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华南地质与矿产》的前身是《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以下简称宜昌所所刊)和《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前者创刊于1980年,后者创刊于1985年。《华南地质与矿产》是延续《国外花岗岩类地质与矿产》出版,导致宜昌所所刊在网络上较少见及。"宜昌所所刊"从1980年至1993年共出版21期,共刊发研究论文215篇,其中地层古生物论文最多,为92篇,占总量的43%,其次分别是矿  相似文献   

2.
新疆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汇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1说明本汇编收载新疆各类同位素地质年龄数据751个,提供这些数据的单位是:地矿部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 简称 宜昌所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简称 天津所地矿部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简称 沈阳所地矿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简称 成都所地矿部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简称 西安所  相似文献   

3.
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考察团赴俄罗斯考察观感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考察团于1994年10月10—24日对俄罗斯科学院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研究所、全俄矿物资源科学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俄罗斯国家地质委员会全俄地质研究所、圣一彼得堡大...  相似文献   

4.
正发展团队开拓进取"文化大革命"期间,整个科学事业都受到了严重冲击,第四纪科学和黄土科学也不例外。1968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地质研究室刘东生领导的科研团队大部分成员连他一起都被调到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以后分了一部分人去中科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即后来的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又分了一部分人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4月至6月,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深部探测与地球动力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与古生物(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地磁与古构造重建(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地球化学探测技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生态地球化学(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等6家建设期中的重点实验室分别参加了第三批国土  相似文献   

6.
用磁铁矿和钛铁矿划分南岭地区不同来源花岗岩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岭花岗岩成岩成矿类型划分的研究,在我国具有较长的历史.七十年代以来,比较深入和系统的从物质来源研究花岗岩的有:徐克勤教授等在论证花岗岩与成矿时,认为闽浙一带与偏中性岩石有关的部分钼铜铁矿属于深源产物;后来在第二届全国矿床会议(杭州)上,又较系统的从板块构造、岩石、矿物、地球化学等方面论证了两种成因系列花岗岩类与成矿的关系,提出了过渡地壳同熔型和陆壳改造型两种来源的花岗岩.1972年,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宜昌矿产地质研究所(即湖北地科所)从同位素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方向的基础科学研究所。在科学院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中,以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为基础)从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调入部分研究室、学科和主要学...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简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是以近代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主要学科方向的基础科学研究所。在科学院进行的结构性调整中,以原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为基础,从中国科学院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整建制调入部分研究室、学科和主要学...  相似文献   

9.
(1953年11月24日理事会通过) (依姓氏笔划为序)1901年1910年1 917年1 902年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岩石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岩矿分析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地球化学矿物学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研究员男男男男本会第二届理事会名誉理事名单~~  相似文献   

10.
第一条为纪念侯德封教授生前在发展我国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事业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为推动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鼓励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根据本会第二届理事会1983年11月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本会设《侯德封奖》(以下简称本奖)。  相似文献   

11.
第一条为纪念侯德封教授生前在发展我国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事业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为推动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鼓励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根据本会第二届理事会1983年11月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本会设《侯德封奖》(以下简称本奖)。  相似文献   

12.
《地球化学》1985,(2):196-196
第一条 为纪念侯德封教授生前在发展我国的地质学和地球化学事业上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并为推动我国矿物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学科的发展,鼓励年轻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根据本会第二届理事会1983年11月第一次全体会议决议,本会设《侯德封奖》(以下简称本奖)。  相似文献   

13.
《地质与勘探》2004,40(4):54-54
6月6日,第二届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在北京揭晓,14名青年地质工作者成为获奖者。他们是:刘敬党(辽宁省化工地质勘查院)、余秋生(宁夏地质工程勘察院)、陈志勇(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李金高(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李丕龙(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孙龙德(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分公司)、金小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彭平安(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王京彬(有色北京矿产地质研究所)、郭正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邓军(中国地质大学)、刘树根(成都理工大学)、蒋少涌(南京大学)、武强(中国矿业大学)。黄汲清…  相似文献   

14.
正联系电话:0838-5105860 (传真)地址:四川省广汉市成都大道北二段180号微信公众号:核工业二八〇研究所核工业二八〇研究所(以下简称"二八〇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是我国铀矿勘查的国家队、主力军。组建于1979年,其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二〇五师第二十八支队实验室、科研队,现成为集铀矿地质生产与科研、综合矿业、工程勘察设计施工一体化、环保检测等四大业务的综合型研究所,肩负着"强核基石、核电粮仓"的历史使命,是中国铀业在天然铀、综合矿业、地矿延伸产业的重要支撑力量。  相似文献   

15.
(排名不分先后)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冶金工业部《国外金属矿山》编辑部 《中国地球化学学报》(英文版)编辑部 冶金工业部《耐人材料》蠕辑部 《矿物学报》编辑部 地质矿产部《矿产综台利用》编辑部 《地质地球化学》编辑部 冶金工业部《中国锰业》杂志社中国地质学会期刊处 中国锰业信急网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学报》编辑部《桂林工学院学报》编辑部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所《西部探矿工程》编辑部 《矿床地质》编辑部 地质矿产部物化深研究所 《岩石矿物学杂志》编辑部《物深化探译丛》编辑部地质矿产部中国地质科学院 地质矿产部探矿…  相似文献   

16.
为庆祝张本仁教授从教47周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地球科学学院于1999年6月28日共同举办了学术报告会,来自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北京)、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等单位的校内外代表约50人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7.
(依胜氏笔划为序)州,月,|!1933年1913年1930年1926年1 918年1929年1929年1917年1921年1 920年1915年1937年1931年1923年1933年1921年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同位素地球化学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沉积学北京大学地质系副教授矿床学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副教授沉积学地质矿产部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沉积学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地球化学国家地展局地质研究所副研究员岩石学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学部委员岩石学中南矿冶学院副教授岩石学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教授矿物学地质矿产部矿床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六月中旬,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在宜昌召开了中南地区地质科技情报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河南、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省(区)地质局的代表,地质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的同志到会指导,并邀请了冶金部中南地质研究所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学习讨论,初步明确了科技情报工作的重要性、地质科技情报工作的方针任务。  相似文献   

19.
戈尔德施密特会议是世界地球化学领域最重要的学术会议 ,最初是由欧洲地球化学协会和英国皇家地球化学协会联合主办。本次会议于 2 0 0 2年 8月1 8~ 2 3日在瑞士达沃斯召开。会前和会后都安排了多条野外路线的地质考查。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1 75 0份 ,分成一般学术讨论会 ( general symposium)和专门学术讨论会 ( special symposium)进行交流。会上交流的口头报告 1 1 41个 ,展讲报告 5 79个。据不完全统计 ,中国大陆有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  相似文献   

20.
林传易 《地质科学》1980,15(4):408-408
国际矿物学会第十二届会议于1980年7月4日-7月6日在法国奥尔良举行。来自32个国家的约40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提交会议的论文共221篇。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派出徐国庆(北京铀矿地质研究所)、刘永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林传易(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和周新民(南京大学)四人代表团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