盐含锡外,随成矿流体与碳酸盐平衡交代进程中流体物理化学条件下的变化,可发生一系列多阶段矿物共生组合,主要有:云英岩化矽卡岩型,含锡硼镁铁矿磁铁矿型,锡石-多金属硫化物型,含锡硫盐-方解石型。在梁河丝光坪尚产出一种以高、低温矿物共生为特点的锡石-木锡石-蛋白石绢英岩型浅成高温热液锡矿床。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高黎贡山—潞西地区的区域变质—混合岩化—交代花岗岩—重熔再生花岗岩的特征和成岩成矿系列。认为龙瑞地区中下寒武统公养河群中—基性火山岩是本区锡矿之矿源层,经区域变质—混合岩化、花岗岩化过程矿质活化,在有利的含矿部位富集形成工业矿体。提出锡石石英脉型矿化为本区主要锡矿类型。  相似文献   

20.
广西大厂矿区脉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和成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森葵 《地质与勘探》2010,46(5):828-835
位于丹池成矿带的大厂锡矿是我国著名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田和重要的锡矿产出地。大厂矿区的花岗斑岩和(石英)闪长玢岩脉岩,位于主要矿床的两侧,成群成带分布。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是在燕山晚期黑云母花岗岩之后同期或充填时间前后相差不大形成的。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均穿过矿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内包含围岩角砾和矿化。花岗斑岩的SiO2、Al2O3、CaO和MgO含量较高,K2O+Na2O含量较低。岩石的氧化度较低,暗示成岩部位较深,属相对还原的成岩环境,其侵位固结前经过充分的演化分异,对成矿有利;闪长玢岩具有碱、铝、钛、镁、铁含量都较高的特点,岩石的氧化度较高。脉岩来源于地壳的重熔;脉岩沿南北向断裂充填形成,侵入时间晚于成矿期;矿床分带特征与脉岩的成岩环境一致;脉岩中丰富的主成矿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变化趋势,表明其提供了成矿物质或者其所充填的断裂曾是矿液运移通道,在成矿后才被充填,脉岩本身也为成矿物质提供了来源;石英闪长玢岩具有埃达克质岩特征,可能是由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推测有底侵的玄武质下地壳熔融形成的岩浆参与岩脉旁侧多金属矿床的成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