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三江并流形成时代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滇西北三江并流区是世界上独特的纵向岭谷地貌区、世界自然遗产地。金沙江、怒江、澜沧江3条大江的阶地、河谷主要沉积物均为中更新世以来所形成,说明三江并流这-独特地貌-水文现象形成于中更新世及以后的时间。中更新世昆黄运动是西南纵向岭谷乃至中国的地貌-河流发育重要转型事件,奠定了西南纵向岭谷区的自然地理格局,影响了三江并流区的现代地表过程和生态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2.
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综合评价模型,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适应性的空间分布特点做出分析。研究表明:纵向岭谷区生态环境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的总体状况一般,生态环境适应性好和较好的类型区面积仅占了纵向岭谷区总面积的40.37%,主要分布在南部海拔相对较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优越,以及人类活动向有利于生态恢复方向发展的地区;适应性较差和差的类型区面积占了全区总面积的59.63%,主要分布在北部高寒山区,植被破坏严重、相对贫困的地区。因此对该地区应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退化,提高对气候变化以及其他外界干扰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三江并流区干热河谷成因新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明庆忠  史正涛 《中国沙漠》2007,27(1):99-104
干热河谷是青藏高原周边及三江并流区引人注目的、较为独特的地生态现象。干热河谷是构造-地貌-古生态效应、环流-季风-“狭管”效应、地形波-局地环流-降水-焚风效应、植被-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干扰效应等综合作用而形成的原生性的地生态现象。早第三纪时,三江并流区是斜贯我国广阔干旱气候带的组成部分。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和西南季风的形成演化,逐渐向暖湿性的亚热带气候和植被演化,进入上新世末-更新世以后,纵向岭谷地貌形成,大江大河溯源侵蚀,河谷深切,在深切河谷下部逐步形成与其纬度位置相当的干旱半干旱生态景观,从古生态上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返祖”现象。冬半年本区受西风南支急流控制形成干季,夏半年受西南季风控制,尽管带来大量水汽,但受特殊地貌格局影响,在本区形成金沙江河谷等四个少雨区,部分气流沿狭窄平直河谷急速北流一路无阻,水汽被输送到北部地势增高之处形成地形降雨。纵向排列的岭谷地形波,形成明显的降水波状起伏分布曲线,气流越过山岭后下沉气流带来“焚风”效应,形成干热河谷。人类活动叠加在原已生态脆弱的干热河谷生态系统之上,社会经济发展使其土地利用强度加剧、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严重等,促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朝干热化方向发展。因而,干热河谷形成有着其地史、大气环流、季风、大地貌及地形波效应、植被抗逆性差等自然要素的综合作用,并叠加了人类的干扰,是局地地-气-水-生-人交互作用及耦合效应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4.
《地理研究》2012,31(1)
地形格局对大气环流与区域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认为纵向岭谷区主要受到印度洋季风与太平洋季风的共同影响,二者在哀牢山山脉附近交汇,哀牢山山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本文从大气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河川径流以及植物稳定氧同位素等多个方面研究发现:纵向岭谷地区主要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在8月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够明显;在地形格局作用下,地表水汽、降水以及河川径流在纵向岭谷区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差异、经向延伸的特征;大流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以及河川径流等的空间差异,是特殊环境对水热再分配的结果,即“通道一阻隔”作用的效应;这些差异不是地理地带性的表现,而是非地带性作用的结果;这种“通道一阻隔”作用导致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是该区生态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化的主驱动力之一。纵向岭谷地形对季风的“通道-阻隔”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和相关联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5.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第一弯成因及形成时代关系到金沙江—长江水系的形成演化、西南纵向岭谷地理环 境演化、青藏高原隆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重大科学问题, 故近百年来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本 文通过综合考察、地貌和沉积物等的综合分析认为: 长江第一弯是在金沙江水系未曾溯源连通至 三江口段之前的古金沙江与古冲江河、水洛河的汇流口。长江在三江口袭夺了水洛河, 导致水洛 河倒流, 古金沙江与三江口下的长江贯通, 才形成真正的金沙江—长江水系。根据玉龙山强烈隆 起时间、周边层状地貌发育年代、中国水系大局形成等进行推断, 长江第一弯形成时代为中更新 世以来, 说明昆黄运动为本区构造地貌—水系发育的重大转型事件。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人口需要而进行的人类活动对“三江并流”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地作用机制。这一作用机制一方面对“三江并流”世界遗产的保护构成了威胁,但另一方面,通过人口生态生产,实现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的生态化,改进人类活动,也可优化“三江并流”区的地理环境,保护“三江并流”世界遗产,实现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环境与发展问题初步研究   总被引:33,自引:1,他引:32  
我国西南纵向岭谷区是我国西南与东南亚极为重要的生态走廊,生态变化直接影响我国跨境生态安全及资源保障。该区南北方向“通道”和东西方向“阻隔”作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南北走向山脉对季风的阻挡作用和人为作用的影响。其生态效应主要表现为植被分布的三维地带性规律;干旱河谷发育,生态脆弱;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格局复杂。“通道-阻隔”作用的形成因素和生态效应亦作用到社会经济活动上。研究表明该区跨境生态安全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纵向岭谷区生态系统的变化趋势及主驱动力;纵向岭谷区重大工程建设的生态效应;纵向岭谷区的跨境生态安全及调控。为了适应该区跨境生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有一个生态-经济综合区划作为研究基础。本文以生态地理地域系统为基础,引入社会经济指标,对研究区进行生态-经济分区,共划分为三个温度带,7个自然地带,19个自然区和55个经济小区。  相似文献   

8.
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EOF等方法通过计算1971-2000年30年来云南三江并流地区6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蒸发资料,分析了云南三江并流地区近30年来气候变化的异常特征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三江并流地区气候变化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略有减少和蒸发增大的干旱化气候变化趋势,同时,在气候干旱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下出现草场退化、冰川萎缩、雪线上升、土壤沙化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荒漠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西南纵向岭谷地形对季风的“通道-阻隔”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形格局对大气环流与区域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已有研究认为纵向岭谷区主要受到印度洋季风与太平洋季风的共同影响,二者在哀牢山山脉附近交汇,哀牢山山脉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本文从大气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河川径流以及植物稳定氧同位素等多个方面研究发现:纵向岭谷地区主要受印度洋季风的影响,太平洋季风的影响在8月份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够明显;在地形格局作用下,地表水汽、降水以及河川径流在纵向岭谷区表现出明显的纬向差异、经向延伸的特征;大流环流、水汽输送、区域气候以及河川径流等的空间差异,是特殊环境对水热再分配的结果,即"通道-阻隔"作用的效应;这些差异不是地理地带性的表现,而是非地带性作用的结果;这种"通道—阻隔"作用导致地表水热条件的再分配,是该区生态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化的主驱动力之一。纵向岭谷地形对季风的"通道—阻隔"作用导致了一系列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异和相关联的生态效应。  相似文献   

10.
纵向岭谷区"通道-阻隔"作用下气温和降雨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云玲  张一平 《山地学报》2007,25(2):169-176
通过对纵向岭谷区1960-2000年气象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探讨了纵向岭谷对气温和降雨量的通道阻隔作用。结果表明:纵向岭谷区准南北走向的山岭对西南气流具有较强的阻隔效应,导致西侧区域出现大面积的多雨区域(年降雨量在1 500-2 000 mm左右);纵向岭谷区的河谷地带呈现显著的通道效应,表现在南、中部,河谷区域从南向北,呈现暖舌和湿舌分布;而在北部,河谷区域从北向南出现冷舌和少雨区域;因此纵向河谷的通道效应在热力作用上表现为,南部有利于暖空气向北输送,而北部有利于冷空气向南输送;在水湿效应上,南部同样呈现水汽输送通道作用,有利于水汽向北输送;但在北部则由于高大山脉背风坡的雨影或焚风效应,导致河谷区域降雨呈现减少趋势。另外,纵向岭谷对于降雨量分布格局变化的作用较强于气温;雨季,纵向岭谷山间河谷对水汽的“通道”效应明显,造成的年降雨量差值可>200 mm;干季,纵向岭谷对冷空气的屏障“阻隔”效应明显,引起的气温差值最大可达3℃;年平均而言,纵向岭谷对年降雨的“阻隔”作用最为显著,年降雨量差值可>1 000 mm。  相似文献   

11.
淮河作为中国7大江河之一,有关其形成时代的研究相对匮乏且存在较大的争议。论文通过梳理淮河流域内已有的研究工作,综合层状地貌面和沉积地层记录探讨了淮河不同河段的形成时代。新生代期间,淮河流域内的水系曾经历2次较大的调整,分别发生在古近纪末和上新世末。古近纪和新近纪期间,淮河流域曾广泛发育湖泊沉积,以河湖相沉积环境为主。而第四纪期间,流域内古地理环境逐渐过渡为以河流相沉积环境为主。现代淮河河湖体系的形成发生在早至中更新世,其后经历不断的演变至今。构造活动和气候变化是驱动淮河流域水系演变的主因。上新世末至早更新世初的青藏运动导致了淮河流域内新近纪水文体系的解体,而晚新生代以来气候的转冷可能是湖泊萎缩、河流作用增强的诱因。  相似文献   

12.
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与宏观生态变化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利用1970年代中后期MSS图像和1980年代末、2004年以及2008年三期TM图像并结合野外调查,获得三江源地区四期土地覆被空间数据集,提出了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和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以表征该区域生态变化的趋势。通过计算土地覆被转类途径和幅度、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和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分析青海三江源地区1970年代中后期以来土地覆被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反映的宏观生态状况变化。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近30年平均土地覆被状况指数为38.20,土地覆被状况为4级,其中黄河流域最好,其次为澜沧江流域,长江流域最差;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转类,在1970s~1990s和1990s~2004年两个时段,均主要以高生态级别向低生态级别转移为主,2004~2008年时段,主要以低生态级别向高生态级别转移为主;由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变化率和土地覆被转类指数,可以反映出近30年来三江源地区土地覆被和宏观生态状况,总体上经历了变差(1970s~1990s时段土地覆被状况指数变化率Zc为-0.63,土地覆被转类指数LCCI为-0.58)—显著变差(1990s~2004时段Zc为-0.94,LCCI为-1.76)—略有好转(2004~2008时段Zc为0.06,LCCI为0.33)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过程前、中期主要受到气候变化和草地载畜压力共同驱动的影响,后期则叠加了生态建设工程的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辽代西辽河流域气候变化及其环境特征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5  
韩茂莉 《地理科学》2004,24(5):550-556
来自^14C测年、花粉分析、历史文献记载、考古调查几方面研究证明,辽前期西辽河流域处于气候温暖期,此时流域内发育了黑土层,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条件。而且由植物、动物乃至于流域内的河流、湖泊组成的生态环境也处于良性发展阶段,为辽王朝的崛起提供了基础。西辽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波动不会超越该地区所处自然地带的局限性,辽代西辽河流域在典型草原的背景上,仍然分布有成片的沙地,且时常存在风沙现象。  相似文献   

14.
金沙江石鼓-宜宾段河谷-水系演化研究综述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关金沙江形成演化研究的历史已有百年之久,近十年来更是地学界研究热点之一,产出成果颇为丰硕。该文在对一个多世纪以来有关金沙江研究成果分析基础上,勾绘出金沙江石鼓-宜宾段上新世以来的河谷形成演化过程,基本观点为:全新世之前该区存在数条并列南流水系;上新世末-早更新世初,湖泊广泛发育;早更新世中后期,金沙江经丽江-鹤庆,于金江街附近汇入昔格达古湖;早更新世末期,昔格达古湖被切穿泄空,金沙江下游袭夺连通;中更新晚期,石鼓以南的东西向隆起使金沙江南流受阻,被动袭夺至水洛河,并于三江口与下游川江连通,至此形成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金沙江。  相似文献   

15.
黄山北麓青弋江发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青弋江位于黄山北麓,为长江下游最长的支流。野外考察发现青弋江泾县盆地段存在溪口剖面和城北剖面等2个天然剖面,共发育了1级洪积扇台地(P)和3级河流阶地(T3、T2和T1),并相应堆积了4级砾石层。通过对砾石层进行砾组分析,并借助电子自旋共振(ESR)测年和古地磁测年等方法,初步探讨了青弋江发育的年代、过程和成因。研究结论为:① 砾组分析表明青弋江T3阶地是青弋江的最老阶地,并且其砾石层是青弋江的最老砾石层;② 测年结果表明青弋江发育的年代区间为1300~900 ka,其中~1300 ka为青弋江发育的最早年代,而~900 ka则为青弋江发育的最晚年代;③ 青弋江发育于~1377 ka前的洪积扇辫状河,并先后经历了洪积扇及辫状河发育、辫状河下切、青弋江形成等阶段,即所谓的源于洪积扇辫状河的青弋江发育过程;④ 青弋江发育可能是降水增加和构造抬升共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有助于为中国东部地区中小河流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长江经济带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级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有着大河流域经济带形成的客观存在性与历史必然性。大河流域经济带往往都经历了“逐水而居的居住地—资源轴带(农牧业、矿业、水能)—交通轴带—工业产业带—城市密集轴带”的发展演变历程,其空间发展表现为“增长点”至“增长轴”,进而向“经济带”的转变,这种流域经济带的地理形态变化,蕴含着作为流域这一特殊而基本地理单元区域发展与空间演变的规律。由点至轴到带的空间演变,也推动着流域经济带由小规模到大规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空间上由点到面的演变过程。该演变不仅存在资源与区位等优势驱动,更有着生态环境承载力等的刚性约束,深刻反映出经济带发展中的地理环境载体的重要性。对长江经济带形成演变科学内涵与地理基础展开探讨,以期为新时期大河流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三大水患成因与危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黄河水患灾害连年不断,所以,治理好黄河水患,利用好黄河水资源,建设好生态环境,任务十分艰巨。文章对黄河洪水、断流、水污染三大水患灾害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全面分析,为黄河治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过程对比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王随继 《地理研究》2007,26(3):508-517
为了查明人为影响程度较低时期无定河流域内不同地貌区的水沙过程及其变化规律,选取1970年以前一段时期该流域内风沙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的有关水文站的水文泥沙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风沙区河流的流量变率较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小;风沙区河流的含沙量远小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的含沙量。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具有极高的输沙率,而风沙区河流的输沙率微不足道。风沙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河流的产流模数基本相近,但产沙模数非常悬殊,前者的产沙模数很小,为118.58~725.38t /km2 · a,而后者的达到1879.36~25112.15t /km2 · a。显然,无定河流域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河流是侵蚀产沙的主要来源区,因而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9.
莱州湾东岸发育有分形特征典型的小尺度河流,受区域内陆海相互作用影响显著。基于前人对莱州湾东岸的研究以定性描述为主,而缺乏定量分析这一现状,以莱州湾东岸3条典型河流为例,采用分形分析和GI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内流域地貌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形分析同样适用于研究小尺度河流,可很好地揭示区域内陆海相互作用特征及流域地貌所处的发育阶段。基于分形方法所反映的流域地貌特征与数字高程模型所提取的流域地貌信息较吻合,最终结果能较客观地反映出流域地貌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