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普通薄片、铸体薄片镜下观察与定量统计为基础,结合扫描电镜照片特征,确定珠江组砂岩岩石学特征及主要成岩作用特征。珠江组砂岩以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孔隙度主要在14.0%~26.0%之间,渗透率主要在10mD~1000mD之间,孔隙类型以次生溶孔为主。珠江组砂岩压实强度中等且溶蚀作用较强,使得砂岩中的孔隙、喉道相对粗大,连通性较好。部分层段发育的碳酸盐胶结物抵御了压实作用,为后期次生溶孔的发育创造了条件,高岭石、伊/蒙混层等粘土矿物中富含的微孔隙,有利于天然气的聚集。  相似文献   

2.
基于南祁连盆地下日哈坳陷和哈拉湖坳陷剖面及井内样品测试分析,从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成熟度、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及孔隙结构方面对尕勒得寺组泥页岩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储层特征进行了评价。认为尕勒得寺组有机质类型较好,以Ⅱ型为主,有机质丰度达到了中等—好烃源岩级别,成熟度达到了过成熟阶段,以滞留烃裂解生气为主,具备一定的产气能力。矿物组分以黏土矿物为主,次为石英,脆性指数低,页岩气开发阶段对储层改造要求较大;蒙脱石在伊蒙混层中含量较低,显示为晚成岩作用阶段。尕勒得寺组孔体积较好,以微孔和中孔为主;比表面积较大,主要受纳米级微孔控制,黏土矿物粒间孔及有机质孔贡献较大,总体来说尕勒得寺组具备较好的生储条件。  相似文献   

3.
自生绿泥石是碎屑岩储层中常见的粘土矿物,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通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包括自生绿泥石形成的物质条件、微观赋存状态、形成时间与世代、与储层物性的关系等。主要结论有:(1)自生绿泥石形成于富铁镁、高孔、高渗的沉积环境,广泛分布于滨岸、三角洲以及河流环境中;(2)自生绿泥石主要有3种赋存状态,分别为颗粒包膜、孔隙衬里和孔隙充填,形成的先后顺序大致为包膜→衬里→充填;(3)自生绿泥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主要取决于绿泥石的厚度及连续性、形成时间及产状、碎屑颗粒结构、岩屑类型及含量等方面。对储层最具建设性意义的是厚度适中、连续性好的孔隙衬里绿泥石。  相似文献   

4.
深层卤水是我国重要的液体矿产资源,其中含有钾、锂、铷、铯、溴、碘、硼等高价值元素,具有广阔的综合利用开发前景。通过研究江汉盆地潜江凹陷北部地区潜江组卤水矿床的储层以及水化学特征,对该地区卤水成因及其成藏条件进行了分析。深层卤水赋存于潜江凹陷古近系潜江组砂岩中,水化学类型以硫酸钠亚型为主,其次为碳酸盐型、氯化钙型和硫酸镁亚型。总矿化度在221.3~323.5 g/L之间,平均值为274.08 g/L,酸碱度为4.5~6.5。潜江组卤水浓缩程度不高,变质程度低,体系较为开放。结合卤水矿床的水化学和储层特征,盆地卤水来源主要有火山—地热水的补给、基性火山岩的水—岩反应和蒸发岩的地下溶解。位于潜江凹陷北缘的钟西地区砂岩厚度大,具有巨大的储集空间,在构造—岩相作用下可能储藏了来自潜江凹陷南部古盐湖的卤水,因此潜江凹陷北部钟西地区砂岩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  相似文献   

5.
综合利用岩石薄片、扫面电镜、铸体薄片、压汞等资料分析对梨树断陷沙河子组致密砂岩的储层特征、成岩作用、成岩演化以及孔隙度演化进行研究。沙河子组经历的成岩作用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溶蚀作用等。其中破坏性成岩作用主要有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建设性成岩作用主要是溶蚀作用。压实作用使储层孔隙度减小21.1%,方解石胶结使原生孔隙减少12%左右,溶蚀作用使岩石孔隙增加5%左右。本区钙质胶结物有效地保护原生孔隙免遭后期机械压实和构造作用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哈尔交煤矿位于托斯特盆地南部地区萨吾尔复向斜的南翼,含煤地层为下二叠统卡拉岗组(P_1kl),由一套喷发和沉积建造岩系组成,为二叠系断陷盆地沉积。笔者通过对研究区实际样品采集测试成果的综合整理,对该区煤储层的等温吸附性、含气性、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应力参数和储层温度等物性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和研究,系统的评价了研究区煤层气赋存的地质条件及各项物性参数,为下阶段煤层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页岩气的富集受地层厚度、面积、有机质丰度、生烃潜量、储层物性等多方面因素控制。本文以准噶尔盆地南缘吉木萨尔县西大龙口至白杨河地区中二叠统芦草沟组烃源岩为研究对象,以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有机地球化学、沉积学等为理论指导,利用钻探、实验测试分析、测井等方法手段,归纳总结区内页岩气富集规律及成藏特征,了解区内目的层位中影响页岩气富集的主要因素。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探索该区页气资源前景。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大关县天星堡漂坝铜矿共发现七层矿体,均赋存在三叠系下统砂岩层中,离下覆岩层二叠系乐平组含煤建造较近的三叠系第一段砂岩层为主要含铜层位。铜矿体的成因推测为上升的地下水或热卤水萃取了下部乐平组玄武岩中的铜质,此时形成含铜溶液沿着砂岩孔隙或区域断裂不断地上升,与乐平组含煤建造中形成的H2S反应形成铜矿体。形成的铜矿体下层以硫化矿为主,主要矿物辉铜矿;随着上升的含铜溶液浓度不断下降以及H2S气体的减少等,形成的铜矿体以氧化矿为主,其主要矿物为孔雀石。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及采样分析结果,推测该矿区内铜矿体的成矿时间为早三叠世之后,具明显的砂岩型铜矿特征。  相似文献   

9.
土壤颗粒排列是影响孔隙特征的最基本因素。土壤薄片能够直接观察且定量的分析土壤孔隙特征。为了解不同质地土壤的孔隙差异,于山东省东昌府区采集不同质地土壤(壤土、黏壤土、砂质壤土),通过常规方法和土壤微形态技术对比分析土壤孔隙特征。结果表明:三类样地土壤孔隙度均为表层向下逐渐减少。表层、底层差异在砂质壤土中主要体现于总孔隙度与毛管孔隙度,黏壤土、壤土则主要体现为总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砂质壤土中各土层均以简单堆集孔隙为主;而0~10 cm黏壤土、壤土以复合堆积孔隙为主,其下复合堆积孔隙减少、其他形状孔隙增多。薄片图像测定孔隙数量可反映常规分析总孔隙度的50%左右,对于非毛管孔隙度则可反映80%左右。因此,土壤薄片更适合分析土壤非毛管孔隙。  相似文献   

10.
利用2019年在贵州省关岭县调查的1 518份样本数据,对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以男性、中青年为主,文化程度整体偏低,不同民族转移数量差异不明显;劳动力主要转移到省外,占比70. 69%;月收入水平集中在2 001~3 000元和3 001~5 000元范围内;以转入制造业、建筑业和居民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占80. 57%;转移时间5年以上的数量最多,约1/3的劳动力转移时间在两年以下;转移途径主要是自己寻找和亲朋介绍。②城乡收入水平差距、受教育程度、家庭耕地资源等因素对劳动力转移产生重要影响,劳动力老龄化、乡土情结等成为阻碍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基于转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从空间、经济、社会3个方面制定乡村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岩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浙江江郎山丹霞地貌区主要岩层方岩组(K1f)的22块岩石标本进行常量元素、氧化物含量的X荧光和薄片偏光显微镜鉴定,分析了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岩性特征与地貌成因的关系:(1)方岩组(K1f)砾岩中的火山岩砾石和岩屑含量普遍较高,SiO2含量普遍也很高(在44.90%~75.80%之间),表明岩性总体上抗风化能力强,这使江郎山丹霞地貌最具特色的"三爿石"历经沧桑仍能巍然屹立,江郎山也因此成为丹霞地貌发育晚年时期的典型代表.(2)方岩组(K1f)的砂岩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其胶结物的主要成分为方解石,粒间孔隙约占20%~25%,局部可见方解石胶结物的溶蚀现象.岩石薄片鉴定可看出,其粒间孔隙很可能是方解石胶结物被溶蚀后的结果,而且构成砂岩的岩体的流纹岩岩屑等其本身就具有气孔构造,这些岩屑在显微镜下可见已经强烈泥化,岩体抗风化程度较低,这是构成该区地貌岩性之一的砂岩被侵蚀和风化程度较高的主要原因.(3)在江郎山丹霞地貌发育过程中方岩组(K1f)岩性对地貌的形成起了基础和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岩性的特征及抗风化能力的不同导致的差异风化现象,对该区丹霞地貌后期的微地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岩性差异风化是江郎山山体崩塌、扁平状洞穴的形成的重要因素,这也为研究江郎山等丹霞地貌山区地质灾害的岩性特征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鄂托克前旗白土井地区的热储层主要分布于天环拗陷的侏罗系、白垩系砂岩层状含水岩系和断层带脉状含水岩系。本文结合典型石油、煤田勘探孔及水文钻孔等,重点分析研究了两类热储层的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形成热储的盖层、地热通道和热源。  相似文献   

13.
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团聚体微结构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水库落差30 m的反季节水文节律使消落带的地形、植被和土壤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土壤团聚体微结构对干湿交替作用极为敏感。为了明确三峡水库消落带水位周期性涨落对土壤团聚体微结构的影响,采集消落带145~155 m、155~165 m、165~175 m的表层土壤,以未淹水高程180 m的土壤为对照,采用同步辐射显微CT及图像处理技术,对土壤团聚体微结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团聚体孔隙度随水位高程的降低而显著降低,与180 m的孔隙度相比,165~175 m、155~165 m和145~155 m的孔隙度依次降低了21.80%、47.68%和59.58%;孔隙数量和孔隙节点数量随水位高程的降低显著减少,最大降幅分别为56.64%和91.18%;孔隙分形维数随水位高程降低而降低,欧拉值则随水位高程的降低而增大;(2)团聚体孔隙度以100μm的通气孔隙度为主,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通气孔隙度逐渐降低,而30μm的贮存孔隙度和30~100μm的毛管孔隙度先增加后降低;(3)团聚体孔隙形状以瘦长型孔隙为主,随着水位高程的降低,瘦长型孔隙占孔隙度的百分比显著降低,而规则孔隙和不规则孔隙占孔隙度的百分比显著增加。三峡水库消落带水位周期性涨落对团聚体孔隙数量、大小分布、形状特征等影响显著,团聚体孔隙特征参数随水位高程的变化,主要受淹水时间、淹水深度和干湿交替等因素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三峡水库消落带土壤抗蚀能力及岸坡稳定性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宁波四明山区农村聚落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下,理解农村聚落格局和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以宁波四明山区为例,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核密度分析、Voronoi图的变异系数及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定量分析了农村聚落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宁波四明山区农村聚落呈现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北部和东部集聚,主要受海拔、坡度、河流、道路、耕地等因素影响沿线错落分布。以梨洲街道、陆埠镇、河姆渡镇、横街镇为主是高密度区,向西部和南部依次为以溪口镇、四明山镇为主的低密度区。该研究可为宁波四明山区农村聚落的土地整理及规划提供新依据,也能为生态功能区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全球已发现的工业油气田中与盐系地层有关的约为58%,总结盐相关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其勘探经验,为含盐盆地的油气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红海盆地的岩盐发育和分布规律研究、盆地生储盖特征分析及红海盆地实际勘探经验总结,认为含盐盆地具有以下特征:含盐盆地盐系地层发育,岩盐因构造变形可形成多种类型的盐构造,油气勘探应以寻找各种盐构造油气藏为主;含盐盆地盐下易形成高温高压,盐下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砂岩,这种异常高压对储集层的储集性能是有利的,盐下应以储层类型和圈闭识别为主要勘探目标;含盐盆地地质情况复杂,勘探工程难度大,需加强钻井工程研究;含盐盆地盐下地震成像普遍较差,加强盐下地震处理技术研究,辨别盐下"假构造",是盐盆勘探取得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耦合协调、空间关联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水平进行测度,进一步分析其空间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 浙江省县域高质量发展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异特征,高质量发展耦合空间格局以良好耦合为主,高质量发展协调水平以中级协调为主。② 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空间结构呈现出向环杭州湾高度集聚态势,空间耦合冷热点区变化显著,空间演化路径以递次转移为主、跨级转移为辅,空间协调冷热点区分布格局比较稳定。③ 高质量协调发展影响因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作用强度自经济实力、集聚能力、政府财政支持和基础设施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子长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的岩芯观察、粒度分析、钻井及测井资料等的综合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区长6段储层的沉积微相特征、砂体展布特征,并划定了其湖岸线的位置。研究表明,子长地区延长组长6段储层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及三角洲前缘两种沉积亚相,进一步划分出分流河道、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及河口坝等5种沉积微相。在此基础上,明确了湖岸线的位置,并探讨了其对优质储集砂体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村煤矿现阶段为浅部开采,随着开采水平向深部延伸,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趋于复杂,准确预测矿井涌水量对深部开采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郭村煤矿水文地质特征,针对影响开采的主要含水层,确定了二叠系山西组顶板砂岩裂隙水和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上段煤层底板岩溶裂隙水为主要充水水源,构造裂隙及采动裂隙为主要充水通道,另外受矿井浅部地表水体影响较大。充分考虑矿井多种充水因素,提高矿井涌水量的预测精度,采用比拟法和大井法对深部开采时矿井的涌水量进行预算,为矿井深部水害防治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借助ArcGIS软件可视化处理功能,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定量分析方法,对四川盐文化遗产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盐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盐文化遗产主要由生产遗址和饮食类遗产项目为主,盐文化遗产总体分布相对集中,但在市域空间上分布数量不均衡,其空间分布受地形、资源、历史、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在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盐文化资源特点,提出四川盐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背景下广东省农村宅基地房屋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东省农村地籍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对农村宅基地房屋的利用、结构、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农村宅基地房屋以一层、砖结构和混合结构为主,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性。同时层高与结构间的空间分布存在一定相关性,低层与砖、混合结构房屋主要分布在粤北及粤西等偏远地区,高层与砼结构房屋多集中在珠三角地区。2)研究区内农村宅基地房屋空置、闲置现象普遍,平均空置率和闲置率分别为6.75%和5.66%,且农村空心化现象显著,50.87%的区县村庄处于中度空心化程度以上。此外,研究区内存在一定的一户多宅与户均宅基地面积超标现象。3)研究区内农村房屋利用特征受到人文、自然、社会、经济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区域经济差异及珠三角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影响最为显著。广东省农村宅基地房屋利用特征与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且存在一定的闲置宅基地资源,因此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应当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建设用地优化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