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建是我国著名茶区,发展茶叶生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技术、经济条件良好。茶叶产量位居全国前列,茶质优,闻名中外。生产的茶叶种类多,特种茶多,名茶多,商品性强。茶园分布广泛又相对集中,茶叶单产低。积极发展茶叶生产是发挥优势,振兴福建经济和国家现代化建设之所需。今后发展茶叶生产的途径:(一)努力提高茶叶单产;(二)尽快提高茶叶质量;(三)加速发展特种茶及名茶生产;(四)合理布局茶叶生产。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信阳茶区资源环境特点,通过分析茶叶资源利用概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从发展绿色茶产品角度,提出茶叶资源利用保护对策:要有计划地增加和保护茶叶品种资源,建立茶叶良种繁育体系;进行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建设;开展茶园环境保护,进行生态型茶园建设及茶园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开展茶叶资源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等。为信阳茶区绿色茶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闽东茶叶气候适宜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会康 《山地学报》2016,(4):415-424
茶是中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气候变化对茶叶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福建省主要产茶区闽东9县市1981—2013年气候要素资料,应用模糊数学方法构建茶叶适宜度模型,分析茶叶气候适宜度年际、年代及季节变化特征,运用Arcgis地理信息软件对闽东茶叶气候适宜度年代空间变化分布进行区划分析。结果表明,闽东地区总体茶叶生长的气候条件好,适宜度高。但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影响山区茶叶适宜条件的主要气候要素是积温,而沿海则是相对湿度和干燥度。受气候变化影响,闽东茶叶适宜度随年际波动明显,沿海茶叶适宜度年代变化幅度比山区大,波动更不稳定,其变差趋势也比山区更显著。季节性特征显示春、夏、秋3个季节适宜度也都随年代波动幅度增大而数值呈减小趋势,其中春茶适宜度变化小,而夏、秋茶变差趋势显著。针对气候变化对闽东茶叶适宜度的不利影响,建议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茶园小气候条件和加强防灾能力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了河南大别山区茶叶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河南大别山区茶叶优质高产的技术途径:重修剪。台刈、改园、无性系繁殖、矮密高产茶园和立体生态茶园。  相似文献   

5.
6.
综合分析了河南大别山区茶叶生产的生态环境条件,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河南大别山区茶叶优势高产的技术途径;重修剪、台刈、改园、无性系繁殖、矮密高产茶园和立体生态茶园。  相似文献   

7.
信阳茶区茶叶生长的生态环境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分析信阳茶区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该茶区适宜种植全国名茶-“信阳毛尖”的生态环境优势条件,同时,也指出本茶区地质生态环境条件的不足及存在良种繁育栽培,茶叶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以期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共同促进河南茶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浙闽山区茶叶生产基地评价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华熙成 《地理研究》1994,13(3):98-103
茶叶基地的评价包括对基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的评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将自然和经济条件进行定量的综合评估,用综合评价值区分基地间的差异,最后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出茶叶生产基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9.
河南信阳茶叶资源环境优势及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国强  李培玉 《山地学报》2004,22(6):772-775
信阳茶叶是河南省南部大别-桐柏山区的重要经济作物资源之一。该区域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植物资源丰富,是河南的鱼米之乡。气候条件独特,利于优质茶叶生长。因此,虽然以信阳毛尖为代表的信阳茶区茶叶面积小,茶叶总产量少,但产品质量上乘,深受茶叶消费者的喜爱,是全国名优绿茶重要产区。依据信阳茶区茶叶资源环境优势,提出进行名优绿色无公害茶产品的开发;组织茶叶产业化发展;加强信阳茶叶生产的标准化研究推广工作和加强对外经济技术联系协作,为河南省信阳茶叶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信阳茶叶良种引进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阳茶区为我国产茶历史悠久的茶区,信阳毛尖更是久负盛誉,屡获国内外大奖。综合该区的自然地域特点,着重就良种引进,无性繁育及优质高产栽培方面的问题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1.
12.
13.
Chagusaba, which is traditional tea-grass integrated system in Shizuoka, is one of Globally Important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GIAHS) sites in Japan. Chagusaba provide an important habitat for natural plant species.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flora in Chagusaba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affect the number of native species estimated their diversity. Fifty Chagusaba were classified in to five vegetation types by 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 In addition, high number of native plant species Chagusaba had low soil pH, covered large areas, and were in places where the land had not been modified.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GLM), we found that land modification had an especially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iversity of native plants, and that the diversity of native plants was reflected in the history of the use of the land.  相似文献   

14.
根据近年作者及国内相关研究数据,分析茶园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Al的库容、循环流量和速率,提出茶园生态系统Al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生态系统Al的惰性库、调节库和活动库之比为10 000∶200∶1;Al的内外循环量都很大,分别达51.89 kg.hm-2.a-1和33.48kg.hm-2.a-1;调节库和活动库Al的周转速率非常快,年更新率分别达0.34%和55.48%,体现了其他生态系统所没有的特别高的Al循环特征;茶园Al循环导致了土壤的加速酸化、无机态Al向有机结合态Al的转化和生态系统中有机结合态  相似文献   

15.
云顶茶园是侨胞林哲濂先生租赁原新罗区农业局所属小池茶场为基地独资经营的项目。本文在对龙岩市云顶茶园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现状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应在“巩固、改造、配套、完善、创新”的原则上,确立“以茶带旅游,以旅游促茶业”的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发展思路,以水土保持创优美环境为宗旨,用全面综合、发展的观点来考虑云顶茶园的开发利用规划,促使云顶茶园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近年作者及国内相关研究数据,分析茶园生态系统中各子系统Al的库容、循环流量和速率,提出茶园生态系统Al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生态系统Al的惰性库、调节库和活动库之比为10 000∶200∶1;Al的内外循环量都很大,分别达51.89 kg.hm-2.a-1和33.48kg.hm-2.a-1;调节库和活动库Al的周转速率非常快,年更新率分别达0.34%和55.48%,体现了其他生态系统所没有的特别高的Al循环特征;茶园Al循环导致了土壤的加速酸化、无机态Al向有机结合态Al的转化和生态系统中有机结合态Al的不断积聚.  相似文献   

17.
茶园生态系统氟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近年作者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般茶园(非F污染区,非高F地质背景区)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估算茶园生态系统各子系统F的库容和库之间的F流量,分析茶园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茶园生态系统F的惰性库:调节库:活动库为239:4:1,活动库占总库容的比例高达0.41%,其比例是非常高的;2...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作者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一般茶园(非F污染区,非高F地质背景区)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型,估算茶园生态系统各子系统F的库容和库之间的F流量,分析茶园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1)茶园生态系统F的惰性库:调节库:活动库为239:4:1,活动库占总库容的比例高达0.41%,其比例是非常高的;2)该生态系统F的外循环是一个正平衡循环,F的收入与支出比为2:1,同时地表径流的F支出大于地下径流的F支出;3)由于茶树具有很强的从土壤摄取F的能力,摄取的F绝大部分(98%)汇集于叶上,特别是老叶上,且部分易被雨水淋出,因而通过透冠流和枯枝落叶形成很大的F流量,分别达10.5k·hm^-2·a^-1和8.5kg·hm^-2·a^-1,内循环流量达19.95kg·hm^-2·a^-1,为活动库库容的3.6倍,使活动库具有很高的更新速率;4)茶园生态系统F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伴随着系统中F的活化、有机化和生物积累过程.  相似文献   

19.
茶树具有喜酸聚铝特性,而酸性条件下土壤中的磷很容易被固定。为了弄清茶树根际土壤磷的吸附过程与作用机理,采用外源磷吸附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母质、不同种植年限茶树根际土壤磷的吸附过程与动力学,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拟合磷吸附动力学曲线,探讨了茶树根际土壤的磷吸附特征。结果表明:茶树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磷的吸附过程与动力学有明显的差异。与非根际土壤的相比,茶树根际土壤最大吸附量(Xm)值低56 mg/kg,但是最大缓冲容量(MBC)高2.60,磷吸附饱和度(DPS)高1.44,表明根际土壤磷吸附力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磷生物有效性高于非根际土壤。3种成土母质发育的茶园根际土壤磷吸附能力强弱依次为第四纪红色粘土花岗岩风化物板页岩风化物。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根际土壤磷吸附能力特征值Xm和MBC有所降低,而DPS有所增加。第四纪红色粘土、花岗岩风化物和板页岩风化物3种母质发育的茶树根际土壤DPS值依次提高了0.83、2.83和3.51,而Xm依次降低了91 mg/kg,131 mg/kg和61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