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RS/GIS技术的支持下,以1956年航片绘制的1∶10万地形图、1990年前后TM遥感图像及2000年前后ETM遥感图像为主要数据源,结合柴达木盆地8个气象测站温度、降水资料,研究了柴达木盆地湿地的分布特点、近50年来的面积变化和相关气候背景。研究结果表明: 柴达木盆地年均温度和降水总体呈上升趋势,而增温更为强烈,年均降水量微弱增加,1990~2000年为明显的暖干时期;柴达木盆地湿地在1956~2000年特别是1990~2000年间总体萎缩趋势严重,盆地边缘区和较大河流附近湿地呈现波动变化,区域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应为研究区内湿地变化的主要因素,盆地中西部湿地萎缩主要受到温度升高、人类活动加剧等因素影响,盆地边缘湿地面积少量增加主要受到降水量增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咸海周边环境变化对中亚干旱区生态稳定有重要影响,研究锡尔河-咸海三角洲湿地演变对认识流域生态环境变化、实施生态修复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多源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层提取法方法,分析1962—2019年锡尔河下游三角洲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并结合咸海变化、耕地变化、河流水量和水利工程建设等探讨近60a湿地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①近60 a在咸海持续萎缩的情况下,锡尔河下游三角洲湿地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其中1962—1980年、1981—1991年和1992—2019年3个阶段的变化率分别为-38.29 km2/a、193.35 km2/a和14.36 km2/a;②湿地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差异,锡尔河南、北2个入湖口区的湿地自1980年以来向咸海湖区扩张明显,耕地混合区的湿地自1991年以来向河道两侧扩张;③ 1962年后在入三角洲径流量总体减少的趋势下,灌渠建设和生态用水配置是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的主要原因,间接导致咸海入湖水量减少,咸海快速萎缩。锡尔河三角洲湿地恢复与咸海干涸形成了明显的生态反差,不利于咸海周边生态的整体恢复。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遥感、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方法,以天津市宁河县为研究区域,在1987年和2005年的TM、ETM遥感数据为信息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天津市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湿地类型的整体构成发生了剧烈变化,自然湿地的面积减少了37.42%、斑块减少了124块,人工湿地的面积增加了14 606.2 hm2。多样性指数和均匀性指数呈降低趋势,优势度指数和破碎度指数呈增加趋势。人为活动是近20年宁河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天然湿地面积的减少及湿地类型的改变引起地下水文条件的恶化,导致湿地水源逐渐枯竭;湿地资源的变化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气候变化对西藏湖泊变迁的影响(1973—201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立娟 《地球学报》2020,41(4):493-503
西藏湖泊众多,其水位和面积变化对气候波动有敏感记录。本文运用RS和GIS技术,以1973—1977年、1989—1992年、1999—2001年、2008—2010年和2017年5期遥感影像为底图矢量化了西藏所有湖泊边界,建立了湖泊空间数据库。以湖泊空间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73—2017年西藏湖泊面积动态变化特征,结论如下:从20世纪70年代至2017年,西藏湖泊总面积持续增加,共增长了47.23%;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研究区北部和中部湖泊呈萎缩的趋势,其余地区呈扩张的趋势;从2000年至2017年,西藏湖泊呈持续扩张的趋势。另外,笔者分析了研究区年平均气温、年降雨量和年蒸发量的变化特征。1981—2017年,西藏气候向暖湿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少。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湖泊变迁影响显著:(1)西藏北部和中部湖泊主要以冰川、冰雪融水和地表径流为主要补给源。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气温和降雨量波动较小,引起这些地区湖泊萎缩的主要原因为冰川和冰雪融水补给的减少。(2)从20世纪90年代至2017年,气温和降雨量增加、蒸发量减少,导致研究区湖泊呈现全面扩张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杨娟  黄燕  陈有明 《华东地质》2019,(4):273-279
利用MSS、ETM+、CBERS-2、BJ-2、02C和TH1多时相卫星遥感数据,分别提取1975年、2000年、2007年和2016年皖江经济带湿地现状及变化的遥感信息,研究皖江经济带湿地遥感现状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皖江经济带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市县级地域湿地分布不均、类型不全;1975—2016年,人工湿地面积增加,增长率为55.32%;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减少率为69.97%;湖泊湿地和河流湿地面积较稳定,增长率分别为1.80%和2.06%。湿地变化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75—2007年),湿地面积总体增加,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面积减少,人工湿地面积增加;第二阶段(2007—2016年),湿地面积总体增加,但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面积增加,沼泽湿地面积继续减少,人工湿地面积继续增加,湿地面积增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新疆博斯腾流域湿地遥感监测及时空变化过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斯腾流域是新疆最大的湖泊湿地分布区。湿地作为干旱区的一种特殊景观类型,在流域生态环境和水循环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产生和消失、扩大和萎缩对区域生态环境将产生重要的影响。以Landsat系列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完成了博斯腾流域的3期遥感制图(1990、2000、2010年),分析了博斯腾流域湿地分布现状,探讨了区域湿地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新疆博斯腾流域的湿地面积总体上一直在萎缩,1990-2010年总面积减少了16.24%;但是减少趋势相对变缓,且不同类型的湿地变化过程有所不同。其中:1990-2000年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表现为增加趋势,芦苇沼泽湿地表现为减少趋势;2000-2010年河流湿地、芦苇沼泽和湖泊湿地面积都表现为萎缩。在变化动态特征上,流域河流、湖泊湿地最近20a呈现倒"V"型波动,而芦苇沼泽湿地则持续下降。通过湿地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因子耦合分析表明,在近期内人类活动是造成区域湿地萎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青藏三江源区蒸发量遥感估算及对湖泊湿地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藏三江源区湖泊湿地变化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气候因素被认为是湖泊湿地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温度和降水资料相比,气象站获取蒸发量数据比较困难,而遥感技术却为估算区域地表蒸发量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基于地表能量平衡原理,结合MODIS卫星数据和研究区气象资料,建立三江源区蒸发量估算模型,分析研究区内蒸发分布规律,并探讨温度、降水量、风速和蒸发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最后分析蒸发量对源区湖泊湿地变化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三江源蒸发量呈增加趋势,区域蒸发量随水热、植被覆盖和海拔高度差异而变化;研究区蒸发量受温度和降水量影响较大;蒸发量增大是三江源区湖泊萎缩和湿地退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4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变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湖泊对气候波动有敏感记录。本文以GIS和RS技术为基础,在野外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20世纪70年代、90年代、2000年前后和2010年前后4期Landsat遥感影像中提取了青藏高原所有湖泊边界信息,建立了青藏高原湖泊空间数据库。分析表明的青藏高原面积大于0.5 km2的湖泊总面积变化:(1)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增加了13.42%; (2)从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前后增加了4.86%; (3)从2000年前后至2010年前后增加了13.04%。可见,近40年来,青藏高原湖泊个数和面积均呈增加的趋势。气象数据分析表明,青藏高原气候出现了由暖干向暖湿的转型,表现为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和蒸发量减小。笔者选取了研究区内面积大于10 km2的时间上合适做比较的所有湖泊,逐一分析了其在4个时期的动态变化情况,并根据变化结果进行了分区。不同时期的湖泊变迁具有区域差异性:(1)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西藏北部、中部、藏南、青海羌塘盆地和青海东部湖泊呈萎缩趋势; (2)20世纪90年代至2000年,青海北部湖泊萎缩; (3)2000年至2010年,除藏南外,青藏高原其余地区湖泊全面扩张。不同补给源的湖泊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不同:(1)气温主要影响以冰雪融水及其径流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如色林错、赤布张错等; (2)降雨量主要影响以大气降雨和地表径流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如青海羌塘盆地; (3)蒸发量直接影响湖泊水量的散失,在青藏高原总体蒸发量减小的大环境下,部分地区因升温引起的湖泊蒸发效应超过了降水和径流量增加,湖泊出现萎缩的现象,如羊卓雍错流域。总之,地质构造控制了湖泊变迁的总格局,而短时间尺度的湖泊变迁主要受气候因素的影响。此外,湖泊动态变化还受冰川、人类活动、湖盆形状、补给和排泄区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990-2001年黄河玛曲高寒沼泽湿地遥感动态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迪花  郭铌  韩涛 《冰川冻土》2007,29(6):874-881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玛曲湿地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和补给区.为了解全球变暖背景下玛曲湿地的变化,以1990年、1994年和2001年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基于影像光谱信息和地形高度构建的多维特征空间,采用多元统计学的逐步判别分析分类方法,对玛曲高寒沼泽湿地进行动态监测,并结合玛曲气象资料,初步分析了12 a来湿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玛曲湿地面积1990年、2001年分别为1151.7 km2、1049.32 km2,其占全县土地面积从10.5%下降到9.5%,整体上呈明显萎缩之势,12 a间面积减少102.38 km2,平均年递减率为0.74%,其中1990-1994年时段年均萎缩速率为0.86%,明显快于1994-2001年时段(0.61%).气候暖干化是玛曲湿地萎缩的主要原因,而人类活动加剧了这一过程.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个时像的对比解译、调查验证和研究,表明长江-黄河上游源区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10年中,沼泽湿地总体呈减少趋势。由于自然和人为综合因素的长期作用,使本区沼泽湿地处于萎缩状态。  相似文献   

11.
大连滨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2000年和2006年TM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配合其它非遥感数据,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反映景观空间结构和景观异质性的指数,对大连地区湿地的整体景观格局和类型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6年间,大连湿地面积减少了97.62 km2;整体景观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增加;各类景观格局时间序列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性变化.湿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 反映了移山填海工业园区的扩大及养殖业的大力发展等人为活动对景观格局的深刻影响.人为活动已成为大连市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12.
Loboi Swamp is a 1·5 km2 freshwater wetland situated near the equator in the Kenya Rift Valley. The climate is semi‐arid: precipitation is ≈ 700 mm year?1, and evapotranspiration is ≈ 2500 mm year?1. Some of the wetland water is currently used for irrigation.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was conducted on the geology, hydrology, pedology and biology of the wetland to determine its origin and history and to assess its longevity under present hydrological conditions. Sedimentary records from two piston cores (1·8 and 4 m long) indicate that the present wetland developed during the late Holocene on a low‐relief alluvial plain. Floodplain deposits (sandy silts) are capped with wetland sediments (organic‐rich clay and peat), which began to form at ≈ 700 BP. The swamp is dominated by Typha domingensis Pers. (≈ 80%) and floating Cyperus papyrus L. (20%). It is fed by warm springs (T ≈ 35 °C; pH ≈ 6·4–6·9) emanating from grid faults of the rift floor. Water compositions suggest that sources are dominated by shallow meteoric water, with little contribution from deeper geothermal fluids. Siderite concretions in the floodplain silts reflect the Fe‐reducing conditions that developed as the surface became submerged beneath the water table. The pollen record captured both local and more regional vegetation, showing the prevailing dry rift valley climate despite development of the wetter conditions on the valley floor. The diatom record also suggests a dramatic change in local hydrology. The combined biological records of this semi‐arid wetland indicate an abrupt change to wetter conditions, most probably as a result of a regional change in climate. Rift tectonics provided accommodation space, maintained the wetland at or below the water table and enabled spring recharge. The size of the modern wetland has been reduced by about 60% since 1969, which suggests that the system may now be under hydrological stress due to anthropogenic impacts from land‐use change.  相似文献   

13.
基于NDVI的新疆玛纳斯湖湿地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丽春  焦黎  来风兵 《冰川冻土》2018,40(1):176-185
以2000年、2006年、2010年、2013年和2016年5期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反演了玛纳斯湖湿地植被覆盖度。通过动态度、转移矩阵对比不同时期各等级植被覆盖度的转化比例,分析植被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 2000-2016年,玛纳斯湖湿地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差。极低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由19.6%增加到了46.3%,低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由60.6%减少到了28.7%,中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由9.4%减少到了4.6%,中高植被覆盖度相对变化较小,所占比例由2.9%增加到4.2%,高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由7.4%增加到16.2%。整个地区的荒漠盐碱土地和农田土地利用面积在逐渐增加,影响植被覆盖度和湖泊萎缩干涸的主要因素是过度利用水资源和人类活动对主要源流流域土地资源的大规模开发。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库模型的概念,根据地形地物将扎龙湿地划分为相互联系的9个水库单元,对每个水库单元进行水量平衡模拟,建立了扎龙湿地水循环系统模拟模型。以月为时间步长,利用建立的模型对扎龙湿地1971-2003年33年的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应用1971-1981年出口径流量进行模型参数标定,应用1982-1987年出口径流量和12个水面面积对模型模拟效果进行检验。模拟的出口径流量效率系数和相关系数接近0.90,相对误差小于3%;模拟的湿地水面面积也具有满意的精度。模拟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对湿地水循环系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基于2013~2018年Landsat8-OLI 9个时相的遥感数据,采用湿地三类分级系统,以决策树分类法提取不同时间的湿地类型,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东洞庭湖湖泊草洲、泥滩地和水域面积呈现动态变化,其中草洲面积平均714km2、泥滩地面积平均81km2、水域面积平均502km2;湖区草洲和水体面积占比大,且此消彼长,草洲面积平均占比55.1%,水域面积平均占比38.7%,泥滩地面积最少平均占比仅6.2%;水位变化是湖区草洲出露面积的主控因素,随水位升高,草洲出露面积逐渐减小,且在典型高低水位下草洲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高水位下主要分布在南部柴下洲和北部藕池河一带地形较高区域,而低水位条件下湖区大部分草洲面积分布广泛,其面积占湖区总面积的74%。成果进一步验证了东洞庭湖不同水情下的湿地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6.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ts driving forces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ields in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research since the 1990s. Karst areas are distributed extensively on the Earth’s surface and are usually characterized by a fragile eco-environment. In southwest China, karst landforms are fully developed and their eco-environment is highly fragile. Over the past decades, irrational land use practice has caused a series of alarming eco-environmental issues including forest clearing, soil erosion, and karst rocky desertification.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study land use/cover change in this area and its driving forces in order to re-build the damaged eco-environment and achieve sustainable land use.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conduct a case study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and its natural and human driving forces since the early 1970s in southwest China’s Maotiaohe watersh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land use/cover pattern in the study area has undergone a very complex change, which is a result of combined action of both natural and anthropological factors. In the 1970s and 1980s, climate change and fast population increase played dominating roles in the change of arable land, shrub land, grassland,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Since the early 1990s,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gradually taken the place of population change to become the overwhelming human factor to go along with climate change in driving the land use/cover change, particularly the change in arable land, construction land, and rocky desertification land.  相似文献   

17.
松嫩流域湿地景观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5、2000、2007年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应用RS与GIS技术,运用动态度模型景观梯度和景观格局指数,对松嫩流域湿地景观信息进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松嫩流域湿地总面积从25 574.94km2(1975年)减少到18 152.58km2(2000年)后增加到25 761.01km2(2007年),动态度由-1.21%增加到了5.99%。天然湿地景观梯度(DI)总体呈收缩的趋势,人工湿地反之,梯度最高值由37持续增加到了69,50DI≤70的高值分布区从无到有,在2007年共有高值区5处。湿地的香农多样性指数增加了0.210 3,景观多样性增加,斑块破碎程度加剧;香农均匀性指数增加了0.097 2,聚集度指数减少了8.005 1,湿地景观在空间配置上趋于零碎和分散,连接程度减少。人工湿地的斑块密度大幅增加,面积加权的平均斑块分形指数略大,具有较高的不规则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