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建立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的耦合模型,深入分析了2000~2015年淮海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转型耦合关系及时空异质性特征,发现:(1)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沿京沪和东陇海铁路呈轴线分布;(2)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水平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不同城市之间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3)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耦合协调状态沿"勉强协调→低度协调→中度协调→高度协调"线路逐次提高。空间上,呈以徐州为中心,沿京沪、陇海形成"+"字区域格局。土地集约利用与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耦合协调度未体现出一致性且不同城市的差异性显著。  相似文献   

2.
对2000~2010年的西部地区12个省(区)人口和经济(GDP)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模拟人口和经济与城镇化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中国西部地区"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镇化、经济和人口发展变化特征,及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与省(区)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2000~2010年,西部地区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平均值是39.0%,远低于全国平均值(47.2%)。西部地区平均GDP年均增长率12.3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48%)。四川、内蒙古、广西、陕西、重庆对全国的GDP贡献率最高,且波动最大。"十一五"期间,西部地区内蒙古城镇化水平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藏的城镇化水平最低;重庆在2008年后城镇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各省城镇化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呈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越活跃,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西部地区人口和城镇化水平存在正负两种相关有关系,在排除GDP的影响外,重庆、四川、内蒙古的人口和城镇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其他省区呈现正相关关系。"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西部12个省(区)经济和城镇化水平均有大幅度提高,区域发展政策对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具有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县域为研究单元,运用熵模型、GIS技术、变异系数、改进的锡尔系数分解等方法,对1980-2011年新疆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格局、内部差异演化及其机理做出定量化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1)相比全国和西部12省市区,新疆的经济均量水平较低,增量和效益拉动较强;2011年新疆经济发展水平在均量、增量及效益分量中呈现出各自的空间分异特点;自1980年以来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心不断北移,极化中心基本显现。(2)以变异系数测度的县域经济极化态势呈波动减小特征,且差异大致可以分为4期扩张期和4期收缩期;扩大区域差异贡献率大的因子逐渐从增量和均量转化为增量和效益,资源开发在新疆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3)从贡献率的变动趋势上看,南疆内部差异和县域内部差异对新疆整体区域经济差异影响较显著;南疆内部、北疆内部个别年份、县市各自内部的区域经济差异均同新疆的经济总体差异变化规律一致,南北疆之间和县市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最小,变化振幅亦最小。  相似文献   

4.
张跃  刘莉 《世界地理研究》2021,30(5):991-1004
基于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两个指标,借助重心模型、Dagum基尼系数、空间收敛方法,分析2000—2017年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地区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①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东西方向的非均衡性大于南北方向;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水平呈现东-中-西梯度式递减格局,东、中、西部地区均呈现“中心-外围”空间分布特征;②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总体差异不断减小,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总体差异呈波动扩大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第一来源;③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高度化存在σ收敛、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产业结构合理化存在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④收敛影响因素存在差异性,人力资本和市场规模对促进长江经济带整体、东部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收敛具有促进作用,政府干预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收敛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创新差距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中、西三大区域作为地理观测单元,以专利申请受理数作为创新的度量指标,运用Theil指数及其分解详细刻画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时空变动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997—2013年间,中国区域创新相对发展率差异较大,省际创新呈现自东向西梯度分布的时空演变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部的省际创新差距持续增大,不存在"俱乐部收敛"特征;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先增大后减小,由此推动区域创新总体差距以2007年为分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倒"U"型变化特征;东、中、西三大区域内的省际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在考察期内持续增加,而区域间创新差距对全国整体差距的贡献率却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各地区不同的科技资源投入、区域创新环境以及知识溢出和地理集聚所引发的创新在空间层面的报酬递增是影响中国区域创新差距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近10年来,甘肃省区域差异总体呈现扩大趋势,不仅体现为省内的总体差异,也表现为各经济区之间的差异.运用Theil(锡尔)系数对甘肃省区域差异的地理构成进行二阶分解,结果表明,陇中地区内部各县(县级市、市辖区、县) 之间的经济差距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影响程度具有重要作用,缩小陇中地区内部差距对缩小甘肃省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西部大开发以后河西地区经济迅速崛起,其对甘肃省区域差异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1997—2015年中国内地除上海、西藏以外的29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方法研究产业结构演进、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时空演变及关系。结果表明:(1)城镇化质量与土地集约利用总体上呈递增趋势;东部地区结构效应略优于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而竞争效应变化不大且各地区间差异并不明显。(2)产业结构、城镇化质量和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异主要源于区域内部差异,且东部地区区域内部差异最大。(3)土地集约利用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质量是土地集约利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全国样本中,产业结构演进对土地集约利用的影响不显著;分区域样本中,东部地区构成效应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中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竞争效应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基于山东省17地市2002-2011年数据和Theil指数及其分解方法研究表明,山东省城市土地扩张强度差异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趋势,相似人口规模等级城市内部差距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城市内部差异显著。政府财政支出、区域产业结构、城市人口密度和区域开放度等均是影响山东省城市土地扩张强度的重要因素。Sharpley值分解结果表明,区域第三产业比重和市辖区人口密度对山东省城市土地扩张强度差异的相对贡献率呈增长趋势,开放度的相对贡献率先增后减,区域第二产业比重成为弥补城市间土地扩张强度差距的因素,政府财政规模对城市土地扩张强度差异变化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基于1996~2012年山西省96个县域经济数据,综合运用基尼系数、泰尔指数、ER指数、TW指数为代表的差异和极化指数等数理模型,通过Arc GIS 10.0对山西省县域经济差异与极化的演变轨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1996~2012年全省县域经济差异与极化呈现一定正相关性,均呈现先缩小后扩大再缩小的变化趋势,且总体呈现差异扩大、极化增强;(2)晋中、晋北和晋南三大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拉大是造成全省差异扩大的主要因素,且在不同时段三大区域表现为不尽相同的差异与极化趋势,其中晋中地区差异与极化最为严重;(3)空间表现上,呈现向下发散的县域数在全省三大区域均占多数,其次晋中地区以向下收敛为主,晋北地区以向上收敛为主,晋南地区以向上发散为主。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以快速城市化的沿海工业大省山东省为例,通过非协调性耦合模型对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及其非协调耦合过程进行定量分析,并运用GIS测度其空间分布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总体来看,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与资源利用水平较低。(2)1990年~2014年山东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非协调性持续下降,由磨合非协调耦合阶段向拮抗非协调耦合阶段转变。(3)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水平及其非协调性耦合度呈鲁东、鲁中地区优于鲁西地区的空间格局。区域自然环境、区域发展阶段、区域技术条件、区域产业结构、环境规制效率、区际关系结构是影响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探讨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状态,对指导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马惠兰  张姣 《干旱区地理》2013,36(4):742-748
在分析塔吉克斯坦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及居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用人口城市化率指标分析和评价塔吉克斯坦城市化水平及发展趋势,重点从经济城市化、人口城市化、生活质量城市化3个方面选择了13项指标,构建了塔吉克斯坦及中亚国家城市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0年间塔吉克斯坦城市化水平很低,发展缓慢,人口城镇化率维持在26.5%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2009年塔吉克斯坦城市化综合水平只有9.64%,处于中亚五国最低,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吸引外资能力不足、工业经济增长缓慢、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差、人口增长速度缓慢等因素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12.
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的地带与产业来源分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霞  王学真 《地理科学》2014,34(8):955-962
通过利用变异系数法对1989~2012年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演变的统计分析和利用Theil指数法对差距来源的结构分解表明,山东省地区经济差距呈现倒“U”型变化轨迹,以东部内部差距为主导的地带内差距和以第二、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内差距,构成了1989~2012年山东省经济差距的主要地带来源和产业来源,地带间差距和产业间差距仍不可忽视。根据实证结论,建议政府部门在依地区要素禀赋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优势企业跨地区扩张、提高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扶持等方面加强宏观政策调控,以兼顾地区经济平衡与产业结构优化。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分异特征与类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新越  刘二恋  候娟娟 《地理科学》2017,37(7):1087-1094
以山东省17地市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静态不平衡差、相对发展率、离差、比率等指标,研究2001~2014年山东省旅游城镇化响应的时空差异并划分类型,得到如下结论:2001~2009年山东省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不断扩大,2009~2014年不断减小;山东省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西部地区旅游城镇化响应强度与中东部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日照、泰安、威海为强响应型地区,潍坊、烟台、青岛、济南、莱芜为较强响应型地区,菏泽、聊城、德州、滨州、东营为弱响应型地区,枣庄、济宁、临沂、淄博为特殊响应型地区。  相似文献   

14.
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协调性的视角,对城市这一复合系统,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个子系统。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法,对福州市的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发展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福州市自2000年以来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都有所提高;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呈波动发展,至2008年处于濒临失调的状态,且生态环境的发展速度滞后于城市化的发展;福州市土地资源的紧缺、经济结构重型化和工业"三废"排放量等原因将会长期影响福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协调性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协调性视角构建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两大子系统。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两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然后借助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计算两者之间的协调度,进而评价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协调状况。结果显示:青岛市自2000年以来城市化和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都在不断提高,但城市化发展速度明显快于生态环境;青岛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这一复合系统的协调性基本处于失调状态,初步确定生态环境发展相对滞后于城市化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同时指出青岛市经济结构重型化、工业三废排放量大、资源和能源相对短缺以及区域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条件差异性的存在制约着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不同阶段,区域经济空间结构表现出不同特点。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东西差距,但不平衡性相对较小。依据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参照相关省区的发展实践,未来山东仍应继续保持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度不平衡,培植和发展省级、准省级、地区级、地方级、县级等5级增长极系统和胶济、京沪、日新、京九、烟青、环半岛等“三纵二横一环”的产业带格局。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土地资源极度稀缺紧张、且正处在加速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落实城镇建设用地投入与地区社会经济、居民生活以及资金短缺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当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城镇建设用地不仅是城镇人口城镇化、产业就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基础服务设施城镇化)的外在表征,更是一个国家(地区)资源使用效率、经济发展模式(集约抑或粗放)、社会公平公正(城镇基本服务设施的均等化)主要参考指标。故此,为了考查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协调性,该文借用非协调性指数模型、分别评价城镇建设用地投入与城镇人口、GDP、地方财政税收、产业就业非农化以及社会非农化之间的非协调程度,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总体而言是比较协调的,从各单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看,城镇建设用地投入至于各变量指标而言大体可以分为超前、滞后和相对协调三种类型,其中上海由于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当前户籍管理体制的作用而表现出相当程度的超前发展(粗放式发展)。最后就如何推进我国城镇建设用地投入的协调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群是未来城市化进程的主体形态。在内外驱动力作用下城市群形成发育的过程,也是城市群竞争力不断提升的过程。基于城市群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山东半岛城市群内在驱动力和外显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并运用相关分析、GDP增长贡献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二者之间的互动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群、分工协作、城镇化、交通网络化等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驱动着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地位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济青双核处于弱核带动状态;促进制造业集聚和加快一体化进程是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经济竞争力的两个关键性环节。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空间格局演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洪全  张云峰 《地理科学》2016,36(2):283-288
以县域为基本单元,以GDP和人口为指标,运用绝对差异指标和相对差异指标等经典统计方法,以及可分解的泰尔指数和区域分离指数,分析了2002~2012年江苏省沿海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江苏沿海经济发展的绝对差异一直在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基本呈缓慢缩小趋势。总体差异在波动中逐渐下降,其主要来源于区内差异,其中盐城区内差异贡献率最大。区域分离系数以2006年为拐点,呈倒“U”型变化特征,区域差异逐渐趋同。导致区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历史基础、区位条件和政策措施。空间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政府发展战略的连续变化过程,体现了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  相似文献   

20.
从区域一体化演进的视角分析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利用行业空间集中度指数分析1995~2009年环渤海地区制造业整体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并采用Krugman行业分工指数与专业化指数相结合分析一体化背景下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的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借助15年的动态数据并根据分型理论中R/S方法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结果显示: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一体化水平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边,由单向聚集阶段转变为聚集与扩散并存的新阶段。当区域一体化水平处于初级阶段时更易形成产业集聚现象且产业同构问题严重,如北京与天津在汽车、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的产业同构显著并形成了地区绝对优势,三大"港口一腹地"经济区域在石油加工、海洋化工、装备制造等领域产业同构现象严重。但随着一体化由初级走向中级阶段时,制造业行业发生了明显的产业梯度转移,地区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同构度逐步降低。当环渤海地区的一体化水平由中级阶段迈向高级阶段时,环渤海地区制造业产业同构度将持续降低,天津的产业结构将进入一个激烈的调整升级过程,与其余地区间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度显著下降,而特殊地区间(如辽宁与山东)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趋同度仍持续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