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江中游曲流河段河道的近代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流河是冲积平原河流中的重要河型之一,曲流河的河道演变对冲积平原的建设与演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地处江汉平原的长江中游藕池口至城陵矶段河道是最典型的曲流河段,其曲流河道的几何形态和变化过程较为复杂,对该段河道演化过程的研究在河流的开发利用及水利工程建设中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历史资料和多期卫星遥感影像的解译与分析,表明长江中游藕池口至城陵矶河段的曲流河道演化在受自然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的情况下,该河段河道的演化仍然维持曲流河特征。受大洪水的切滩作用及松滋口、太平口和藕池口3个分流口对洞庭湖的分水分沙的影响,该段河道的演化过程较为复杂。自然裁弯取直和人工裁弯取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河道演化的进程,但由裁弯取直及上游水利工程引起的纵坡降增加产生的冲淤变化将会维持河道的稳定,同时在该河段实施的护岸工程也会抑制河流的横向侵蚀,曲流河段河道演化进入自调整和自组织过程。  相似文献   

2.
黄河源黑河下游于2018年7月汛期发生1次颈口裁弯的极端地貌过程,裁弯河段的水流结构发生强烈调整,开展原型观测裁弯后河道水流结构具有重要科学意义。2019年和2020年采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对裁弯河段共计45个横断面进行野外测量,对比分析裁弯后河道三维水流结构与环流强度。结果表明:受河道形态、边界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影响,裁弯口上游顺直河段的水流结构受颈口裁弯的影响较小,而弯道段水流结构于裁弯后明显调整。具体表现为颈口裁弯对顺直河段的流速、环流强度空间分布无较大影响,会改变弯顶段最大流速的横向分布和环流结构的断面分布、影响分离区的规模和分布位置。研究结果加深了颈口裁弯后水流结构调整对牛轭湖淤积、分离区河床冲淤以及新河道冲刷影响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砾石群对河道生物栖息地自然化改造效果,以江西金沙溪河段为例,采用文献调研和数值模拟的方法,选择鲢鱼为目标物种,耦合河段的平面二维水动力及栖息地模拟,研究了砾石群布置对裁弯河道生物栖息地的影响特性及自然化改造效果。结果表明:裁弯河道鲢鱼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AWU)明显减少,弗劳德数在其主流线附近增大,剪切速度值由原河道的横向梯度分布转变为均匀分布;砾石群对裁弯河道生物栖息地的自然化改造效果显著,其中河道凹岸高密度布置方式使鲢鱼栖息地可用面积百分率(APU)由裁弯河道的9.20%增长至15.06%,砾石群下游附近水流的弗劳德数由裁弯河道的0.13~0.68骤降至0~0.15,砾石群下游区域形成低速水流区,为鲢鱼在大流量河道中提供了良好的庇护场所。  相似文献   

4.
长江下荆江段分形学特征与河道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郧  黄长生 《现代地质》2011,25(4):808-812
采用盒数维法对长江下荆江各不同时期河道岸线的分形学特征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下荆江河道岸线的盒数维介于1078~123之间,较黄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的维数要小,相当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平原区的维数,反映出下荆江河段是高成熟度的河段。这与长江中游地区的其他河段不相称,可能是由江汉-洞庭湖平原长期沉降所造成。河道裁弯之后,河道岸线由复杂变简单,分维数显著减少。裁弯取直事件发生在分维数值为119~123之间,即分维数可作为河道突变事件发生的一个预警参数。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下荆江河段古河道演变过程及特征,利用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的历史地形图、1954年航片、1968年美国KH-4B军事卫星影像及2016年国产GF-1卫星影像,结合古籍资料,全面分析了下荆江古河道的演变特征并反演了其明万历年以来400多年的历史变迁过程.下荆江河段的古河道横向摆动频繁,受河道坚硬岸坡和人工护岸工程约束,空间上为20~32 km的古河道平面摆动带,形态上分为沿主泓线侧向渐变式摆动和河道突变迁徙两种古河道类型,它们是反演下荆江河段古河道的定位依据.历史上,下荆江塑造经历了漫流、支汊分流、单一顺直河道形成和曲流演化发展等复杂过程.明弘治年间,曲流主要出现在监利-城陵矶段,石首至监利段仅微弯;明末清初,东港湖弯道和濠河弯道均自然裁弯取直,下荆江蜿蜒型河道已全面上溯到石首境内,并形成了一系列河曲弯;19世纪中叶,下荆江的河曲发展突出表现在横向移动、河曲颈变窄、凹岸环流侵蚀后退、凸岸堆积淤高推进等特点.此后,下荆江没有出现大的变迁.下荆江河段近代河弯的演变模式有凸岸淤积推进、凹岸崩坍后退型,凸岸撇弯切滩、弯顶消减型和心滩漂移并岸、凹岸串沟过流型.河流的本身作用是其演变的主要原因,但人工修建大堤与大规模围垸是重要外因.   相似文献   

6.
《地下水》2020,(4)
川口河河道生态治理工程区位于延安市宝塔区川口河上游河段,通过对该工程区内的堤岸边坡和岸坡稳定性、工程地质问题及河道冲刷等问题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可知: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工程区地层岩性主要由黄土、砂砾石、粉质粘土、砂岩夹泥页岩等个工程地质单元组成,整个治理河段凹岸侧岸坡较陡,凸岸侧(多为滑坡前缘)岸坡平缓,两岸岸坡极不对称,河曲发育行洪不畅,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应因势利导适度裁弯取直,尽量使河道顺直行洪顺畅。研究结果以期为该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7.
黄河下游河型的特性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随继 《地球学报》2003,24(1):73-78
黄河下游具有辫状河流、弯曲河流和微弯顺直河流3种河型,从横断面上可见,辫状河段的河道变化最频繁且最不稳定,微弯顺直河段最稳定;而弯曲河段明显向上游延伸,随着输沙量在各河段的阶段性变化,冲淤 状况在各河段也表现出阶段性,但加积升高是各河段发展的总趋势,从河相关系可见,弯曲河段和微弯顺直河段基本相似,但和辫状河段有着本质的区别。辫状河段的演变主要受到中上游来水来沙等自然因素的综合影响,但其更大范围的摆动仍然受到人为作用的影响;弯曲河段是河流自动调整的必然结果,两岸河堤对它的形成及向上游的延伸具有促进作用,但对它侧向迁移的特性具有较大的限制作用;而微弯顺直河段是人力强迫下河流局部调整的产物。  相似文献   

8.
《水文》1956,(4)
長江荆江段观測研究工作是長江整个河流研究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長江河段观测工作的重点河段。荆江河段观測研究的目的系为三峽水庫兴建前后对?拥赖恼翁峁┘夹g资料,具体研究的对象有四:(1)防冲护岸問題,(2)航道淺灘整治問題,(3)河道裁弯取直問題,(4)分流道的整治問題。由于工作量很大,所有具体問  相似文献   

9.
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石首河弯河势演变三维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考虑河岸坍塌的三维水沙数值模型,对三峡工程运用初期石首河弯的河势演变进行了模拟分析.数值模型中采用基于非正交网格的局部网格可动技术,将传统水沙模型与二元结构河岸坍塌力学模型相结合.利用三峡水库蓄水前后2002~2004年石首河段冲淤演变资料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模型不仅能模拟出河道的垂向冲淤过程,而且还可模拟出由河岸坍塌所引起的河道横向摆动过程.计算分析了三峡工程运行至2016年末河段的河势演变情况,结果可为河段的河道整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淮干中游河段是淮河河道治理的重点河段。目前,关于中游河道的各项整治工程有的已陆继展开,有的正在加紧规划设计。作为当前规划设计或将来河道演变趋势观测的依据,有关该河段的河道特征及一些基本特征参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有关各方的重视。河道造床流量是指其造床作用相当于河段整个水沙过程的综合造床作用的一个流量参数,反映河段内水沙特性和河床边界条件相互作用的综合特征,无疑是河道整治工程、河床演变规律研究中的一个十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室内概化模型试验,研究了"藕节"辫状河的发育和演变过程。从初始顺直小河开始,以黄河花园口水文站枯水期和洪水期流量为背景,概化试验入口水沙条件,成功塑造了具有典型藕节的辫状小河。模型小河的试验发现:① 原顺直河道交错边滩的发育对辫状河道"藕节"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② 结合自然河流和试验小河,"藕节"河段形态特征系数I与河道稳定性参数θ呈较好的非线性关联性,说明辫状河道除了沙粒阻力和床面形态阻力,也可以采取断面形态一收一放的"河势形态阻力"方式消耗,制衡部分水流能量;③ 流量过程是控制河段形态特征的决定因素之一,大洪水不仅破坏了原交错边滩的特点,也使"藕节"形态遭到破坏;但在中小流量下,河段保持了较好的"藕节"驻点、"藕身"收放的特点。本研究对黄河下游收放相间的"藕节"河段防洪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下游游荡河段河床演变对河道整治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预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大规模整治后对河床演变的作用,基于河流动力学理论,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以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典型河段为对象,研究了河床过程对河道整治的复杂响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河槽横断面形态的调整与人工边界约束程度、流量变差及含沙量变差有关;只要整治工程体系平面布设合理,整治工程量达到一定规模后,通过河道整治,可使河槽横断面形态趋于窄深方向发展,促使游荡型河道向限制性弯曲型河道转化,同时,河道泄洪输沙能力有所提高;河道整治后,不同河段的比降调整不会平行进行。  相似文献   

13.
洞庭湖水沙变化分析及影响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正最  谢悦波  徐冬梅 《水文》2011,31(1):45-53,40
水沙变化是洞庭湖演变和江湖关系调整的关键因子。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Mann-Kendall法和累加过滤器等方法,分析1956~2008年洞庭湖入湖和出湖径流和输沙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洞庭湖入湖水量以湘、资、沅、澧四水入流为主,洞庭湖入湖泥沙以荆江三口分沙为主。四水年均入湖水量约占洞庭湖出湖总水量的59.2%;三口入湖沙量约占入湖总沙量的80.9%。②由于荆江裁弯、葛洲坝工程运用、三峡水库拦蓄以及长江上游的水土保持措施的影响,从三口河道进入洞庭湖的水沙呈现明显的衰减趋势,入湖水量所占比重已由荆江裁弯前的42.6%下降到了三峡水库运用初期的21.7%;入湖沙量所占比重已由荆江裁弯前的87.7%下降到了三峡水库运用初期的59.6%。③近50年洞庭湖的泥沙沉积总量达52.9×108t,但泥沙沉积比已由荆江裁弯前的73.3%下降到了三峡水库运用初期的34.0%,洞庭湖泥沙淤积的趋势明显减弱,有利于保持洞庭湖的调洪湖容,延长洞庭湖的寿命;但三峡水库运用初期,三口分流的衰减将加剧洞庭湖区西部地区枯水供水的紧张态势,并使水环境容量下降;同时城陵矶下游长江河道的淤积导致洞庭湖洪水位抬升。  相似文献   

14.
潘保存 《地下水》2011,(6):210-212
探讨分汊型河段堵汊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的方法。依据分汊型河段堵汊工程的特点,结合相关防洪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规范,首先,从整理堵汊工程及其所在河道的基本资料入手,分析河道的历史及未来的演变趋势,进而进行堵汊工程的防洪影响评价计算,得出防洪影响评价结论,最后对修建该工程的评价结论提出防治与补救措施,以期为今后同类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评价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5.12汶川地震造成灾区地质灾害广泛发育,土壤侵蚀剧烈,极大地破坏了灾区环境,改变了灾区自然环境演化的进程.通过实地调查与观测,并结合遥感资料数据,分析了岷江上游都江堰-汶川河段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揭示了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及工程建设对岷江上游河道的影响形式,分析了上游河道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震后崩塌、滑坡单侧挤占河道使岷江干流河宽普遍压缩5~10 m,顶冲挤占使河道一般变窄20~30 m,最窄处仅为原河道的1/3(30~40 m).泥石流堆积物进入河道而淤积河道,甚至阻断岷江而形成堰塞湖,造成河床上升,河曲加剧,工程建设及灾害点处置使河宽变窄.在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今后10~20 a,尤其震后5 a内,汶川-映秀河段,河道变窄,河曲加剧,河床升高,河床比降呈增大趋势,映秀-紫坪铺河段淤积明显,河床升高.从长期变化来看,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加速了岷江上游高山峡谷区河道的自然演化进程,河床升高并展宽,河床比降降低,河谷逐渐向宽谷形态演化,河床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河道岸滩稳定性受河流动力条件及河岸边界等双重约束条件的影响,基于定量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构建标准化的层次结构模型,以河道岸滩崩塌影响因子层次结构为基础,构造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河道岸滩稳定性综合评价与分析函数关系,对不同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河道岸滩稳定性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河道岸滩综合稳定性函数值在枯水期的河段1、2、3河道中的稳定值分别为0.682 1、0.592 4及0.524 1;而在洪水期,河段1、河段2及河段3的河道岸滩综合稳定性函数值分别为0.982 1、0.874 3与0.568 2。对比可以看出,河段3最不安全,河段2次之,最安全的河段为河段1。  相似文献   

17.
孙超 《冰川冻土》2005,27(3):444-448
黄河下游河段河床淤积严重,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1)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水沙矛盾加剧,河道萎缩,主槽过洪能力锐减,平滩流量在一些河段已由80年代的5000m3·s-1降至目前的3000m3·s-1;2)由于水沙变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局部河段出现的“二级悬河”,现已逐渐在上游的河南段和下游的山东段发展到210km多.研究表明,黄河下游的淤积是自然地质过程,应亟待开展黄河下游河道远景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长江荆江河道演变与崩岸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荆江位于长江中游的上段,因其流经荆州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护岸工程的实施,增强了荆江河岸抗冲能力.抑制了近岸河床的横向发展,但局部河势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有的河段河势变化剧烈,荆江河道崩岸仍然十分频繁.本文分析总结了荆江近期河道演变的特点;分析研究了河道演变过程中主流线的变化、河道冲刷对崩岸模式的影响.从而得出:主流线的变化、河道的冲刷变化可能诱发崩岸产生,崩岸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将会影响河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河下游窄河段挖河固堤启动工程减淤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7年实施的黄河下游窄河段挖河固堤启动工程的观测资料,分析了挖河对河道冲淤变化及水面线调整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时段和一定河段内,挖河对于减少河道淤积及降低洪水位都有较好效果。对挖沙减淤效果的基本概念也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以岷江支流白沙河和涪江支流湔江为例,探讨了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龙门山地区河流形态的变化及其可能的长期构造地貌效应。研究表明,2008年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带穿越河流形成裂点(跌水),地震触发的山体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致使河流形态及河流水动力条件随之发生变化。河流同震裂点在震后迅速消失,部分河段出现“裁弯取直”的趋势,这可能与河流中激增的沉积通量有关。随着周期性大地震的复发,河流的沉积-侵蚀过程会不断改变,伴随着震间活动断裂持续的构造变形,龙门山河流形态可能会发生快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