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闽东南沿海地区红土台地的基本概况及其分布闽东南沿海红土台地地区包括福州市、莆田市、泉州市、厦门市、漳州市五个市所辖的32个县级行政单位。据统计,闽东南沿海地区红土台地面积为42277771公顷,占本区域土地总面积的1862%。闽东南沿海地区红...  相似文献   

2.
福清市城乡建设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建设的发展在用地与耕地保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在我国一些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城乡建设所引起的耕地税减,及由此产生的其他生态环境问题,已激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选择一种能兼顾城乡发展与耕地保护的用地模式,已成为这类地区经济进一步向中等发达水平迈进的当务之急。福清是隶属于福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地处闽东南沿海、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南翼,台湾海峡西岸的一座美丽海滨侨乡城市。福清又是全国首批综合改革、农村城市化试点县(市),但过去的福清却是福建沿海一个人口密集、山多平…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台湾海峡两岸地区光能资源、热量资源及水分资源综合对比,分析海峡两岸农业气候资源配合状况.旨在为闽东南地区借鉴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建设闽东南特色农业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全球增暖下我国旱涝灾害可能情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我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可能增加;而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可能增加.这一变化特征与本世纪暖期降水分布变化,以及与CO_2倍增情况下气候模似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与晚第四纪环境演变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曾从盛  陈居成 《中国沙漠》1999,19(2):110-114
闽东南沿海老红砂发育较典型,分布较广,但迄今对其形成多有不同认识。论文在进行全面野外调查和一系列的室内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闽东南沿海的老红砂主要是由风吹扬海滩砂形成的,局部地方还有坡积、冲积等成因,并可划分成6~4.5万aBP和3~1万aBP两个相对较集中的形成期。末次冰期寒冷干燥的气候为老红砂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末次冰期中的亚间冰期和冰后期温暖湿润的古气候环境则有利于其后的固定(红化固结、生草、发育古土壤等)。海面的升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老红砂的物源和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福建省9个地(市)为研究的地域单元,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3个侧面,定量分析了1993~2007年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时空差异问题,结果发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绝对差异仍呈现持续扩大的趋势,相对差异则维持高位波动状态但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空间发展格局表现出沿海凸起并呈现闽东南高闽西北低的特征。最后在简要分析影响区域经济时空差异因素的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平潭县国土环境和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潭县国土环境和资源评价郑达贤,沙济琴(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平潭县是福建沿海中部的一个岛县。全县陆域由126个岛屿构成,面积309.8km2;主岛海坛岛面积251.4km2,是福建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该县大地构造属闽东火山断拗带之闽东南沿海变...  相似文献   

8.
闽东南地区利用外资的特点分析余飚(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一、区域域景闽东南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的中部,背山面海,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处于我国大陆对外开放和对台交往的前沿,是全国实行改革开放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福建省人口和经济分布较密集的核心地带。该地...  相似文献   

9.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闽台城镇建设 用地分布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空间自相关是一种重要的空间统计方法, 用来检验某种地理现象或某一属性值的整体分 布状况, 判断此现象或属性值在空间上是否有聚集特性存在。本文利用2002 年ASTER 影像数据 作为遥感数据源提取闽台建设用地信息, 闽台建设用地密度的分布呈现出沿台湾海峡呈对称集 聚分布的态势。通过建设用地密度的空间自相关分析, 显示闽台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整体上呈显著 的空间正相关, 集聚现象明显; 而在局部上则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结构形态, 建设用地高密度区主 要集聚分布在闽东南沿海的闽江口、厦门湾和泉州湾三大城镇密集区及台湾西部的台北、台中和 高雄三大都会区。这种空间相关关系的探讨对于认识闽台人口和社会经济的空间分布及福建省 建设用地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对福建省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 厦门市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平均气温为20.7℃,年降雨量1143.5毫米,相对湿度76%,热量充足,雨热同期,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地型地貌以低丘、台地等类型为主,动、植物资源丰富。厦门市东隔台湾海峡与我国的台湾省相望,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及海峡两岸交流的窗口和前沿阵地。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厦  相似文献   

11.
福建森林植被景观空间格局分异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钱乐祥  陶黎新 《热带地理》1997,17(4):397-404
本文从景观的概念出发,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手段,开发了空间信息数据库以记录分析福建森林植被景观的块斑,不规划性及景观总体特征,通过定量分析福森林植被的空间格局,说明福建森林植被景观受物理,生物以及社会和经济参数的制约情况,空间数据的对比序列表明,参数中某些参数值存在着空间差异,会导致福建森林景观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广西雷暴活动特点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吴恒强 《热带地理》2004,24(2):123-126,154
根据气象台站的雷电观测记录,分析广西境内雷电活动的基本特点,认为广西是我国雷暴最多的地区之一,与中南半岛多雷区相连,是以马来半岛、澳洲北部为中心的雷暴高发区的向北延伸.2月份,伴随着副热带西风急流的南压,初雷自北向南开始;终雷出现在10月中下旬,与副热带高压脊线的南撤、东南季风撤出大陆的日期相一致.ITCZ的影响是广西成为多雷区的主要原因.平均雷暴日数的峰值就出现在ITCZ影响广西最多的8月份.地形对雷电活动有明显影响,广西地形的弧形山结构明显地改变着雷暴活动的空间分布.十万大山的抬升、来自南海、琼州海峡  相似文献   

13.
东亚地区森林植被带的三维空间分布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方精云 《地理学报》1995,50(2):160-167
东亚森林植被带主要由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暖温带常绿阔叶林、冷温带落中阔叶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组成。这些植被带的垂直分布高度随纬度(温度梯度)和经度(干湿度梯度)的不同而变化,本文根据大量的地植物学资料,从生态气候学的角度研究了这种变化的规律性并给予了定理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湿润气候区,各森林植被带的分布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下降,下降趋势能用多级正弦函数来表达,随着经度的增加(由内陆向沿海变化),各  相似文献   

14.
2018-08-27—09-01广东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被列为广东省2018年十大天气事件之一。文章综合利用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全球再分析资料ERA-Interim、广东省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中国地面累年值日值数据集(1981—2010年)、NOAA日平均和长期平均向外长波辐射数据,采用小波分析、带通滤波、回归分析等方法,对此次暴雨过程进行分析,主要探讨低纬大气准双周振荡对此次持续性暴雨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暴雨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大,影响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的主要天气系统为季风低压,并伴随有切变线和低空急流;季风低压减弱西移后,与南海西北部高压共同作用,广东沿海极端降水达到最强。2018年7—9月广东省降水和向外长波辐射OLR有显著的6~13 d振荡特征,同时受低纬西北太平洋对流振荡和热带北印度洋对流振荡的影响。低频振荡自西太平洋地区,向西北方向传播,引起了华南沿海的低频对流与环流的发展;来自热带北印度洋上的气流经由孟加拉湾、中南半岛到达华南沿海地区,形成了低频振荡的垂直环流圈,有利于水汽输送及对流发展。两者叠加,影响了此次持续性暴雨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低硒带典型景观植物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毅坚  谭见安 《地理学报》1990,45(4):451-456
本研究在我国低硒带的东北端和西南端分别选取了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和云南松林景观,并且在低硒带内的克山病和大骨节病非病区与东南非病带选取了落叶阔叶林景观和马尾松林景观为对照景观,系统地采集了上述各不同景观的主要植物和土壤,对硒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我国低硒带的东北瑞和西南瑞景观的主要植物含硒量显著地低于对照景观,同时景观内土壤硒也明显地低于划分我国低硒生态景观的阈值,从天然植物的角度进一步对我国低硒带客观存在这一科学论断进行了补充。  相似文献   

16.
Based on the mean yearly precipitation and the total yearly evaporation data of 295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in 1951-1999, the aridity index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ridity index, the climatic regions in China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arid region, semi-arid region and humid region. Dry and wet climate boundaries in China fluctuate markedly and differentiate greatly in each region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s are 20-400 km in Northeast China, 40-400 km in North China, 30-350 km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40-370 km in Southwest China. Before the 1980s (including 1980), the climate tended to be dry in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to be we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very wet in Southwest China. Since the 1990s there have been dry sign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The climate becomes wetter in Northeast China. Semi-arid region is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humid and arid regions, the monsoon edge belt in China, and the susceptible region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t the end of the 1960s dry and wet climate in China witnessed abrupt changes, changing wetness into dryness. Dry and wet climate boundaries show th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shifts and the opposite fluctuations of eastward, westward, southward and northward directions. The fluctuations of climatic boundaries and the dry and wet variations of climate have distinctive interdecad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17.
Based on the mean yearly precipitation and the total yearly evaporation data of 295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China in 1951–1999, the aridity index is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aridity index, the climatic regions in China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arid region, semi-arid region and humid region. Dry and wet climate boundaries in China fluctuate markedly and differentiate greatly in each region in the past 50 years. The fluctuation amplitudes are 20–400 km in Northeast China, 40–400 km in North China, 30–350 km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40–370 km in Southwest China. Before the 1980s (including 1980), the climate tended to be dry in Northea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to be wet in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very wet in Southwest China. Since the 1990s there have been dry sign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eastern part of Northwest China and North China. The climate becomes wetter in Northeast China. Semi-arid region is the transitional zone between humid and arid regions, the monsoon edge belt in China, and the susceptible region of environmental evolution. At the end of the 1960s dry and wet climate in China witnessed abrupt changes, changing wetness into dryness. Dry and wet climate boundaries show the fluctu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hole shifts and the opposite fluctuations of eastward, westward, southward and northward directions. The fluctuations of climatic boundaries and the dry and wet variations of climate have distinctive interdecadal features.  相似文献   

18.
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动物群落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王振中  张友梅 《地理学报》1989,44(2):205-213
作者通过一年的定位实验研究,初步阐明了衡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中动物群落的基本状况。共获得土壤动物30类,隶属于4门11纲,其中弹尾类、蝉螨类和线虫类为优势类群,占全部土壤动物捕获量的92.88%;平均土壤动物密度为67.27万个/m~3;地带性常绿林下发育的黄棕壤中土壤动物密度高达100.47万个/m~3,其次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土壤动物主要分布于森林凋落物层和土壤的腐殖质层中,向下急剧减少;在山地土壤垂直带上,土壤动物随海拔高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9.
赵东升  张家诚  邓思琪  郭彩贇 《地理科学》2021,41(12):2222-2231
基于 1960—2018 年的逐日降水观测数据,采用日尺度旱涝急转指数(DWAAI)计算方法,以生态地理区为框架,识别并分析了西南地区旱涝急转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南地区旱涝急转事件的发生次数在 1960—2010年有增加趋势,在 2011—2018 年快速减少;旱转涝事件多发生在春夏季(4~8 月),涝转旱事件则跨越了春、夏、秋季(5~11 月);在云南高原常绿阔叶林、松林区(VA5),西双版纳山地季雨林、雨林区(VIIA3),闽粤桂低山平原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IA2),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而在湘黔高原山地常绿阔叶林区(VA3)和四川盆地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A4),旱涝急转事件主要发生在春季;旱涝急转事件发生次数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北多、西南少的格局;2000 年以来旱涝急转事件在滇中南亚高山谷地常绿阔叶林、松林区(VIA3)和闽粤桂低山平原常绿阔叶林、人工植被区(VIA2)发生次数减少,但有加重趋势,呈现极端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地形强迫的流场非地转性与广西旱涝的空间分布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吴恒强 《热带地理》1996,16(2):145-151
本文分析了地面平均流场,从地转偏差的角度讨论了广西多雨区与少雨区空间分布的动力学原因,着重指出“弧形山”结构在形成广西气候特点上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