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长城保护与利用协调发展的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如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象征,成为国家的形象标识.长城在为人类带来极大精神和物质财富的同时,其物质遗存和发展环境正受着人类活动深刻的影响.科学地保护和合理利用长城资源,体现其应有的科考、教育和经济价值,并保证后代人有同等机会分享先辈们留下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当代人的重要责任和义务.本文按照战略性、整体性、层次性、目标指向性、可操作性等原则,综合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出建立长城经济区的战略构想,并提出通过建立长城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示范区、长城发展企业联盟和长城文明示范村等一系列措施,探索长城保护和利用协调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推动长城所在区域实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陈述彭  黄翀 《地理研究》2005,24(4):489-498
经济建设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紧张关系到处存在。既不能以牺牲珍贵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也不能因为保护而拒游客于门外。为此重申“中国原则”,即以“实现人类文明延续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准则。对石窟文化的保护,初步解决了游客拥挤对壁画、彩塑的潜在威胁,加强了对风沙侵蚀危害的防范,但仍然面临许多社会和自然环境问题。古城遗址的发现,涉及对古环境反演的科学问题。利用考古发掘的丰富信息,联系古自然环境变化和人文影响、物质传播的大背景,可能有助于开豁诠释、论证古代文明和古文化的新思路。破解中原许多古城遗址之谜,也需要从重建、虚拟古环境着手。古建筑的修复或重建,既要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也要考虑适应现代环境与生态功能,适度采用现代新工艺和新材料。考古发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运用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不乏成功先例。作者建议,进一步推广田间考古格网的经验,构建多层次的格网管理信息系统,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能力建设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3.
乡村文化遗产包括农业文化遗产,对其进行正确的保护可以增强社区认同感。本文通过对生态博物馆建设等问题进行探索,试图寻找到适合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文章首先梳理了生态博物馆及乡村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然后,在分析了生态博物馆的概念、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欧洲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政策以及韩国农业文化遗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定义了韩国乡村生态博物馆的概念与内涵。本研究提出了适用于韩国乡村生态博物馆建设的一系列具体方法,包括具体的组成与分类等。最后,本文尝试将生态博物馆的理念与方法应用于韩国农业文化遗产地,选取了韩国青山岛地区和Gurae地区的两个试验地进行尝试。结果表明,生态博物馆建设不仅可以保护农业文化遗产,而且可以扩大应用到更大范围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因此,可以说乡村生态博物馆建设不仅有助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而且对其周边地区的资源保护也具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另外,生态博物馆建设还可以增强社区认同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名城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思考——以梅州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万源  李海山  刘远清 《热带地理》2006,26(1):66-69,80
文化旅游是名城旅游开发的核心,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问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梅州市为例探讨名城文化旅游开发中的文化环境与文化生态.文化环境问题是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客都"的文化内涵及其在环境感应下的客家文化生态特性的分析,提出名城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理念:尊重名城文化生态要求,保护好名城文化生态,以文化生态的旅游开发方式科学展示名城文化.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市水文化遗产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广州建城2000多年来,对水的开发、建设、利用、审美、娱乐等活动为广州水文化的衍生提供了丰厚而独特的温床,使广州产生了独具特色、种类繁多的城市水文化遗产。伴随着广州城市的转型,城市水文化的功能也将发生重大变化,但其遭受破坏现象十分严重。为便于广州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通过对广州水文化、水遗产进行的全面梳理,发现广州城市水文化遗产可划分为聚落文化遗产、水利文化遗产、园林文化遗产、宗教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和语言文化遗产六大类,并且具有类型多样、品质高、分布集中,连接了广州历史的文脉,对广州城市发展影响重大等特点。广州应加大对水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要格外注重水文化遗产廊道的开发,营造多样性的水景观,丰富广州水文化遗产内涵。  相似文献   

6.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多种重要价值,对现代农业发展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然而,随着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延续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濒临消失,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发掘与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以哈尼梯田为典型案例,总结出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美学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多重价值。分析得出,哈尼梯田低效的传统种植方式、单一的产业结构和崎岖的地形制约了农民收入提高和生活水平改善,是导致劳动力外流的根源问题。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些限制却又使其具有发展诸如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品加工的优势。通过多模式的经济补偿方式,鼓励发展生态旅游、推广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以产业发展促进哈尼梯田的保护是根本的保护途径。  相似文献   

7.
何峰  柳肃  易伟建 《热带地理》2012,32(5):457-463,486
运用人居环境科学理论,探讨了历史文化名村整治规划的研究方法,提出整治规划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文化遗产保护、一般民居整治、生态保护与景观环境整治、公共设施整治、经济发展策略和建设管理措施等7个方面。以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张谷英村整治规划为例,通过居民问卷调查和田野调查,分析了该村土地利用低效,文化遗产保护重微观和有形层面、轻整体和无形层面,一般建筑的更新缺乏科学引导,生态保护不够重视,景观环境脏、乱、差,公共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旅游发展的要求,缺少特色品牌产品,以及管理上存在的规划、环境和建设管理不力等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调整用地布局、整治一般建筑、完善公共设施、优化景观环境、制定发展策略、健全各项管理等6项整治对策。最后,剖析了名村综合整治的整体观、动态观、过程观及公众参与的观点,构建了名村综合整治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8.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自然与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随着人们对遗产价值的认识和理解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于环境变化和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造成了自然和文化遗产破坏的日益加剧,遗产保护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本文系统阐述了当前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中应当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在重视申报的同时注重遗产的发掘、整理和保护;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强调遗产地保护中的自然与文化的综合研究;重视周边社区对遗产保护的重要作用;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关注遗产类型;加强遗产保护与管理的科学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农业文化遗产视角下珠三角桑基鱼塘的价值及保护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照联合国粮农组织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价值标准的解释,详细分析评估珠三角桑基鱼塘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剖析其现状与问题,认为珠三角桑基鱼塘具有非常突出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具体表现在:具有丰富的生产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与社会的协同进化;蕴含着朴素的循环经济与生态文明思想;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但目前珠三角桑基鱼塘已大面积萎缩和濒危,亟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实行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及时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积极向现代生态农业升级换代;开发为旅游休闲与科普教育基地;发挥湿地功能,优化生态安全格局;加速向珠三角以外地区转移和推广等。  相似文献   

10.
生态博物馆是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一种博物馆新形式,也是目前中国民族文化类旅游地开发与保护值得借鉴的模式之一。通过总结生态博物馆的概念、特征及在国内外的发腱现状,分析图瓦民俗资源特色和禾木图瓦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将生态博物馆理念运用到禾木图瓦村的旅游开发及规划当中,提出了生态博物馆的开发思路和重点,旨在探索民俗文化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的途径,以期为新疆及其他省份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地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