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2020年1月24日至12月18日我国314个城市的COVID-19现存确诊数、累计确诊数等统计数据,采用地理数据探索、新兴时空热点分析、空间马尔科夫链、动态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分析了COVID-19疫情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我国COVID-19疫情大致划分为大规模快速爆发期、全国严格防控期、全国抑制期、局部复发期、常态化防疫期5个阶段,绝大部分城市的疫情变化特征与全国总体情况类似;新兴时空热点方法识别出4种类型共124个疫情冷热点,其中增强热点24个、振荡热点27个、持续冷点16个、渐少的冷点57个;疫情热点主要分布于中东部地区特别是湖北周边区域,疫情冷点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及东北地区;各城市现存确诊人数的马尔科夫链转移概率矩阵分析结果显示,各种类型维持现状的概率大于0. 893,向下转移的平均概率明显高于向上转移的概率,在不同空间滞后类型的影响下各类型转移概率发生明显变化;动态面板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显示314个城市现存确诊数具有显著的时空自相关性且不同阶段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广州大都市登革热时空传播混合模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陶海燕  潘中哲  潘茂林  卓莉  徐勇  鹿苗 《地理学报》2016,71(9):1653-1662
以广州市2014年登革热疫情早期11周内679个登革热病例数据为例,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Knox检验的疾病时空传播网络模型,研究登革热疫情早期时空传播特征。首先,应用扩展Knox检验方法发现2周1 km内、1周5~7 km两个时空标度下,病例之间具有显著的时空交互特征;其次,提取两个时空标度下的病例点对,分别构造时空近邻传播(STAT)网络和日常移动传播(HDMT)网络;最后,对STAT和HDMT传播网络的同配性、空间特征、网络中心位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广州市登革热传播是空间近邻交叉传播和空间扩散传播的混合传播模式;利用STAT网络亲近中心度标识出的“爆发中心”与病例空间核密度中心基本重合,HDMT网络中介中心度标识出的“扩散中枢”多位于城市快速交通干线附近。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高铁对城市规模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国内城市规模变化较为明显的东北地区为例,探讨哈大高铁开通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造成的影响及规模变化呈现出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高铁开通对东北地区交通可达性产生明显的时空压缩效应,可达性提升幅度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随高铁距离增加而明显衰减,省际可达性提升幅度显著大于省内;(2)高铁产生的时空压缩格局与东北地区城市规模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耦合现象,哈大干线及其周边城市规模变动较为明显,而由高铁沿线向周边过渡的区域城市规模变动幅度相对有限;(3)哈大高铁对东北地区城市规模的影响主要呈现4种模式,不同的影响模式使得城市面临扩张、收缩两种不同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东北地区生长季长度变化及其对总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生态过程机理模型BEPS(Boreal Ecosystem Productivity Simulator)和卫星遥感资料模拟了2001~2010年中国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总初级生产力(GPP)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了生长季长度变化及其对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GPP的影响。研究表明:(1)2001~2010年东北地区生长季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生长季长度均没有显著的变化趋势,生长季长度的变化主要受到春季温度的影响。(2)东北地区陆地生态系统年均GPP总值为1 057.8±44.6 TgC,其中生长季内GPP值约占总GPP值的97.57%,即东北地区GPP主要是在生长季内固定的碳量。(3)东北地区GPP主要受降水量的调节,而生长季长度变化对GPP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申庆喜  李诚固  胡述聚  佟瑶 《地理科学》2021,41(11):2002-2010
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8—2018年城镇化质量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格局特征。结果发现:从整体变化趋势来看,东北地区整体的城镇化质量呈现显著提升趋势,但2015—2018年增长曲线呈现出“U”字型波动特征,各子系统中“城市活力”得分呈现显著下降趋势。从时空格局特征来看,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分布的时空分异明显,整体显著提升趋势下部分城市出现“阶段性”下降,通过LISA集聚图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镇化质量的“高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哈长”城市群和辽中南城市群,“低值”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6.
基于现有城市内部地域结构模型及建设用地扩展模式,提出侧重各方向上建设用地扩展的"城市年轮"模型。构建的"城市年轮"模型由城市重心、扩展方向、年轮单元弧、年轮形态等构成。中国城市扩展过程受五年计划(规划)影响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以沈阳市为研究区,选取1985-2015年七期五年计划(规划)期末年份的Landsat遥感影像,运用"城市年轮"模型,结合城市重心坐标、扩展强度、紧凑度、分形维数对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展的时空特征、形态特征、扩展模式和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沈阳市建设用地扩展时空分异明显;城市重心整体上向西南方向迁移;城市扩展模式由圈层状转换为沿高速道路放射状、再转换为新城组团式扩展;研究期末城市紧凑度很低,分形维数值很高,表明城市空间形态复杂。自然因素、政策因素、经济因素及交通因素是导致沈阳城市扩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甘肃省正宁县1995,2000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和相关耕地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以ENVI,ArcGIS和Fragstats主要工作平台,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生态风险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为了避免了评价指标选取的主观性,在景观水平上针对土地利用斑块数量、形状和蔓延度等特点选取了相应的景观指数,结合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构建了区域土地利用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数。为了研究生态风险的空间变化和验证生态退耕政策实施的效果,本文引入了生态风险质心迁移模型和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模型,定量描述了甘肃正宁县实施生态退耕工程前后生态风险的相对大小和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生态退耕工程的实施使得正宁县东、中、西部的生态风险均减小,减小幅度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东部〉西部〉中部。东部为生态风险防范管理的最重要地区;(2)正宁县生态退耕前后生态风险质心向西南方向迁移了4288m,东部和西部景观破碎度的大幅度变化对县域生态风险质心的迁移起到了主要的作用。研究结果提示:为了进一步加强正宁县生态安全管理,东部地区应以林地和草地生态保护为主,中部地区应保证耕地的质量并强化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规划和控制,而西部地区则需构建水土保持型农业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3S技术的中国东北地区林地时空动态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3  
利用3S技术和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中用LandSat TM(ETM)解译获取的东北地区1985,1995,2000年林地空间分布数据,建立林地时空演变模型,定量分析东北地区林地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5~2000年东北地区林地发生较大幅度变化,时空差异明显;1995~2000林地急剧减少趋势得到有效遏止,有林地面积出现一定程度增长,但林地变化的广度和强度仍然超过1985~1995年,突出表现在大兴安岭地区林地动态度增加。从空间格局上看,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山麓地带林地动态变化最强烈,主要表现为林地与耕地和草地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9.
研究城市大规模人群对疫情的情感响应时空特征,对于安抚人们情感状态以及优化防控措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带有地理标签的新浪微博数据为主要数据源,结合实地调查问卷,提出疫情场景下城市用户群体多维情感响应时空特征分析框架,该框架重点构建了城市用户群体对于疫情的多维情感强度的精确评估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疫情情感响应在时空维度上的变化特征,解析情感响应的显著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该文提出的疫情情感响应评估方法,可准确量化疫情场景下城市群体多维情感响应强度;2)疫情防控期间政府采取的防控措施能够有效安抚城市群体愤怒、恐惧等负面情感;3)喜悦情感是疫情防控期间城市群体情感响应的主体情感;4)面对疫情再次发生,城市群体负面情感强度上升幅度会显著下降。该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增强疫情情感监测能力、提升情感治理水平提供方法参考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文辉  陈丽茹  冼楚盈  孙彩歌 《热带地理》2022,42(10):1713-1723
广州“5·21”新冠肺炎疫情是境内首起由新冠病毒“德尔塔”(Delta)变异毒株引发的本土疫情。以广州“5·21”疫情感染者为对象,采用统计分析、文本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本土境外输入关联疫情的统计特征、扩散网络与防控管理。研究结论主要有:1)广州“5·21”疫情感染者以老年人居多,感染者潜伏期较短,病毒传播速度快。核酸检测筛查可将病毒传播的风险精准控制在已知范围;行程轨迹可以辅助及时厘清病毒传播链条,切断传播途径。2)感染者所在区和镇街、重点防控区域、分级分类防控管理区域呈片状和点状分布,感染者在少数镇街呈集聚分布特征,疫情传播以接触扩散为主、兼具跳跃扩散的特征。3)疫情扩散传播网络以“簇状”和“链状”为主,网络整体呈现一定“小世界”特征;网络节点层面指标值较高的节点处于疫情接触扩散传播网络的关键路径,是疫情分级分类防控管理的重点对象。4)疫情分级分类防控管理应做好出入管理、社区管控、居家隔离、需求保障、生活垃圾处理、环境消杀、健康监测和服务、核酸检测、宣传引导和管控解除等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城市内部的病例时空聚集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论文以重庆市为例,收集2020年1月21日—2月24日的458例COVID-19确诊病例数据,结合手机信令数据与空间环境数据,采用空间聚集性分析、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等方法,探究重庆市新冠疫情在街道尺度上的时空聚集性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时间上,确诊病例前期增长较快,以外地输入为主,后期逐渐趋缓,以本地传播(包括街道间传播、街道内传播、家庭内传播)为主,其中家庭内传播占比最大(23%);② 空间上,病例呈现显著的聚集特征,且聚集性逐渐增强,热点街道分布于重庆市西部、东北部;分类型来看,本地病例热点街道集中于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展更好的西北部、西南部,外地输入病例热点街道集中于地理邻近湖北省的中部、东北部;③ 所有病例密度、本地病例密度、外地输入病例密度与因子分析所得4个因子(即城市交通因子、街道间活动因子、生活服务因子、居民分布因子)的回归结果显示,交通设施水平与病例密度存在密切关联,商店超市餐饮等生活服务地点与病毒传播显著相关,街道间活动是发生聚集性疫情的重要因素,而外地输入型病例多出现于人口密集区域。疫情防控中应根据不同区域疫情传播模式差异实施针对性措施,例如在重庆市中部、东北部关注外地输入防控,西北部、西南部以本地传播防控为重点;同时,应加强城市内部交通与街道居民接触密集区域的防控措施,有效防止疫情反弹。  相似文献   

12.
在2020年全球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的背景下,揭示中国疫情扩散时空模式及影响因素对于科学制定防疫策略具有重要作用。针对2020年1月24日—3月18日期间中国COVID-19疫情从快速扩散到逐步控制的完整过程,基于累计确诊病例数据,以317个地级市为对象,建立疫情扩散时空模式判别模型,结合峰位置、半峰间距、峰度、偏度等参数,解析时空模式的基本特征;基于交通可达性、城市关联程度和人口流动构建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揭示时空模式的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① 距武汉市直线距离588 km为判别疫情扩散4种空间模式的有效边界,综合同一空间模式下的时间过程类别,得到13类疫情扩散时空模式。② 蛙跳型的疫情扩散相对严重;除近距离蛙跳型以外,其余空间模式的疫情扩散时间过程差异明显;各种时空模式的新增确诊病例峰值大多为2020年2月3日;所有普通类城市的平均半峰间距约为14 d,与COVID-19病毒的潜伏期一致。③ 与武汉市的人口关联度主要影响蔓延型和近距离蛙跳型空间模式,与武汉市的通航状况对远距离蛙跳型空间模式具有正向影响,迁出人口数量对蛙跳型空间模式有显著作用,综合型空间模式受初级和次级疫情暴发地的双重影响。不同城市应根据自身的疫情扩散时空模式,在疫情期间高度重视交通管控,从关键环节遏制疫情扩散。  相似文献   

13.
边境旅游是中国陆地边境地区的支柱产业和国际合作的重要内容。依据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分析中国陆地边境旅游资源单体的数量、类型和质量,并结合陆地边境地级行政区接待入境旅游人数和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两个指标,从空间差异性和空间自相关两个方面刻画中国陆地边境旅游发展格局,探讨中国陆地边境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范围共涉及3 341个陆地边境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约占34.36%,建筑与设施是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多的类型。西南地区和东北地区分别是中国陆地边境旅游资源“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地区。在2006—2015年间,边境旅游经济发展最快的是新疆西北部和黑龙江东部边境地区;边境旅游经济发展的热点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边境地区,冷点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疆东部、西南部以及西藏西南部边境地区。地形条件、文化多样性、区位条件、国际地缘政治关系以及旅游设施水平是影响边境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边境旅游发展政策,加强不同类型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开发和区域旅游合作,完善旅游设施,积极探索开发与保护兼顾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东北地区旅游经济影响因素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关伟  郝金连 《地理科学》2018,38(6):935-943
从中观层面以东北地区41个市域为分析单元,选择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2004、2009和2015年截面数据,采用ESDA法分析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关联特征,运用OLS和GWR模型分析旅游经济和旅游产业因子、消费因子、投资因子之间的关系,以此挖掘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时空结构信息。结果表明: 旅游经济发展呈显著空间正相关,相关性逐渐增大; OLS回归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因子对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强度最大,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始终起基础性决定作用,其次为消费因子和投资因子,后两者差别不大; GWR回归结果显示,模型3 a拟合优度均比OLS有所提高,回归系数均为正值,但分布规律不同;旅游产业因子回归系数高值区经历了西南部-中南部-东北部转移,向外围圈层递减;消费因子回归系数高值区由东北部向东南部转移,向外围逐渐递减;投资因子回归系数高值区则由东北部-中南部-东北部转移,向外围逐渐递减。  相似文献   

15.
程艺  刘慧  张芳芳 《地理研究》2022,41(3):851-866
传染病影响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边境口岸地区是传染病境外输入防控中的薄弱区域。然而,目前关于边境地区传染病境外输入风险和防控的研究大部分停留在指标体系构建或定性分析的层面。现有研究中缺乏从地理学视角分析边境口岸传染病的时空演化,对传染病风险的定量测度与情景模拟有待加强,对中国边境口岸的疫情防控工作缺乏精准指导。本文构建了一般意义上的边境口岸地区传染病境外输入风险指数(ERI),评估了一般年份中国陆地边境口岸地区传染病境外输入风险,并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为例,对中国陆地边境口岸不同管控措施情境进行风险分析,识别了疫情境外输入的高风险口岸。结果表明:①一般年份中约1/5的中国陆地边境口岸风险较高,包括瑞丽、二连浩特、满洲里、东兴等,其中中缅边境地区最为集中。②2020年中国边境口岸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呈现空间极化特征,集中发生在满洲里、绥芬河、瑞丽三个口岸地区。③中俄、中哈边境口岸地区是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的较高风险区域,霍尔果斯、满洲里、阿拉山口、绥芬河、珲春5个口岸仍存在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的较高风险。增强边境口岸管控措施对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境外输入风险效果显著,后疫情时代需积极转变边境对外贸易方式,协调边境发展与疫情管控之间的关系。本文提出的传染病跨境传播风险评估方法,不仅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常态化防控提供决策参考,更为今后各类传染病境外输入的定量评估和分级分类管控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顾西辉  张强  张生 《地理科学》2016,36(3):439-447
搜集并分析了全国29个省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1961~2010年农业洪旱灾害数据,深入探讨了中国洪旱灾害时空变异规律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部分省份农业洪涝、干旱灾害具有明显的突变和趋势特征。中国中部、中西部及西北部洪涝灾害呈显著上升趋势;西北、东北地区及云南等地区干旱灾害呈显著上升趋势。除华北和东北地区外,洪涝灾害对农业的威胁日益严峻,而干旱灾害则无显著变化。这对中国粮食安全形成了重大挑战,尤其是西部以及北部地区粮食灾损率和灾损量显著上升。降水时空分布发生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共同影响了中国农业洪涝、干旱时空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选择2018年中国民航旅客吞吐量排位前60的机场所在城市作为网络节点、节点间的航线联系作为边构建中国客运航空网络,追踪采集60个机场2018年11月12—18日一周内共计126 064条国内航班数据。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多目标加权求和模型搭建了中国客运航空网络节点结构评估体系,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网络外部性因素的空间异质性进行测度。研究发现:中国客运航空网络小世界网络特征显著,节点度较高的城市在网络中重要程度突出。城市综合实力与客运航空网络节点等级具有呼应性,节点外部性因素指数分布呈现长尾状。经济总量、服务业、潜力系统3个外部性因素对航空运输系统的影响在不同城市空间上表现出集聚特征,主要在华北、华东地区热点集聚,在西部、东北地区冷点集聚。华北、华中等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外部性因素对航空运输系统的支持力度更为突出,而东北、中部、西南等地区则较为薄弱。研究将客运航空网络结构特征与支持和反映其结构的城市综合实力差异联系起来,研究网络外部性因素的航空网络连接机制,为网络的稳定和优化提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As a daily necessity and an important cash crop in China and many other countries, tea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Using production concentration index model and industry’ s barycenter theory, we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ea production and barycenter movement trajectory of tea plantations and production in China between 1986 and 2015. Driving forces of the movement were also analyzed. From 1986 to 2000, tea production in China’s Mainland of grew slowly (by 210×103 t).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in tea yield per unit area was the primary contributor (more than 60%) to the growth in tea production during this period. Since China joined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in 2001, tea production has grown rapidly, by 1.59×106 t between 2001 and 2015. The increase in the tea plantations area is the main contributor. Over the last 30 years, the barycenters of tea production in China have moved westward from the Dongting Lake Plain to the eastern fringe of the Yunnan-Guizhou Plateau. Guizhou, Guangxi, and Sichuan in southwestern China have gradually become regions of new concentrated tea plantations and main tea production provinces. Lower cost of land and labor in southwestern China are the main drivers of the westward movement of China’s tea industry. In addition, supportive policies and the favorable natural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ontribute to the westward movement of tea industry. Our research highlights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China’s tea production in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result indicates importance to make appropriate polic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ea industry in China.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30年气候要素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李爽  王羊  李双成 《地理研究》2009,28(6):1593-1605
利用1971~2000年中国603个气象站点逐日平均温度和降水量数据,借助ArcGIS空间分析工具,采用自组织特征映射模型(SOFM),对中国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总体特征以增温为主,增温增湿的地区面积最为广大;季节变化构型也以增温增湿为主,秋季略有异常;从年代际变化来看,1971~1980年间,中国的气候以降温为主,而从1981年开始的20年间,全国的气候变化转为增温占主导。SOFM网络分类结果可以描述为缓增温少降水、剧增温平降水、缓增温缓降水和剧增温剧降水等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20.
中国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中国西北地区东部136个气象站2001-2011年每6 h地面降水常规观测资料、1 674个自动站2009-2011年逐时降水资料,运用气候统计、线性趋势、归一化、分区域统计以及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西北地区东部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该地区短时强降水日数年际变化不大,但区域性的短时强降水过程呈明显增加趋势;短时强降水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且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短时强降水总频次的空间分布与地势分布比较一致,高频高值区多位于夏半年环流盛行西南气流的迎风坡附近;在空间上PCD由东南向西北越来越集中,PCP自东向西逐步推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