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山区地形变化大,基岩裸露,山谷内多冲积物,地震施工困难,各种波干扰严重,记录质量较差。根据山区三维地震勘探的技术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三维地震的激发条件、接收条件、地震资料处理等常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技术方案及施工措施。以山西省某山区三维勘探为例,介绍了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施工方法及处理效果,为进一步开展山地三维地震勘探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煤田三维地震勘探受技术条件和仪器装备、运输工具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与平原地区相比难度较大.设计观测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质、设备等因素,合理确定采集参数,并在施工和资料处理中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数据满足地震勘探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不整合界面下的逆冲断层进行反射地震勘探的可行性问题,进行了一项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数值试验。勘探的地质目标包括断层的断面形态,以及附近几个厚度仅仅为几米的地质透镜体。根据掌握的地质资料建立地震参数模型,用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模仿地震勘探观测系统的施工方式,滚动放炮合成了38炮地震数据,然后按照生产资料处理流程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得到地震波速度模型剖面、地震数据叠加剖面以及偏移剖面等图像成果。试验结果表明,如果采用较高频率的震源信号,反射勘探地震成像方法可以有效地揭示不整合面下隐伏逆冲断层的空间展布形态,辨识地质透镜体存在。研究表明,选用主频为150Hz的高频率震源信号,可以使勘探达到最佳的分辨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八宝矿区为例,针对山区存在的复杂浅表层地震地质条件,进行了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取得了准确率较高的成果。以往山区三维地震勘探漏掉解释小型构造和构造偏移较大的现象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在山区地形高差大、浅表层地震条件复杂、深层地震条件一般、南部地层反转等特点下,开展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姚磊 《安徽地质》2012,(3):196-198
三维地震勘探已在煤炭开采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好的效果,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平原、戈壁、山区、水上三维地震勘探工作,但是对于在建筑物下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工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震源、接收、采集方法、资料处理等问题.本文介绍了地面建筑物之下成功开展的WL煤矿某一采区三维地震勘探工程项目,及获得的较为理想的地质成果.  相似文献   

6.
在地震勘探中,某些地区的地震测线不能按直测线方式布置。在山区、林区、河网等地形复杂地段的测线,只能沿地表的自然弯曲布置,这就产生了弯曲测线多次复盖方法。此方法是三维地震勘探研究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成本低、效率高、适应性强。TIPEX地震资料处理系统具备弯曲测线数字处理功能。本文从弯线的物探原理、数字处理两方面介绍TIPEX系统的弯曲测线数字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四川山地地震勘探及主要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的地震勘探以山地地震勘探为其主要特点。四十年来,基本基本形成了四大技术系列,即:山地地震采集技术系列;高陆复杂构造资料处理技术系列;碳酸夺储层横向预测技术系列;人机联作综合解释技术系列。针对山区资料特点,采用叠后深度偏移技术、山区静校正技术、去炕席干扰技术、高分辨率处理技术等,使构造成果精度大幅度提高。在新的处理解释技术推广区,地震解释的构造目的层深度与实钻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3%,其中76%左  相似文献   

8.
三维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是一项工程量庞大的野外作业,根据现阶段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实际需要及存在的问题,把质量管理的思想应用到野外采集中,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提高工作效率.结合目前勘探队和煤矿管理人员的需求,研制并开发了煤矿三维地震勘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工区管理,文件管理,炮点、检波点分布及覆盖次数定量计算,施工面积统计,方位角、炮检距计算,单炮记录定量分析、统计及交互评价等.系统在实际生产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山区地形复杂,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采集工作难度大,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通过对复杂山区的表层、浅层、深层条件进行分析,采取了封孔、改良激发岩性、优化传播路径等特殊采集手段,并利用射线追踪方法及时调整观测系统,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记录进行一些有针对性资料处理技术。分析勘探成果,证明所采用的野外采集措施和资料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浅层地震勘探和数据处理的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微机软件系统的能量均衡原理、实现过程和程序流程及该系统在能量均衡处理技术方面的一些新的突破:如首尾能量补偿,最大振幅能量限制等功能。该系统使得浅层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真正实现了既能完成常规的滑比或AGC处理,又能对首尾能量进行必要的补偿等特殊处理,从而使浅层地震勘探的时间剖面图得到更好的修饰。  相似文献   

11.
对勘探精度及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对测量技术提出了更严格的标准,而“3S”(GPS、RS、GI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物探测量工作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3S”技术在测量中存在的若干技术和概念问题.指出GP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测量精度,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提高测量效率,降低工程费用:RS技术在物探测量中的应用.为在沼泽地、高山区等不易到达的地区施测提供了参照资料,其小于1m的影像图分辨率,对于物探施工设计、变观放样及精确绘制测线草图,提供了较大方便;基于位置多属性处理和分析的GIS技术,在数据处理、图形处理、空间查询、可视化表达等方面,为提高物探测量技术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利用坐标系的相互转换原理,通过AutoCAD2000的强大图形功能,在所设计的矢量图中准确量取已知点的实地坐标,再以赫尔默特坐标转换公式转换为数学模型,在电子表格软件Exce12000中进行所有激发点、检波点的坐标求解,获得设计坐标;外业放样数据亦可被导入Exce12000中进行筛选、排序而得到成果文件。该方法是处理三维地震工程测量数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山西黄土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冲沟发育,黄土覆盖层厚,各种干扰波并存,激发困难,在进行三维地震勘探前,根据踏勘情况,选取不同岩性地段有代表性的点做试验工作,以确定野外施工参数。在保证野外资料质量的前提下,重点做好静校正、干扰波去除、叠后偏移等处理工作。并充分利用解释系统多种显示功能和自动拾取功能,从不同角度认识断层、陷落柱等地质现象。晋城某煤矿三维地震勘探实例验证了该项技术在复杂黄土山区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技术发展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土塬区的地震勘探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世界级”难题,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黄土塬区复杂的地貌条件,即沟、梁、塬、峁、坡、川并存;二是复杂的地表条件,即沟壑纵横施工困难;三是复杂的表浅层条件,即地震波难以激发且能量衰减严重等。在具体分析我国黄土塬区资源分布状况与勘探实践的基础上.对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与资料处理的一些技术难点进行了阐述,指出今后在黄土塬区开展地震勘探工作,应从粘弹介质、连续介质的角度.进行地震波激发与传播规律的研究,从地震正演模型和室内模拟的角度,进行黄土塬区的资料采集和处理方法研究,同时要注重引进新技术,加强储层物性横向变化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15.
煤炭资源勘探工程测量软件应用具有文本编辑器、基本控制网经典平差方法、各种导线简易计算、极坐标点计算、各种交会点计算、线形锁计算、高程导线计算、测线支点高程计算、各种内业测线数据处理计算等功能。应用该软件可进行勘探工程测量各种内业数据处理,并对能对数据处理精度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总结靖远矿区近十年三维地震勘探经验,对该区施工投入的仪器及观测系统参数进行对比,指出该区前期地震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如:块段施工及分块处理,造成相邻区块之间相邻线上波组特征变化大,解释自相矛盾,对比困难,甚至出现构造假象;某些地震剖面记录虽具有明显同相轴错断、上下盘断点清晰、落差大等逆断层特征,但后期采煤揭露仅为一褶曲,仅部分地段存在小断层;在向斜勘探区,因侧面波的影响,往往导致主测线与联络测线上反射波特征差异明显,特别是远离向斜轴的测线,在侧面波终止处,会出现断层特征,造成误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应广泛应用高精度地震勘探,加强验证资料的总结与分析,进而提高勘探水平,为矿方提供更好服务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宣化——下花园煤田位于燕山山脉的西段,区内地形复杂,成孔形式不一,采集难度大;火山岩覆盖范围广,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较差,地震记录信噪比低,静校正问题突出。为了查清宣东矿井深部煤炭资源状况,除了克服地表影响因素外,还需攻克该区火山岩对地震信号的屏蔽难题。通过对岩石出露区及黄土覆盖区进行试验分析,采取了高叠加次数等措施,有效地压制了干扰,提高了信噪比,在此基础上对地震记录进行一些有针对性资料处理技术,如绿山静较正技术等,使目的层有效波反应明显。本次勘探圈定了上覆火成岩范围及火成岩破坏区,控制了区内主要可采煤层Ⅲ3、Ⅴ2煤层的埋藏深度及构造形态,解释断层20条及Ⅲ3煤层火成岩破坏区3处,勘探成果表明,本次勘探所采用的野外采集措施和资料处理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山地大倾角地层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地大倾角地层的三维地震资料处理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决3D反射面元发散,增加反射面元内道集同相叠加,而静校正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以XJ区的三维地震勘探为例,对其资料进行综合静校正及叠前偏移成像技术处理,较好地解决了该区的地层构造成像和分辨率问题,保证了勘探精度。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兖州、淮南等11个矿区20多个煤矿采区三维地震成果,对各矿探采对比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总结出影响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精度的5个技术问题,并指出造成这些问题的3个主要原因,即:野外施工质量普遍下降;方法研究工作严重滞后;三维地震资料二维解释仍很普遍。为提高采区三维地震勘探成果精度提出了6点建议,即:推广高密度三维地震技术,解决精细探查问题;围绕共性关键问题,开展攻关研究与示范应用;发挥产学研结合优势,挖掘现有技术的潜力;加强地震行业自律,施行市场准入制度;集中优势技术力量,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开展煤矿井下地震技术研发,提高地质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20.
MAPSUV数字测绘成果管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樊文有  谢靖  邵隆 《地球科学》2006,31(5):715-718
测绘成果为区域经济规划、国土资源调查以及农林水利、能源交通、城市规划建设等诸多方面提供大量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基础信息, 因而在整个测绘部门的管理中成果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而基于MAPSUV数字测绘平台的成果管理系统, 以工程测量中的地形图为背景, 以各种等级控制点为核心, 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数据库技术、图象处理技术、网络通讯以及多媒体技术, 在测绘行业日常业务的基础上, 开发出了适合实际需要的数字化成果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成果数据库和共享数据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