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进入城市时代以来,居住环境与居民健康的联系愈发密切,尤其在“流动性"增强的大背景下,居住迁移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论文结合知识图谱分析和文献研究法,系统评述居住迁移影响居民健康问题的最新进展。研究发现:① 近15 a来,该领域的文献数量逐年增多,关注度持续上升;文献空间分布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但不同地区的研究内容存在显著差异。② 主要研究对象由“同质性群体”向“异质性群体”转变,从“一般性群体”向“特殊群体”转变;研究方法由数理统计向混合研究、综合应用转变。③ 研究视角经历“人口迁移—个体健康”“居住迁移—环境—个体健康”与“迁居轨迹—环境演变—个体健康发展”等3个演变阶段。④ 近期研究重点有:迁居行为与儿童健康,迁居时空特征与身心健康,住房生涯与身心健康,邻里环境、累积剥夺与健康发展等。结合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议:注重“整合性”分析;关注城市内部迁居行为和多次迁居轨迹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扩大迁居引发的“环境”因素(如居住隔离、社会分异、职住空间错位等)研究;更多关注迁居对二代流动人口儿童健康的影响,侧重对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等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朱羽佳  汪德根  曾鹏 《热带地理》2021,41(3):528-539
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采用多层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长三角城市群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比例为38.09%,其中安徽的城市流动人口以省内流入为主,长期居留意愿比例普遍较高;而沪、苏、浙的城市大多以省际迁移人口为主,高和较高居留意愿城市主要为上海、南京、无锡和苏州等。2)房租收入比对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呈显著负效应;高学历因素、保障性住房、社会心理认同度和超大、特大城市对其居留意愿有强激励性作用,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而在劳动密集部门就业是其居留意愿的强阻碍性因素。3)长三角地区住房支出与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呈正相关,且流入地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水平对其居留意愿未呈现促进作用。4)不同规模城市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具有差异,年龄和跨省流动对居留意愿的负效应仅在一般城市显著,对特大/超大城市影响不显著;而特大、超大城市的居留意愿受高学历和就业身份等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2016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中的东部沿海6省市数据集,将长期居住意愿、户籍迁入意愿和本地购房打算三部分指标的加和定义为城市居留意愿指标,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分为就业关联和非就业关联两种类型,运用序次Logistic回归模型,系统考察两类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的获得特征对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及其在不同规模城市间的差异特征。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和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获得率呈现出随城市规模扩大而上升的梯度变动特征;在流动人口获得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较为有限时,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不高。从影响效应看,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获得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是影响其城市居留意愿的关键因素,此类影响效应因公共服务内容和城市规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大城市流动人口获得的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保障显著增进了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但上述影响效应在中小城市并不明显;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普及程度除了在个别规模城市中没有显著影响效应外,在其余规模城市中都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效应;在小城市,仅健康档案和健康教育普及程度对其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具有显著且正向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玲  王捷凯  宋伟轩 《地理科学进展》2022,41(11):2073-2085
居留意愿被认为是影响流动人口居留决策的重要因素,而大城市不断增加的住房负担,日益成为制约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和行为的关键因素。鉴于既有研究中关于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及其群体差异性考虑的不足,论文以上海为例,基于2012年和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问卷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并探讨住房负担对流动人口居留意愿与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房租收入比增加对于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特别是低教育程度和低技术职业群体更加敏感;② 房价/房租的快速增长加重流动人口的住房负担,增加其实际居留难度,流动人口“想留不能留”将可能迫使其产生居留意愿的改变;③ 城市住房负担持续增加率先对较低劳动技能群体产生“驱离”效应,而压力进一步加剧则将导致更多流动人口迁出或被迫降低生活质量。建议城市政府为流动人口尽量提供更具包容性、可支付和多元化的住房。  相似文献   

5.
王宇凡  柴康妮  卓云霞  冯长春 《地理学报》2021,76(12):2944-2963
基于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和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数据,本文以房屋面积、设施条件、建筑年代和社区类型来衡量流动人口住房质量,运用空间统计工具探讨了中国310个地级及以上行政单元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进而通过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 流动人口住房整体水平虽不及本地居民,但差距并不悬殊;②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空间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高,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在住房质量4个方面各有劣势;③ 按照行政等级和规模等级划分,中等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最好,超大城市住房质量最差;④ 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呈现出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各指标高、低值集聚区的分布格局存在一定差异;⑤ 流动人口个体(内部特征)和流入地(外部特征)因素对流动人口住房质量具有显著影响,分别作用于不同的方面;⑥ 中小城市和大城市流动人口住房质量的决定因素及作用强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6.
市场转型期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住房分异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柳林  杨刚斌  何深静 《地理科学》2014,34(8):897-906
基于2007年在广州、武汉、西安3个大城市的低收入社区开展的大型入户调查数据,在社区尺度探究了中国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社会经济群体间的住房分异情况,并分析了在社会经济转型背景下的制度因素(如户口、邻里类型、雇主类型等)和市场因素(如社会群体、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职业等)对住房产权和居住条件的影响。通过计算泰尔指数发现,大城市低收入社区中不同群体间和群体内的住房分异情况都较显著,但群体内部的差异较群体间的差异更为明显。对住房条件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低收入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住房条件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制度因素和市场因素的影响。制度因素对住房面积等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的住房条件的作用较市场因素更显著,而市场因素对于住房设施等较易改变的住房条件的影响要比制度因素明显。  相似文献   

7.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流动人口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其主观幸福感的水平是衡量当前城镇化质量的重要依据。现有研究较少关注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在城市微观尺度的空间差异性,少有研究探讨邻里环境对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本文基于2015年广州调查问卷数据,采用多层线性回归模型,探讨了广州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水平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重点关注社会支持、邻里建成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广州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平均水平仍然较低,具体表现为:①流动人口的生活满意度较低、消极情感偏高;②流动人口的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的地理空间异质性;③邻里社会环境(如邻里贫困、人口密度)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邻里建成环境(如整洁程度、交通可达性)与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其中,邻里流动人口比重和人口密度,与流动人口的消极情感得分呈显著负相关;④广泛的社会支持能显著提升人口的生活满意度。因此,减少地区贫困、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拓展社会支持的来源等都将有助于流动人口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以及新型城镇化的推进。  相似文献   

8.
林李月  朱宇  柯文前 《地理科学》2019,39(9):1464-1472
采用2015年福建省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使用序次回归模型,系统分析由住房产权类型、居住区位、居住家庭化程度和住房支付能力衡量的居住选择如何影响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结果发现:当将长期居住意愿、户籍迁移意愿和永久定居意愿3部分指标的加和定义为城市居留意愿指标时,流动人口在城市居留意愿远低于预期,真正愿意将长期居住、户籍迁移、永久定居三者统一起来的流动人口不足二成。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居住选择的确对流动人口的城市居留意愿产生显著影响,在控制流动人口的个人、家庭特征和流动状况等变量后,拥有住房所有权、居住在中心城区、与家人一起居住和更高的住房支付能力的流动人口,更愿意在城市永久定居。  相似文献   

9.
基于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采用回归模型分析了在流动人口长期化、家庭化流动水平显著提高的背景下,2012年及2016年流动人口定居意愿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四年间流动人口总体定居意愿水平较为稳定,福厦泉三市定居意愿差异明显。流动人口长期化、家庭化流动程度对定居意愿影响显著,表现为在流入城市居住时间较长、携带家庭成员一起进行流动的流动人口定居意愿更强。流动人口的个人经济条件、住房情况、本次流动范围也与定居意愿显著相关。不同地区影响流动人口定居意愿的主要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拓展针对流动人口的经济保障政策、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对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福建省2015年调查问卷数据,采用描述统计和二项 logistic回归,探讨流动人口在其流动过程中在流出地住房投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流动人口流出地住房投资较为普遍,以农村建房为主,城镇购房为辅;流动人口流出地住房投资行为具有明显的时期效应和生命历程特征;个体生命历程是影响流动人口流出地住房投资的直接力量,流出地社区环境是外部驱动力,家庭跨地区生计特征则具有“促进”与“阻碍”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妥善解决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问题是实现流动人口市民化和提高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关键。本文基于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揭示了流动人口的跨等级流动格局,并探讨了跨等级流动对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① 流动人口以跨等级向上流动为主,其中向上跨三级、两级流动的比例较大;② 不同流出地的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的住房选择存在显著差异,流出城市的人均GDP和平均房价越高,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获得住房产权的概率越大;③ 流入城市的平均房价越高,流动人口获得商品房的概率越低,随着流入城市人均GDP的增加,流动人口购买商品房的概率先增后降,而购买不完全产权房的概率则恰恰相反;④ 随着流动人口跨越城市等级的增加,其获得住房产权的概率降低,而租赁正规住房的可能性增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理解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住房选择的地理根源,对进一步优化面向流动人口的住房政策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瑜  仝德  IanMacLACHLAN 《地理研究》2018,37(12):2567-2575
在居住空间相异指数基础上,构建了集聚—分散度、中心—边缘度和极化—均质度指数,进一步挖掘由于人口聚居形态、居住区位和居住质量等方面差异导致的居住空间分异的多维内涵,及其所揭示出的社会经济空间现象、成因及空间治理重点。利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开展深圳实证研究,在计算全市及各区分维指数的基础上,分析深圳人口居住空间相异指数特征及空间尺度差异,多维居住空间分异格局特征及成因,并通过聚类分析将深圳非户籍与户籍人口居住空间分异类型划分为三类,分类提出空间治理政策建议。从而为深入理解中国大城市日益出现的居住分异现象及机制提供新鲜视角和多样化测度方法,为解决其带来的社会及空间治理问题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2017年北京市36个小区的居民问卷调查数据,并基于POI数据测量小区尺度上步行道、公园、交通站点、商业设施、学校5类公共空间与设施的可达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社区公共空间对本地居民、外来移民邻里交往的不同影响作用和机理。研究发现,在城市转型与居住分异的背景下:典型公共空间(步行道、公园)在促进邻里交往的作用上不如交通站点、商业设施等准公共空间设施;相较于外来移民,本地居民的邻里交往水平更容易受到社区公共空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邻里作为城市居民基本的日常生活空间,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居住迁移的普遍发生,邻里环境与居民幸福感关系更加复杂。人们对邻里环境的偏好和选择受到所处生命历程阶段的影响,但目前鲜有研究探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的邻里环境和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论文基于广州市的调查问卷数据,选取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有居住迁移行为的712个样本,并按生命历程阶段分别构建模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邻里环境对个体幸福感影响在不同生命历程阶段存在差异,邻里公共环境的整洁性更有助于提升青年早期的幸福感,邻里关系的和睦性更有助于提升老年阶段的幸福感,而设施的便利性在整个生命历程阶段都可以有效提升幸福感。居住迁移对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尤其是在中年和老年阶段更加明显。随着迁移时长的增加,感知邻里环境与幸福感的关系得到强化,而客观邻里环境的影响不断削弱,邻里环境的改善可以更有效地提升短距离迁移居民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15.
谢圆圆  李锦昊  马凌 《热带地理》2022,42(3):385-395
随着城市知识经济转型,各个城市越来越重视对知识人才包括青年知识人才的吸引。以广州市高校大学生为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城市与个人的双重视角探讨高校青年知识移民就业城市选择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青年知识移民总体上倾向于选择其本科或研究生就读地所在的城市和比其户籍地与就读地更高等级的城市(如一线、新一线城市)就业,这反映了他们向上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的意愿与动机;2)他们的就业流动是城市因素和个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城市环境、城市政策与城市文化,以及青年知识移民来源地的户籍类型与户籍地的城市等级等;3)城市经济发展(工作机会)是吸引高校青年知识移民的最重要因素,但与此同时,生存舒适度(生活机会)在青年知识移民的就业流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愈发重要,城市环境建设需要关注公共文化设施、社会舒适程度、交通便利程度、卫生服务设施以及城市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问题。个人因素方面,高校青年知识移民来源地的户籍类型与户籍地的城市等级对其就业流动决策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细致探究青年知识移民就业流动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是新时期理解和建构基于中国语境的知识型人才流动理论的需要,也是人才政策制定与知识人才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Urban geography》2013,34(8):811-834
Market transition excludes a great number of industrial workers from forme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from the newly established labor market. On the other hand, the market economy absorbs millions of rural migrants into the cities. But the institution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discriminates against migrants in public services. Although there is a noticeable problem of urban poverty in China,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re is no unified poverty caused by a single mechanism. Our study contrasts two poverty groups and compar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It is found that the migrant poor tend to be younger with lower educational attainment but with a very high job participation rate, and live predominantly in private rental housing. The poor in permanently registered households are older and thus suffer the risk of market redundancy, but mainly stay in public or ex-public housing with less residential mobility. These features reflect their different connections to the market and institutional exclu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