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粤东北的梅州市,由于历史、地理环境、发展基础等多方面原因,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属于经济欠发达山区。但梅州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广东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文中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对梅州市主要经济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经济发展存在的差距,依据科学发展观,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条件下,构建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工业经济为支撑,以旅游经济为重点的绿色产业体系,培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建设特色专业小城镇,壮大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绿色崛起、科学发展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2.
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创建梅州特色农业品牌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国锋 《热带地理》2002,22(2):97-101
实施农业名牌战略,既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需要,也是实现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遵循“市场导向、特色优势、绿色发展”3大原则。梅州市具有发展特色农业,构建名牌的有利条件,应在制定创名牌规划、开发无公害优质农产品、创造培育农业名牌的制度环境和经营机制3方面寻求对策。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内分为三大区域:苏北、苏中和苏南,各区域之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且苏北、苏中与苏南之间的经济差距有日渐扩大的趋势。区域的协调发展才是江苏省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地区的优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虽然苏北、苏中在历史因素、地理区位、发展基础、人口素质上处于劣势,但是近几年来在劳动力数量上、政策上和生态环境上逐渐发展,具有了优势。苏中、苏北的发展之路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中心城市的选择,发挥扩散作用,带动区域的发展。其次向苏南城市寻求辐射。然后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实现产业布局一体化。  相似文献   

4.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河南县域交通与经济协调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德友  陆玉麒  樊新生 《地理研究》2013,32(11):2092-2106
通过建构县域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2003 年和2008 年河南省各县域单元的交通优势度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比较。进而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河南县域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性进行评价、比较与分类。研究表明,2003-2008 年期间河南省各县市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区域分异现象还较为突出。县域交通优势度由2003 年的沿主要交通干线带状分布向团块状连片分布态势演进,中原城市群地区县市交通优势度高于外围地区,平原地区县市交通优势度高于山区县市;而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西部普遍高于东部,山区资源县市高于平原农业县市。交通优势度与县域经济耦合作用强度普遍较高,并呈明显的增强态势,但多数地区交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度还有待提升,大多数县市交通发展水平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因此,如何在既有的交通优势条件下推进河南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河南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5.
文章在全国比较优势格局中,对河南省的经济发展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研究:河南省目前虽然在经济总量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经济竞争力在全国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特别是人均水平始终低于全国的人均水平。根据河南省经济竞争力的变动轨迹,提出了河南省经济竞争力比较优势偏离、非国有经济发展不足、人口众多与人力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等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对中国欠发达区域的一个典型村落的农村经济发展的案例分析,发现虽然欠发达区域的城市经济扩散能力较弱、城乡互动的原动力不强,但通过“内生性”措施并依靠当地优势条件和历史发展路径,采用农村工业集聚发展策略,能实现乡村区域的发展、促进区域转型。  相似文献   

7.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确立产业集群战略是山西省发展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一个合理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能够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调动区域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得到高效配置,创造区域的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经济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地方政府科学的宏观调控、引导,企业决策主体的密切配合,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才能更进一步推动山西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义彬 《地理科学》2008,28(3):439-444
农业旅游是指以农业资源、农村景观为旅游资源,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策划和开发,把农艺展示、田园风光观赏、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娱乐融为一体的旅游方式。梅州地处广东省东北部山区,是经济欠地达地区。梅州市农业旅游是在农业庄园的基础上、在"三高"农业观光旅游成功案例的示范和带动下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雏形阶段——兴起阶段——蓬勃发展三个阶段,已经发展成为梅州市旅游业的支柱和品牌。分析梅州市农业旅游发展现状,总结农业旅游发展特征,剖析其发展存在问题,探讨促进其农业旅游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对经济欠发达山区"三高"农业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面对云南省在新世纪里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问题,作者把非均衡理论和云南省的区域经济特点结合起来,从历史、地域差异、发展阶段、次区域经济合作与竞争、劳动地域分工5个方面阐释了,在现阶段甚至以后一个较长时期里,非均衡理论应该是云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性理论。云南省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实施非均衡的区域经济宏观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自然资源及其丰富程度和分布状况,是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首先是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挥其优势基础上实现的。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除了取决于当时所处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外,还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自然资源的状况,如土地的多少和肥瘠,矿产、水利和森林等资源的蕴藏量,以及气候的好坏等。显然,自然资源的优劣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